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85节
“你就不去酒店吃饭?”老张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当领导的,三天两头吃吃喝喝,花的还是我们老百姓的钱!”
张怀民气笑了:“哪个领导的父亲是老百姓?”
“领导的儿子鲍参翅肚,当爹娘的清粥小菜,多得很!”
张怀民把菜捞出来:“您老有事没事?有
事说事,没事请回!”
第148章 有失身份朋友没了您不伤心?
老张差点忘了正事:“我记得笑笑的二伯——笑笑在家吧?”
苏笑笑从厨房出来,老张看到她手上全是面,就问:“和面呢?我记得你俩说过,笑笑,你二伯这两年赚了不少钱,就是北上倒货。他没事吧?”
苏笑笑:“在医院养着呢。那么大年龄,挨了一刀,够呛。”
“这么严重?我们是不是要买点东西——”
苏笑笑打断:“不用!怀民跟他们说过好几次车上乱,小富即安,他们嫌怀民管得宽。前些天出事想起来我们,怀民第一时间联系铁路公安,又去村里找人,已经很对得起他们。”
“你不去看看?”
苏笑笑:“二伯的俩闺女和儿媳妇不喜欢我,嫌我脾气大,仗着上过大学喜欢自作主张,我跟二伯一家几年没来往了。”
这些事以前苏笑笑没跟老张提过,这几年年年都能收到村里的洋槐花、香椿芽等土特产,有的时候还有几个大鹅蛋,老张以为是刘家三兄弟给的,忍不住关心他们,所以在报纸上看到国际班列上的客人被抢,女同志还被强女干,他意识到事情很严重才那么着急。
老张看看儿媳妇又看看儿子:“我跟你妈说就当不知道?那回头碰到笑笑的小婶,人家会不会嫌我们没良心?”
苏笑笑:“我小婶也不搭理我二伯一家。我大姑去上坟都是去大伯家。大伯不在家也是去小婶家。”
老张:“就因为这两年赚了点钱?”
苏笑笑摇摇头:“可不是一点。一家买了三四套房子,跟我们这些穷坐班的不是一个阶层的,用他们的话说,剩的饭菜都比我们过年吃的好,跟我们打交道有失身份!”
老张被她阴阳怪气的话逗笑了:“你俩心里有数我就不管了。”
苏笑笑:“妈做饭了吗?”
“王芳快做好了。”老张拿着报纸背着手回去。
刘二伯这事也给苏笑笑上了一课,让苏笑笑再次谨记财不外露。
周六下午团团回来,苏笑笑把这事告诉他。团团难以置信:“现在的人这么猖狂?”
苏笑笑点头:“所以你坐公交车的时候路见不平,一定先保护好自己再出言相助。坏人有可能是孕妇,有可能是被父母教坏的小孩,也有可能是变老的坏人。不能因为老幼就放松警惕。”
“如果我被坏人缠上,我该说我爸是公安局长吗?”
苏笑笑摇头:“如果被老头缠上,你就给他磕一个,说爷爷我只想上学,或者你几天没吃饭了,要比他惨。是孕妇,你就说,姐姐,我不再管你和姐夫的事,也不会报警说你生孩子拿去卖钱。如果是小孩,就说是你弟弟妹妹。路人会管闲事,但不会管家事。他们潜意识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多说几句就会里外不是人。”
团团朝他爸看去。
张怀民:“别看我。论歪门邪道,你妈是我师傅。苏笑笑,你别瞪我,先前那个经济案,你胡扯钱藏在粪坑里。我跟外地同事提一句,人家根据你的思路,不久前查贪官的时候在牛棚里挖出一箱赃款。”
团团诧异:“妈妈这么厉害?您是看了多少地摊文学?不是,那些贪官的智商,怎么跟地摊文学一个水平啊?”
苏笑笑去厨房做饭。
团团拉住她:“妈妈,你说会不会有坏人用你刚才说的那些招数?”
