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32节
李小光替陈大勇说不可能。
朱红伟:“我觉着可以试试。你哥你姐每月给家里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你也没比他们多花多少钱,凭什么他们每月十几块钱,你要给一两百?”
“我爸妈不得气死?”
杨一名:“你虚岁才十八,你爹娘就让你去几千里外的南方进货,也没把你当亲儿子。”
“我,我叔跟人家一起,他说人多不危险。”
杨一名又问:“那你爹咋不去?厂里不忙的时候请半个月假,足够他到羊城再回来。况且你小叔还不是去岭南,只是去江南!来回一周差不多了吧?”看向团团。
团团点头:“要是巧了,来回最多五天。”
杨一名:“你爹妈那么没本事都没觉着活着没意思,你想那么多干嘛?”
陈大勇叹着气摇了摇头:“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
团团忽然想起赵大妈,便告诉陈大勇他家以前的邻居赵大妈的女儿和女婿也打算摆摊做生意,然后说:“等学校放假就跟你爸妈聊聊,你可以跟你叔做生意,但每月给家里二十块钱。你爸妈要说你翅膀硬了,把你赶出来,我就把我家房子租给你,跟赵大妈的女儿住对面。你赚了钱再给房租。平时住校,星期天去那边或来我家。”
杨一名:“来我家也行。不过要给我带个烤鸭腿!”
陈大勇正想说不能给他俩添麻烦,一听到杨一名的话,顿时气笑了:“想得美!一个鸭腿够我一个月房租。”
李小光拍一下陈大勇,示意他小点声。
朱红伟小声说:“可是他爸妈会不会不让他小叔带他?我觉着有可能。你们不知道,有些长辈固执起来都能进精神病院。”
团团:“大勇,你小叔有没有说去南方哪儿进货?”
“杭城!”陈大勇说出来眼睛一亮,因为杭城有他朋友。
团团笑了:“那简单。回头你再打听打听,要是人家愿意带你,我就叫我表姨夫表舅陪你跟他们一块去。你要觉着人少不安全,再叫上赵大妈的女儿女婿。”
李小光小声说俩字——本钱!
团团:“咱们给大勇凑凑。大勇赚了钱分我们一成?”
陈大勇不希望被朋友看不起,尤其不希望比他小四岁的团团可怜他。结果八字没一撇,杨一名要鸭腿,团团要分成,陈大勇顿时觉着他误交损友,心里头没有一丝自卑。
朱红伟被团团说的心动:“要不我跟大勇一块去?”
李小光:“你妈让你去吗?”
朱红伟比以前爱学习这一点就让他爹妈欣慰。听说他这学期不再倒数,他爹妈已经觉着老天开眼,祖坟冒青烟,所以希望他心无旁骛好好学习。即便他爹妈知道做生意赚钱,也不希望他往外跑,担心他心玩野了。
李小光试探着问:“我呢?”
朱红伟:“你更不行!卖对联你爷都嫌丢人。没上过三天私塾,扯什么士农工商!瞎清高!”
李小光他爷爷嫌卖对联丢人这事一度让李小光在几个朋友跟前抬不起头。李小光的叔爷就是爱跟老张一起钓鱼的“李大爷”。这个李大爷经常跟老张吐槽他哥,老张也知道李小光他爷嫌摆摊丢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以前老张为钱发过愁,他就觉着只要不偷不抢,无论干啥都不丢人。所以就跟“李大爷”一起吐槽李小光的爷爷。
偶尔一次聊的时候没有避开别人,以至于没过多久大家都知道李小光他爷爷瞎讲究。
虽然那事过去几年了,李小光现在听同学提起仍然难为情:“我回头就叫他给我买房。”
杨一名放下筷子:“你爷爷一定会说单位分房。我妈妈单位待遇好,也不是人人都有房。其他单位你干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分到小两室!”
团团问:“还吃不吃?”
