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这小子在乡下就没被人打几顿?怎么还是这么直愣愣的。
王大妈按住想要爆炸的郭小宝,真是懒得跟郭诚信说更多。对这个儿子,最好是只使唤他,千万别交流任何东西。
“快吃饭!吃完刚好赶上给大家伙儿拜年。”
郭诚信果然老老实实一声不吭地吃饭。
听说郭诚信回来了,院里其他人加快速度收拾,也往郭大爷那里去拜年,总算是碰上了。
等郭诚信在众多邻居的围观之下给自家亲爹拜完年,郭大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包之后,他终究还是没管住嘴,夸了几句。
“爸!我听说您跟冯大妈收养了个孩子,现在也算是我的侄子了吧?我劝了您这么多年,您今年主动做好事,帮助弱势群众,真的太好了!我敬佩您!”
郭大爷当场就想把那个红包收回来,“得得得,这都什么跟什么?你从哪儿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
大儿子没犯事的时候特省心,这个老二,就是平时特烦心,但轻易不惹事。
还有个老三,又促狭又爱捣鬼,老四呢,则是随时准备当老三的打手。
就这么四个孩子,没一个靠谱的。他自己虽然没管过,但王大妈管孩子管得唉声叹气的时候,那也都是在他耳朵边上叨叨咕咕。
三年多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结果嘴里就两句正常的话,说完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原形毕露了。
郭诚信没把郭大爷的冷脸当一回事。
他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决定这一辈子都要当好人、做好事、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候年纪小,满心热血,不仅自己想这样做,还想劝家里人都跟着一起做。
可想而知,那时候家里人没一个给他好脸看的,都烦得不行,今天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虽然现在他成熟了,只打算自己奉献,不再管别人干什么。但毕竟是家人,都劝习惯了。在黑省插队的时候,那里又没什么娱乐,他闲着了就给家里每个人单独写一封信,说说近况,也劝劝大家。
就这么三年下来,本来就是个话稍微有些多的人,现在竟然有直接变成话痨的趋势。
郭大爷好久不被这个二儿子当面劝,还有点不适应,竟然多解释了好长一段,“那孩子跟我没关系,是你冯大妈给……”
他一时间竟然没想到自己儿子跟方连枝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给她闺女收养的孩子,你就当亲戚家的侄女处就行了。”
冯小琴在郭大爷卡壳的时候莫名有点不自在,假装不经意地打量周围邻居。发现没有人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才收回目光。
再婚的寡妇不好当,尤其当着郭大爷前妻的面,就担心哪里没做到位,让人家笑话。等郭大爷又接上后半句话,才稍微好一些。
这个郭诚信说话这么不给老郭面子,肯定在他爸面前有几分脸面,可不能让他对自家有偏见。
冯小琴连忙解释,“对对,梦冯是我孙女,你爸不用管的,户口也跟我,我闺女落在医院那边,不跟我们一起。”
“嗯?”郭诚信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怪怪的,“不跟我爸姓,那就是跟您姓,叫冯梦冯吗?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那边郭小宝已经在偷笑了,听妈说的,没给二哥解释,果然要出笑话。
“梦冯姓李。”方连枝刚给孩子喂完饭,忍不住出声打断郭诚信的联想。就让这人这么想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李梦冯是烈士的子女,我们没给她改姓,只是在名字最后面,加上了一个姓。”
郭诚信“哦”了一声,不方便夸方连枝,就竖起大拇指夸冯小琴,“冯大妈,您真是这个!虽然没有收养厂里的孩子,但帮助烈士子女,也是大功一件!这方面,我也尊敬您。”
冯小琴被夸了,却没觉得多高兴,下意识想躲。
这孩子有点邪门,感觉说话怪怪的,不太像正常人。
不确定,还得再看看。
她把话题引向其他人,“这孩子我也就是搭把手照顾一下,不算什么。还是小乔和同心给我介绍的,他们关注到了,我才有机会呢。”
跟郭诚信一对上目光,魏同心的脚趾就不自觉抓地,开始用力并轻微移动。
“哎呀!乔哥!同心!你俩也是热心肠。咱们院里大家都是好心人。以前是没轮到,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评上先进呢!”
