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68节
“你生日不是还早?”
张怀民:“我现在就想要!”
团团回屋拿出打火机。
张怀民看到华丽的外壳:“钢的?”
“不清楚!”卖给他打火机的人说仿外国名牌,可团团又不懂,与其瞎说不如不说。
张怀民打开一看挺好:“可我不怎么抽烟啊。”
团团塞他上衣兜里:“给你挡子弹!”
谁也没想到一句戏言真给张怀民挡了一颗子弹。
事情发生在三个月后,张怀民拿到奖金犒赏辛苦了两个多月的下属。一群人准备开车回去,看到几人神色不对。眼尖的老刑警喊一声,而这位老刑警在不法分子那里是熟面孔,对方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一把枪。张怀民本能推开身侧下属,没想到不止一把。等他反应过来晚了。
年轻的刑警看到张怀民倒在地上直接傻了。幸好老刑警反应快,中午没喝酒,腰里揣着枪,三人被当场击毙。
驱车把张怀民送到医院,张怀民醒了。张怀民只觉着胸口疼没大事,从警二十多年的老探员认为他是回光返照。
就算只有一线希望也要抢救啊。
张怀民被推进急诊室,医生准备剪开他的衣服发现没有血迹感觉情况不对。脱掉张怀民的棉衣,发现毛衣没破,医生傻了。
张怀民此刻也回过神,坐起来解释那一枪大概击中胸口,他憋得难受暂时昏过去。医生问他里面是不是穿了防弹衣,张怀民拿起棉衣,棉衣里头有个口袋,除了钱就是苏团团送他的打火机。
打火机被打穿,弹头卡在打火机里面。
医生顿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张怀民哭笑不得,骂:“臭小子!”
女护士问:“儿子送的?”
“是呀。”张怀民问,“可以回去了吧?”
医生不放心,劝他做检查,毕竟晕倒在地不是小事。但忘记告诉外面的人。年轻的刑警看着手术室的灯一直亮着吓得瘫在地上。
过了半个多小时,张怀民跟医生前后脚出来,年轻的刑警“嗷”一声晕倒在地。
老刑警眨了眨眼睛,又揉揉眼睛,难以置信:“张张——局,您没事?”
张怀民把很有分量的打火机递出去。
老刑警顿时遍体生寒。张怀民拍拍他的肩膀:“先回去。查明枪的来历。”
民间还有很多枪,张怀民料到他会受到枪伤,但没想到这么凶险,手脚也有点不听使唤。可三个人死在闹市区不是小事,必须向上面报告。新来的局长也有可能被叫到上面问话。
张怀民到警局,果然气氛很严肃。他从车上下来,见着他的人无一不目瞪口呆,有的甚至回过神就大叫。
局长在大办公室听到叫喊声很心烦,叫人出去看看,张怀民推门进来,局长当场呆了。胆小的年轻刑警吓得面色发白。
张怀民好笑:“是人不是鬼。”
“那你你你——没受伤?”局长指着他的手指哆嗦。
张怀民把打火机递过去,局长张口结舌,在心里感叹一句,亏得老局长说他是一名福将。这种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也能被他碰上。
局长:“那你昏倒也不是小事。这个案子你别管了。回家休息几天。”
张怀民其实不敢细想,细想会害怕,也担心出错,便点点头。局长指个没去现场的老探员送他回家。
张怀民到家就睡觉。苏笑笑回来看到他很意外:“这几天很忙?”
“忙了一天头疼。”张怀民担心吓着她,不敢提这事。
苏笑笑信以为真。
周末,团团在院里刷鞋,张怀民在他身边蹲下:“儿子,那个打火机哪儿买的?”
团团手里的鞋刷啪嗒掉盆里,猛然转向他爸。
张怀民头疼,孩子太聪明也不好。
第133章 张怀民慌了带着几个表弟妹瞎晃悠……
“没事,没事,怎么还哭了?”还没想好怎么糊弄过去,苏团团的眼泪出来了。张怀民怕被苏笑笑看见,然后被追问怎么回事,赶忙给他擦掉,“爸爸不是没事吗。”
团团很害怕很难受,见他说的这么轻巧,气得朝他手上一巴掌。
苏笑笑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张怀民慌忙低声说:“别叫你妈担心!”
