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71节
团团:“先找李小光吧。杨一名学校管得严,他不一定能出来。”
老葛不放心,跟着他们找到李小光,又跟到公安大学,看到门卫不许进出,他们几个要坐车回家,老葛依然跟过去。直到他们往胡同里走,老葛才去对面坐车回学校。
到了家里,几人又觉着太怂。可又怕老葛在路口守着,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苏笑笑从领导口中听说学生最近不消停,压根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前世她出生时,这一年发生的事已经过去十几年。怀念八/九十年代的人不是享受到时代红利,就是根本没有经历过。经历过的人不想回忆,农民苦,城里下岗潮工人苦,街上有飞车/党,路上没有监控,大人孩子丢了都不知道去哪儿找等等。
以至于苏笑笑到家看到本该在学校的几人问他们出什么事了,陈大勇抱怨老葛事多,苏笑笑惊出一身冷汗。
团团见他妈失态:“这么严重?”
“你们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苏笑笑神色严肃。又担心他们阳奉阴违,第二天一早就去公婆家,请公公看着他们几个。
杨一名最近天天接触大体老师,无论去哪儿都觉着阴森森的,压根不敢乱走动,以至于上了报纸才知道。
杨一名担心幼稚天真的团团就找老师请假,老师非但不批,还把他骂一顿。杨一名从办公室出来看到同学,问:“上周五突然加课,周日也不休息,就是因为外面不太平啊?”
“你才知道?”同学震惊。
杨一名心虚地点点头,用公用电话给张怀民去个电话。
张怀民告诉他团团最近都在家,他的几个同学也在,杨一名这才放心下来。
那场风波过后,老师该上课上课,学生该回家回家,仿佛一场烟云。暑假陈大勇在团团家白话,老葛大
惊小怪。
然而开学后气氛变了。陈大勇的同学把他拽到角落里,告诉他师兄师姐自愿去支援边疆,问他信不信。
陈大勇心里一哆嗦,有心支教的人就不可能选择经贸大学。同学见他变脸:“我也不信。我问师兄,师兄说他选的路他认!”
陈大勇不知道该说什么,叹了一口气。周末他见着团团就问他的师兄都是怎么安排的。
团团一脸无语:“他们先被我师兄锁在寝室里,就是那个给我一脚的,后来好不容易出来,又被听到消息赶过来的老师拦住。再后来等他们赶到,人家都散了。”
陈大勇后怕:“听说我那个家里有关系的同学被父母安排出国了。没想到居然被老葛说中了。”
团团顺风顺水长大,一直以为他很幸运,没想到差点栽了。团团拍拍他的肩:“我们几个,就杨一名最好,啥都不知道。”
“主要还是他学校军事化管理,老师说这周加练,他就信以为真。”陈大勇不禁说,“他那个脑子,幸好学法医。不然这次风波他肯定冲在最前面。”随即又担心自己,“你说我能去军工部门吗?”
团团:“回头问问老师。”
过了一个多月,陈大勇找机会向老师请教,军工单位有没有业务部。老师不傻,瞬间听懂他的意思,就说帮他问问。
过了阳历年,一九九零初,陈大勇被安排到军工单位。
虽然单位有宿舍,可不能周末也在宿舍。陈大勇就在单位附近租个房子。返校收拾行李,在食堂请老葛吃饭。食堂老板一听说他要实习了,就给老葛半天假,让他帮陈大勇收拾东西。
老葛想着陈大勇一个人在外面,离团团他们又远,感冒烧糊涂死在屋里也没人知道,半道上花重金买几样水果给邻居们送去。
送一圈回来,老葛心里很奇怪,关上门就问:“大勇,你单位是干啥的?”
“别问,我们算是保密单位。虽然咱们的东西比西方落后,也不能摊开让人家看。”
老葛指着隔壁:“你说他一个倒爷,他怎么不去秀水街租房,也不去前门,在这边租房多麻烦啊?我记得你说过,我在食堂干得不痛快,可以找团团的亲戚问问。团团的几个亲戚都不在这边吧?”
