第10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对于梁红玉,扈三娘就没那么好脾气了,冷笑一声,直截了当道:“看来咱们这位王爷是见自己姐妹脱
  离苦海有些坐不住了,他是真不怕金人那边恼羞成怒再将帝姬们带回去!”
  “三娘。”梁红玉用眼神示意了下,她对于那些懦弱无能,造成这一切的男人们同样没好感。赵构因着是最早作为人质交换到金国的,那时候二帝尚未北狩,金人对其还有几分尊敬,所以相对其他宗室更加自由些。
  不过为了防止三娘说的,梁红玉最终还是没有见他的人。转头见公主们惴惴不安,安抚道:“请帝姬放心,一切官家已经吩咐妥当,不会再出现之前的事儿了。”
  赵多富抿了抿嘴,试探性地问道:“我们还有八个姐姐,都被金国宗室掳去,不知能否将她们也一并带出来。”她没有提父兄,在场的都自动忽略了那帮。
  梁红玉迟疑了下,还是如实道:“安德帝姬与茂德帝姬俱已薨逝,余下的六位我们正在与金人交涉。”
  少女们听罢悲从中来,抱在一起轻声啜泣,赵多富红着眼眶与对方道谢,想到刚才赵构的行径,对这帮人的恨意又加重了三分。
  ……
  梁红玉等人忙着外交事宜,东京城的赵淳楣也没闲着。
  这日,她特意放下手中所有公务,专门在皇宫里召见了一群极为特殊的人。
  一帮穿着汉家服侍,但肤发颜色各异的外国人占城一排,紧张地看着赵淳楣。
  赵淳楣正在桌案上翻找东西,抬头一见众人神色,顿时乐了出来,“众位,不是给你们看座了吗?怎么,还有我请你们不成?”
  众人讪讪落座,为首的一个棕色皮肤的大胡子男人赔笑道:“伟大的宋国皇帝,不知您今日将我们召集过来是为了什么?得知您登上皇位,我们都由衷的高兴,之前的事情恐怕有些误会,现在我们愿意献上四十万贯铜钱,以表示对您的祝贺。”
  也不怪这帮人慌,如今大宋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对番商意见很大。当日金人攻打开封,朝廷想从番商们手中借些钱填补窟窿,但这帮商人们一个个十分吝啬。后来金军真打进来了,番商为求活命,花了大钱去买通金人。
  对此赵淳楣其实没太放在心上,毕竟金人南下,就连朝廷上不少高官都放弃了抵抗,你让一些外国人去“留取丹心照汗青”,显然不太实际。
  “众位误会了,我今日把你们叫来,并非为了银钱,其实是想跟大家谈笔生意。”张请冬拿出一张舆图,指着三个地方。
  “这、这和这,我打算在此另外开放市舶司,出售大宋的特色商品。”张请冬环视了下番商们,“包括白糖棉布和药品。”
  她指的地方大概在温州、江阴和澉浦,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拿出来的方案也很诱人。
  番商们颇为意动,但他们也不是普通人,在古代,敢于离开家乡,不远万里跑到异国做买卖,还都成功了的,头脑自然极为清醒。于是反问赵淳楣,代价是什么。
  赵淳楣微微一笑,又拿出一张舆图,这回重点在辽东地区。点了点某个小岛,“这个岛叫平岛,现在无人居住,我想你们以通商为借口,把船开到这里,测量好岛上的情况,然后建设一番。”
  所谓的平岛,其实就是明朝时期将领毛文龙所在皮岛。此地易守难攻,战略意义重大,完全可以作为牵制甚至反攻金人的堡垒。
  赵淳楣手上确实有一只水军,阮小七等人能力也不错,但他们只在江河中跟人战斗过,大海终究是不一样,况且也没有合适的船只,赵淳楣总不能拿自己人的性命去冒险。但番商不同,一来他们常年行走与海上,二来都知道商人重利,现在金国强大了,他们找个根据地做跳板与金人买卖倒也正常。
  番商原本以为会是多难的要求,没想到就这。立刻点头答应下来,甚至连赵淳楣为了什么都懒得去想,反正怎么样也不耽误自己赚钱。
  松了口气,赵淳楣知道如此的话,计谋算是成功了一半,余下的只需要训练水师,然后加紧造船。平岛临近登州,想来那里的军事部署还要调整。
  她想得好好的,上朝后将开市舶司一事说出,结果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而且理由五花八门,什么番商不可信,此举壮大他们势力;还有市舶司建立起来耗费人力物力,如今北方千疮百孔,国库里的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甚至还有人说这样会加速大宋铜钱外流,使得国家出现钱荒……
  赵淳楣一条一条仔细看了,之后想了许久,提出些解决办法,比如成立机构加强对番商的监督管理,强力打击走私。同时在修建港口的时候,可以向外集资,然后给予捐赠者部分利益。最后提出的铜钱外流,确实是件头疼的事。
  中国本身就缺铜,而大宋制作的铜钱又是出了名精美好用,致使不光宋朝,连周边国家都拿宋币交易,长此以往,国内的钱就越来越少。
  对此,赵淳楣立下固定,番商们卖了货换成钱后,必须把部分钱都买成大宋的货物带走,限制铜钱出海。同时加大对银矿的开采力度,提高白银的使用率。
  多方管制下,相信许多问题不说解决,最起码也能得意控制。
  然而即便这样,第二次上朝大臣们依旧反对。
  赵淳楣有些惊讶,想要与众人探讨到底是哪里还有纰漏,但那帮人还是老论调,总之就是不行。
  赵淳楣眯起眼睛,她算看出来了,跟事儿没关系,大臣们就是单纯反对自己这个人。
  可是……为什么呢?