“怎么了?”苏笑笑过来发现儿子眼睛不对,潜意识认为张怀民气的,“张怀民——”
张怀民跳起来:“跟我无关,是他想哭。”说着话就推她回屋,“孩子大了,不好意思,你就当没看见。别出来!”他出来哄孩子。
许小军拿着他的脏鞋在卧室门边,看着苏笑笑问,他是现在出去呢,还是待会再出去呢。
苏笑笑看张怀民心虚得脸色都变了,愈发确定他气的,“你等会儿。”小声对许小军说。
许小军把鞋放地上,找个小板凳坐下,过了十几分钟,张怀民陪团团刷好鞋子,许小军才出去,“水别倒。”他把脏鞋扔进去。
以前张怀民确实有过把儿子气哭的战绩,许小军也认为团团失态跟他脱不了关系。毕竟他进去不到两分钟,能在这么短时间把很少哭鼻子的人搞得眼皮通红,也只有他张叔能办到。
许小军担心在父子中间尴尬,假装不知道。可许小军还是知道了。
快放寒假了,许小军快回家了,回学校的路上团团叫许小军回头帮他捎个打火机。
“张叔叔的打火机坏了?”许小军问出口,团团调皮的声音“给我爸挡子弹”浮现在耳边,联想到他中午吃饭都没理张怀民,而能考上航大且读下去的智商都不一般,“不是吧?”
团团给他个眼神,让他自己意会。
许小军感觉浑身乏力,很久才缓过来:“所以苏阿姨不知道?这么大的事,万一以后被苏阿姨知道,你家不得发生世界大战?”
“瞒到我爸退休就行了。”
许小军想说什么却发现说什么都没意义,“——但愿能瞒这么久。”
团团瞬间猜到打火机被挡子弹,张怀民不敢大意,觉着塞柜子里不保险。下午苏笑笑去洗澡,他把棉袄拆了。晚上苏笑笑看到床上面目全非的棉衣也险些气哭:“张怀民,是不是不过了?!”
“怎么会。我才发现衣服上有嫌疑人的血。扔了可惜,不扔穿身上又膈应。”
苏笑笑冷笑:“你看我信吗?”
不信也得信!否则不得把他赶去团团房间睡,“蓝色的衣服血滴上面看不出来。我下午打算把棉衣外套拆了,发现上面几个黑点,闻了又闻才闻出来。
“你都副局了,还用亲自抓人?”
张怀民半真半假地说:“在小地方副局是个人物。上面也就局长书记市长。在首都副局算个什么。碰到大案局长也要
出现场。其实我离得挺远。所以今天才发现。要是直面嫌疑人可就不是几滴血的事。”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就算前世她看过很多刑侦局,还是无法想象现场的情况:“那你不会等我回来再拆?拆成这样只能拿给团团奶奶做鞋。”
“老太太还能纳鞋底?”
苏笑笑提醒:“这话别叫你妈听见,否则又该认为你嫌她老了不中用。你妈还当自己是二十年前的劳动模范。”
张怀民一见这事过去,暗暗松了一口气:“先收起来。”
“谁拆的谁收!”苏笑笑拿着脏衣服去外面,懒得看那堆破烂。
第二天晚饭后气消了,苏笑笑把那包“破烂”找出来,发现棉花少一块,也认为沾上血被张怀民剪掉。其实是有个明显的孔。要不是他厚厚的棉衣起到一点缓冲作用,就算子弹最终没有打进身体,也会让他受伤,不像现在最严重的反而是后脑勺——轰然倒下摔的。
先前张怀民特意强调棉衣上有嫌疑人的血,哪怕改成棉裤,苏笑笑也觉着膈应。所以东西送到婆婆家就说做棉鞋。
罗翠红看着白花花的棉花纳闷:“这么好的棉花做鞋?”
“碰到犯人了。”苏笑笑说得含蓄罗翠红也听懂了。老罗同志为了自己的心脏着想不敢继续问,索性说:“那就一人一双。”
虽然现在天寒地冻,但罗翠红堂屋里烧着炉子,烟囱接到外面,不用担心煤球中毒。晚上不困,苏笑笑走后她就把布放桌上分类挑拣,可以纳鞋底的纳鞋底,可以当鞋面的做鞋面。
除夕前苏笑笑去婆婆家看一眼缺什么,她好叫团团买。罗翠红告诉她什么都不缺,一周前就买好了,然后给苏笑笑三双棉鞋,鞋底还特意找人钉了橡胶。
苏笑笑拿回去叫团团试试,团团挺喜欢。
去奶奶家过除夕,罗翠红见他穿上十分高兴:“舒服吧?”
