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7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母看到团团点头,不禁问街坊:“既然回来,那过去的事就算了啊。”
  街坊指着李家:“大勇他爸跟小光他爷是一样的犟种。要不是小光他爸妈脾气软,李家得天天吵天天闹。我听说小光他姐到现在都没敢告诉老李头她把工作辞了在学校门口卖饼。”
  朱母:“这两年国企到处裁人,就是不辞也下岗了。”
  “小光他爷不这样想。”
  话音落下,街坊们看到陈大勇拉着他对象出来下意识噤声。
  团团不等陈大勇感到难堪就喊:“陈大勇!”
  陈大勇看到团团和许小军顿时想哭。
  团团真不怕陈大勇的父母,他不跟陈家和李小光他爷打交道只是讨厌他们。团团过去拉住陈大勇大声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屋里咣当一声,很像搪瓷缸子摔在地上。朱红伟他妈毫无防备又吓一跳,忍不住骂:“日子不过了?!”
  街坊提醒:“小点声。”
  “我怕他?”朱母故意大声说。
  以前朱母怕得罪街坊,那个时候朱红伟学习不好,朱家又没什么门路,就希望街坊给他介绍个临时工作。家里没有什么钱,又希望儿女找个好对象,也希望街坊多帮衬。
  现在儿女都不错,她听人说朱红伟可能留校当老师,加上她天天能赚十几块钱,添上以前攒的钱,能给大儿子买一套职工福利房,腰板硬了,也就不想委曲求全。
  街坊又说:“低头不见抬头见啊。”
  朱母担心刘美惠因此跟陈大勇分手:“闺女,去我们家。”
  团团:“去我们家吧。”
  “这次去我家。都去!团团是不是还没去我家吃过饭?”朱母看到她丈夫出来,冲他招招手,让他推车,她拽着刘美惠,“团团,告诉你妈中午别做饭了。”
  团团给许小军使个眼色,许小军回去告诉苏笑笑。
  苏笑笑好笑:“你俩中午有着落,我俩中午不吃了啊?”
  张怀民抱着被子出来晾晒。许小军挠头:“忘了张叔叔在家。那你们随便做点。我去朱红伟家看看。”
  苏笑笑叫住他:“因为什么?”
  “不知道。进去不到五分钟就出来了。”
  张怀民:“是不是因为大勇嘴快说出婚后住刘家,他爸认为他这样就是倒插门,嫌他丢人?”
  许小军摇头:“不太可能一进屋就聊这事。肯定陈大勇他爸阴阳怪气,你还知道回来,还以为你死在外面。陈大勇嫌难听反驳几句,俩人话赶话吵起来。”
  苏笑笑不禁说:“说这些没用的干嘛啊。”
  “谁知道他怎么想的。”许小军想起团团的话,“团团在陈家门外大声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陈家肯定烦他。”
  苏笑笑:“陈家不好意思跟他计较。”
  许小军看一下张怀民,心说也不敢计较。他顿时放心了:“我去了啊。”
  “中午吃饭看着点。”
  许小军不明白,但他觉着团团知道,就去朱家问他。
  到朱家院里他顿时知道为什么要看着点。在外面看朱家像四合院,进去很拥挤,三轮车在院里,他要小心过去才不会被车刮到。正房也显得小,可能放了太多东西。
  好在收拾的干净没有怪味。
  朱家父母和朱红伟以及陈大勇、刘美惠、团团在屋里,许小军只能在门口站着。朱大哥一家也在院里。这样的家庭午饭肯定不会很丰盛。
  然而他想错了。
  首先团团难得去朱家用饭,其次饭菜不够丰盛会让刘美惠误认为朱家不喜欢她。朱家父母算是陈大勇的长辈,给陈大勇个面子也不会故意作践他对象。
  朱红伟他妈给大儿子五十块钱。朱大哥买了鸡鱼肉蛋,还有买一包熟食卤味。
  午饭两张桌子,屋里一张廊檐下一张,朱大哥一家在廊檐下,朱红伟的父母陪团团他们在室内。
  朱家父母准备四荤四素一个鸡蛋汤。其实跟刘美惠去团团家比起来不算丰盛,因为今天人多。但桌子摆满看起来诚意满满。
  朱父随口宽慰陈大勇几句把陈大勇说哭了。朱母瞪丈夫,然后劝陈大勇:“你爸脾气怪,不光对你,对别人也那样。要不然你爸哪至于到老还只是个普通工人。你跟他一般见识就是自找苦吃。”
  团团点头:“其实你应该感谢你爸。当初要是你爸向你低头,你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你能考上经贸大学?我看你都不一定有李小光考得好。”
  朱红伟点头:“有舍有得啊。”
  许小军:“他希望两全啊。可哪有那么好的事。你别看苏团团,苏阿姨跟她爸妈也不对付。要我说苏阿姨坚持只领苏团团一个,就是怕小孩多了忍不住偏心。”
  团团:“才不是!我妈怕养不好。”
  许小军瞪他:“就不能顺着我的话说?”