郭诚信发自内心地高兴。
他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人,自己做了好事开心,看到别人做了好事也开心。
如果他自己做了好事,但别人不理解,甚至埋怨,他也不会多难过,只是不会再跟这个人打交道了。
说他牛心古怪也好,说他傻也好,反正他就这么直愣愣地过了很多年,以后也不打算改。
郭诚信又看着魏同心,真诚地说,“同心妹子,之前我收到爱军的回信,听说你恰好在下乡之前嫁给乔哥,还以为你怕吃苦才想了这个办法逃避下乡。但现在我亲眼看到你,就知道你跟我一样,是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人。”
“你的选择是很明智的!农民不缺一个普普通通十几岁的知青,但你在城里、在朝阳和红霞身边,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话说的……还特意把两个孩子点出来,那能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位置。
值得信赖的育儿保姆吗……
魏同心听到这些“夸奖”的话,脚趾头在鞋里使劲扣住鞋底,扯起嘴角回应了一下。
乔天明也格外尴尬。
昨天晚上两人的感情终于有了些许进展,今天郭诚信这话一说,简直是当面挑拨。
郭诚信到底还是有点眼力见,看乔天明和魏同心都只尴尬笑笑,连忙把话题转到乔天明身上,“还有乔哥,你退伍这么久了,还能惦记着战友的孩子,虽然自己帮不上忙,也会积极想办法,介绍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真的非常厉害。”
咋的,讽刺他没能留在部队,还天天惦记着以前的人和事,甚至现在也没什么本事,连个孩子都只能介绍给邻居来养?
别说他才回家一年左右,就算是离开连队十几二十年,他也还是可以关心战友的好不好?!
这回轮到乔天明脚趾扣地了。
见郭诚信还没个打住的意思,郭小宝按照出门前王大妈的吩咐,赶紧拉住自家二哥。
“哥?哥!别说了,刚好这里大家都在,我们给各位长辈也拜个年吧。”
魏家和张家人背后汗毛一竖,下意识觉得不妙。
“魏叔,你可得好好给我传授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不仅同心妹子这么有觉悟,渡江也是,能自愿给招赘,给她大伯继承香火。真的,牺牲太大了,这种行为太伟大了。魏叔,我还带了点黑省特产回来,一会儿给你送去啊。补的!”
魏成河咬牙微笑。
“安邦,倒时候也给你送点。我跟渡江差不多大,她没有亲哥哥,你可以把我当她的哥哥看待。渡江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你可得多照顾她,帮帮她。”
赵安邦醋坛子打翻。
“刘奶奶!哎哟,今年见面,感觉您又年轻了呢!这马上都要有重孙了,祝您长命百岁。”
刘淑英松了一口气。
张大爷和杨大妈两个主动出击,询问郭诚信下乡的经历,本以为能躲开语言攻击,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又绕到张家孩子们这里。
“张大爷,杨大妈,虽然你们疼孩子,但这里都是咱们自己人,我还是要说句实在话。建国哥就算了,四凤也不说,只说建华和建设,很该下乡锻炼锻炼的。”
郭诚信也不是无缘无故这么说,“要我说,我建设弟弟都算是可去可不去,他一向听话,眼里有活。但建华老弟确实平日里缺乏锻炼,也没什么生活常识,可以去体验一下的。”
“杨大妈,您反正是决定好了要把工作给建华,那完全可以让他下乡锻炼一段时间,后面再叫他回来接班。这样既起到了效果,又不用担心把建华身体搞坏,您说是不是?”
杨大妈的思路莫名其妙就跟着郭诚信走,等她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点头了!
“哎,这就对了。去年您肯定是一时心急,没有想到。今年要是再有下乡机会,你完全可以这么来一次,试试看。”
试什么试啊,可别真让这小子给糊弄傻了。
最后还是王大妈放心不下,跑过来揪走郭诚信,也拯救众人于水火之中。
至于为什么平时厉害的邻居们都没怼他?
那当然是因为,他确实是个道德层面无可指摘的好人,是打小就真给大家帮忙的热心肠!