陈大勇猛然看向老葛,“不是吧?我——”
“不能去!”老葛慌忙拉住他。
陈大勇朝自己脸上一巴掌,冷静下来,俩人跟爷俩似的下楼,然后到公用电话亭给张怀民去个电话。
第135章 经历蜕变跟我去局里看看吧。
怀疑军工单位附近住着情报人员,对军工单位进行长期监视?每个字张怀民都听得懂,合在一起不禁困惑,老葛大字不识一个,懂什么啊。
陈大勇堂堂大学生竟然听他的。
可是万一呢?
张怀民跟局长说一声,有件事他不能确定,需要去请教专业人士,明天再过来。
局长到局里的时间不长,很多方面还要仰仗张怀民,可不敢给他穿小鞋,让他放心忙他的。
张怀民驱车前往安全部门。
那边的同志跟张怀民打过交道,对他的秉性有所了解,不可能拿他们逗闷子,所以十分重视他反映的情况,立刻联系在外的同志去张怀民说的地方摸排。
一周后,那边给张怀民给电话,情况属实。
白天抓人动静大,万一有枪可能伤到人民群众。所以晚上行动,正好是周六晚上,人最放松的一天。
陈大勇搬到陌生的环境睡不踏实,听到动静不禁坐起来,确定外面确实有动静,担心是小偷,他光着脚悄悄移到门后,听到不止一个人往楼下走。
陈大勇移到窗户边朝下看,守在楼下的人突然转头,陈大勇吓得本能躲开,心脏怦怦跳,心说,这么厉害吗?看一眼就被发现。随即意识到什么,陈大勇瘫坐在地上,他的邻居居然真是间/谍?!
陈大勇睡不着,也不敢睡,就在窗户底下坐到天亮。
楼上邻居下楼买菜的声音把他惊醒,他起来就去洗漱,早饭都顾不上吃,直接去团团家把昨夜惊魂告诉他。
团团在刷鞋,闻言点点头就继续。
陈大勇下意识问:“怎么一点也不奇怪?”意识到什么,“不是吧?你也碰到过?”
许小军拿着他的臭袜子出来。团团被熏得屏住呼吸,皱着眉头指着一旁请他滚远点。
“矫情!”许小军把袜子扔远远的,对陈大勇说,“我俩跟你的情况不一样。你是跟二鬼子当邻居,我俩是——”
陈大勇急切地问:“被盯上了?可,可你俩不是还没毕业?再说,你俩专业不同,咋可能同时碰到?”
团团:“我俩快毕业了。无论继续深造还是工作,接下来都会接触到国家重点项目。你说是工作了几年的老油条防备心重,还是我们好骗?现在跟我们当朋友,以后好奇我们在哪儿上班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陈大勇恍然大悟:“可是,可是咱们长这么大都没碰到过,怎么突然这么容易碰到?”
团团不答先问:“还记得上半年的事吗?咱们被我爷爷堵在家里,杨一名被关在学校,参加的同学讳莫如深,所以咱们不知道具体细节。听我爸说流血了。”
陈大勇听糊涂了:“学生和学生之间起冲突?不可能吧。要是跟公安起冲突,就你爸的身手,那流血的岂不是?”
团团点头。
“用,用得着这么——”陈大勇意识到在团团家,张怀民同志可能就在屋里,不敢把那俩字说出来,“这么激烈啊?可都这样了,学校怎么还那样?”
团团问:“目前看就是学生闹闹意见,不值得动干戈。如果不管他们,他们会不会鼓动各行各业?要是上街的同学正常毕业入职,过些年会不会成为各部门领导或者重要骨干?由他们掌权咱们国家有没有可能四分五裂?”
“那跟你和许小军遇到的情况有什么关系?”
团团:“我妈妈现在管着首都的电信部门,她的同事通过电话记录查到反常,说上半年那事有外人的影子。那事被上面压下去,他们只能往别的方面渗透。”
“就算像你说的这样,可我们都是无名小卒啊。”
许小军看到团团的鞋洗干净,立刻把他的臭袜子扔盆里:“你以为跟拍电影似的?那些设备不用钱买?可以通过咱们分析出国家忙什么,何必花重金打入?”