  朱母笑着打圆场:“好了,吃饭。大勇,什么时候结婚?你一定要通知我们。”
  朱父招呼众人吃菜,朱母叫陈大勇给他对象夹菜。
  昼短夜长,饭后稍作歇息陈大勇就起身告辞,再晚回去天就黑了。
  朱父朱母送他到门外。团团几人陪他俩去坐公交车。
  街坊看到一群年轻人走远就移到朱家门口问:“因为什么?”
  朱母:“他爸的脾气你不了解?肯定数落孩子了。大勇觉着在对象面前没面子忍不住反驳几句,他爸觉着他死性不改就叫他滚。”
  街坊摇头:“孩子比他有本事,他还想拿捏孩子,怎么可能。”
  前几年嫁过来的年轻媳妇问:“听说大勇上学的生活费是自己挣的?”
  “他那个时候上大学国家给补贴,够他吃饭。生活用品衣服鞋子是他赚钱买的。”街坊压低声音,“别叫他爹妈知道,团团的奶奶给她做过鞋。我闲着没事还帮着纳一只鞋底。前些天还找人买过棉被芯,团团妈帮忙买的被套被单,团团的奶做的。”
  朱母:“以后结婚用的被子是不是也得麻烦团团的奶奶?平时我下午没事,回头我过去搭把手。”
  “不用!听说去南方买两床蚕丝被。”街坊羡慕,“我这辈子还没穿过蚕丝做的衣服。人家都盖上了蚕丝被。”
  年轻媳妇问:“是丝绵被吧?”
  “不是,就是蚕丝。丝绵被便宜。我特意问的团团奶奶。团团的奶奶说回头妞妞结婚也给妞妞弄两床。团团有门路,能买到真的。老张怕撑不到团团结婚,也说给他买两床放着。”
  刚刚走近的老大爷闻言问:“大勇这两年赚到钱了?”
  几人转向朱母。
  朱母:“我问过红伟,红伟说我瞎打听。我跟他爸只知道大勇工作环境好,咱们这边的工人都下岗也轮不到他。跟团团他妈一样稳。”
  “那不就是跟你家红伟以后一样稳定?要是我儿子,别说跟我吵几句,叫我天天给他磕一个都行。”老大爷的儿子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没大能耐,他经常做梦儿子进去了,因此别提多羡慕陈家父母。
  朱母闻言相信他跪的下去:“你家那小子忙什么呢?”
  “跟人当倒爷,说赚到钱了。不是我咒他,就火车上那么乱,他早晚死在外面。”
  朱母:“怎么不找团团他爸打听打听?”
  “刑警队还管铁路啊?”大爷摇头,“别给人添麻烦。”
  朱母犹豫片刻,觉着人命关天:“您不知道?团团他爸现在是副局。当几年了。兴许明年就能转正。你说他能不能管铁路公安?”
