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1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一名好奇:“苏阿姨,干嘛不告诉罗奶奶?”
  苏笑笑:“你们都知道旧东西不值钱,团团的奶奶能不知道?要知道团团拉来半车,不定怎么数落团团。再说了,也没花多少钱,犯不着为此弄一肚子气。”
  杨一名懂了,原本想回去告诉父母,瞬间决定不提这事。
  四人从团团家出来,杨一名叮嘱三个同学,到家不许说团团买了许多旧物件——老头老太太一个比一个碎嘴,叫他们知道,以后肯定一见着团团就问七问八。
  三个半大小子想到街坊四邻有两幅面孔,就算实话告诉他们,那些人也会当他们胡说八道败坏团团的名声。
  几个小子到家被兄弟姐妹和祖父母问跑哪儿去了,他们就说跟团团去废品收购站买旧书,结果碰到为了多卖几毛钱往铁桶里加东西的,加的不是石块土坷垃,竟然是土手/雷。
  四人的家人都没心思关心团团买的什么,反而问土手/雷有没有炸,后来怎么处理的等等。
  李小光跟他叔他祖父母住一块,他叔下午下班回来就被他祖父问土手/雷和后来两箱炮/弹是谁收的。李小光他叔也不清楚,就跟家人一起分析。饭后李小光等他叔落单,就说要是再碰到老物件就收下来,将来可以救急。
  这年头老物件不值钱,李小光他叔又因为他工资低勉强够一家三口用,所以对他的话不以为意。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今天公安来了一群,又是戴头盔又是绿卡车,再加上南边打仗顺便练兵,报纸上三天两头登哪个哪个军区参战,以至于市民很自然想到箱子里不是手/雷就是炮/弹。
  首都都解放多少年了,竟然还有这玩意。善钻营的人就寻思收购站是不是还有别的老物件,所以第二天就有人去李小光他叔工作的收购站淘宝。
  像样的东西都被团团拉回家了,淘宝人自然空手而归,但他们没有因此放弃。周末得空又去收购站卖东西,顺便问问有没有旧书旧画旧花瓶之类的。
  这周末也是李小光他叔值班,他是临时工,担心失去这份工作,每周末抢着值班。李小光他叔看“淘宝人”六十来岁,穿着中山装,退休前像个见多识广的领导,再想想他侄子之前的话,就觉着老物件这些年不值钱,兴许两三年后翻一倍。
  淘宝人对他的说辞是喜欢老物件。李小光他叔也不傻,喜欢看可以去博物馆,想买回家可以去琉璃厂,要啥样的没有啊,干嘛非得来废品站。绝对是想以小博大!
  李小光他叔想利用工作关系自己收了,可他一没钱二不懂,所以一到他轮休就去博物馆,或者去琉璃厂,听人家讲解。在这期间把烟戒了,钱攒起来留以后淘宝。
  李小光他婶跟家人抱怨他叔一休息就往外跑,怀疑他叔在外面有个相好的。李小光觉着好笑,十一月底顶着风雪去团团家复习,课间休息,几个半大小子喝骨头汤吃着杂面饼,李小光把这事拿出来让哥几个乐乐。
  杨一名最先忍不住调侃:“就你叔那样的还有相好的?”
  李小光点头:“对啊。兜比我的脸都干净,人家跟他在一块图啥啊。我婶说这话都不长脑子。”
  杨一名噎住。
  团团不禁说:“你跟你叔他们不愧是一家的。”
  “我怎么了?”
  李小光的邻居兼同学脱口道:“说话不长脑子。”
  杨一名点头:“你小婶不长脑子也
  是你小婶,哪能这么说长辈。”
  李小光一个人说不过四个,干脆转移话题:“那你说我叔他忙什么呢?”
  杨一名:“那你说他最近喜欢什么?”
  “好像喜欢看书。也不对,喜欢看画报?”李小光学习辛苦,没有精力管别的,所以也不清楚。
  团团:“是不是爱去琉璃厂?”
  “我想想。”李小光仔细想想,他婶说过一个邻居大爷看到他叔上了公交车,而这边没有直达琉璃厂的车,但有往南的车,琉璃厂就在南边,“可能。他去那儿做什么?”
  团团:“该问你吧。”
  李小光想起前些天跟他叔说的事,就把这事告诉几位同学,“可我当时说的时候,我叔的表情就差没明说我胡扯。”
  团团:“当时不信不等于现在不信啊。一开始你不也嫌那个‘痰盂’脏,拿回家还占地方吗?”
  李小光点头:“有可能。可我叔初中都没上完,万一被人——”
  这话被他邻居兼同学打断:“刚说李叔的兜比你的脸还干净,人家骗他啥?”
  李小光仔细想想,不禁点点头。
  团团看锅里还有一点汤,问几个同学谁还要。杨一名把碗递过去:“这个骨头汤苏阿姨咋做的?感觉有点甜。”
  一直忙着吃喝没说话的同学抬头:“清甜。”
  团团:“放了莲藕和海带,莲藕被我之前吃了,海带被我爸吃了。”
  杨一名:“苏阿姨啃骨头?”
  “我们都吃了。”四个骨头团团吃两个,张怀民和苏笑笑一人一个。
  杨一名羡慕。
  团团:“骨头上没有多少肉。”
  杨一名听他妈说过:“菜市场卖猪肉的特小气,恨不得把骨头上的肉剔得干干净净。要是哪天肉票取消,看他还剔不剔。”
  李小光:“买肉不是不用肉票?”