如果他仅仅是人好那也就罢了,厉害就厉害在,他能在当好人的同时,还完全坚守他自己的原则。
比如骂了他的人绝对不帮,跟他已有的安排冲突就绝对不做。他自己心里排了一张助人为乐时间表,其他的事情,任谁来说都得放后头。
王大妈按住想要爆炸的郭小宝,真是懒得跟郭诚信说更多。对这个儿子,最好是只使唤他,千万别交流任何东西。
“快吃饭!吃完刚好赶上给大家伙儿拜年。”
郭诚信果然老老实实一声不吭地吃饭。
听说郭诚信回来了,院里其他人加快速度收拾,也往郭大爷那里去拜年,总算是碰上了。
等郭诚信在众多邻居的围观之下给自家亲爹拜完年,郭大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包之后,他终究还是没管住嘴,夸了几句。
“爸!我听说您跟冯大妈收养了个孩子,现在也算是我的侄子了吧?我劝了您这么多年,您今年主动做好事,帮助弱势群众,真的太好了!我敬佩您!”
郭大爷当场就想把那个红包收回来,“得得得,这都什么跟什么?你从哪儿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
大儿子没犯事的时候特省心,这个老二,就是平时特烦心,但轻易不惹事。
还有个老三,又促狭又爱捣鬼,老四呢,则是随时准备当老三的打手。
就这么四个孩子,没一个靠谱的。他自己虽然没管过,但王大妈管孩子管得唉声叹气的时候,那也都是在他耳朵边上叨叨咕咕。
三年多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结果嘴里就两句正常的话,说完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原形毕露了。
郭诚信没把郭大爷的冷脸当一回事。
他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决定这一辈子都要当好人、做好事、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候年纪小,满心热血,不仅自己想这样做,还想劝家里人都跟着一起做。
可想而知,那时候家里人没一个给他好脸看的,都烦得不行,今天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虽然现在他成熟了,只打算自己奉献,不再管别人干什么。但毕竟是家人,都劝习惯了。在黑省插队的时候,那里又没什么娱乐,他闲着了就给家里每个人单独写一封信,说说近况,也劝劝大家。
就这么三年下来,本来就是个话稍微有些多的人,现在竟然有直接变成话痨的趋势。
郭大爷好久不被这个二儿子当面劝,还有点不适应,竟然多解释了好长一段,“那孩子跟我没关系,是你冯大妈给……”
他一时间竟然没想到自己儿子跟方连枝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给她闺女收养的孩子,你就当亲戚家的侄女处就行了。”
冯小琴在郭大爷卡壳的时候莫名有点不自在,假装不经意地打量周围邻居。发现没有人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才收回目光。
再婚的寡妇不好当,尤其当着郭大爷前妻的面,就担心哪里没做到位,让人家笑话。等郭大爷又接上后半句话,才稍微好一些。
这个郭诚信说话这么不给老郭面子,肯定在他爸面前有几分脸面,可不能让他对自家有偏见。
冯小琴连忙解释,“对对,梦冯是我孙女,你爸不用管的,户口也跟我,我闺女落在医院那边,不跟我们一起。”
“嗯?”郭诚信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怪怪的,“不跟我爸姓,那就是跟您姓,叫冯梦冯吗?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那边郭小宝已经在偷笑了,听妈说的,没给二哥解释,果然要出笑话。
“梦冯姓李。”方连枝刚给孩子喂完饭,忍不住出声打断郭诚信的联想。就让这人这么想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李梦冯是烈士的子女,我们没给她改姓,只是在名字最后面,加上了一个姓。”
郭诚信“哦”了一声,不方便夸方连枝,就竖起大拇指夸冯小琴,“冯大妈,您真是这个!虽然没有收养厂里的孩子,但帮助烈士子女,也是大功一件!这方面,我也尊敬您。”
冯小琴被夸了,却没觉得多高兴,下意识想躲。
这孩子有点邪门,感觉说话怪怪的,不太像正常人。
不确定,还得再看看。
她把话题引向其他人,“这孩子我也就是搭把手照顾一下,不算什么。还是小乔和同心给我介绍的,他们关注到了,我才有机会呢。”
跟郭诚信一对上目光,魏同心的脚趾就不自觉抓地,开始用力并轻微移动。
“哎呀!乔哥!同心!你俩也是热心肠。咱们院里大家都是好心人。以前是没轮到,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评上先进呢!”