“可能。比如偷孩子的,你觉着她抱孩子的姿势不对,不太像小孩的亲人,你上前询问,她就会说孩子病了等着去医院,然后撒泼打滚反过来怪你是人贩/子。”
团团:“我该怎么做?”
苏笑笑:“年龄大的喊姨,年轻的喊姐姐,老年人喊奶奶,比如对奶奶说,我知道我爸爸不该找小三,生下私生子,可你也不能一声不响抱走。无论怎么说都是我亲弟弟。你说的跟真的一样,路人糊涂了,你再说找公安评理,她一害怕就会露出马脚。”
“跟她攀关系就对了?”
苏笑笑点头:“年轻女子你就说你妹或者你姐姐要跟人私奔。如果有人把年轻女孩往车上拽,说他是女孩的家人,你就说你是她对象,她肚子里怀了你的孩子,这样拽她很危险,会流产。反正记住一点,不能跟他讲道理。他们会准备很多话术,但不会准备这种。因为家事没法讲道理,他们没法准备标准的话术模版。”
张怀民啧一声:“小苏,老苏——”
苏笑笑朝他身上捶一拳。小苏同志乐了:“活该!”
张怀民抬腿朝小苏屁股上踹一脚。本以为离得远很安全的团团往前踉跄几步还没反应过来。苏笑笑吓一跳,担心他双膝跪地,慌忙抓住团团。
团团回过神,一脸无语:“——是不是你亲生的?”
“亲生的才不用担心打坏了负刑事责任。”张怀民拽着苏笑笑的手,“做饭去,我饿了。”
团团翻个白眼,幼稚鬼!
真该让公安民警和犯罪分子看看,这就是主抓刑侦案件的张局!
团团不知道许小军在不在首都,苏笑笑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就没有准备他的饭菜。
第二天苏笑笑休息,起个大早去菜市场买肉,从菜市场出来乡下农户也进城了,苏笑笑到路边买最新鲜的水果。
水果递到苏笑笑手里,常年买菜做饭的她瞬间发现重量不对。苏笑笑看着菜农说道:“你知道我在哪儿上班吗?”
菜农以为苏笑笑同他闲聊:“您的气质一看就是领导。”
“对,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苏笑笑说出来对方没有反应过来,她掂量一下水果,对方明白过来,以为苏笑笑骗他,大言不惭地说:“巧了,我平时在工商局上班,早上出来摆摊赚点外快。”
“团团妈,聊什么呢?”
苏笑笑家隔壁大姐也出来买菜,因为星期天不着急做饭上班,看到苏笑笑就走过来同她闲聊。苏笑笑看着农户摇摇头,然后扭脸问,“大姐,您知不知道团团爸在哪儿上班?”
“睡糊涂了吧?公安局啊。”大姐一脸奇怪。
菜农脸色骤变,低声爆一句国骂。苏笑笑看过去,他慌忙小心赔笑:“这,大姐以后常来啊。”一手抓仨两手抓六个杏塞食品袋里。
邻居大姐见状张张口,却不知该说什么,她和苏笑笑当了多年邻居,偷偷看到过苏笑笑大晚上的把整箱整箱的茅台往外推,今天怎么突然占小摊贩的便宜。难道真没睡醒,梦游出来买菜。
苏笑笑看着脸色精彩的邻居大姐失笑:“我买三斤水果,他少我半斤!”
邻居大姐顿时敢长舒一口气,她就说吗,苏笑笑的格局不至于什么便宜都占,“年轻人,这就是你的不对。”
“我,我这不是不知道这位大姐的爱人——”
苏笑笑打断:“我爱人是谁,是干什么的,跟你缺斤短两有关系吗?我爱人是领导,你不敢缺斤短两,普通市民就可以骗?你也不想想是领导多还是普通市民多。领导家十口人,天天找你买菜,你能赚多少钱?支持你生意的还是普通人。你这样干不光坑了我们,也把路边摆摊这条路走死了。”
邻居大姐瞬间明白她的意思:“可不是吗。我们找你们买菜图便宜。现在你三斤少给半斤,算起来不比菜市场便宜,菜市场农药残留超标,我们至少知道找谁。找你买菜不便宜,你卖完蹬着车子走了,我们吃坏肚子都不知道找谁,图什么?”
