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33节
“你当了这么多年兵,又是大学生,还要观察?”大妈嫌弃,“你们领导怎么这么小心眼?不过别担心,大妈帮你!”
张怀民家四周这片胡同不乏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公职人员,有几个大爷大妈退休前还是区一二把手,还有几人在部里干过。但跟张怀民一样在一线的不多,做到分局刑警队副队长的更少,跟他年龄相仿就进市局的目前只有他一个。
大妈此话一出,其他大爷大妈意识到这一点,立刻附和,以后看到可疑人员骗子强盗就给他打电话。随后又叫张怀民给他们留个电话号码。
张怀民感动又好笑:“还没去市局报到。”
“对对,这事改天再说。大妈先帮你留意着。”
张怀民想起一件事,到了市局以后经手的案子肯定是大案要案,面对的犯罪嫌疑人十有八/九穷凶极恶:“大爷大妈,我家亲戚,您几位都认识吧?”
大妈想也没想就说:“认识啊。一块住了几十年,哪能不认识。”
“笑笑那边的亲戚,她表弟她姑她叔叔大爷?”
一个大爷说:“认识。不就在那边刘家凹?你爸早两天还叫我去那边钓鱼,我嫌远没去。”
张怀民:“以后有人打听我家在哪儿,请大爷大妈看清楚了再说。”
大爷大妈们想问“咋了?”到嘴边意识到张怀民什么意思,顿时一个比一个严肃,跟入党宣誓似的向张怀民保证,他们不知道张怀民家在哪儿。
话多的大妈补一句:“真是亲戚能不知道你家在哪儿?需要找我们打听的就算不是犯罪分子也没安好心。”
张怀民把车子靠身上,拱手道:“那我先谢谢各位。”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张怀民一脑门黑线,他都四十多了,还孩子呢。张怀民笑着说:“那我先回去?我这条腿还没好利索。”
大爷大妈连连摆手。
张怀民的腿确实有点不舒服,来回骑四五公里,两条腿都发酸发热。张怀民不敢大意,到家脱掉外套裤子就躺床上。
腿不难受了,张怀民下来慢慢活动一会儿,腿热了他才一点一点拉筋。
以前张怀民受过伤,但腿被车撞还是头一回,他对这种伤没经验,想起他妈经常念叨,吃什么补什么,就去菜市场看看。
这个时候菜市场没有鸡鸭也没有猪肉羊肉,只有海鲜。张怀民在岛上那些年吃够了各种海鲜,他瞅一眼就去熟食店。看到猪蹄上的毛,张怀民吃不下去,决定傍晚买只烤鸭,晚上去他爸妈家吃饭。
在路口看到一辆三蹦子,旁边还有几个人大爷大妈,大爷大妈手里拿着菜,他心说走街串巷卖菜的?张怀民过去一看还真是。车里的菜像农民自己种的,还有几个篮子,有的篮子里头是鸡蛋,有的是鸭蛋。张怀民看一眼卖菜的人,看起来六十多岁,有可能五十多岁,叫大叔应该没错:“大叔,这是鹅蛋吧?”
“自家大鹅下的蛋。同志要几个?”
张怀民原本想把奖金和工资都给苏笑笑。苏笑笑问他,下去排查吃饭谁付账。
当然是手下人抢着付账。可是他们工资低,又跟他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张怀民不好意思劫贫济富,就把奖金留下。
奖金还剩一半,张怀民掏出来确定一下,把卖菜的篮子递过去,“都给我吧。”瞥到一抹红,“还有
肉?”
“瘦肉五花肉都没了,只剩几个骨头。本来想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媳妇送过去。你要都给你。”卖菜的大叔把几根排骨拿出来。
张怀民不好意思:“您儿子吃什么?”
“猪下水。”
张怀民想起以前在老乡家里吃过一道菜:“有猪肚吗?”