郭诚信发自内心地高兴。
他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人,自己做了好事开心,看到别人做了好事也开心。
如果他自己做了好事,但别人不理解,甚至埋怨,他也不会多难过,只是不会再跟这个人打交道了。
说他牛心古怪也好,说他傻也好,反正他就这么直愣愣地过了很多年,以后也不打算改。
郭诚信又看着魏同心,真诚地说,“同心妹子,之前我收到爱军的回信,听说你恰好在下乡之前嫁给乔哥,还以为你怕吃苦才想了这个办法逃避下乡。但现在我亲眼看到你,就知道你跟我一样,是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人。”
“你的选择是很明智的!农民不缺一个普普通通十几岁的知青,但你在城里、在朝阳和红霞身边,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话说的……还特意把两个孩子点出来,那能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位置。
值得信赖的育儿保姆吗……
魏同心听到这些“夸奖”的话,脚趾头在鞋里使劲扣住鞋底,扯起嘴角回应了一下。
乔天明也格外尴尬。
昨天晚上两人的感情终于有了些许进展,今天郭诚信这话一说,简直是当面挑拨。
郭诚信到底还是有点眼力见,看乔天明和魏同心都只尴尬笑笑,连忙把话题转到乔天明身上,“还有乔哥,你退伍这么久了,还能惦记着战友的孩子,虽然自己帮不上忙,也会积极想办法,介绍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真的非常厉害。”
咋的,讽刺他没能留在部队,还天天惦记着以前的人和事,甚至现在也没什么本事,连个孩子都只能介绍给邻居来养?
别说他才回家一年左右,就算是离开连队十几二十年,他也还是可以关心战友的好不好?!
这回轮到乔天明脚趾扣地了。
见郭诚信还没个打住的意思,郭小宝按照出门前王大妈的吩咐,赶紧拉住自家二哥。
“哥?哥!别说了,刚好这里大家都在,我们给各位长辈也拜个年吧。”
魏家和张家人背后汗毛一竖,下意识觉得不妙。
“魏叔,你可得好好给我传授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不仅同心妹子这么有觉悟,渡江也是,能自愿给招赘,给她大伯继承香火。真的,牺牲太大了,这种行为太伟大了。魏叔,我还带了点黑省特产回来,一会儿给你送去啊。补的!”
魏成河咬牙微笑。
“安邦,倒时候也给你送点。我跟渡江差不多大,她没有亲哥哥,你可以把我当她的哥哥看待。渡江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你可得多照顾她,帮帮她。”
赵安邦醋坛子打翻。
“刘奶奶!哎哟,今年见面,感觉您又年轻了呢!这马上都要有重孙了,祝您长命百岁。”
刘淑英松了一口气。
张大爷和杨大妈两个主动出击,询问郭诚信下乡的经历,本以为能躲开语言攻击,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又绕到张家孩子们这里。
“张大爷,杨大妈,虽然你们疼孩子,但这里都是咱们自己人,我还是要说句实在话。建国哥就算了,四凤也不说,只说建华和建设,很该下乡锻炼锻炼的。”
郭诚信也不是无缘无故这么说,“要我说,我建设弟弟都算是可去可不去,他一向听话,眼里有活。但建华老弟确实平日里缺乏锻炼,也没什么生活常识,可以去体验一下的。”
“杨大妈,您反正是决定好了要把工作给建华,那完全可以让他下乡锻炼一段时间,后面再叫他回来接班。这样既起到了效果,又不用担心把建华身体搞坏,您说是不是?”
杨大妈的思路莫名其妙就跟着郭诚信走,等她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点头了!
“哎,这就对了。去年您肯定是一时心急,没有想到。今年要是再有下乡机会,你完全可以这么来一次,试试看。”
试什么试啊,可别真让这小子给糊弄傻了。
最后还是王大妈放心不下,跑过来揪走郭诚信,也拯救众人于水火之中。
至于为什么平时厉害的邻居们都没怼他?
那当然是因为,他确实是个道德层面无可指摘的好人,是打小就真给大家帮忙的热心肠!
如果他仅仅是人好那也就罢了,厉害就厉害在,他能在当好人的同时,还完全坚守他自己的原则。
比如骂了他的人绝对不帮,跟他已有的安排冲突就绝对不做。他自己心里排了一张助人为乐时间表,其他的事情,任谁来说都得放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