李小光摇摇头:“那我以后就去待遇好的单位。”
杨一名:“谁都想进好单位。就我知道的,好单位又没人抢,只能是偏远地区。比如去油田上班。去电力公司当电工。这两样一般人干不了。”
陈大勇点头:“我不敢爬太高,给我再多钱我也干不了。”
李小光思索片刻:“再说吧。我的事不急。关键是大勇。陈大勇,你就算考不上大学,也要上完高中。不然哥几个都是大学生,你只有初中毕业证,我们不嫌弃你,可我们聊的你也听不懂啊。”
团团抬眼看向李小光,心说你聊啥?是国际政治,还是飞机制造火箭发射?像他爸妈这么大岁数,也没见他们张口专业闭口工作。去哪儿吃上哪儿玩,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听不懂的。
李小光冲团团睁大眼睛示意他别说话。
陈大勇信了他的话,拱手道:“啥也不说,以后用得着我的地方,大家尽管开口!我陈大勇犹豫一点,我都不是人!”
李小光赶忙拉下他的手,压低声音:“小声点!”
在堂屋织毛衣的苏笑笑小声问:“他们几个在厨房说什么?接几碗自来水学古人桃园结义?”
“管他们干嘛。”张怀民毫不在意地笑笑,“一天拜一次,也就拜两年。现在再好以后上了大学结了婚都会分道扬镳越走越远。”
苏笑笑:“咱家不搬不一定。你跟朋友分道扬镳是因为你在外当兵。我是因为很多初中同学上到高中正好赶上高考停止知青下乡。中专学校不在这边,所以这边没什么同学。”
“别管他们。”张怀民问,“你要不歇会儿?”
苏笑笑:“趁着天不热织好,夏天就不用碰了。到了秋天正好可以穿。”
张怀民想说什么,看到几个小子从厨房出来,等他们从眼前消失去了书房:“你要不要问问团团出什么事了?”
“你不是不管他们?”
张怀民:“团团年龄小啊。”
“没事。他有事不瞒我。”
周日,苏笑笑在院子里洗床单被单,团团端着盆到她身边。苏笑笑看他一眼:“自己洗。”
“没让你洗。”团团担心隔墙有耳,小声问:“妈妈,大勇做生意没本钱,我想把我的钱借给他?”
苏笑笑瞬间明白前几日几个小的在厨房聊什么:“可以啊。”
“全借吗?我存了好多年的。”
苏笑笑乐了:“不舍得很正常,人之常情。可以借一百。一名借他四五十或一百,加上小光、红伟和大勇自己,两三百块钱够了。借给他太多他压力大,也许还没赚到钱就把人压坏了。”
团团想想陈大勇没出息的样儿:“妈妈说得对!”
苏笑笑摇头笑笑。
晚饭后,团团跑出去玩儿,苏笑笑把大勇借钱做生意一事告诉张怀民。张怀民奇怪:“他父母让他辍学做生意,还
不给他本钱?”
“明摆着不用父母的钱。担心到秋开学想上学,父母不同意吧。”
张怀民无法理解这种父母:“回头问问在哪儿摆摊,我下去查案顺路的话过去看看。”
“到时候再说,别给孩子压力。”
张怀民想想也是。
这几日他的腿可以蹬自行车,虽然不能蹬太快,也值得张怀民高兴。
翌日一早,他骑车慢慢悠悠到单位就发现气氛不对。张怀民以为出大事了,赶忙跑进去。发现大部分同事都在,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忙什么,张怀民奇怪,“忙什么呢?最近不是没有大案子?”