“有啊。”他又从里头掏出一包。准备回家大爷一看有猪大肠,停下问他多少钱一斤。卖菜的大叔提醒:“这些猪下水您买回去还要洗。”
大爷拎起猪大肠看几眼:“菜市场的没有你的干净。”
卖菜大叔去菜市场问过价格,闻言就报出菜市场的价格。大爷掂量一下猪大肠:“都给我吧。”
张怀民怕他要猪肚,赶紧把猪肚拿下。
买好了张怀民就回家,放下鹅蛋,拎着排骨和猪肚去他父母家。
罗翠红没给他做,中午是杂面馒头小米粥和炒蔬菜,没有一丝荤腥。张怀民叹气:“猪肚和排骨您打算什么时候吃?”
“晚上都回来了再做。可惜妞妞在学校。下回再买你挑周六或周末。”
张怀民没好气道:“你以为想买就能买到?今儿碰巧了,一个开着三蹦子卖菜的老大哥卖剩的。”
罗翠红不禁说:“难怪我去菜市场没看到卖肉的。还以为你在别的菜市场买的。对了,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张怀民:“明天去市局报到。”
老张赶忙问:“升官了?”
“比之前高一点,但能不能坐稳还两说。”
老张想想能在市局上班的都不简单:“明儿我就去人少的地方钓鱼,要是碰到尸体,我给你打电话。你给我留个号码。”
张怀民张张口,他是去公安局上班,不是去百货商店,有提成还是怎么着啊。这一个两个的,张怀民一脸无语:“——怕我不忙是吧?”
“你才多大?正是奋斗的年纪。现在不加油干,以后想干干得动吗?知道处级和厅级的待遇差多少吗?”老张问。
罗翠红好奇:“你当中队长还是大队长啊?”
“大队长。”
老张算了又算也没算明白,头脑发蒙心发慌:“那不就是市区大案和周边几个县的大案要案都要递给你?这是连跳几级啊?这种好事能轮到你?咱家上面又没人,人家不提拔自己的亲信亲戚,凭啥提拔你?不是叫你去背锅吧?”
张怀民乍一听到这事也蒙了。听到局长那番话,估计市局领导也误会他上面有人。
说起来他上面是有人。不出意外钟师长最少能干到副司令。公安局归军管,等钟师长级别上去,他的事钟师长说得上话。再说了,不提钟家还有亓家。之前去分局局长家拜年,张怀民跟他闲聊时趁机打听过,建国初期有个姓亓的将军还活着。张怀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他的照片,跟钟更生有几份像,估计他便是钟更生的亲祖父。
但这些不能说,老张肯定忍不住瞎琢磨。张怀民问:“您是不是忘了我是大学生。我的老师不是部队转过来的专家就是教授!我敢说跟我年龄相仿,跟我一样学历的,市局屈指可数。比我学历高的且比我年龄大的也屈指可数。”
罗翠红问:“比你年龄小的呢?”
“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军体拳还没打明白,我用过的枪比他见过的都多,就算他是高干子弟,本人聪明,他家人不傻就会让他在底层锻炼几年镀镀金。”张怀民此话并非无的放矢,年前见到钟更生,听他的意思就打算去基层。
老张:“这么说多亏了你上几年大学?你的大学这么值钱啊?”
张怀民:“大学跟大学不一样。去大学进修一两年的含金量没法跟我比。如果他本身上过大学,又去学校进修,毕业后不到部里也是外调到省公安部门当二把手,或者省会城市公安局一把手,不会跟我争这个大队长。”
老张转向罗翠红:“以前怎么都说大学没有中专好?新民和爱民也说中专比大学还难考。”
张怀民:“其实大学难。如果上三年高中把家里的钱花了,没考上大学只能当个临时工。中专毕业后是干部。等大学毕业中专生都工作五年了。从经济的角度看上中专划算。很多人看到这一点去考中专,录取人数就那么点,显得中专不好考。能坚持到高考的大部分学生都有把握能考上大学,升学率高,显得大学好考。”
老张想起团团的同学陈大勇,上完这个学期就不上了。团团以前还说过他们班上学期还没结束就少了俩,这学期结束得少三四个。到高二可能会少七八个。到高三会更少。因为他听说早两年高一的学生比他们多,现在高三学生比他们高一年级少两个班。
老张有了新的担忧:“你一半时间在学校,没什么经验,让你去市局,你能应付的过来吗?”
