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2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爸爸,筷子!”团团把筷子递过去,“想什么呢?”
  张怀民下意识接过筷子:“你说的对!现在我的身体不如以前,再胖的跑不掉,岂不是要退居二线。四十多岁正是奋斗的年龄啊。”
  苏笑笑把菜推到他面前:“先养好身体!一瘸一拐的拿什么奋斗?还有,这一周哪都不许去!”
  张怀民很是敷衍地点点头。
  要说十年前苏笑笑不了解他很正常,毕竟原身跟他聚少离多。如今俩人一起生活了十年,张怀民眨眨眼,苏笑笑都知道他想作什么妖。
  晚饭后,团团扶着他爸去厕所,苏笑笑把厨房收拾好就去公婆家,告诉二老张怀民从楼上跳下来摔伤了。二老早有心理准备,闻言没有惊慌失措,再一想到团团有心思吃饺子,想必伤的不重,便等苏笑笑继续说。苏笑笑请二老给他准备午饭,再盯着他别乱跑。
  老两口相视一眼,心说腿受伤了还能乱跑?心里奇怪,就跟苏笑笑去她家。到堂屋一看张怀民是一条小腿打石膏,拄着拐杖不耽误走街串巷,罗翠红就叫苏笑笑把张怀民交给她。
  二老走后张怀民就问:“夫妻间这点信任都没有吗?”
  “张怀民,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你的毛病,我叫你做什么,你要是不想做,就是光点头不说话。别不承认,你要能老老实实在家待三天,团团跟你姓!”
  张怀民嗤笑一声:“团团姓刘也是我儿子。”
  “我跟你姓?”
  张怀民的笑容凝固:“这,没必要赌这么大吧?老爷子泉下有知不得天天夜里找我唠家常?”
  “我去洗脸刷牙。你呢?”
  张怀民叹了一口气:“睡不着。”
  “我猜你也睡不着。”苏笑笑不管他,洗漱后她就把毛线拿出来给团团织毛衣。
  张怀民惊呆了:“苏笑笑同志,你才上几天班啊就这么不思进取?”
  “首先,我是实习生,还在学习了解阶段。其次,我的论文早好了。最后,还没正式入职就抢着表现,把同志衬得一个比一个懒散,对我有什么好处?”
  张怀民:“你在家苦读到半夜也没人知道吧?”
  “单位的情况我一知半解,我学什么?”苏笑笑瞪一眼他。
  张怀民恍然大悟:“忘了,你跟我不一样,证据都留在局里,我也可以在家分析案情。”
  苏笑笑白了他一眼:“要毛衣还是坎肩?”
  “坎肩。毛衣袖子臃肿影响我发挥。”
  苏笑笑不想理他。张怀民拄着拐杖到她身边坐下:“妈不是闲着没事吗,让她做得了。”
  “你妈都六十多了,张队,放过她老人家吧。”苏笑笑转向他,心中忽然
  一动:“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
  张怀民拄着拐杖就走:“我去刷牙洗脸。”
  “人家还没说完呢。”
  张怀民回头:“苏笑笑,我不是第一天认识你。让我织毛衣,除非我这条腿也不能动。”
  “说什么呢?”苏笑笑嫌晦气。
  张怀民一见她比自己这个当事人还忌讳,心里感动又坐回去:“难不难?”
  “认真的?”
  张怀民:“多学点,兴许哪天用得上。”
  “不开玩笑?”
  张怀民让她说说看。
  然而苏笑笑不知道怎么讲解,就拿两根针和一团毛线,她说一句,张怀民动一下。起初食指不听使唤,半小时后竟然有点上手,张怀民惊呆了:“我还有这天赋啊?”
  苏笑笑也挺意外:“以后家里的毛衣交给你?案件没了头绪,你苦思冥想是想,织着毛衣思考也是想。”
  “不可能!”张怀民断然拒绝。
  苏笑笑心说,真遇到线索全断的案件,甭说织毛衣,让你寒冬腊月冬泳,你也能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给团团织个坎肩?”苏笑笑问。
  张怀民:“先织围巾。织找了我拆掉再织坎肩。”
  听他这样说,苏笑笑估计他明天不会乱跑。听到脚步声,苏笑笑朝外看去,团团和四个少年出来,杨一名问吃什么的声音传过来。苏笑笑想说话,团团说面条。杨一名啧一声,显然很失望。
  张怀民用针戳一下苏笑笑,示意她过去看看。苏笑笑微微摇头,团团“爱吃不吃”的话传进来。
  张怀民想知道杨一名怎么反驳,勾头看到杨一名搂着团团的脖子把他往厨房带。
  半大小子饿的快,哪怕杨一名嫌弃面条,团团用热水煮好他也忍不住端起来就吃。团团一边封炉子一边问:“好吃吗?”
  杨一名很意外:“汤酸酸的,还有海带和虾,居然不难吃?”
  团团:“不是海带,这个叫紫菜。锅里还有一点汤,我再给你加点?”
  李小光的碗先递过去。团团不偏不倚,一人半勺。吃好了,朱红伟和陈大勇刷锅洗碗,然后关上电灯继续复习。
  翌日晚上,杨一名拎着一包生鸡蛋过来。苏笑笑也没跟他客气,接过去就问怎么吃。
  杨一名不好意思:“我妈说一周两次。没见过这么小气的女同志。”
  “你妈说得对。”苏笑笑道,“要让小光或大勇的兄弟姐妹知道每晚都有一个荷包蛋,他们肯定掐着点过来。”
  杨一名:“他们跟过来把我气的再也不往你家拿鸡蛋,对李小光和陈大伟有啥好处?”
