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问题的是徐丽静,主动挑衅。
  当然,对方回击之后这件事就会变成互殴,她和那三个男生免不了要被带去私下调解。
  “我知道,”徐丽静无所谓的说:“我去过很多次了,这片的警察都快认识我了。”
  谢不辞今天算是开了眼了,她第一次见这样嚣张的普通高中生。
  到底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他啊?他惹到你了吗?”
  一说起这个,徐丽静就来劲了,她扭头看温砚,仿佛突然有了分享欲,“你还记得那次我和三中的那个女生在你店里打架吗?”
  温砚点头,“我要是没看错,是今天拦着自己的同伴不让她们上前给你增加负担的女生吧?”
  “没错,就是她。”徐丽静点点头。
  对这件事有些许了解的谢不辞被她的话头吸引,问道:“她为什么要帮你啊?”
  “因为我和她和解了啊,”徐丽静缓缓说:“那次我和她打架,把绿意咖啡馆里的东西都打坏了,店长姐姐找我们俩索赔,她和她家里的关系还不如我呢,哪里有钱赔偿,低三下四求店长姐姐能不能打工偿还,我反正不缺钱,就顺手一起帮她还了。”
  “于是她就和我真诚道歉了,并且决定陪我做一件事,”徐丽静说:“她决定陪我一起捉出来在背后散播我谣言的人究竟是谁。”
  “我高一原本是在三中上学的,到了下学期才转到一中,她是我原来班上的同学,能认识我会传播我奶奶的谣言的人肯定是原本认识我的人,我和她溯源找了三天,终于找到了那个人。”
  谢不辞没想到这背后还有一段这么崎岖的过程,“于是你就选择了大庭广众去揍他一顿?”
  徐丽静看了她一眼,洋洋自得道:“当然不是,你们不知道,我这几年可惨了,说我是不良少女的,说我是小混混的,最好笑的是有人说我私生活混乱,还造谣过我奶奶是被我气死的。”
  “被人这样误解我还是挺烦的,我一张嘴怎么可能说得过那么多张嘴,可是一直被这么造谣我又很不爽,所以我和她商量了一下,决定找个机会,让造谣我的人也感受一下被异样的目光对待的感觉。”
  谢不辞对徐丽静刮目相看,她从前从未发现过这个女孩居然还这么有勇有谋,报复起人来也这么爽快
  徐丽静的方法更加快准狠,能达成她的目的,堪称高效,并且能确保除非对方离开景江,否则无论转学到景江哪一个学校或许都会有人认出来他。
  恶心的造谣者这个名号会在未来一年永远钉在他身上,或许不会有人当面这样说,但总会有奇异的目光凝视着他,在私下嘲笑着他。
  就如同当初这些人对待徐丽静一样。
  “你们不给我鼓鼓掌吗?”徐丽静笑骂一声,“我难得这么聪明一次,也就是我不想让我两朋友掺合进来,不然都不和你们说我的壮举。”
  谢不辞连忙捧场地替她鼓掌,这时温砚的手机响了一下,她打开看了一眼之后就收了回去。
  “店长说警察到了,”她直起身子,扭头往回走,“我们直接过去吧。”
  徐丽静点点头,双手插兜跟在温砚身后往前走,走到一半回头看还留在原地的谢不辞,“你要一起吗?其实你是被我们拖累的,不去也没关系。”
  和她一起回头的还有温砚,那双深黑的眼睛没有什么别的情绪,只在等待着谢不辞的回复。
  谢不辞冲两人笑起来,“这种事咱们一起跑的,怎能漏掉我啊。我也是第一次进警察局呢,你们可得护着我点。”
  可事实上,在她立在原地的那几秒,她在心底思索过后做出了另一个决定。
  ——她想帮帮徐丽静。
  尽管妈妈从小教她的大多是理智,可少年人是不需要这样多理智的。
  害不害怕这个问题,其实在踏入这片国土的第一天,温砚自己便有了答案。
  她很轻松地回答:“怕啊,怕着怕着就习惯了。”
  这话听得周围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似是有感同身受,谁不是在习惯中过来的。
  唯独赵煜听笑了,说:“去年也有一个女战地记者,跟着我们出任务,个子小小的,接触实战腿都不带软的。”
  大家一言一语讨论起那些新闻社的人。京华视野每年递交申请的女记者不少,她们从战场回来基本都只是休息一天然后便来了台里做后续工作。
  温砚静听着不再接话了,随着车越往哈厮小镇靠近,这一路看到的废墟楼便越多。
  大约上午十点半,车停在了哈斯小镇外面。