“好像也对。我以为至少得有个美人计啥的。我邻居看起来就一普通人,跟前门那边摆摊的没两样。”
张怀民确实在家,从屋里出来:“大勇,你想象中美女爬你床,那不叫美人计,那是仙人跳!真正的美人计是对你嘘寒问暖。你以为的美人是港城明星,其实是你相貌平平的初中同桌!也有可能是高中帮过你一次的男同学。要的是你不设防。而且你以为少,其实是你没发现。像你这次遇到的事,老葛之所以能注意到,我猜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跟我年龄相仿,我们小时候西方国家投毒,政府天天宣传,所以我们一看到不对会潜意识想到那方面。”
陈大勇不禁问:“听你的意思以后我会遇到?”
“你单位都有人监视,何况你本人。跟你套近乎总比打入单位容易。”张怀民朝团团看去,“接触他俩的那些人也是这样想的。”
陈大勇朝团团看去,突然发现他的脸有了棱角,没了孩子气,是个稳重的少年,仿佛一夕之间长大了。
陈大勇忽然感到怅然若失,连最小的苏团团都长大,那他们还能跟以前一样,大冬天窝在一张床上打牌或者聊天看武侠小说。再想想近半年经历的事,凭他从事的职业,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单纯,早晚会被人拽入深渊。
上次是老葛拉他一把,以后谁拉他?这样看来长大也好。
陈大勇不慌了,听到脚步声,他回头看去,李小光已经到他身后。陈大勇奇怪,平时周末李小光不都是在家当孝子贤孙吗。
陈大勇问:“找团团有事?”
最近李小光一闲下来就想到师兄师姐的遭遇,心里就不得劲,想找团团聊聊。没想到到门外听到团团那番话。李小光觉着团团危言耸听。再一想他年龄小,可能被那场风波吓到就原谅他。
李小光准备进来,听到张怀民的话,再想想他从小到大没有遇到过,“张叔叔,等我以后参加工作,我会遇到吗?”
陈大勇乐了:“找你干嘛?”看到张怀民点头,他蹲不住,不禁缓缓起来,“张叔叔是不是忘了他——”
张怀民点头:“我知道。给小光一笔钱,请他利用工作之便绘制出地图,他们可以凭地图上的建筑物推测出哪里有兵工厂或者部队驻军。”
陈大勇惊得结结巴巴:“不不不,还能这样?”
“为什么不能?”张怀民反问。
陈大勇被问住。
李小光不禁说:“突然有点不想太早毕业。”
苏笑笑抱着被子出来,边晾晒边说:“以前单位缺人,你到了单位,老专家老学者会抢着带你。团团的堂舅刘庄就是,在单位一年学的等于在校四年。这几年大学生多,你读研确实更好。你的专业也不用担心晚两
年毕业国家不包分配。”
张怀民:“还一点,风波刚过,你们年后毕业,单位领导还记得这事,肯定不敢用你。要忘记一件事,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李小光没想到这一点。陈大勇也没想到。陈大勇问张怀民:“我现在读研还来得及吗?”
“你政审都过了。”张怀民提醒他。
陈大勇恍然大悟:“对对,我能进去就说明没事。可是小光也没参与啊。”
张怀民:“事业单位没权也没精力查他有没有参与。单位又不是无人可用,直接不用他就行了,何必给自己找事?”
陈大勇不禁搓脸:“小光,你导师怎么说?”
“导师可能看我还算拎得清,问我要不要再上几年,她可以帮我推荐。”
陈大勇:“在本校?好啊。不过我听说以后大学补贴没了还要交学费,读研不用吧?”
“不用。参与的项目完成后还有奖金。”这几年高官子弟出去的多,团团的导师从他的穿着看出他家不差钱,担心他也往外跑,而且一去不回,一有机会就给他画饼。有一次团团要带上许小军,他导师立马表示——带!听不懂掰碎了塞他嘴里。
陈大勇以为团团听他师兄说的,团团先前说过他师兄留校读研,现在是校领导和导师眼中的香饽饽,宿舍两人间,舍友让他自己选,补贴也比别的同学多。
陈大勇:“既然不用,那就读。你爷巴不得你学历越高越好,你多上两年他还能少唠叨几句。”
李小光的叔爷比他爷小几岁,去年一场病差点把他送走。李小光他爷精神头好,罗翠红忍不住跟苏笑笑白话,祸害遗千年!
“都在啊?”
杨一名的声音传进来。陈大勇调侃:“出关了?”
“出关了。”杨一名笑着看向张怀民,“以后我就是张叔叔的兵。”
张怀民:“手续办好了?”