  “还能为什么,”闻焕章淡定地抿了口茶,“就因为官家您提出要迎回二圣,下面这帮又心思浮动了呗。”
  “哈?”赵淳楣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俩蠢猪都那个德行了,这帮人还想着让他们当皇帝?”
  闻焕章摇头,“不是让他们当皇帝,是换个更符合心意的皇帝。”
  赵淳楣登基前后展现出来的能力,明显是要有大作为的。而大作为的皇帝们,都有个通病——“爱折腾”。不光折腾自己,也折腾底下人。想在他们手下混日子摸鱼,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在朝廷的这些官员,基本都是先帝以及太上皇留下的老人,王朝末年,皇帝不靠谱大臣也不靠谱。赵淳楣是实在没人用了,才将他们推了上来,根据表现判断是否留下。他们与赵淳楣并非利益共同体,自然是想找个更靠得住的。
  “这是其一,再者官家您也没有给大家足够的安心。”闻焕章补充道。
  赵淳楣皱眉,“什么安心,我把金人都打跑了还不安心吗?”
  “不是说这个,”闻焕章叹气,“再过几年,您都要三十了,别说儿女,连个家都没成。到时候选继承人,还不是要跟仁宗皇帝一样从宗室里挑,到时候朝臣们又要面临战队问题,确实是够烦的。”
  赵淳楣愣住了,苦笑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想过,但实在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
  “你想想,对于‘男后’,首先家世要清白,最好家里人口少一些,其次还得有些不大不小的功绩在身,否则无法服众,最后吧,我个人还不能太讨厌,上哪儿去找这样的人?”
  两人正说着话,今日负责值班的花荣拿着金国传来的信件走了进来。
  闻焕章看着俊美不凡的花将军,突然开口道:“也不是没有……”
  赵淳楣怔了怔,转头看向不明所以的花荣,陷入了沉思。
  第85章
  东京,垂拱殿。
  打从武王伐纣,华夏就诞生了垂衣拱手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大意就是无需强力推行,只需要赏罚分明,树立榜样和引导,就能让天下自然秩序井然。这与大宋的气质完美吻合,以致历代宋朝皇帝舍弃更加肃穆威严的崇政殿,选择在垂拱殿处理政事接见大臣。
  作为王朝的继任者,赵淳楣无意在这些小事上另辟蹊径,也将办公地点安置在此处。
  花荣最开始被叫过来的时候也没怎么在意,毕竟赵淳楣才刚登基,正处于两眼一摸黑的阶段,对内政极为上心,时不时就于身边人聊上一聊,以获取信息。
  然而坐了半天,见周围始终只有自己一个,方才有些纳闷,刚想找人询问,就见赵淳楣大步走了进来,连忙躬身行礼。
  “起来吧,等半天了吧。本来时间算得正好,结果全让人耽搁了,真是的,让他们汇报个工作,东拉西扯一大堆,半天将不到重点,还有在我面前背诗的,改天全给这帮人撸下去!”
  赵淳楣忍不住嘟囔,她穿越之后虽然也经常抽出时间读书,但比起满腹经纶的大臣们还是差得远,面对各种之乎者也难免力不从心。
  花荣听罢轻笑,并未给出
  什么建议,这么点困难,于对方来说不过轻而易举便能解决,现在也不过私下抱怨两句。
  果然,赵淳楣话锋一转,询问花荣可曾用过晚饭。
  花荣摇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