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50节
团团:“张队哪敢跟她吵。我爸爸受伤那次,她陪我爸爸去医院拆石膏,跟人在医院门口吵起来,大杀四方,可威风了。”
“啥时候?”刘小叔忙问,“怀民还伤着,你就敢跟人吵起来,要是打起来,你俩——”
苏笑笑打断:“不巧碰到刘旭陪他岳父去医院,我爹娘也在,刘大军的嘴,我不说你也知道,一见着我就没好话。我忍不住反驳几句,啥也不知道的路人说我欺负我爹娘,话里话外嫌我不孝,我才跟她吵几句。”瞪团团,“别听你爸瞎说。他就喜欢夸张。”
刘小叔相信那次动静不小,因为他以前想弄死他三哥。再有人和稀泥,他能连和稀泥的一块打。
刘小叔在他二哥家唠半天口干舌燥,他倒杯水又给苏笑笑添一点热水,问团团要不要。
团团指着罐头:“我想吃罐头。”
要搁以前刘小叔会说吃饭的时候倒碗里大家一起吃。现在手头宽裕,罐头不稀奇,他立刻拿一瓶拆开,让团团抱着瓶吃。
团团拿着罐头去厨房倒盆里,然后拿一把勺子去厢房。
刘小叔好气又好笑:“那几个孩子,自己想吃撺掇团团找你要。”
苏笑笑问:“回头你跟刘荷说说?用别人哪有用自己人放心。”
“其实有件事,我正想问问你。”刘小叔俩儿子,小儿子刘庄有工作,不需要他操心,家里的地足够大儿子种的,刘二伯一个儿子也好打发,难就难在老大家。
以前刘老大几个孩子只活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六零年过去日子稍稍好过,苏笑笑的大娘就有了,最小的儿子只比刘庄大半岁,比他大哥大姐小一二十岁。
现在刘老大三儿两女,一个儿子种地,一个儿子跟他去城里,还有个儿子一家没法安排。刘大姑去进货的那家胡同口有个早餐摊,有一回刘大姑去的早,到那边早餐铺生意正好,夫妻俩忙不过来,还需要买早餐的大爷大妈搭把手。刘大姑见状就叫侄子卖早餐。
刘小叔说的就是这事:“你看行吗?”
“做饭要手艺啊。同样的土豆丝,团团喜欢吃我做的,不喜欢我婆婆做的。以前在岛上,他喜欢别人做的。”苏笑笑道,“还有炸撒子,他也喜欢人家做的。”
刘小叔:“那怎么办?”
“去饭店当几天临时工跟人学点皮毛?”苏笑笑想想,“或者买人力三轮车,在车上放个炉子,再放个平底锅卖煎饼?一开始做给你们吃,等他练熟了再进城?早晚在中学门口,中午去店门口,卖给一个人看店没空做饭的?”
刘小叔面露担忧。
苏笑笑:“就算不成,平底锅和炉子可以自己用,三轮车可以留着进货。也可以骑车摆摊?”
“不浪费?”
苏笑笑点头。
刘小叔不敢收留侄女:“小荷会做饭,你看她能不能干?城里那么多学校,你弟去南边,她可以去北边。晚上把车子放你大姑租的小区里头用铁链子锁上,她跟你姑睡。她赚了钱再自己租房?”
苏笑笑的二大爷怕她姑,要是刘荷在她姑家,她爹娘一万个不满也不敢去找她姑。
“大姑这两天没来?”
刘小叔:“初二闺女回去,她在家等着。昨天有什么亲戚吧?她这两年赚了钱,八百年不联系的亲戚都去给她拜年。”
苏笑笑:“回头你问问我姑。
我姑要是管的话,她儿媳妇不满也不敢直接说出来。”
刘小叔要不怕二嫂指着鼻子骂他,不介意收留刘荷,就像苏笑笑说的,再开一家店,让刘荷陪他闺女看店。
“回头我问问。中午去我家吧?”
苏笑笑估计大爷大娘得数落她说话难听,就跟他过去,顺便叫走团团。团团打开窗摆摆手示意她先去。
闹得不愉快,苏笑笑懒得跟大家话家常,午饭后上了坟就回去。
走在去镇上的路上,团团拉着苏笑笑的手臂:“妈妈,你不该管那个刘荷姑姑。”
“妈妈有没有阻止你管大勇?”