张怀民:“先看看。肯定有宿舍。不行我在市局住半个月。笑笑能理解,团团也习惯了。”
罗翠红点头:“因为笑笑也忙。她要是一天班没上过,你离家三天她就得跟你急!幸好当时没听你舅的。你舅还说找个老老实实在家的能帮你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比娶个整天往外跑的好。我说他老封建,他还不高兴!”
“所以人家闲着没事都没来看过你。”
罗翠红冷笑:“我稀得他看?巴不得他一辈子不来找我。”
张怀民朝他爹看去,您老也是这么想的啊。
老张端碗喝粥。
以前老张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好。
张怀民跟苏笑笑结婚那天,他兄弟姐妹都来帮忙。后来得知张怀民住苏家,他兄弟姐妹不同意。再后来听说团团姓苏,哪怕老张说不是倒插门,张家众人也不信,嫌老张一家给老张家丢人。从此就跟他不太走动。
老张退休前,他兄弟找过老张,因为张新民和张爱民有工作,张怀民远在南方,没人接老张的班,希望他们家孩子接班。老张说他跟单位商量好,让他儿媳妇接班。单位也同意,高中生识字多,抄电费抄的明白。
张家其他人认为王芳是外人,老张和罗翠红两口子还跟以前一样好赖不分,打那以后单方面跟老张断往。
起初他兄弟姐妹的孩子结婚或者有小孩,老张会拿两块钱过去。人家都是给五毛或一块,他这样做是变着法接济兄弟姐妹。然而钱收下,对他的态度像施舍,老张去了几次不再热脸贴冷屁股。可兄弟姐妹家日子穷,他还是想接济他们,就让无辜的张新民过去。
每次去都要赔笑脸,给领导拜年也没这么低三下四过,张新民现在大小是个领导,也是要脸的人,年前问他妈能不能不去。罗翠红随便他。张新民今年就没去。
老张问过张怀民要不要去他姑家,张怀民回一句,我过年值班。老张又眼巴巴找张新民,张新民装瞎,老张叹气,不去就不去吧。心想等外甥给他拜年,他再叫张新民回拜年。然而人家今年没来。
罗翠红知道他怎么想的,过了正月十五,故意问他,“你外甥忙什么呢?”老张死心了。前些天听说侄子的小孩剪小辫。罗翠红问他去不去,老张发火,“去什么去?一群白眼狼!”
这些事苏笑笑以前不清楚,罗翠红没说过,再加上她春节期间只有一天假,没空来公婆家,以为跟亲戚错开了。这几年住得近,除了过年没见过张家亲戚,苏笑笑才觉着奇怪。
张怀民的姨跟罗翠红的关系还行,但也是还行,因为她也不赞同张怀民倒插门。跟罗翠红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平时没有走动过。
苏笑笑觉着还是因为离得远。
以前张家在皇城西北方,张家准备买房的时候,他家亲戚建议买在那边——便宜。老张希望离皇城近点,一来治安好,二来离张新民和张爱民的单位近。又因为钱不多容不得他挑三拣四,最后买了现在住的房子。离以前的家将近十里路。
张怀民好奇:“爸,人家的亲戚也像咱家这样吗?”