“舒服!奶奶太厉害了,竟然想到加一层橡胶底。下雪天也可以穿。”
罗翠红笑着说:“回头奶奶再给你做——不能做太多,明年这个时候就小了。再做一双薄的,留你年后穿。”
“麻不麻烦啊?”团团问。
罗翠红摇头:“不麻烦。”
纳鞋底伤眼睛。想到这一点,苏笑笑说:“这么冷的天别做了。”
儿女都有本事,孙子孙女大了,长辈也去世了,罗翠红迎来人生最舒服的日子。可是忙了一辈子,连着闲三天都会焦虑的人,不让她做点什么精气神就没了。
罗翠红有点不高兴:“在屋里又不冷。”
团团见状插嘴:“那就多做两双。我看陈大勇这几年都是穿买的鞋,他肯定也想穿这么舒服的布鞋。”
罗翠红压根没想到数落团团,真会给我找事。她的第一反应是住在附近的陈家,“叫大勇他妈知道了不太好吧?”
团团:“陈家人不理我们,你们不说谁知道?”
妞妞说:“我天天上班,没空跟陈家人侃大山。”
王芳和张新民一个比一个忙,也没心思跟人闲聊。
张怀民不用说,神出鬼没,苏笑笑想找他都难,更别说陈家人。罗翠红转向老张。老张不高兴,他有那么碎嘴吗。“我吃饱了撑的?”
罗翠红放心了:“大勇穿多大的?”
“明儿我问问。”
罗翠红顺嘴问:“他明天过来?”
“去我家。”自从陈大勇考上大学,人自信多了,年年初一都会去杨家、朱家和给苏笑笑拜年。
陈大勇想去李家,毕竟李小光没少帮他,但被李小光拒绝,大过年的他一个人不痛快就够了。
说起来李小光长这么大没过过几个快乐的春节。
以前他小时候家里真穷,他爷爷天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唠叨,根本不管过不过年。近几年出嫁的出嫁,上学的上学,都不用家里的钱,生活好了,他爷爷又嫌小辈不懂事。
不过随着李小光从家里走出去,看到同学家什么样——大多数同学父母也跟他爷一样管得宽爱唠叨,但不会把“脸被你丢尽了”这类话挂嘴边。他们的父母亲戚都以他们为荣。
张怀民:“我现在就想要!”
团团回屋拿出打火机。
张怀民看到华丽的外壳:“钢的?”
“不清楚!”卖给他打火机的人说仿外国名牌,可团团又不懂,与其瞎说不如不说。
张怀民打开一看挺好:“可我不怎么抽烟啊。”
团团塞他上衣兜里:“给你挡子弹!”
谁也没想到一句戏言真给张怀民挡了一颗子弹。
事情发生在三个月后,张怀民拿到奖金犒赏辛苦了两个多月的下属。一群人准备开车回去,看到几人神色不对。眼尖的老刑警喊一声,而这位老刑警在不法分子那里是熟面孔,对方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一把枪。张怀民本能推开身侧下属,没想到不止一把。等他反应过来晚了。
年轻的刑警看到张怀民倒在地上直接傻了。幸好老刑警反应快,中午没喝酒,腰里揣着枪,三人被当场击毙。
驱车把张怀民送到医院,张怀民醒了。张怀民只觉着胸口疼没大事,从警二十多年的老探员认为他是回光返照。
就算只有一线希望也要抢救啊。
张怀民被推进急诊室,医生准备剪开他的衣服发现没有血迹感觉情况不对。脱掉张怀民的棉衣,发现毛衣没破,医生傻了。
张怀民此刻也回过神,坐起来解释那一枪大概击中胸口,他憋得难受暂时昏过去。医生问他里面是不是穿了防弹衣,张怀民拿起棉衣,棉衣里头有个口袋,除了钱就是苏团团送他的打火机。
打火机被打穿,弹头卡在打火机里面。
医生顿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张怀民哭笑不得,骂:“臭小子!”
女护士问:“儿子送的?”
“是呀。”张怀民问,“可以回去了吧?”
医生不放心,劝他做检查,毕竟晕倒在地不是小事。但忘记告诉外面的人。年轻的刑警看着手术室的灯一直亮着吓得瘫在地上。
过了半个多小时,张怀民跟医生前后脚出来,年轻的刑警“嗷”一声晕倒在地。
老刑警眨了眨眼睛,又揉揉眼睛,难以置信:“张张——局,您没事?”