团团微微摇头:“不一样。我帮陈大勇补习卖衣服,我没有跟陈大勇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吵架。妈妈常说掺和别人的事容易里外不是人。你不担心刘荷姑姑跟二爷爷二奶奶和好,然后一起骂你啊?”
苏笑笑:“不怕啊。你二爷爷因此不理我,以后我逢年过节买两份礼物就行,还给我省钱了呢。”
“不难过吗?”
苏笑笑认真思索片刻:“会有些失落吧。难过不至于。妈妈有你,有爸爸,有爷爷奶奶和你二叔小姑一家,还有我大姑和你刘庄舅舅一家啊。妈妈不缺亲人。”
团团震惊,仰头打量她:“我同学都说你年轻,是不是因为你心里少一点什么想得少啊?”
苏笑笑揪住他的耳朵。
团团慌忙拉住她的手:“我错了,妈妈,我缺心眼,我缺心眼!”
苏笑笑松手:“不许告诉你爸爸。”
团团哼哼唧唧两声,就问还有多远。
苏笑笑看看路:“再走十分钟。”
十分钟后,母子二人到站牌,又等五六分钟才上车。
过年期间进城的人少,车不需要经常停,三点多一点,苏笑笑和团团就到家了。
昼短夜长,歇十几分钟太阳偏西。苏笑笑不想吃面,“团团,煮粥?”
“我喝一碗。中午吃多了。”
苏笑笑也没什么胃口,就用电饭锅煮几碗粥,热几个包子和鸡蛋,她和团团喝粥,剩下的放锅里。
五点多,天黑下来,张怀民骑着车子回来。
团团一听到自行车响就从屋里出来:“爸爸,咱家又少一门亲戚。”
冷不丁这么一句,张怀民没听懂:“谁没了?”
“妈妈把她二大爷二大娘挤兑的差点跟她动手。”团团啧一声,“爸爸,你夫人真厉害!难怪你俩结婚这么多年你和妈妈没有吵过架。”
第118章 能帮就帮但愿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
张怀民弄清楚怎么一回事,顿时一脸无语地看着苏笑笑。
苏笑笑明知故问:“咋了?”
“谁说不要掺和别人家的事,容易里外不是人?怎么轮到你你就忍不住?”张怀民其实知道为什么,如果苏笑笑的性格同长相一样柔顺好欺,当年也不敢把她爹娘撵出去。这样爱恨分明的性子造就她不可能在面对悲惨状况时无动于衷。
苏笑笑:“只是把我的想法说出来,至于刘荷离不离,以后养不养父母,要看她自己。”
“你都那样说了,谁敢拦着刘荷不让离?刘荷离婚后回娘家,谁敢不让她进门?”张怀民无奈地说,“你堂弟媳妇心里不满又不敢把她大姑姐赶出去,不得天天给她甩脸子?她在娘家不一定比在婆家过得好。”
团团点头:“妈妈,爸爸说得对。”
“她可以进城打工。”苏笑笑提醒爷俩。
张怀民微微摇头:“不是人人都敢当街卖衣服。去饭店端盘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干。她三十来岁,竞争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刷盘子竞争不过五六十岁的人。你当打工是那么容易的?”
苏笑笑:“可以去学校门口卖煎饼?”
张怀民叹气:“你以为卖煎饼就不需要勇气?还记得你第一次卖对联还要爸妈帮忙吗?她要有这份勇气,她丈夫给她一巴掌,她敢给她丈夫一榔头。”
苏笑笑张张口:“可是——”
“妈妈!”团团拉住她的手,“别可是了。妈妈,像妈妈这么聪明勇敢的人不少,但懦弱胆小的人更多。那个姑姑都三十多岁了,还能被二爷爷二奶奶骂哭,可见她多胆小。妈妈二十多岁,带着小小的我,都敢打姥姥姥爷。你借给那个姑姑个胆,她也不敢拿起擀面杖砸她丈夫。”
张怀民点头:“否则就是她家暴她丈夫。”
“可是有我们撑腰啊。”苏笑笑转向团团,“当时我身边可没别人。你爸能给我撑腰,但他离得远,你爷爷奶奶也离得远。我不要求她像我一样,她也不用离婚,只是到城里打工也不行吗?”