罗翠红:“咱
家亲戚其实算好的。你舅你姨再穷没找咱们借过钱。你姑那边,你爸给人家收着,你爸不给她也没有以借钱的名义要过钱。要说不知道咱家有钱,不可能!都不要问我,一看团团穿的就知道。”
团团去学校没穿过布鞋,夏天凉鞋,春秋二季运动鞋,冬天雪地鞋。他这几年也没穿过带补丁的衣服。无论什么时候身上都干干净净,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阵香味。
陈大勇就调侃过他比班里的女同学还香。后来知道团团没用过香水便不再打趣他。陈大勇他们到苏笑笑家很爱干净,晚上吃东西一定会用肥皂洗手。
前些天苏笑笑奇怪香皂怎么用那么快,跟张怀民嘀咕一句,团团跳出来说,他同学用的。
爱洗手讲卫生是好事,苏笑笑隔天就买一块新的,还买了一袋郁美净放盆架上。
张怀民问:“他们知道我在警队上班?”
罗翠红点头:“不会乱说的。虽然嫌你倒插门骨头软,也不希望你被犯罪分子打死。”
张怀民不禁叹气:“有我这样的赘婿吗?怎么就没人信呢?”
老张:“有啊。说你惧内妻管严,不像个老爷们。”
“那也比吃软饭好听啊。”
苏笑笑只要不跟刘大军一家来往,罗翠红就对她一百二十个满意:“吃笑笑的软饭你嫌丢人?”
“别挑拨。”张怀民下意识往外看。
老张嫌他没出息,不想再聊这些:“下午还有事?”
“有啊。我坐车去市局周围转转。回头同事要吃沙锅炖吊子,我堂堂队长总不能问去哪儿买吧。”张怀民道,“方圆五里都在我脑子里,谁敢跟我耍小聪明?”
老张下意识问:“乡下不管了?”
“这几年因为排查嫌疑人,周边乡下我都去过。”张怀民提醒,“你忘了我有一回在农村住一周才回来?”
老张想起来了:“也别大意。能到市局的,看大门的都是人精。”
张怀民点头:“我知道,姿态放低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苏笑笑下班回来听说张怀民升了,跟老张和罗翠红一样感到担忧。张怀民搂着她安慰:“别人只知道我转业四年,你知道我这四年没闲着。在此之前还看了一两年刑侦笔记。我敢说有些内容副大队长都不知道。而且分局局长也说不懂的就问他。要是经济案,我还可以问成队。对了,我还有群众基础。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苏笑笑听到开门声,一把推开他:“就贫吧。”
张怀民家四周这片胡同不乏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公职人员,有几个大爷大妈退休前还是区一二把手,还有几人在部里干过。但跟张怀民一样在一线的不多,做到分局刑警队副队长的更少,跟他年龄相仿就进市局的目前只有他一个。
大妈此话一出,其他大爷大妈意识到这一点,立刻附和,以后看到可疑人员骗子强盗就给他打电话。随后又叫张怀民给他们留个电话号码。
张怀民感动又好笑:“还没去市局报到。”
“对对,这事改天再说。大妈先帮你留意着。”
张怀民想起一件事,到了市局以后经手的案子肯定是大案要案,面对的犯罪嫌疑人十有八/九穷凶极恶:“大爷大妈,我家亲戚,您几位都认识吧?”
大妈想也没想就说:“认识啊。一块住了几十年,哪能不认识。”
“笑笑那边的亲戚,她表弟她姑她叔叔大爷?”