张怀民把很有分量的打火机递出去。
老刑警顿时遍体生寒。张怀民拍拍他的肩膀:“先回去。查明枪的来历。”
民间还有很多枪,张怀民料到他会受到枪伤,但没想到这么凶险,手脚也有点不听使唤。可三个人死在闹市区不是小事,必须向上面报告。新来的局长也有可能被叫到上面问话。
张怀民到警局,果然气氛很严肃。他从车上下来,见着他的人无一不目瞪口呆,有的甚至回过神就大叫。
局长在大办公室听到叫喊声很心烦,叫人出去看看,张怀民推门进来,局长当场呆了。胆小的年轻刑警吓得面色发白。
张怀民好笑:“是人不是鬼。”
“那你你你——没受伤?”局长指着他的手指哆嗦。
张怀民把打火机递过去,局长张口结舌,在心里感叹一句,亏得老局长说他是一名福将。这种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也能被他碰上。
局长:“那你昏倒也不是小事。这个案子你别管了。回家休息几天。”
张怀民其实不敢细想,细想会害怕,也担心出错,便点点头。局长指个没去现场的老探员送他回家。
张怀民到家就睡觉。苏笑笑回来看到他很意外:“这几天很忙?”
“忙了一天头疼。”张怀民担心吓着她,不敢提这事。
苏笑笑信以为真。
周末,团团在院里刷鞋,张怀民在他身边蹲下:“儿子,那个打火机哪儿买的?”
团团手里的鞋刷啪嗒掉盆里,猛然转向他爸。
张怀民头疼,孩子太聪明也不好。
第133章 张怀民慌了带着几个表弟妹瞎晃悠……
“没事,没事,怎么还哭了?”还没想好怎么糊弄过去,苏团团的眼泪出来了。张怀民怕被苏笑笑看见,然后被追问怎么回事,赶忙给他擦掉,“爸爸不是没事吗。”
团团很害怕很难受,见他说的这么轻巧,气得朝他手上一巴掌。
苏笑笑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张怀民慌忙低声说:“别叫你妈担心!”
“怎么了?”苏笑笑过来发现儿子眼睛不对,潜意识认为张怀民气的,“张怀民——”
张怀民跳起来:“跟我无关,是他想哭。”说着话就推她回屋,“孩子大了,不好意思,你就当没看见。别出来!”他出来哄孩子。
许小军拿着他的脏鞋在卧室门边,看着苏笑笑问,他是现在出去呢,还是待会再出去呢。
苏笑笑看张怀民心虚得脸色都变了,愈发确定他气的,“你等会儿。”小声对许小军说。
许小军把鞋放地上,找个小板凳坐下,过了十几分钟,张怀民陪团团刷好鞋子,许小军才出去,“水别倒。”他把脏鞋扔进去。
以前张怀民确实有过把儿子气哭的战绩,许小军也认为团团失态跟他脱不了关系。毕竟他进去不到两分钟,能在这么短时间把很少哭鼻子的人搞得眼皮通红,也只有他张叔能办到。
许小军担心在父子中间尴尬,假装不知道。可许小军还是知道了。
快放寒假了,许小军快回家了,回学校的路上团团叫许小军回头帮他捎个打火机。
“张叔叔的打火机坏了?”许小军问出口,团团调皮的声音“给我爸挡子弹”浮现在耳边,联想到他中午吃饭都没理张怀民,而能考上航大且读下去的智商都不一般,“不是吧?”
团团给他个眼神,让他自己意会。
许小军感觉浑身乏力,很久才缓过来:“所以苏阿姨不知道?这么大的事,万一以后被苏阿姨知道,你家不得发生世界大战?”
“瞒到我爸退休就行了。”
许小军想说什么却发现说什么都没意义,“——但愿能瞒这么久。”
团团瞬间猜到打火机被挡子弹,张怀民不敢大意,觉着塞柜子里不保险。下午苏笑笑去洗澡,他把棉袄拆了。晚上苏笑笑看到床上面目全非的棉衣也险些气哭:“张怀民,是不是不过了?!”
“怎么会。我才发现衣服上有嫌疑人的血。扔了可惜,不扔穿身上又膈应。”
苏笑笑冷笑:“你看我信吗?”
不信也得信!否则不得把他赶去团团房间睡,“蓝色的衣服血滴上面看不出来。我下午打算把棉衣外套拆了,发现上面几个黑点,闻了又闻才闻出来。
“你都副局了,还用亲自抓人?”