  整个城镇陷入一片死寂,高楼似被烟熏火燎。温砚拿出相机在小镇外拍了照。随后便跟着队伍进镇。
  街道两旁是漆黑的废水,顺着边线裹上泥沙往下涌动,她跟在赵煜后面,屏气凝神拐过墙角。
  这里很像是温砚曾经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场面,过了正街后,温砚躲避的同时拿着相机进行拍摄。
  同行的三名记者也在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一路静得好似能听见呼吸声。
  到了一个三角区,大家更加是不敢松懈,士兵手里的枪端得更稳了。
  温砚的脚刚踏出去一步,忽然,后方传来一声爆炸,声音好似隔着几条街,她的心脏跟着一抖,紧绷的神经瞬间拉到了一处。
  经过训练的士兵不会因此慌神,迅速找隐藏地。温砚蹲身往后睨,身后是一堵墙。
  约莫过了几十秒,爆炸声的残余还回荡在空中,而周围仍旧是没有风吹草动。
  赵煜招手,回睨朝着其中一名士兵使了眼色,那人立马懂了,重复他的动作,几个人训练有速的分开站。
  “你们跟他走,这里太危险了。”赵煜声音放得极低。
  温砚关了相机点头:“你自己小心。”她弯腰掠过台阶跟上了队伍。
  拍得不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因为秉持着这句话的含义,故而这几次接触实战,温砚都会往交火点冲。
  爆炸源头地是一家废旧工厂,已经被炸毁了,温砚随行的摄影师队伍,她走在第一个。
  往工厂这边走时,也变得不再安静,看到远处停了一辆医疗车。
  也就在下一秒,铝棚尽头的枪声泛起回音。
  “掩住!”
  谁吼的这一声,温砚在这时候辨不出来,也是因为这一嗓子,枪林弹雨都往工厂内钻。
  温砚反应极快往下一蹲快速闪到破墙后,同行的摄影师们也寻好了自己的位置。
  子弹强落在她身后的破墙上,密密麻麻的声音寻不出空隙,温砚熟练地寻着间隙,摄像头瞄准了交火点。
  对面人不少,在她快速拍下几张照片后,一号工厂内四下已经挤满了不少人。
  她没见过这种场面,准确来讲,是没见过火势这么旺的枪战。大家顾不得旁边的人,找好掩护往前拍完照片。
  一位摄影师喊道:“走,快撤。”
  这是叫的同行,他们常年穿梭在各个战场,自然是能分辨出哪些情形不利。
  温砚穿梭在子弹下,蹲身快步走着,一边掩护一边撤退出工厂,同时她要注意脚下,这里不能乱踩,如果碰到雷区便糟了。
  她的余光看到了掩在高楼上的叛军,同时在宽阔的大街尽头,一群迷彩人影抬着担架从废墟后出来。
  这些患者是被掩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温砚没跟着队伍走,她靠着墙寻到合适的地方半蹲下,对着那群人拍照。
  她在摄像头下看到了护着孩子的医生,那背影很熟,她猛地放下相机,通过背后那把枪更是辨别出。
  那是谢不辞!
  也就在这时,温砚平静地内心荡起恐慌,她朝着熏黑的高楼看去,没人对着医生开枪,但子弹无眼。
  谢不辞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孩子,身子一转用路边侧翻的破旧小汽车做掩护。
  孩子的哭闹声不止,有医生手臂受了伤,担架险些跌在地上,温砚看着谢不辞将头盔摘下戴在了孩子头上。
  她闪了过去,半蹲在谢不辞身侧,手摘自己的头盔。
  谢不辞在见到她那一刻时,眼眸里尽是诧异,声音也在此放大了:“你怎么在这儿?”
  “我跟着维和部队前来做拍摄。”温砚将头盔给她戴上,手指将谢不辞鬓角的发丝压到了里面。
  “孩子给我。”她从谢不辞手里小心翼翼地抱过孩子,小孩胳膊受伤做了紧急处理,谢不辞手心的血迹半干。
  相机的边角也沾了血渍,温砚轻抚着孩子的后背。
  谢不辞什么也没想将头盔还给她,替她戴好:“你自己戴着,我是医生,他们不会伤我。”
  “你是医生又怎样?子弹会拐弯?”温砚没了好脾气。
  “听着,呆着哪儿也别去,外面被包围了,我会带你出去。”谢不辞忽视她的话。
  谢不辞的队友都带着伤员掩了起来,得等这场枪战结束才能继续抢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