张怀民:“她跑到城里,她丈夫想打人的时候打谁?打几个孩子几乎没有任何成就感。”
团团:“所以那个姑姑想远离她丈夫只能离婚?可娘家回不去,又没勇气一个人出来,那这事——无解!”
苏笑笑顿有些恨铁不成钢:“那怎么办?”
张怀民身为队长也不是天天在办公室坐着。遇到凶杀案或者走私大案,他亲自带队。明察暗访的时候,张怀民见过太多:“关键在她自己。团团,还记得有一回爸爸陪你去学校踢球碰到的坐轮椅的老师?我们把他拽起来,他站起来了,我们一松手他又会坐回去。”看向苏笑笑,“这事跟你堂妹一样,必须她先站起来。”
苏笑笑要有个自己这样的堂姐,她能先把公婆丈夫收拾一顿,再把娘家人收拾一顿,“算了。反正该做的都做了,问心无愧。”忽然想起什么,“以前是不是说过那个坐轮椅的老师?”
张怀民记不清了,好像跟她说过,“说过吗?”
“你说他媳妇改嫁了。”
张怀民心中一惊,如临大敌:“想干嘛?苏笑笑,这事不行!绝对不行!你堂妹夫有暴力倾向,要知道你撺掇你堂妹离婚,他敢和你动手。再让他知道你把你堂妹嫁出去,他敢一刀子捅死你。”
团团登时抓紧她的手:“妈妈,不许管她!”
苏笑笑忘了,不由得生出一丝后怕:“我,只是说说。你先吃饭。”
张怀民了解她,见状便知道她不敢给刘荷介绍对象。又担心她晚上做噩梦,张怀民宽慰:“其实大部分男人跟老婆动手只是因为欺软怕硬——在外面被人欺负,不敢还回去,就拿老婆孩子撒气。你大伯带着你堂兄堂弟去把他打的鼻青脸肿,刘荷也不用离婚。”
团团摇头:“二奶奶厉害,小爷爷怕管多了挨骂,大爷爷和大奶奶肯定也怕。”
“那就没办法了。”张怀民去厨房。
团团转向他妈:“以后回村叫上我,不许一个人去。”
苏笑笑好笑:“你打得过谁?”
“我不会让你受伤。”
张怀民勾头说:“你也不许去。”看着苏笑笑,“以后我陪你去!”
“这事还没影,看把你爷俩吓的。”话音落下,迎来两记瞪视,苏笑笑投降,“一起去,都去行了吧?”
张怀民把电饭锅上的插头拔掉,“团团,再吃点?”
团团摸摸肚子,挑个小一点的包子。张怀民给他鸡蛋:“这个有营养。”又给苏笑笑一个,她微微摇头。张怀民剥开把鸡蛋黄放碗里,先吃鸡蛋白。
饭后张怀民把厨房收拾好,一看才六点多,洗漱后换上厚棉鞋,和苏笑笑带着团团去张新民屋里看《新闻联播》。
先前苏笑笑把洗衣机买回来的第二个周末下午,王芳就拿着床单被单过去洗。张新民知道这事,自然不好意思说,“大哥怎么不先买电视机。”他看到一家三口进来就拿板凳。
看完新闻,一家三口就回去。团团不爱看家长里短情情爱爱,苏笑笑前世看太多,现在不感兴趣。张怀民单纯觉着剧情幼稚,不如案件精彩。
翌日,夫妻俩去上班,团团窝在屋里看书。
年初五街上的店都没开门,陈大勇不用出摊,那边就他一人怪寂寞,又不敢去离陈家比较近的李家和朱家,就和杨一名来找团团。
杨一名打量一下团团手里的书:“你学校这么忙?寒假还要复习功课?”