没人理张怀民。
张怀民要拍桌子,所有人站起来敬礼,张怀民一头雾水,也没忘回一个。他们先装不下去,笑着向张怀民道喜,紧接着笑容变淡,流露出不舍。
公安局大部分同志来自部队,老同志都是戎马出身,哪怕搞地下工作的,能活到建国,那也是几经风雨的硬茬。
这些同志要么急脾气要么暴脾气要么硬脾气,来了一个张怀民论武力全局第一,合该脾气最大,但他最没什么脾气。
嫌疑犯不招,别的同志气得忍不住动粗,张怀民都能在嫌疑人面前保持冷静。别的同志不理解,甚至认为张怀民没招,张怀民用上“夜审潘仁美”。还经常跟嫌疑人拉家常,等他放松下来,冷不丁一刀子。
给他做书记员的同志经常被他搞的一愣一愣。
别的同志也试图用张怀民的招数,但不好使,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就愿意跟张怀民聊。
起初大家认为张怀**气好碰巧了。
几年下来几乎没有失手过,大家服他,也希望他当刑侦队长。
怎奈庙小又赶巧市局大队长受伤不得不退居二线,大队长的位子空出来,好几个人走动,谁也不服谁,局长想起海军让他安排的张怀民。
本来想让张怀民去当个副队长,把紧张的关系戳破打乱。一查人家上了四年大学。局长很意外,正好不用心烦内部矛盾,直接把他调过去当大队长。原先争的几人,一个还是副大队长,一个管刑侦一个管经侦,队内刑警归张怀民直接领导。
张怀民听大家七嘴八舌说完,许久才回过神:“——什么时候的事?”
“今早。”回答张怀民的刑警跟他年龄相仿,“托您的福,以后我管咱们局刑侦这一块,成队管经侦。对了,局长让你一过来就去他办公室。”
局长先前来过一趟,大家解释张队的腿还不能使劲,平时半个小时的车程,现在要蹬一个小时。
局长本想说他怎么不乘公交车。忽然想到他闺女抱怨过,早上的公交车人挤人,估计张怀民担心腿二次受伤才没敢上公交车。
局长见着张怀民就拉家常,唠了十多分钟才说后悔支持他上大学。张怀民挺意外,竟然被苏笑笑猜对了,局长希望他留下不是为了找人扛雷背锅,而是想多立功好往上活动。
张怀民实话实说:“我也没想到。以为咱们队经侦和刑侦分开,我主抓刑侦呢。”
局长原本不相信天降好事,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张怀民这几日一直往外跑,跟成队合作的很愉快,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
局长:“有些方面,我该提醒你。上面给过很多人机会,但能抗住压力干出成绩的寥寥无几。首都不比别处,外地你不行可以找个行的帮你。在首都一块砖掉下来能砸到两个正部级三个正厅的地方,你不行找谁都没用。就是上面有你家亲戚,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给你兜底!”
张怀民犹豫片刻,把“上面没有我亲戚”这句话咽回去:“谢谢您提醒。不瞒您说,我正是怕自己不行才选择上大学。”
“这话你说过。我相信你不会给咱们分局丢人。”局长起身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好好干。遇到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虽不如你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其他地方够你再学十年!”
第106章 群众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
张怀民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整理好个人物品,等在外蹲点的同事和成队回来,同他们闲谈几句便回家。
张怀民不是外调也不是退休,又加上市局和分局相隔不到十公里,平时没少协同办案,不存在今日一别很难再见,所以大家对张怀民的心态跟他之前考上大学去学校报道没区别。
成队整理好手上资料,本能问:“张队,你看看?”抬起头愣住,其他人不由得流露出伤感。性格豁达的同志转念一想,兴许明天就能在长安大街碰到他,笑着宽慰大家:“张队去市局好啊,以后市局的资源咱们还不是随便用?”
成队笑了:“对,什么车什么枪,张队的就是咱们的。”
张怀民摸摸发烫的耳朵,摇头笑了笑。
到胡同口,大爷大妈慌忙叫住他,指着他身上鼓鼓的挎包和车把头上挂的网兜,“怀民,这是咋了?”
张怀民笑着说:“没事。”
“不是上班去了吗?还没到下班时间,怎么茶杯饭盒都带回来了?怀民,是不是因为之前受伤领导让你转业?”跟张怀民住一条胡同的大妈抓住他的车把,一副不说清楚不许走的架势。
张怀民本不想张扬,毕竟还没去报到:“这个,市局缺人,市局领导让我过去帮帮忙,明天去市局报到。”
“升官了?!”大妈惊呼。
张怀民吓一跳:“没没没,暂代,暂代,能不能坐稳,要看以后。”
朱红伟:“我觉着可以试试。你哥你姐每月给家里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你也没比他们多花多少钱,凭什么他们每月十几块钱,你要给一两百?”