张怀民半真半假地说:“在小地方副局是个人物。上面也就局长书记市长。在首都副局算个什么。碰到大案局长也要
出现场。其实我离得挺远。所以今天才发现。要是直面嫌疑人可就不是几滴血的事。”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就算前世她看过很多刑侦局,还是无法想象现场的情况:“那你不会等我回来再拆?拆成这样只能拿给团团奶奶做鞋。”
“老太太还能纳鞋底?”
苏笑笑提醒:“这话别叫你妈听见,否则又该认为你嫌她老了不中用。你妈还当自己是二十年前的劳动模范。”
张怀民一见这事过去,暗暗松了一口气:“先收起来。”
“谁拆的谁收!”苏笑笑拿着脏衣服去外面,懒得看那堆破烂。
第二天晚饭后气消了,苏笑笑把那包“破烂”找出来,发现棉花少一块,也认为沾上血被张怀民剪掉。其实是有个明显的孔。要不是他厚厚的棉衣起到一点缓冲作用,就算子弹最终没有打进身体,也会让他受伤,不像现在最严重的反而是后脑勺——轰然倒下摔的。
先前张怀民特意强调棉衣上有嫌疑人的血,哪怕改成棉裤,苏笑笑也觉着膈应。所以东西送到婆婆家就说做棉鞋。
罗翠红看着白花花的棉花纳闷:“这么好的棉花做鞋?”
“碰到犯人了。”苏笑笑说得含蓄罗翠红也听懂了。老罗同志为了自己的心脏着想不敢继续问,索性说:“那就一人一双。”
虽然现在天寒地冻,但罗翠红堂屋里烧着炉子,烟囱接到外面,不用担心煤球中毒。晚上不困,苏笑笑走后她就把布放桌上分类挑拣,可以纳鞋底的纳鞋底,可以当鞋面的做鞋面。
除夕前苏笑笑去婆婆家看一眼缺什么,她好叫团团买。罗翠红告诉她什么都不缺,一周前就买好了,然后给苏笑笑三双棉鞋,鞋底还特意找人钉了橡胶。
苏笑笑拿回去叫团团试试,团团挺喜欢。
去奶奶家过除夕,罗翠红见他穿上十分高兴:“舒服吧?”
“舒服!奶奶太厉害了,竟然想到加一层橡胶底。下雪天也可以穿。”
罗翠红笑着说:“回头奶奶再给你做——不能做太多,明年这个时候就小了。再做一双薄的,留你年后穿。”
“麻不麻烦啊?”团团问。
罗翠红摇头:“不麻烦。”
纳鞋底伤眼睛。想到这一点,苏笑笑说:“这么冷的天别做了。”
儿女都有本事,孙子孙女大了,长辈也去世了,罗翠红迎来人生最舒服的日子。可是忙了一辈子,连着闲三天都会焦虑的人,不让她做点什么精气神就没了。
罗翠红有点不高兴:“在屋里又不冷。”
团团见状插嘴:“那就多做两双。我看陈大勇这几年都是穿买的鞋,他肯定也想穿这么舒服的布鞋。”
罗翠红压根没想到数落团团,真会给我找事。她的第一反应是住在附近的陈家,“叫大勇他妈知道了不太好吧?”
团团:“陈家人不理我们,你们不说谁知道?”
妞妞说:“我天天上班,没空跟陈家人侃大山。”
王芳和张新民一个比一个忙,也没心思跟人闲聊。
张怀民不用说,神出鬼没,苏笑笑想找他都难,更别说陈家人。罗翠红转向老张。老张不高兴,他有那么碎嘴吗。“我吃饱了撑的?”
罗翠红放心了:“大勇穿多大的?”
“明儿我问问。”
罗翠红顺嘴问:“他明天过来?”
“去我家。”自从陈大勇考上大学,人自信多了,年年初一都会去杨家、朱家和给苏笑笑拜年。
陈大勇想去李家,毕竟李小光没少帮他,但被李小光拒绝,大过年的他一个人不痛快就够了。
说起来李小光长这么大没过过几个快乐的春节。
以前他小时候家里真穷,他爷爷天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唠叨,根本不管过不过年。近几年出嫁的出嫁,上学的上学,都不用家里的钱,生活好了,他爷爷又嫌小辈不懂事。
不过随着李小光从家里走出去,看到同学家什么样——大多数同学父母也跟他爷一样管得宽爱唠叨,但不会把“脸被你丢尽了”这类话挂嘴边。他们的父母亲戚都以他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