团
团:“除了不用每周都考试和补习,跟高三没区别。”
杨一名吃惊:“那咱们几个你最闲?”看向陈大勇。
陈大勇:“别人闲我不闲。人家英语单词不认识敢自己造,我都认识就是不敢说。老师同学都说我学的哑巴英语。每天练张嘴,我脸都抽筋了。”
“啥时候?”刘小叔忙问,“怀民还伤着,你就敢跟人吵起来,要是打起来,你俩——”
苏笑笑打断:“不巧碰到刘旭陪他岳父去医院,我爹娘也在,刘大军的嘴,我不说你也知道,一见着我就没好话。我忍不住反驳几句,啥也不知道的路人说我欺负我爹娘,话里话外嫌我不孝,我才跟她吵几句。”瞪团团,“别听你爸瞎说。他就喜欢夸张。”
刘小叔相信那次动静不小,因为他以前想弄死他三哥。再有人和稀泥,他能连和稀泥的一块打。
刘小叔在他二哥家唠半天口干舌燥,他倒杯水又给苏笑笑添一点热水,问团团要不要。
团团指着罐头:“我想吃罐头。”
要搁以前刘小叔会说吃饭的时候倒碗里大家一起吃。现在手头宽裕,罐头不稀奇,他立刻拿一瓶拆开,让团团抱着瓶吃。
团团拿着罐头去厨房倒盆里,然后拿一把勺子去厢房。
刘小叔好气又好笑:“那几个孩子,自己想吃撺掇团团找你要。”
苏笑笑问:“回头你跟刘荷说说?用别人哪有用自己人放心。”
“其实有件事,我正想问问你。”刘小叔俩儿子,小儿子刘庄有工作,不需要他操心,家里的地足够大儿子种的,刘二伯一个儿子也好打发,难就难在老大家。
以前刘老大几个孩子只活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六零年过去日子稍稍好过,苏笑笑的大娘就有了,最小的儿子只比刘庄大半岁,比他大哥大姐小一二十岁。
现在刘老大三儿两女,一个儿子种地,一个儿子跟他去城里,还有个儿子一家没法安排。刘大姑去进货的那家胡同口有个早餐摊,有一回刘大姑去的早,到那边早餐铺生意正好,夫妻俩忙不过来,还需要买早餐的大爷大妈搭把手。刘大姑见状就叫侄子卖早餐。
刘小叔说的就是这事:“你看行吗?”
“做饭要手艺啊。同样的土豆丝,团团喜欢吃我做的,不喜欢我婆婆做的。以前在岛上,他喜欢别人做的。”苏笑笑道,“还有炸撒子,他也喜欢人家做的。”
刘小叔:“那怎么办?”
“去饭店当几天临时工跟人学点皮毛?”苏笑笑想想,“或者买人力三轮车,在车上放个炉子,再放个平底锅卖煎饼?一开始做给你们吃,等他练熟了再进城?早晚在中学门口,中午去店门口,卖给一个人看店没空做饭的?”
刘小叔面露担忧。
苏笑笑:“就算不成,平底锅和炉子可以自己用,三轮车可以留着进货。也可以骑车摆摊?”
“不浪费?”
苏笑笑点头。
刘小叔不敢收留侄女:“小荷会做饭,你看她能不能干?城里那么多学校,你弟去南边,她可以去北边。晚上把车子放你大姑租的小区里头用铁链子锁上,她跟你姑睡。她赚了钱再自己租房?”
苏笑笑的二大爷怕她姑,要是刘荷在她姑家,她爹娘一万个不满也不敢去找她姑。
“大姑这两天没来?”
刘小叔:“初二闺女回去,她在家等着。昨天有什么亲戚吧?她这两年赚了钱,八百年不联系的亲戚都去给她拜年。”
苏笑笑:“回头你问问我姑。
我姑要是管的话,她儿媳妇不满也不敢直接说出来。”
刘小叔要不怕二嫂指着鼻子骂他,不介意收留刘荷,就像苏笑笑说的,再开一家店,让刘荷陪他闺女看店。
“回头我问问。中午去我家吧?”
苏笑笑估计大爷大娘得数落她说话难听,就跟他过去,顺便叫走团团。团团打开窗摆摆手示意她先去。
闹得不愉快,苏笑笑懒得跟大家话家常,午饭后上了坟就回去。
走在去镇上的路上,团团拉着苏笑笑的手臂:“妈妈,你不该管那个刘荷姑姑。”
“妈妈有没有阻止你管大勇?”