“我爸妈不得气死?”
杨一名:“你虚岁才十八,你爹娘就让你去几千里外的南方进货,也没把你当亲儿子。”
“我,我叔跟人家一起,他说人多不危险。”
杨一名又问:“那你爹咋不去?厂里不忙的时候请半个月假,足够他到羊城再回来。况且你小叔还不是去岭南,只是去江南!来回一周差不多了吧?”看向团团。
团团点头:“要是巧了,来回最多五天。”
杨一名:“你爹妈那么没本事都没觉着活着没意思,你想那么多干嘛?”
陈大勇叹着气摇了摇头:“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
团团忽然想起赵大妈,便告诉陈大勇他家以前的邻居赵大妈的女儿和女婿也打算摆摊做生意,然后说:“等学校放假就跟你爸妈聊聊,你可以跟你叔做生意,但每月给家里二十块钱。你爸妈要说你翅膀硬了,把你赶出来,我就把我家房子租给你,跟赵大妈的女儿住对面。你赚了钱再给房租。平时住校,星期天去那边或来我家。”
杨一名:“来我家也行。不过要给我带个烤鸭腿!”
陈大勇正想说不能给他俩添麻烦,一听到杨一名的话,顿时气笑了:“想得美!一个鸭腿够我一个月房租。”
李小光拍一下陈大勇,示意他小点声。
朱红伟小声说:“可是他爸妈会不会不让他小叔带他?我觉着有可能。你们不知道,有些长辈固执起来都能进精神病院。”
团团:“大勇,你小叔有没有说去南方哪儿进货?”
“杭城!”陈大勇说出来眼睛一亮,因为杭城有他朋友。
团团笑了:“那简单。回头你再打听打听,要是人家愿意带你,我就叫我表姨夫表舅陪你跟他们一块去。你要觉着人少不安全,再叫上赵大妈的女儿女婿。”
李小光小声说俩字——本钱!
团团:“咱们给大勇凑凑。大勇赚了钱分我们一成?”
陈大勇不希望被朋友看不起,尤其不希望比他小四岁的团团可怜他。结果八字没一撇,杨一名要鸭腿,团团要分成,陈大勇顿时觉着他误交损友,心里头没有一丝自卑。
朱红伟被团团说的心动:“要不我跟大勇一块去?”
李小光:“你妈让你去吗?”
朱红伟比以前爱学习这一点就让他爹妈欣慰。听说他这学期不再倒数,他爹妈已经觉着老天开眼,祖坟冒青烟,所以希望他心无旁骛好好学习。即便他爹妈知道做生意赚钱,也不希望他往外跑,担心他心玩野了。
李小光试探着问:“我呢?”
朱红伟:“你更不行!卖对联你爷都嫌丢人。没上过三天私塾,扯什么士农工商!瞎清高!”
李小光他爷爷嫌卖对联丢人这事一度让李小光在几个朋友跟前抬不起头。李小光的叔爷就是爱跟老张一起钓鱼的“李大爷”。这个李大爷经常跟老张吐槽他哥,老张也知道李小光他爷嫌摆摊丢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以前老张为钱发过愁,他就觉着只要不偷不抢,无论干啥都不丢人。所以就跟“李大爷”一起吐槽李小光的爷爷。
偶尔一次聊的时候没有避开别人,以至于没过多久大家都知道李小光他爷爷瞎讲究。
虽然那事过去几年了,李小光现在听同学提起仍然难为情:“我回头就叫他给我买房。”
杨一名放下筷子:“你爷爷一定会说单位分房。我妈妈单位待遇好,也不是人人都有房。其他单位你干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分到小两室!”
团团问:“还吃不吃?”
