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她摁下手机旁侧的锁屏键,低头扫视一眼时间:“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
“好,明天早上我准时过来。”温砚保证得诚恳,到门口握住了把手后又转头补充一句,“那,谢医生,晚安。”
“嗯。”谢不辞点点头。
这一夜,温砚的心情格外好。分不清是因为工作的进展更顺利了,还是说,多了一个距离不太近的‘朋友’。
总而言之,在满目疮痍的塔和里,那颗子弹就像种子钻在她心头最薄弱的位置。
温砚想到这儿,晚上睡得特别安稳。这是到了塔和里这么久以来,连梦都不做的一个晚上。
凌晨四点,窗户灌入的冷风将她冻醒了,温砚头轻偏就看到了窗外的薄光。
紧接着是脚步声,她没有在意楼道里的声音,楼道有人巡逻,有声音是很正常的。
随着隔壁的门‘砰’地一声关上,脚步声似乎停顿了,温砚隐约觉得不对,她起身朝着门口看去。
这时脚步声才渐渐远去,而这扇门没有任何动静。她知道,谢不辞又被传呼机叫走了。
从这个时间点以后,温砚便没再睡着。
直到时间过了六点,谢不辞仍旧没回来,温砚翻身下床在门口看到了一张字条,这张字条是从门缝下塞进来的。
【抱歉,有任务,今天不能带你拍摄了。】
笔记本撕得着急,纸张歪了一些,温砚看着任务两个字心跳如雷,谢不辞上前线了。
临走时还记得给她留了纸条,看着上面的字迹,温砚压住心里的酸涩,对折好后压在了枕头下。
洗漱完后正好六点二十,刚开门,李君乐半抬手的姿势随着笑意浮现收了下去。
“早。”
温砚回:“早。”
李君乐消息收到的挺快,她昨天晚上刚搬到四楼。
“我昨晚搬到了五楼,正好住的你的宿舍。”李君乐解释。
温砚眉心浮出疑惑。
李君乐跟着解释:“媒体记者全部安排在了六楼,上头下达的通知方便管理。”
这其中什么意思,旁观者都能看明白。
“你这么早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温砚没往下问,反而是岔开了话。
李君乐说:“昨晚来找你,你没在房间,有人说你在她那儿洗漱,我就走了。”
李君乐侧头往旁边的门看去。
“哈厮小镇被轰炸了,联合指挥部调遣队伍上前解救民众,其中十个都是侨民,昨晚我找你,是想问你要不要前去拍摄?”李君乐手里拿着摩托车钥匙。
温砚之前知道哈厮小镇被轰炸的消息,那是几天前听说的了,哈斯小镇位谢塔和里的东部,紧挨着尼塞尔。
“我跟着维和部队去吗?”温砚问。
李君乐晃着手里的钥匙:“现在时间六点半,七点他们会从驻扎地出发,我借了组织的摩托车,我送你过去,你跟着他们一块儿。”
这是一次很好的拍摄,温砚得过去。跟着维和兵走同时也安全,她得先去试试对方愿不愿意带着她。
途径宿舍楼下时,她发现楼梯口拉了警戒线。同时贴了通知,为了安全起见不能随意走动。跟着李君乐很容易便出去了。
温砚看着停在楼下的摩托车,将面罩往上拉,问道:“你过去吗?”
“我跟你一块儿,我得把车带回来,今天组长得用车。”李君乐说,“你回来给我打电话,我再过来接你。”
李君乐手里的钥匙抛给她,问:“会骑车吗?”
“我来吧。”温砚装好相机,腿跨过稳住车,“上来。”
摩托车很重,温砚读大学那会儿就会骑车了,在塔和里这段时间,她刚开始出行都是自己租的摩托车。
温砚低头看自己腰,被一双手环着,她有点不太习惯,谢是放低了语气说:“我骑的还行,你不用害怕。”
“路不好。”
“那你别抱我太紧,喘不过气。”温砚目光看向前面,随着摩托车往前驶去,对方的手收得更紧了。
温砚噎住,心想,也还行吧:“要是电话打不通,要是我没接住怎么办?”
谢不辞:“一直打。”
温砚心想话题好像歪了:“总之,这种伤害自己的事不能做知道吧?谁让你不开心你就去收拾谁,现在收拾不了留着以后收拾,别因为别人的错伤害自己,知道了吗?”
谢不辞点头。
“这才对嘛,”温砚满意,夹带私货谋取福利:“来!奖励接吻十分钟!”