团团微微摇头:“不一样。我帮陈大勇补习卖衣服,我没有跟陈大勇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吵架。妈妈常说掺和别人的事容易里外不是人。你不担心刘荷姑姑跟二爷爷二奶奶和好,然后一起骂你啊?”
苏笑笑:“不怕啊。你二爷爷因此不理我,以后我逢年过节买两份礼物就行,还给我省钱了呢。”
“不难过吗?”
苏笑笑认真思索片刻:“会有些失落吧。难过不至于。妈妈有你,有爸爸,有爷爷奶奶和你二叔小姑一家,还有我大姑和你刘庄舅舅一家啊。妈妈不缺亲人。”
团团震惊,仰头打量她:“我同学都说你年轻,是不是因为你心里少一点什么想得少啊?”
苏笑笑揪住他的耳朵。
团团慌忙拉住她的手:“我错了,妈妈,我缺心眼,我缺心眼!”
苏笑笑松手:“不许告诉你爸爸。”
团团哼哼唧唧两声,就问还有多远。
苏笑笑看看路:“再走十分钟。”
十分钟后,母子二人到站牌,又等五六分钟才上车。
过年期间进城的人少,车不需要经常停,三点多一点,苏笑笑和团团就到家了。
昼短夜长,歇十几分钟太阳偏西。苏笑笑不想吃面,“团团,煮粥?”
“我喝一碗。中午吃多了。”
苏笑笑也没什么胃口,就用电饭锅煮几碗粥,热几个包子和鸡蛋,她和团团喝粥,剩下的放锅里。
五点多,天黑下来,张怀民骑着车子回来。
团团一听到自行车响就从屋里出来:“爸爸,咱家又少一门亲戚。”
冷不丁这么一句,张怀民没听懂:“谁没了?”
“妈妈把她二大爷二大娘挤兑的差点跟她动手。”团团啧一声,“爸爸,你夫人真厉害!难怪你俩结婚这么多年你和妈妈没有吵过架。”
第118章 能帮就帮但愿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
张怀民弄清楚怎么一回事,顿时一脸无语地看着苏笑笑。
苏笑笑明知故问:“咋了?”
“谁说不要掺和别人家的事,容易里外不是人?怎么轮到你你就忍不住?”张怀民其实知道为什么,如果苏笑笑的性格同长相一样柔顺好欺,当年也不敢把她爹娘撵出去。这样爱恨分明的性子造就她不可能在面对悲惨状况时无动于衷。
苏笑笑:“只是把我的想法说出来,至于刘荷离不离,以后养不养父母,要看她自己。”
“你都那样说了,谁敢拦着刘荷不让离?刘荷离婚后回娘家,谁敢不让她进门?”张怀民无奈地说,“你堂弟媳妇心里不满又不敢把她大姑姐赶出去,不得天天给她甩脸子?她在娘家不一定比在婆家过得好。”
团团点头:“妈妈,爸爸说得对。”
“她可以进城打工。”苏笑笑提醒爷俩。
张怀民微微摇头:“不是人人都敢当街卖衣服。去饭店端盘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干。她三十来岁,竞争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刷盘子竞争不过五六十岁的人。你当打工是那么容易的?”
苏笑笑:“可以去学校门口卖煎饼?”
张怀民叹气:“你以为卖煎饼就不需要勇气?还记得你第一次卖对联还要爸妈帮忙吗?她要有这份勇气,她丈夫给她一巴掌,她敢给她丈夫一榔头。”
苏笑笑张张口:“可是——”
“妈妈!”团团拉住她的手,“别可是了。妈妈,像妈妈这么聪明勇敢的人不少,但懦弱胆小的人更多。那个姑姑都三十多岁了,还能被二爷爷二奶奶骂哭,可见她多胆小。妈妈二十多岁,带着小小的我,都敢打姥姥姥爷。你借给那个姑姑个胆,她也不敢拿起擀面杖砸她丈夫。”
张怀民点头:“否则就是她家暴她丈夫。”
“可是有我们撑腰啊。”苏笑笑转向团团,“当时我身边可没别人。你爸能给我撑腰,但他离得远,你爷爷奶奶也离得远。我不要求她像我一样,她也不用离婚,只是到城里打工也不行吗?”