  “对他们兄弟姐妹来说也没坏处啊。只有他们兄弟姐妹有求于他们时才会为他们着想。”刘大军一家子希望原身供养他们,也没给过她好脸。
  杨一名先到他哥他姐,好奇他这两年存了多少钱,都不知道说句好听的:“不说这些。苏阿姨,今晚就给我们做呗?”
  苏笑笑:“明天吧。明天给你们做点没吃过的。”
  明日周六,苏笑笑半天班,她已经托公婆买几根骨头,她下午猪骨头汤炖排骨。苏笑笑原计划用骨头汤煮面。现在决定调整。
  翌日,午饭后,苏笑笑就炖骨头准备做糁汤。苏笑笑以前没吃过,只在电视上看过。以前团团在钟家吃过一次,回来就说好喝。苏笑笑以为胡辣汤,团团说不是。苏笑笑奇怪,找吴双打听才知道真不一样。
  苏笑笑家的碗是粗瓷大碗,张怀民喝了四大碗,又吃两个死面贴饼。苏笑笑嫌他一次吃太多:“你就不能这个时候喝两碗,等八点团团他们几个休息的时候再喝两碗?”
  “两次都吃个半饱有什么意思?”张怀民道,“你放心,胖不了!”
  苏笑笑心中一惊:“上午出去了?知不知道你需要静养,静养!”
  “没出去!”张怀民怕留下后遗症,一上午都没出远门,“我不是上半身好好的吗,就让爸妈给我找两块砖头——”
  苏笑笑:“腿不用使劲是不是?”
  “看你就没练过。腰都不用使劲。”张怀民指着小腹:“这里收紧,腿放松。”
  苏笑笑松了一口气:“不管以后去哪儿,这一周必须给我静养!”
  那是不可能的。想起苏笑笑之前说他敷衍她的时候就点头,“好,不往外跑。”
  三天后,张怀民走出家门长舒一口气:“还是外面的空气新鲜!”
  第100章 闲着也是闲着我姓张,叫张怀民。……
  “张怀民!”
  吼声突然传过来,张怀民吓了一跳,慌忙往左右看去,左边胡同口老张瞪着眼睛走过来指着他数落:“笑笑说你不老实,我还当她想多了。原来你——”
  张怀民打断:“上厕所!”
  老张满腔怒火就像是被戳破的气球,嗖的一下全没了,还有点尴尬,“那你,要不要我扶你?”
  “不用!”张怀民怕他跟过去,让他留下看家。
  老张不疑有他。
  五分钟过去,张怀民还未出现,老张担心他一瘸一拐的掉进茅坑,就锁门去找他。
  公厕在胡同口路边,老张刚到胡同口就看到张怀民在斜对面胡同口站着,撑着拐杖费劲,他整个人靠墙上。老张气得想骂人,怎么越活越回去,还不如小时候懂事,可一看到他另一条腿打着石膏,老张又心疼。
  老张叹着气背着手过去:“看啥呢?”
  张怀民哆嗦一下:“您老怎么走路没声?”
  “你看迷了!”老张没好气地越过他朝里瞅,看到五米外,也就是胡同入口第一家门外围满了人,有街道干部,还有街坊四邻。老张好奇:“出什么事了?”
  张怀民:“两口子打架。不是什么大事。”
  “嗳,你说得轻巧!”站在最外圈的大妈耳尖听到他的话回头想数落几句,看清说风凉话的是张队,大妈把话咽回去疾步走过来,“小张,是不是知道咋回事?”
  张怀民问:“是不是两口子对打?”
  大妈点头。
  张怀民不想回家,就给她说说:“真不想过了没心思打。要是单方面家暴——”朝街道干部瞅一眼,“早进去了。她现在有心思看热闹,说明俩人有来有往,她贸然进去,轻则里外不是人,重则被两口子联手打一顿。”
  大妈不禁拍腿:“嗳,真让你小子说着了。刚才街道小刘还说一会儿再进去——”
  “离就离!谁怕谁!”
  吼声传出来,大妈吓得一愣一愣,回过神转向张怀民,“你说的,也不准啊。”
  “今天要能离,我跟你姓。”张怀民撑起拐杖让他的好腿歇一会儿。
  大妈被他说的好奇,挤到门口踮起脚往里瞅,看到夫妻俩出来,堵在门外的人下意识让开。街道干部小刘忍不住说:“冷静冷静消消气,有什么——”
  “冷静不了!”女同志扭头就吼。
  小刘顿时想给自己一巴掌,让你多嘴。可他俩三十出头,不太可能没孩子,孩子肯定是未成年。不希望三年后这个街道多出个犯罪分子,小刘继续说:“可是你们离了,孩子怎么办?”
  张怀民撑着拐杖过去。老张一把抓住他手臂,低声问:“想干嘛?”
  “山人自有妙计!”张怀民拨开他爹的手。
  老张没好气地说:“我看你瘸了还不消停!”
  “说什么呢?这老头!”张怀民嘀咕一句,朝闹离婚的男同志走过去,“今儿不是周末,都不用上班吗?”
  男同志抬头说:“关你——”抬头看清来人,慌忙改口:“请假了。”
  张怀民:“那你俩得赶紧。我听说离婚需要单位开证明。再耽搁下去,等到各自单位开好证明,再到民政局,工作人员就下班了。”
  街坊四邻一脸的不赞同,老张家小张是不是刑事案件办多了,担心两口子你给我一刀我给你一刀,所以希望他俩早点分开啊。
  闹离婚的男同志张口想说谢谢,到嘴边停一下,“不是,听您的意思怎么还巴不得我们离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