老葛不放心,跟着他们找到李小光,又跟到公安大学,看到门卫不许进出,他们几个要坐车回家,老葛依然跟过去。直到他们往胡同里走,老葛才去对面坐车回学校。
到了家里,几人又觉着太怂。可又怕老葛在路口守着,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苏笑笑从领导口中听说学生最近不消停,压根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前世她出生时,这一年发生的事已经过去十几年。怀念八/九十年代的人不是享受到时代红利,就是根本没有经历过。经历过的人不想回忆,农民苦,城里下岗潮工人苦,街上有飞车/党,路上没有监控,大人孩子丢了都不知道去哪儿找等等。
以至于苏笑笑到家看到本该在学校的几人问他们出什么事了,陈大勇抱怨老葛事多,苏笑笑惊出一身冷汗。
团团见他妈失态:“这么严重?”
“你们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苏笑笑神色严肃。又担心他们阳奉阴违,第二天一早就去公婆家,请公公看着他们几个。
杨一名最近天天接触大体老师,无论去哪儿都觉着阴森森的,压根不敢乱走动,以至于上了报纸才知道。
杨一名担心幼稚天真的团团就找老师请假,老师非但不批,还把他骂一顿。杨一名从办公室出来看到同学,问:“上周五突然加课,周日也不休息,就是因为外面不太平啊?”
“你才知道?”同学震惊。
杨一名心虚地点点头,用公用电话给张怀民去个电话。
张怀民告诉他团团最近都在家,他的几个同学也在,杨一名这才放心下来。
那场风波过后,老师该上课上课,学生该回家回家,仿佛一场烟云。暑假陈大勇在团团家白话,老葛大
惊小怪。
然而开学后气氛变了。陈大勇的同学把他拽到角落里,告诉他师兄师姐自愿去支援边疆,问他信不信。
陈大勇心里一哆嗦,有心支教的人就不可能选择经贸大学。同学见他变脸:“我也不信。我问师兄,师兄说他选的路他认!”
陈大勇不知道该说什么,叹了一口气。周末他见着团团就问他的师兄都是怎么安排的。
团团一脸无语:“他们先被我师兄锁在寝室里,就是那个给我一脚的,后来好不容易出来,又被听到消息赶过来的老师拦住。再后来等他们赶到,人家都散了。”
陈大勇后怕:“听说我那个家里有关系的同学被父母安排出国了。没想到居然被老葛说中了。”
团团顺风顺水长大,一直以为他很幸运,没想到差点栽了。团团拍拍他的肩:“我们几个,就杨一名最好,啥都不知道。”
“主要还是他学校军事化管理,老师说这周加练,他就信以为真。”陈大勇不禁说,“他那个脑子,幸好学法医。不然这次风波他肯定冲在最前面。”随即又担心自己,“你说我能去军工部门吗?”
团团:“回头问问老师。”
过了一个多月,陈大勇找机会向老师请教,军工单位有没有业务部。老师不傻,瞬间听懂他的意思,就说帮他问问。
过了阳历年,一九九零初,陈大勇被安排到军工单位。
虽然单位有宿舍,可不能周末也在宿舍。陈大勇就在单位附近租个房子。返校收拾行李,在食堂请老葛吃饭。食堂老板一听说他要实习了,就给老葛半天假,让他帮陈大勇收拾东西。
老葛想着陈大勇一个人在外面,离团团他们又远,感冒烧糊涂死在屋里也没人知道,半道上花重金买几样水果给邻居们送去。
送一圈回来,老葛心里很奇怪,关上门就问:“大勇,你单位是干啥的?”
“别问,我们算是保密单位。虽然咱们的东西比西方落后,也不能摊开让人家看。”
老葛指着隔壁:“你说他一个倒爷,他怎么不去秀水街租房,也不去前门,在这边租房多麻烦啊?我记得你说过,我在食堂干得不痛快,可以找团团的亲戚问问。团团的几个亲戚都不在这边吧?”