一个大爷说:“认识。不就在那边刘家凹?你爸早两天还叫我去那边钓鱼,我嫌远没去。”
张怀民:“以后有人打听我家在哪儿,请大爷大妈看清楚了再说。”
大爷大妈们想问“咋了?”到嘴边意识到张怀民什么意思,顿时一个比一个严肃,跟入党宣誓似的向张怀民保证,他们不知道张怀民家在哪儿。
话多的大妈补一句:“真是亲戚能不知道你家在哪儿?需要找我们打听的就算不是犯罪分子也没安好心。”
张怀民把车子靠身上,拱手道:“那我先谢谢各位。”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张怀民一脑门黑线,他都四十多了,还孩子呢。张怀民笑着说:“那我先回去?我这条腿还没好利索。”
大爷大妈连连摆手。
张怀民的腿确实有点不舒服,来回骑四五公里,两条腿都发酸发热。张怀民不敢大意,到家脱掉外套裤子就躺床上。
腿不难受了,张怀民下来慢慢活动一会儿,腿热了他才一点一点拉筋。
以前张怀民受过伤,但腿被车撞还是头一回,他对这种伤没经验,想起他妈经常念叨,吃什么补什么,就去菜市场看看。
这个时候菜市场没有鸡鸭也没有猪肉羊肉,只有海鲜。张怀民在岛上那些年吃够了各种海鲜,他瞅一眼就去熟食店。看到猪蹄上的毛,张怀民吃不下去,决定傍晚买只烤鸭,晚上去他爸妈家吃饭。
在路口看到一辆三蹦子,旁边还有几个人大爷大妈,大爷大妈手里拿着菜,他心说走街串巷卖菜的?张怀民过去一看还真是。车里的菜像农民自己种的,还有几个篮子,有的篮子里头是鸡蛋,有的是鸭蛋。张怀民看一眼卖菜的人,看起来六十多岁,有可能五十多岁,叫大叔应该没错:“大叔,这是鹅蛋吧?”
“自家大鹅下的蛋。同志要几个?”
张怀民原本想把奖金和工资都给苏笑笑。苏笑笑问他,下去排查吃饭谁付账。
当然是手下人抢着付账。可是他们工资低,又跟他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张怀民不好意思劫贫济富,就把奖金留下。
奖金还剩一半,张怀民掏出来确定一下,把卖菜的篮子递过去,“都给我吧。”瞥到一抹红,“还有
肉?”
“瘦肉五花肉都没了,只剩几个骨头。本来想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媳妇送过去。你要都给你。”卖菜的大叔把几根排骨拿出来。
张怀民不好意思:“您儿子吃什么?”
“猪下水。”
张怀民想起以前在老乡家里吃过一道菜:“有猪肚吗?”
“有啊。”他又从里头掏出一包。准备回家大爷一看有猪大肠,停下问他多少钱一斤。卖菜的大叔提醒:“这些猪下水您买回去还要洗。”
大爷拎起猪大肠看几眼:“菜市场的没有你的干净。”
卖菜大叔去菜市场问过价格,闻言就报出菜市场的价格。大爷掂量一下猪大肠:“都给我吧。”
张怀民怕他要猪肚,赶紧把猪肚拿下。
买好了张怀民就回家,放下鹅蛋,拎着排骨和猪肚去他父母家。
罗翠红没给他做,中午是杂面馒头小米粥和炒蔬菜,没有一丝荤腥。张怀民叹气:“猪肚和排骨您打算什么时候吃?”
“晚上都回来了再做。可惜妞妞在学校。下回再买你挑周六或周末。”
张怀民没好气道:“你以为想买就能买到?今儿碰巧了,一个开着三蹦子卖菜的老大哥卖剩的。”
罗翠红不禁说:“难怪我去菜市场没看到卖肉的。还以为你在别的菜市场买的。对了,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张怀民:“明天去市局报到。”
老张赶忙问:“升官了?”
“比之前高一点,但能不能坐稳还两说。”
老张想想能在市局上班的都不简单:“明儿我就去人少的地方钓鱼,要是碰到尸体,我给你打电话。你给我留个号码。”
张怀民张张口,他是去公安局上班,不是去百货商店,有提成还是怎么着啊。这一个两个的,张怀民一脸无语:“——怕我不忙是吧?”
“你才多大?正是奋斗的年纪。现在不加油干,以后想干干得动吗?知道处级和厅级的待遇差多少吗?”老张问。
罗翠红好奇:“你当中队长还是大队长啊?”
“大队长。”
老张算了又算也没算明白,头脑发蒙心发慌:“那不就是市区大案和周边几个县的大案要案都要递给你?这是连跳几级啊?这种好事能轮到你?咱家上面又没人,人家不提拔自己的亲信亲戚,凭啥提拔你?不是叫你去背锅吧?”