张怀民:“她跑到城里,她丈夫想打人的时候打谁?打几个孩子几乎没有任何成就感。”
团团:“所以那个姑姑想远离她丈夫只能离婚?可娘家回不去,又没勇气一个人出来,那这事——无解!”
苏笑笑顿有些恨铁不成钢:“那怎么办?”
张怀民身为队长也不是天天在办公室坐着。遇到凶杀案或者走私大案,他亲自带队。明察暗访的时候,张怀民见过太多:“关键在她自己。团团,还记得有一回爸爸陪你去学校踢球碰到的坐轮椅的老师?我们把他拽起来,他站起来了,我们一松手他又会坐回去。”看向苏笑笑,“这事跟你堂妹一样,必须她先站起来。”
苏笑笑要有个自己这样的堂姐,她能先把公婆丈夫收拾一顿,再把娘家人收拾一顿,“算了。反正该做的都做了,问心无愧。”忽然想起什么,“以前是不是说过那个坐轮椅的老师?”
张怀民记不清了,好像跟她说过,“说过吗?”
“你说他媳妇改嫁了。”
张怀民心中一惊,如临大敌:“想干嘛?苏笑笑,这事不行!绝对不行!你堂妹夫有暴力倾向,要知道你撺掇你堂妹离婚,他敢和你动手。再让他知道你把你堂妹嫁出去,他敢一刀子捅死你。”
团团登时抓紧她的手:“妈妈,不许管她!”
苏笑笑忘了,不由得生出一丝后怕:“我,只是说说。你先吃饭。”
张怀民了解她,见状便知道她不敢给刘荷介绍对象。又担心她晚上做噩梦,张怀民宽慰:“其实大部分男人跟老婆动手只是因为欺软怕硬——在外面被人欺负,不敢还回去,就拿老婆孩子撒气。你大伯带着你堂兄堂弟去把他打的鼻青脸肿,刘荷也不用离婚。”
团团摇头:“二奶奶厉害,小爷爷怕管多了挨骂,大爷爷和大奶奶肯定也怕。”
“那就没办法了。”张怀民去厨房。
团团转向他妈:“以后回村叫上我,不许一个人去。”
苏笑笑好笑:“你打得过谁?”
“我不会让你受伤。”
张怀民勾头说:“你也不许去。”看着苏笑笑,“以后我陪你去!”
“这事还没影,看把你爷俩吓的。”话音落下,迎来两记瞪视,苏笑笑投降,“一起去,都去行了吧?”
张怀民把电饭锅上的插头拔掉,“团团,再吃点?”
团团摸摸肚子,挑个小一点的包子。张怀民给他鸡蛋:“这个有营养。”又给苏笑笑一个,她微微摇头。张怀民剥开把鸡蛋黄放碗里,先吃鸡蛋白。
饭后张怀民把厨房收拾好,一看才六点多,洗漱后换上厚棉鞋,和苏笑笑带着团团去张新民屋里看《新闻联播》。
先前苏笑笑把洗衣机买回来的第二个周末下午,王芳就拿着床单被单过去洗。张新民知道这事,自然不好意思说,“大哥怎么不先买电视机。”他看到一家三口进来就拿板凳。
看完新闻,一家三口就回去。团团不爱看家长里短情情爱爱,苏笑笑前世看太多,现在不感兴趣。张怀民单纯觉着剧情幼稚,不如案件精彩。
翌日,夫妻俩去上班,团团窝在屋里看书。
年初五街上的店都没开门,陈大勇不用出摊,那边就他一人怪寂寞,又不敢去离陈家比较近的李家和朱家,就和杨一名来找团团。
杨一名打量一下团团手里的书:“你学校这么忙?寒假还要复习功课?”
团
团:“除了不用每周都考试和补习,跟高三没区别。”
杨一名吃惊:“那咱们几个你最闲?”看向陈大勇。
陈大勇:“别人闲我不闲。人家英语单词不认识敢自己造,我都认识就是不敢说。老师同学都说我学的哑巴英语。每天练张嘴,我脸都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