陈大勇猛然看向老葛,“不是吧?我——”
“不能去!”老葛慌忙拉住他。
陈大勇朝自己脸上一巴掌,冷静下来,俩人跟爷俩似的下楼,然后到公用电话亭给张怀民去个电话。
第135章 经历蜕变跟我去局里看看吧。
怀疑军工单位附近住着情报人员,对军工单位进行长期监视?每个字张怀民都听得懂,合在一起不禁困惑,老葛大字不识一个,懂什么啊。
陈大勇堂堂大学生竟然听他的。
可是万一呢?
张怀民跟局长说一声,有件事他不能确定,需要去请教专业人士,明天再过来。
局长到局里的时间不长,很多方面还要仰仗张怀民,可不敢给他穿小鞋,让他放心忙他的。
张怀民驱车前往安全部门。
那边的同志跟张怀民打过交道,对他的秉性有所了解,不可能拿他们逗闷子,所以十分重视他反映的情况,立刻联系在外的同志去张怀民说的地方摸排。
一周后,那边给张怀民给电话,情况属实。
白天抓人动静大,万一有枪可能伤到人民群众。所以晚上行动,正好是周六晚上,人最放松的一天。
陈大勇搬到陌生的环境睡不踏实,听到动静不禁坐起来,确定外面确实有动静,担心是小偷,他光着脚悄悄移到门后,听到不止一个人往楼下走。
陈大勇移到窗户边朝下看,守在楼下的人突然转头,陈大勇吓得本能躲开,心脏怦怦跳,心说,这么厉害吗?看一眼就被发现。随即意识到什么,陈大勇瘫坐在地上,他的邻居居然真是间/谍?!
陈大勇睡不着,也不敢睡,就在窗户底下坐到天亮。
楼上邻居下楼买菜的声音把他惊醒,他起来就去洗漱,早饭都顾不上吃,直接去团团家把昨夜惊魂告诉他。
团团在刷鞋,闻言点点头就继续。
陈大勇下意识问:“怎么一点也不奇怪?”意识到什么,“不是吧?你也碰到过?”
许小军拿着他的臭袜子出来。团团被熏得屏住呼吸,皱着眉头指着一旁请他滚远点。
“矫情!”许小军把袜子扔远远的,对陈大勇说,“我俩跟你的情况不一样。你是跟二鬼子当邻居,我俩是——”
陈大勇急切地问:“被盯上了?可,可你俩不是还没毕业?再说,你俩专业不同,咋可能同时碰到?”
团团:“我俩快毕业了。无论继续深造还是工作,接下来都会接触到国家重点项目。你说是工作了几年的老油条防备心重,还是我们好骗?现在跟我们当朋友,以后好奇我们在哪儿上班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陈大勇恍然大悟:“可是,可是咱们长这么大都没碰到过,怎么突然这么容易碰到?”
团团不答先问:“还记得上半年的事吗?咱们被我爷爷堵在家里,杨一名被关在学校,参加的同学讳莫如深,所以咱们不知道具体细节。听我爸说流血了。”
陈大勇听糊涂了:“学生和学生之间起冲突?不可能吧。要是跟公安起冲突,就你爸的身手,那流血的岂不是?”
团团点头。
“用,用得着这么——”陈大勇意识到在团团家,张怀民同志可能就在屋里,不敢把那俩字说出来,“这么激烈啊?可都这样了,学校怎么还那样?”
团团问:“目前看就是学生闹闹意见,不值得动干戈。如果不管他们,他们会不会鼓动各行各业?要是上街的同学正常毕业入职,过些年会不会成为各部门领导或者重要骨干?由他们掌权咱们国家有没有可能四分五裂?”
“那跟你和许小军遇到的情况有什么关系?”
团团:“我妈妈现在管着首都的电信部门,她的同事通过电话记录查到反常,说上半年那事有外人的影子。那事被上面压下去,他们只能往别的方面渗透。”
“就算像你说的这样,可我们都是无名小卒啊。”
许小军看到团团的鞋洗干净,立刻把他的臭袜子扔盆里:“你以为跟拍电影似的?那些设备不用钱买?可以通过咱们分析出国家忙什么,何必花重金打入?”