张怀民乍一听到这事也蒙了。听到局长那番话,估计市局领导也误会他上面有人。
说起来他上面是有人。不出意外钟师长最少能干到副司令。公安局归军管,等钟师长级别上去,他的事钟师长说得上话。再说了,不提钟家还有亓家。之前去分局局长家拜年,张怀民跟他闲聊时趁机打听过,建国初期有个姓亓的将军还活着。张怀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他的照片,跟钟更生有几份像,估计他便是钟更生的亲祖父。
但这些不能说,老张肯定忍不住瞎琢磨。张怀民问:“您是不是忘了我是大学生。我的老师不是部队转过来的专家就是教授!我敢说跟我年龄相仿,跟我一样学历的,市局屈指可数。比我学历高的且比我年龄大的也屈指可数。”
罗翠红问:“比你年龄小的呢?”
“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军体拳还没打明白,我用过的枪比他见过的都多,就算他是高干子弟,本人聪明,他家人不傻就会让他在底层锻炼几年镀镀金。”张怀民此话并非无的放矢,年前见到钟更生,听他的意思就打算去基层。
老张:“这么说多亏了你上几年大学?你的大学这么值钱啊?”
张怀民:“大学跟大学不一样。去大学进修一两年的含金量没法跟我比。如果他本身上过大学,又去学校进修,毕业后不到部里也是外调到省公安部门当二把手,或者省会城市公安局一把手,不会跟我争这个大队长。”
老张转向罗翠红:“以前怎么都说大学没有中专好?新民和爱民也说中专比大学还难考。”
张怀民:“其实大学难。如果上三年高中把家里的钱花了,没考上大学只能当个临时工。中专毕业后是干部。等大学毕业中专生都工作五年了。从经济的角度看上中专划算。很多人看到这一点去考中专,录取人数就那么点,显得中专不好考。能坚持到高考的大部分学生都有把握能考上大学,升学率高,显得大学好考。”
老张想起团团的同学陈大勇,上完这个学期就不上了。团团以前还说过他们班上学期还没结束就少了俩,这学期结束得少三四个。到高二可能会少七八个。到高三会更少。因为他听说早两年高一的学生比他们多,现在高三学生比他们高一年级少两个班。
老张有了新的担忧:“你一半时间在学校,没什么经验,让你去市局,你能应付的过来吗?”
张怀民:“先看看。肯定有宿舍。不行我在市局住半个月。笑笑能理解,团团也习惯了。”
罗翠红点头:“因为笑笑也忙。她要是一天班没上过,你离家三天她就得跟你急!幸好当时没听你舅的。你舅还说找个老老实实在家的能帮你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比娶个整天往外跑的好。我说他老封建,他还不高兴!”
“所以人家闲着没事都没来看过你。”
罗翠红冷笑:“我稀得他看?巴不得他一辈子不来找我。”
张怀民朝他爹看去,您老也是这么想的啊。
老张端碗喝粥。
以前老张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好。
张怀民跟苏笑笑结婚那天,他兄弟姐妹都来帮忙。后来得知张怀民住苏家,他兄弟姐妹不同意。再后来听说团团姓苏,哪怕老张说不是倒插门,张家众人也不信,嫌老张一家给老张家丢人。从此就跟他不太走动。
老张退休前,他兄弟找过老张,因为张新民和张爱民有工作,张怀民远在南方,没人接老张的班,希望他们家孩子接班。老张说他跟单位商量好,让他儿媳妇接班。单位也同意,高中生识字多,抄电费抄的明白。
张家其他人认为王芳是外人,老张和罗翠红两口子还跟以前一样好赖不分,打那以后单方面跟老张断往。
起初他兄弟姐妹的孩子结婚或者有小孩,老张会拿两块钱过去。人家都是给五毛或一块,他这样做是变着法接济兄弟姐妹。然而钱收下,对他的态度像施舍,老张去了几次不再热脸贴冷屁股。可兄弟姐妹家日子穷,他还是想接济他们,就让无辜的张新民过去。
每次去都要赔笑脸,给领导拜年也没这么低三下四过,张新民现在大小是个领导,也是要脸的人,年前问他妈能不能不去。罗翠红随便他。张新民今年就没去。
老张问过张怀民要不要去他姑家,张怀民回一句,我过年值班。老张又眼巴巴找张新民,张新民装瞎,老张叹气,不去就不去吧。心想等外甥给他拜年,他再叫张新民回拜年。然而人家今年没来。
罗翠红知道他怎么想的,过了正月十五,故意问他,“你外甥忙什么呢?”老张死心了。前些天听说侄子的小孩剪小辫。罗翠红问他去不去,老张发火,“去什么去?一群白眼狼!”