李小光摇摇头:“那我以后就去待遇好的单位。”
杨一名:“谁都想进好单位。就我知道的,好单位又没人抢,只能是偏远地区。比如去油田上班。去电力公司当电工。这两样一般人干不了。”
陈大勇点头:“我不敢爬太高,给我再多钱我也干不了。”
李小光思索片刻:“再说吧。我的事不急。关键是大勇。陈大勇,你就算考不上大学,也要上完高中。不然哥几个都是大学生,你只有初中毕业证,我们不嫌弃你,可我们聊的你也听不懂啊。”
团团抬眼看向李小光,心说你聊啥?是国际政治,还是飞机制造火箭发射?像他爸妈这么大岁数,也没见他们张口专业闭口工作。去哪儿吃上哪儿玩,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听不懂的。
李小光冲团团睁大眼睛示意他别说话。
陈大勇信了他的话,拱手道:“啥也不说,以后用得着我的地方,大家尽管开口!我陈大勇犹豫一点,我都不是人!”
李小光赶忙拉下他的手,压低声音:“小声点!”
在堂屋织毛衣的苏笑笑小声问:“他们几个在厨房说什么?接几碗自来水学古人桃园结义?”
“管他们干嘛。”张怀民毫不在意地笑笑,“一天拜一次,也就拜两年。现在再好以后上了大学结了婚都会分道扬镳越走越远。”
苏笑笑:“咱家不搬不一定。你跟朋友分道扬镳是因为你在外当兵。我是因为很多初中同学上到高中正好赶上高考停止知青下乡。中专学校不在这边,所以这边没什么同学。”
“别管他们。”张怀民问,“你要不歇会儿?”
苏笑笑:“趁着天不热织好,夏天就不用碰了。到了秋天正好可以穿。”
张怀民想说什么,看到几个小子从厨房出来,等他们从眼前消失去了书房:“你要不要问问团团出什么事了?”
“你不是不管他们?”
张怀民:“团团年龄小啊。”
“没事。他有事不瞒我。”
周日,苏笑笑在院子里洗床单被单,团团端着盆到她身边。苏笑笑看他一眼:“自己洗。”
“没让你洗。”团团担心隔墙有耳,小声问:“妈妈,大勇做生意没本钱,我想把我的钱借给他?”
苏笑笑瞬间明白前几日几个小的在厨房聊什么:“可以啊。”
“全借吗?我存了好多年的。”
苏笑笑乐了:“不舍得很正常,人之常情。可以借一百。一名借他四五十或一百,加上小光、红伟和大勇自己,两三百块钱够了。借给他太多他压力大,也许还没赚到钱就把人压坏了。”
团团想想陈大勇没出息的样儿:“妈妈说得对!”
苏笑笑摇头笑笑。
晚饭后,团团跑出去玩儿,苏笑笑把大勇借钱做生意一事告诉张怀民。张怀民奇怪:“他父母让他辍学做生意,还
不给他本钱?”
“明摆着不用父母的钱。担心到秋开学想上学,父母不同意吧。”
张怀民无法理解这种父母:“回头问问在哪儿摆摊,我下去查案顺路的话过去看看。”
“到时候再说,别给孩子压力。”
张怀民想想也是。
这几日他的腿可以蹬自行车,虽然不能蹬太快,也值得张怀民高兴。
翌日一早,他骑车慢慢悠悠到单位就发现气氛不对。张怀民以为出大事了,赶忙跑进去。发现大部分同事都在,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忙什么,张怀民奇怪,“忙什么呢?最近不是没有大案子?”