  团团:“菜市场的还要肉票。走街串巷卖的不要票,但比菜市场的贵。”
  “我要有钱宁愿找走街串巷的买,才不去菜市场受他那鸟气。”李小光不禁说。
  团团指着碗筷:“那你快点吃,吃好了把这道题写了。”言外之意把学习提上去,考上大学才能拿到高工资。
  李小光一听这话气焰顿消,恨不得时间倒流。可惜不可能,所以五分钟后,哪怕他十分抗拒,也得硬着头皮解题。
  要是李小光一个人自习,他连看都不看。李小光也知道自己什么德行,再加上自制力差,必须有人盯着,所以心里烦躁依然忍耐。否则把团团气得不带他,他以后只能跟他叔一样当临时工。
  九点整,苏笑笑从堂屋出来提醒几个小子时间不早了。
  张怀民今儿在家,跟以往一样拿着手电筒送他们。
  过了两天到周六下午,团团放学早,前脚到家,后脚刘庄进来。苏笑笑见到他很意外:“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
  刘庄不好意思地笑笑。
  苏笑笑见状问:“出什么事了?”
  刘庄挠挠头,愈发无措。
  团团大胆猜测:“小舅舅谈对象了?”
  刘庄猛然转向团团,一脸震惊。
  苏笑笑乐了:“好事啊。”递给他一杯热水,“坐下说。是女方家长不同意,还是女方父母想见见你爸妈?”
  “也,没有。她父母没意见。也没到见家长的地步。是她让我明天去她家吃饭。”刘庄第一次处对象,扭扭捏捏说出来,整张脸通红。
  团团没眼看,这还是那个敢上山下河的刘小壮吗。
  苏笑笑问:“答应了吗?”
  领导给刘庄介绍的,他不敢不答应。苏笑笑见他点头:“不知道买什么?我明早陪你去供销社看看?”
  “供销社的东西行吗?”刘庄试探着问,“要不去百货商店?”
  苏笑笑:“吃顿便饭没必要去大商店。哪天两家父母见面,你再去大商店弄几样好的。”
  “那什么时候?”
  苏笑笑朝外面看看,天快黑了:“今晚别走了。明天我们一块去。再买一身像样的衣服和鞋。钱不够我先垫上,回头还我。”
  一听苏笑笑为他做主,刘庄放松下来。苏笑笑要去做饭,他跟去厨房搭把手。苏笑笑提醒他到女方家也要眼里有活儿。问他女方兄弟姐妹几个。刘庄回答五个,两个哥一个姐一个妹。苏笑笑心说,大家庭啊。
  苏笑笑思索片刻又说:“家里这么多人,以后你们结了婚,你岳父岳母也不可能留你住下。所以就算叫你做饭,也是逢年过节做一顿。你在老人面前懂事勤快,人家疼你。不说给你们钱,以后你对象欺负你,老人都是向你。明白了吗?”
  刘庄明白了。
  苏笑笑:“也别把自己放太低。你是大学生,无钱无房也不愁找对象,还能找个像模像样家境好的。至少也是你姐夫家那样的。”
  “说我什么呢?”
  苏笑笑吓一跳,扭头看到张怀民在厨房外:“怎么回来这么早?”
  张怀民见刘庄看过来,把俏皮话咽回去:“这几天不忙。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
  刘庄笑了,他堂姐跟姐夫不愧是一家的。
  苏笑笑怕他不好意思,抢先解释刘庄明儿去对象家不知道买什么,过来问问她。张怀民想起苏笑笑以前说的那番话,忍不住打听刘庄对象家的情况。刘庄以为张怀民关心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怀民一听他岳父是医生,岳母是东城那边的高中老师,心说真让他家苏笑笑说中了。
  苏笑笑还没来得及问这些情况,闻言就说:“这样的家庭最喜欢老实人,不喜欢油腔滑调的。只是嘴贫没有坏心眼也不行。以后跟人熟了也要少说话多做事,不能跟在家似的。”
  团团蹦蹦跳跳过来:“妈妈,您这不是骗人吗?再说了,装一时简单,谁能装一辈子?”
  苏笑笑:“我没有让他装,是让他多听少说。说得对你附和两句,说的不对也别在他们面前显摆,没必要,又不一起生活。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刘庄谨记。
  苏笑笑:“如果你未来大舅子想拿捏你,就找机会说下周来我家给团团补课。他们如果问我们的工作,也别说大学还没毕业。我们过了年就实习了,直接说我在邮电部门,你姐夫在公安局。”
  团团补一句:“要是再问,你就说不清楚,涉密!”
  刘庄无语又想笑:“人家不傻!”
  张怀民:“我校确实保密。我的工作内容确实不能告诉外人。苏笑笑同志毕业后不会再回邮局,到了邮电总局,她的工作内容也不能逢人就说。所以你这样讲不算欺骗!”
  第96章 鸡蛋煎饼你毕业后回原单位还是去别的……
  刘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苏笑笑:“出去吧。”
  张怀民把身上的大衣给团团。刘庄想问他出去干嘛,一看他姐夫进来,立刻滚出去,省得碍眼被张队嫌弃。
  团团请刘庄去他书房。刘庄看书架上又多了几十本书不由得走过去。到跟前发现全是旧书,其中一半是各种小说演义,刘庄眉头微皱:“上高中了还看小说?”
  团团:“有助于写作文啊。”
  刘庄思索片刻,点头说:“确实。那这些毛选呢?”
  “考政治需要。”
  刘庄转向他:“理科也有政治?”
  团团点头:“还加了外语。”
  刘庄不禁说:“幸好我考得早!”
  “你要看书吗?”团团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