第 39 章 第 39 章
期末成绩不止是分班依据,也是过年亲戚们的重点询问话题,层层加码下,期末成绩就是目前阶段的重中之重。
一月上旬期末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班里学习气氛已经紧张起来,直到月底的平安夜才稍稍放松。
小学初中过平安夜圣诞节的风气更浓,小孩们喊着“不给糖果就捣蛋”,找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同学老师玩闹,兴致冲冲交换糖果。
大学则是夜晚在操场校园游行,化妆拍照,扮鬼吓人,还有支摊卖苹果礼物糖,卖闲置小商品的,各种社团也会路演节目,更自由热闹。
只有高中不同。
每天的学习高压下,所有人都带着股淡淡死意,还有气儿有精力的揣把糖散一下,打打闹闹是折腾不起来了。
班主任也觉得最近班里学生压力大,活人气太少,平安夜这天特意跟各科老师打了招呼少留作业,买了不少糖给同学发,还抽出晚自习放电影。
放映的是部跟圣诞节有关的国外搞笑电影,学生们总算感受到点过节气息,后排学生大部分都搬着凳子往前坐,一起看电影。
温砚没往前走,留在最后一排写卷子。
一片伤感气氛中,温砚分心捉着谢不辞的手看,谢不辞的手上仍旧戴着她打的那枚戒指,蓝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温润的光。
将谢不辞的手指攥进掌心,温砚胳膊压在前方座椅上,撑着下巴歪头打量坐在她身侧的谢不辞,笑眯眯道:“谢不辞,我舍友说咱俩长得像,可我看我们五官一点也不像,你说为什么她会觉得我们像?”
谢不辞认真回答:“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饮食、睡眠、表情习惯的趋近,相互适应和共同经历,语言风格、习惯动作的趋同,都会造成两人越来越像的观感。”
谢不辞顿了顿,补充一句:“也不排除你舍友患有面孔失认症,对面容的分辨能力低下,所以认为我们长得相似。”
温砚差点被谢不辞一本正经的回复噎到说不出话,心下好笑,凑到谢不辞身边,用只有她们两个能听到的声音说话:
“谢不辞,你就没听过有句话叫夫妻相吗?我们就不能是妻妻相吗?”
谢不辞倏然顿住,嘴巴闭上,呼吸都轻了些,安静数秒,声音也弱了些:“可以…可以是,很,很有道理。”
面对未结婚的双方,也会有人用“夫妻相”来表示两人看起来般配,相似,看起来像一家人。
谢不辞觉得温砚说的很有道理,她跟温砚是妻妻相,看起来就般配,像一家人……她们天造地设,是命定的缘分与羁绊。
“怎么还磕巴了?”温砚打趣她:“讲师,你上次来学校讲座,可不是这磕磕巴巴的样子。”
提到讲座,谢不辞就想起从前,不大高兴:“上次我来讲座,讲了很久,在我叫你之前,你一次都没有抬头看我。”
温砚心虚两秒,又重新理直气壮起来:“因为我那时候对谁都不关心啊!我只是被史梦寒强行拉到讲座那边,我也不是那个专业的,所以戴着耳机在听英语文章呢,谁在讲台上我根本不在乎。”
“倒是你,那讲座的讲师明明是钟珊,后来怎么突然换成你?你说是因为什么公司有事临时回去,你才来顶她……当初给我哄得一愣一愣,现在想想是骗我的吧。”
“就算公司真有什么急事要钟珊那个副总去处理,也犯不着把你这个总经理派过去替她。”
谢不辞被拆穿了也并不慌张,坦然应声:“因为想见你。”
事实告诉温砚并不会影响什么,反倒能让温砚知道她有多在乎温砚,所以没必要隐瞒。
“钟珊那天去讲座,临开讲前发了照片给我,我看到你在,很想你…很想,很想,很想见你,所以我让她出来,顶替她讲座。”
温砚想,谢不辞真的慢慢开始信任她了,起码放到从前,谢不辞八成不会实话实说。
“我也想你。”
她攥紧谢不辞的手,在谢不辞耳边轻声重复:“我也,很想你。”
重逢后千百种情绪在心头汇聚,惊讶茫然愧疚心虚不安……还有难以掩盖的喜悦,思念,与不舍。