  街坊们震惊。
  老大爷许久才憋出一句:“这一家子真低调!”随即想到不成器的儿子消失了一个多月,“我去看看。在家吧?”
  “在家。我问团团他妈一个人在家怎么做饭,团团说他爸今天休息。”
  老大爷背着手转身,又转回来:“我是不是应该拿两包烟两瓶酒?”
  “人家什么样的烟酒没见过啊。别给人找麻烦。”朱母提醒,“叫人看见影响不好。你不好意思就找团团他爷。”
  老大爷家在老张前面,李小光他叔爷去世后老张不再钓鱼,他经常在胡同里走来走去,就经常跟这位老大爷聊天。
  老大爷琢磨片刻去老张家。老张带他去找张怀民。
  张怀民知道铁路上乱,火车上安排了公安,车站为此还成立了反扒队。可法律在那儿放着,他们不伤人,金额不大,只能关一段时间,无法杜绝。
  张怀民道:“大多数小偷都不敢伤人,他们只求财。”
  老张问:“还是有敢伤人的?”
  那老大爷问:“国外有没有小偷?听说国外比咱们有钱,应该没有咱们这边小偷多吧?”
  “哪个国外?您儿子在国外?”张怀民好笑,人不在国内找他问什么啊。
  苏笑笑闻言问道:“你儿子是不是经常往北面倒货?北边现在很乱,比咱们这里严打前还乱。”
  老大爷吓得脸变色。老张想数落儿媳妇,看到儿子点头,只能劝老伙计别着急。
  苏笑笑:“没消息就是好消息。等他回来让他租个店面做点小生意吧。”
  “他说我胆小。说谁谁谁一次就赚几十万。”
  张怀民不禁说:“没有这么多。”
  苏笑笑点头:“有的。人家租火车皮运过去。既然你儿子知道这事,就让他盯着,人家收手他就立刻收手。人家在那边认识的人多,比他消息灵通。”
  老大爷叹了一口气:“只能这样。”
  苏笑笑想起她二大爷,就往刘庄办公室去个电话。
  刘庄的孩子大了很调皮,担心乱跑被车撞到,被人拐走,星期天就和老婆回家把孩子送回村——刘小叔住在村子里,外人进去会很快被发现。再说院子宽敞,小孩可以在院子里玩,顺便叫他爹提醒他二大爷,见好就收。
  听不听他不知道,反正该做的做了。
  刘庄回到城里就告诉苏笑笑别管他们,都不是小孩,真出点什么事也是他们自找的。
  第142章 守法公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你这么多主……
  年后陈大勇趁着苏笑笑和张怀民都有时间,请他们一家三口去饭店同他未婚妻一家见个面。
  张怀民当了多年兵,又当了多年刑警,哪怕他有意收敛,也会让人感受到他的气质不一般。犯罪分子认为是杀气,陈大勇的未来岳父岳母因为他的职位认为是领导气质。
  刘家人在张怀民面前不敢胡言乱语故意拿乔,所以过程很顺利,总归一句话,差不多就行。
  陈大勇工作几年,加上外快以及一向节俭,存了不少钱,足够办婚礼。不过准备什么还需要苏笑笑费心。陈大勇不好意思事事都叫未婚妻一家包办。
  原来的苏笑笑操持过几场婚事,照理说不缺经验,可都是二十年前的事。那个时候结婚置办几件暖瓶、盆架、洗脸盆,再加两身新衣服就很不错。现在那些东西加一起也没有刘美惠送张怀民的一瓶酒贵。
  以前的经验放在现在没用,苏笑笑就去找杨一名的母亲。杨妈妈跟苏笑笑不熟,毕竟俩人都忙,没时间走动。
  自从团团带着杨一名补习,杨妈妈就把苏笑笑当成座上宾。杨一名被团团送进大学,再加上杨一名比他哥情商高,他爸妈认为老了只能指望有出息的小儿子,杨妈妈就把苏笑笑当成她家贵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