“好像也对。我以为至少得有个美人计啥的。我邻居看起来就一普通人,跟前门那边摆摊的没两样。”
张怀民确实在家,从屋里出来:“大勇,你想象中美女爬你床,那不叫美人计,那是仙人跳!真正的美人计是对你嘘寒问暖。你以为的美人是港城明星,其实是你相貌平平的初中同桌!也有可能是高中帮过你一次的男同学。要的是你不设防。而且你以为少,其实是你没发现。像你这次遇到的事,老葛之所以能注意到,我猜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跟我年龄相仿,我们小时候西方国家投毒,政府天天宣传,所以我们一看到不对会潜意识想到那方面。”
陈大勇不禁问:“听你的意思以后我会遇到?”
“你单位都有人监视,何况你本人。跟你套近乎总比打入单位容易。”张怀民朝团团看去,“接触他俩的那些人也是这样想的。”
陈大勇朝团团看去,突然发现他的脸有了棱角,没了孩子气,是个稳重的少年,仿佛一夕之间长大了。
陈大勇忽然感到怅然若失,连最小的苏团团都长大,那他们还能跟以前一样,大冬天窝在一张床上打牌或者聊天看武侠小说。再想想近半年经历的事,凭他从事的职业,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单纯,早晚会被人拽入深渊。
上次是老葛拉他一把,以后谁拉他?这样看来长大也好。
陈大勇不慌了,听到脚步声,他回头看去,李小光已经到他身后。陈大勇奇怪,平时周末李小光不都是在家当孝子贤孙吗。
陈大勇问:“找团团有事?”
最近李小光一闲下来就想到师兄师姐的遭遇,心里就不得劲,想找团团聊聊。没想到到门外听到团团那番话。李小光觉着团团危言耸听。再一想他年龄小,可能被那场风波吓到就原谅他。
李小光准备进来,听到张怀民的话,再想想他从小到大没有遇到过,“张叔叔,等我以后参加工作,我会遇到吗?”
陈大勇乐了:“找你干嘛?”看到张怀民点头,他蹲不住,不禁缓缓起来,“张叔叔是不是忘了他——”
张怀民点头:“我知道。给小光一笔钱,请他利用工作之便绘制出地图,他们可以凭地图上的建筑物推测出哪里有兵工厂或者部队驻军。”
陈大勇惊得结结巴巴:“不不不,还能这样?”
“为什么不能?”张怀民反问。
陈大勇被问住。
李小光不禁说:“突然有点不想太早毕业。”
苏笑笑抱着被子出来,边晾晒边说:“以前单位缺人,你到了单位,老专家老学者会抢着带你。团团的堂舅刘庄就是,在单位一年学的等于在校四年。这几年大学生多,你读研确实更好。你的专业也不用担心晚两
年毕业国家不包分配。”
张怀民:“还一点,风波刚过,你们年后毕业,单位领导还记得这事,肯定不敢用你。要忘记一件事,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李小光没想到这一点。陈大勇也没想到。陈大勇问张怀民:“我现在读研还来得及吗?”
“你政审都过了。”张怀民提醒他。
陈大勇恍然大悟:“对对,我能进去就说明没事。可是小光也没参与啊。”
张怀民:“事业单位没权也没精力查他有没有参与。单位又不是无人可用,直接不用他就行了,何必给自己找事?”
陈大勇不禁搓脸:“小光,你导师怎么说?”
“导师可能看我还算拎得清,问我要不要再上几年,她可以帮我推荐。”
陈大勇:“在本校?好啊。不过我听说以后大学补贴没了还要交学费,读研不用吧?”
“不用。参与的项目完成后还有奖金。”这几年高官子弟出去的多,团团的导师从他的穿着看出他家不差钱,担心他也往外跑,而且一去不回,一有机会就给他画饼。有一次团团要带上许小军,他导师立马表示——带!听不懂掰碎了塞他嘴里。
陈大勇以为团团听他师兄说的,团团先前说过他师兄留校读研,现在是校领导和导师眼中的香饽饽,宿舍两人间,舍友让他自己选,补贴也比别的同学多。
陈大勇:“既然不用,那就读。你爷巴不得你学历越高越好,你多上两年他还能少唠叨几句。”
李小光的叔爷比他爷小几岁,去年一场病差点把他送走。李小光他爷精神头好,罗翠红忍不住跟苏笑笑白话,祸害遗千年!
“都在啊?”
杨一名的声音传进来。陈大勇调侃:“出关了?”
“出关了。”杨一名笑着看向张怀民,“以后我就是张叔叔的兵。”
张怀民:“手续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