她一遍遍告诉自己她能放下谢不辞,告诉自己她已经放下谢不辞,可当谢不辞真的突然出现,在情绪上涌之前,她的大脑却控制着目光凝在谢不辞身上,难以移开。
“好,明天早上我准时过来。”温砚保证得诚恳,到门口握住了把手后又转头补充一句,“那,谢医生,晚安。”
“嗯。”谢不辞点点头。
这一夜,温砚的心情格外好。分不清是因为工作的进展更顺利了,还是说,多了一个距离不太近的‘朋友’。
总而言之,在满目疮痍的塔和里,那颗子弹就像种子钻在她心头最薄弱的位置。
温砚想到这儿,晚上睡得特别安稳。这是到了塔和里这么久以来,连梦都不做的一个晚上。
凌晨四点,窗户灌入的冷风将她冻醒了,温砚头轻偏就看到了窗外的薄光。
紧接着是脚步声,她没有在意楼道里的声音,楼道有人巡逻,有声音是很正常的。
随着隔壁的门‘砰’地一声关上,脚步声似乎停顿了,温砚隐约觉得不对,她起身朝着门口看去。
这时脚步声才渐渐远去,而这扇门没有任何动静。她知道,谢不辞又被传呼机叫走了。
从这个时间点以后,温砚便没再睡着。
直到时间过了六点,谢不辞仍旧没回来,温砚翻身下床在门口看到了一张字条,这张字条是从门缝下塞进来的。
【抱歉,有任务,今天不能带你拍摄了。】
笔记本撕得着急,纸张歪了一些,温砚看着任务两个字心跳如雷,谢不辞上前线了。
临走时还记得给她留了纸条,看着上面的字迹,温砚压住心里的酸涩,对折好后压在了枕头下。
洗漱完后正好六点二十,刚开门,李君乐半抬手的姿势随着笑意浮现收了下去。
“早。”
温砚回:“早。”
李君乐消息收到的挺快,她昨天晚上刚搬到四楼。
“我昨晚搬到了五楼,正好住的你的宿舍。”李君乐解释。
温砚眉心浮出疑惑。
李君乐跟着解释:“媒体记者全部安排在了六楼,上头下达的通知方便管理。”
这其中什么意思,旁观者都能看明白。
“你这么早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温砚没往下问,反而是岔开了话。
李君乐说:“昨晚来找你,你没在房间,有人说你在她那儿洗漱,我就走了。”
李君乐侧头往旁边的门看去。
“哈厮小镇被轰炸了,联合指挥部调遣队伍上前解救民众,其中十个都是侨民,昨晚我找你,是想问你要不要前去拍摄?”李君乐手里拿着摩托车钥匙。
温砚之前知道哈厮小镇被轰炸的消息,那是几天前听说的了,哈斯小镇位谢塔和里的东部,紧挨着尼塞尔。
“我跟着维和部队去吗?”温砚问。
李君乐晃着手里的钥匙:“现在时间六点半,七点他们会从驻扎地出发,我借了组织的摩托车,我送你过去,你跟着他们一块儿。”
这是一次很好的拍摄,温砚得过去。跟着维和兵走同时也安全,她得先去试试对方愿不愿意带着她。
途径宿舍楼下时,她发现楼梯口拉了警戒线。同时贴了通知,为了安全起见不能随意走动。跟着李君乐很容易便出去了。
温砚看着停在楼下的摩托车,将面罩往上拉,问道:“你过去吗?”
“我跟你一块儿,我得把车带回来,今天组长得用车。”李君乐说,“你回来给我打电话,我再过来接你。”
李君乐手里的钥匙抛给她,问:“会骑车吗?”
“我来吧。”温砚装好相机,腿跨过稳住车,“上来。”
摩托车很重,温砚读大学那会儿就会骑车了,在塔和里这段时间,她刚开始出行都是自己租的摩托车。
温砚低头看自己腰,被一双手环着,她有点不太习惯,谢是放低了语气说:“我骑的还行,你不用害怕。”
“路不好。”
“那你别抱我太紧,喘不过气。”温砚目光看向前面,随着摩托车往前驶去,对方的手收得更紧了。
温砚噎住,心想,也还行吧:“要是电话打不通,要是我没接住怎么办?”
谢不辞:“一直打。”
温砚心想话题好像歪了:“总之,这种伤害自己的事不能做知道吧?谁让你不开心你就去收拾谁,现在收拾不了留着以后收拾,别因为别人的错伤害自己,知道了吗?”
谢不辞点头。
“这才对嘛,”温砚满意,夹带私货谋取福利:“来!奖励接吻十分钟!”