没人理张怀民。
张怀民要拍桌子,所有人站起来敬礼,张怀民一头雾水,也没忘回一个。他们先装不下去,笑着向张怀民道喜,紧接着笑容变淡,流露出不舍。
公安局大部分同志来自部队,老同志都是戎马出身,哪怕搞地下工作的,能活到建国,那也是几经风雨的硬茬。
这些同志要么急脾气要么暴脾气要么硬脾气,来了一个张怀民论武力全局第一,合该脾气最大,但他最没什么脾气。
嫌疑犯不招,别的同志气得忍不住动粗,张怀民都能在嫌疑人面前保持冷静。别的同志不理解,甚至认为张怀民没招,张怀民用上“夜审潘仁美”。还经常跟嫌疑人拉家常,等他放松下来,冷不丁一刀子。
给他做书记员的同志经常被他搞的一愣一愣。
别的同志也试图用张怀民的招数,但不好使,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就愿意跟张怀民聊。
起初大家认为张怀**气好碰巧了。
几年下来几乎没有失手过,大家服他,也希望他当刑侦队长。
怎奈庙小又赶巧市局大队长受伤不得不退居二线,大队长的位子空出来,好几个人走动,谁也不服谁,局长想起海军让他安排的张怀民。
本来想让张怀民去当个副队长,把紧张的关系戳破打乱。一查人家上了四年大学。局长很意外,正好不用心烦内部矛盾,直接把他调过去当大队长。原先争的几人,一个还是副大队长,一个管刑侦一个管经侦,队内刑警归张怀民直接领导。
张怀民听大家七嘴八舌说完,许久才回过神:“——什么时候的事?”
“今早。”回答张怀民的刑警跟他年龄相仿,“托您的福,以后我管咱们局刑侦这一块,成队管经侦。对了,局长让你一过来就去他办公室。”
局长先前来过一趟,大家解释张队的腿还不能使劲,平时半个小时的车程,现在要蹬一个小时。
局长本想说他怎么不乘公交车。忽然想到他闺女抱怨过,早上的公交车人挤人,估计张怀民担心腿二次受伤才没敢上公交车。
局长见着张怀民就拉家常,唠了十多分钟才说后悔支持他上大学。张怀民挺意外,竟然被苏笑笑猜对了,局长希望他留下不是为了找人扛雷背锅,而是想多立功好往上活动。
张怀民实话实说:“我也没想到。以为咱们队经侦和刑侦分开,我主抓刑侦呢。”
局长原本不相信天降好事,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张怀民这几日一直往外跑,跟成队合作的很愉快,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
局长:“有些方面,我该提醒你。上面给过很多人机会,但能抗住压力干出成绩的寥寥无几。首都不比别处,外地你不行可以找个行的帮你。在首都一块砖掉下来能砸到两个正部级三个正厅的地方,你不行找谁都没用。就是上面有你家亲戚,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给你兜底!”
张怀民犹豫片刻,把“上面没有我亲戚”这句话咽回去:“谢谢您提醒。不瞒您说,我正是怕自己不行才选择上大学。”
“这话你说过。我相信你不会给咱们分局丢人。”局长起身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好好干。遇到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虽不如你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其他地方够你再学十年!”
第106章 群众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
张怀民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整理好个人物品,等在外蹲点的同事和成队回来,同他们闲谈几句便回家。
张怀民不是外调也不是退休,又加上市局和分局相隔不到十公里,平时没少协同办案,不存在今日一别很难再见,所以大家对张怀民的心态跟他之前考上大学去学校报道没区别。
成队整理好手上资料,本能问:“张队,你看看?”抬起头愣住,其他人不由得流露出伤感。性格豁达的同志转念一想,兴许明天就能在长安大街碰到他,笑着宽慰大家:“张队去市局好啊,以后市局的资源咱们还不是随便用?”
成队笑了:“对,什么车什么枪,张队的就是咱们的。”
张怀民摸摸发烫的耳朵,摇头笑了笑。
到胡同口,大爷大妈慌忙叫住他,指着他身上鼓鼓的挎包和车把头上挂的网兜,“怀民,这是咋了?”
张怀民笑着说:“没事。”
“不是上班去了吗?还没到下班时间,怎么茶杯饭盒都带回来了?怀民,是不是因为之前受伤领导让你转业?”跟张怀民住一条胡同的大妈抓住他的车把,一副不说清楚不许走的架势。
张怀民本不想张扬,毕竟还没去报到:“这个,市局缺人,市局领导让我过去帮帮忙,明天去市局报到。”
“升官了?!”大妈惊呼。
张怀民吓一跳:“没没没,暂代,暂代,能不能坐稳,要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