这些事苏笑笑以前不清楚,罗翠红没说过,再加上她春节期间只有一天假,没空来公婆家,以为跟亲戚错开了。这几年住得近,除了过年没见过张家亲戚,苏笑笑才觉着奇怪。
张怀民的姨跟罗翠红的关系还行,但也是还行,因为她也不赞同张怀民倒插门。跟罗翠红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平时没有走动过。
苏笑笑觉着还是因为离得远。
以前张家在皇城西北方,张家准备买房的时候,他家亲戚建议买在那边——便宜。老张希望离皇城近点,一来治安好,二来离张新民和张爱民的单位近。又因为钱不多容不得他挑三拣四,最后买了现在住的房子。离以前的家将近十里路。
张怀民好奇:“爸,人家的亲戚也像咱家这样吗?”
罗翠红:“咱
家亲戚其实算好的。你舅你姨再穷没找咱们借过钱。你姑那边,你爸给人家收着,你爸不给她也没有以借钱的名义要过钱。要说不知道咱家有钱,不可能!都不要问我,一看团团穿的就知道。”
团团去学校没穿过布鞋,夏天凉鞋,春秋二季运动鞋,冬天雪地鞋。他这几年也没穿过带补丁的衣服。无论什么时候身上都干干净净,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阵香味。
陈大勇就调侃过他比班里的女同学还香。后来知道团团没用过香水便不再打趣他。陈大勇他们到苏笑笑家很爱干净,晚上吃东西一定会用肥皂洗手。
前些天苏笑笑奇怪香皂怎么用那么快,跟张怀民嘀咕一句,团团跳出来说,他同学用的。
爱洗手讲卫生是好事,苏笑笑隔天就买一块新的,还买了一袋郁美净放盆架上。
张怀民问:“他们知道我在警队上班?”
罗翠红点头:“不会乱说的。虽然嫌你倒插门骨头软,也不希望你被犯罪分子打死。”
张怀民不禁叹气:“有我这样的赘婿吗?怎么就没人信呢?”
老张:“有啊。说你惧内妻管严,不像个老爷们。”
“那也比吃软饭好听啊。”
苏笑笑只要不跟刘大军一家来往,罗翠红就对她一百二十个满意:“吃笑笑的软饭你嫌丢人?”
“别挑拨。”张怀民下意识往外看。
老张嫌他没出息,不想再聊这些:“下午还有事?”
“有啊。我坐车去市局周围转转。回头同事要吃沙锅炖吊子,我堂堂队长总不能问去哪儿买吧。”张怀民道,“方圆五里都在我脑子里,谁敢跟我耍小聪明?”
老张下意识问:“乡下不管了?”
“这几年因为排查嫌疑人,周边乡下我都去过。”张怀民提醒,“你忘了我有一回在农村住一周才回来?”
老张想起来了:“也别大意。能到市局的,看大门的都是人精。”
张怀民点头:“我知道,姿态放低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苏笑笑下班回来听说张怀民升了,跟老张和罗翠红一样感到担忧。张怀民搂着她安慰:“别人只知道我转业四年,你知道我这四年没闲着。在此之前还看了一两年刑侦笔记。我敢说有些内容副大队长都不知道。而且分局局长也说不懂的就问他。要是经济案,我还可以问成队。对了,我还有群众基础。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苏笑笑听到开门声,一把推开他:“就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