第 39 章 第 39 章
期末成绩不止是分班依据,也是过年亲戚们的重点询问话题,层层加码下,期末成绩就是目前阶段的重中之重。
一月上旬期末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班里学习气氛已经紧张起来,直到月底的平安夜才稍稍放松。
小学初中过平安夜圣诞节的风气更浓,小孩们喊着“不给糖果就捣蛋”,找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同学老师玩闹,兴致冲冲交换糖果。
大学则是夜晚在操场校园游行,化妆拍照,扮鬼吓人,还有支摊卖苹果礼物糖,卖闲置小商品的,各种社团也会路演节目,更自由热闹。
只有高中不同。
每天的学习高压下,所有人都带着股淡淡死意,还有气儿有精力的揣把糖散一下,打打闹闹是折腾不起来了。
班主任也觉得最近班里学生压力大,活人气太少,平安夜这天特意跟各科老师打了招呼少留作业,买了不少糖给同学发,还抽出晚自习放电影。
放映的是部跟圣诞节有关的国外搞笑电影,学生们总算感受到点过节气息,后排学生大部分都搬着凳子往前坐,一起看电影。
温砚没往前走,留在最后一排写卷子。
一片伤感气氛中,温砚分心捉着谢不辞的手看,谢不辞的手上仍旧戴着她打的那枚戒指,蓝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温润的光。
将谢不辞的手指攥进掌心,温砚胳膊压在前方座椅上,撑着下巴歪头打量坐在她身侧的谢不辞,笑眯眯道:“谢不辞,我舍友说咱俩长得像,可我看我们五官一点也不像,你说为什么她会觉得我们像?”
谢不辞认真回答:“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饮食、睡眠、表情习惯的趋近,相互适应和共同经历,语言风格、习惯动作的趋同,都会造成两人越来越像的观感。”
谢不辞顿了顿,补充一句:“也不排除你舍友患有面孔失认症,对面容的分辨能力低下,所以认为我们长得相似。”
温砚差点被谢不辞一本正经的回复噎到说不出话,心下好笑,凑到谢不辞身边,用只有她们两个能听到的声音说话:
“谢不辞,你就没听过有句话叫夫妻相吗?我们就不能是妻妻相吗?”
谢不辞倏然顿住,嘴巴闭上,呼吸都轻了些,安静数秒,声音也弱了些:“可以…可以是,很,很有道理。”
面对未结婚的双方,也会有人用“夫妻相”来表示两人看起来般配,相似,看起来像一家人。
谢不辞觉得温砚说的很有道理,她跟温砚是妻妻相,看起来就般配,像一家人……她们天造地设,是命定的缘分与羁绊。
“怎么还磕巴了?”温砚打趣她:“讲师,你上次来学校讲座,可不是这磕磕巴巴的样子。”
提到讲座,谢不辞就想起从前,不大高兴:“上次我来讲座,讲了很久,在我叫你之前,你一次都没有抬头看我。”
温砚心虚两秒,又重新理直气壮起来:“因为我那时候对谁都不关心啊!我只是被史梦寒强行拉到讲座那边,我也不是那个专业的,所以戴着耳机在听英语文章呢,谁在讲台上我根本不在乎。”
“倒是你,那讲座的讲师明明是钟珊,后来怎么突然换成你?你说是因为什么公司有事临时回去,你才来顶她……当初给我哄得一愣一愣,现在想想是骗我的吧。”
“就算公司真有什么急事要钟珊那个副总去处理,也犯不着把你这个总经理派过去替她。”
谢不辞被拆穿了也并不慌张,坦然应声:“因为想见你。”
事实告诉温砚并不会影响什么,反倒能让温砚知道她有多在乎温砚,所以没必要隐瞒。
“钟珊那天去讲座,临开讲前发了照片给我,我看到你在,很想你…很想,很想,很想见你,所以我让她出来,顶替她讲座。”
温砚想,谢不辞真的慢慢开始信任她了,起码放到从前,谢不辞八成不会实话实说。
“我也想你。”
她攥紧谢不辞的手,在谢不辞耳边轻声重复:“我也,很想你。”
重逢后千百种情绪在心头汇聚,惊讶茫然愧疚心虚不安……还有难以掩盖的喜悦,思念,与不舍。
她一遍遍告诉自己她能放下谢不辞,告诉自己她已经放下谢不辞,可当谢不辞真的突然出现,在情绪上涌之前,她的大脑却控制着目光凝在谢不辞身上,难以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