“是是是,您二位教训的是。”菜农连连点头。
苏笑笑看出他的敷衍,心里可能还在想,哪来的两个神经病,真能多管闲事。苏笑笑扫一眼他旁边卖菜的,“再让我发现你们缺斤短两,我就找街道,说你们在这里影响我们出行,还乱扔垃圾。街道要不出面把诸位请走,以后你们的东西我全包!”
邻居大姐适时打圆场,“好了,消消气,该做饭了。”
苏笑笑先付的钱,否则就不要了,因此听了邻居的话她可以直接走掉。
卖菜的叫住苏笑笑的邻居:“大姐,您等一下,刚才那大姐的丈夫真是公安?”
邻居大姐很多年前就被张怀民叮嘱过,不要说他的具体工作。再加上胡同里的房子门头乍一看差不多,邻居大姐也怕不法分子找张怀民报复结果误入她家,于是说:“你看她的气质像一般人的老婆吗?”
苏笑笑穿着单鞋连衣裙,因为早上天凉,上面还套个薄外套,头发随意盘起来,跟很多家庭主妇没两样。问题是她皮肤白皙,身材很好,神色不紧不慢,一看就没吃过生活的苦。
这几年不是这个工厂裁员就是那个工厂倒闭,这种大环境下苏笑笑还跟养尊处优似的,说明不是她家世了得,就是丈夫厉害。如果只是她本人精明能干,哪怕她是首都首富也能看出疲惫。
卖菜的小贩讪笑着:“好像也是。嗳,大姐,您看要点啥?”
邻居大姐本来想买玉米,现在改了主意,她摇了摇头:“我还是去菜市场看看吧。反正不忙,多走几十米就到了。”
大姐走远,卖菜的就瞪卖水果的。卖水果的很委屈:“我哪知道她掂量一下就知道少半斤。”
“你三斤少半斤,谁掂量不出来?她幸好买三斤,要是买十斤只有八斤,人都不跟你废话,直接找街道。”卖菜的人很生气,”
我卖了那多年都只敢用九两称。回回还送人家一点小菜。你是真贪!”
苏笑笑要再给那些小贩一次机会,所以在胡同口遇到街坊也没说路边缺斤短两。不过经常买菜的都不傻。像罗翠红还弄一把秤,以前是防止菜市场的人不诚实,这几年闲着无聊,无论买菜还是买肉和水果,她回到家都会秤一下。
路边摆摊的那些人也就骗骗年轻人。好在很少有年轻人一早出来买菜。
张怀民接过她手里的肉就发现她神色不对:“谁惹苏主任生气了?”
苏笑笑看着水果说:“遇到八两秤了。”
张怀民拎一下:“四斤给你三斤?”
“三斤少半斤。你拎着差不多三斤是他被我拆穿后又给我半斤杏。”苏笑笑摇头,“才几年啊,就忘了一开始摆摊多么小心谨慎,恐怕被打成投机打吧。”
张怀民:“人都健忘。以后去菜市场。”
“去菜市场。不想再找不痛快。”苏笑笑把水果放堂屋就去做饭。
平时早上苏笑笑懒得做饭,更别说炒菜。苏笑笑估计团团的专业以后可能一走就是两三年了无音讯,趁着他还能经常回来,尽量让他吃美。
苏笑笑把两个鸡腿剔下来,鸡腿肉切小块备用。张怀民洗一把小葱,苏笑笑加鸡蛋和面摊煎饼,想想煎饼可以夹菜,她又炒个素菜。
主食是白粥和馒头。
看起来很麻烦,因为有张怀民打下手,也就半个多小时,七点半就吃早饭了。
团团看着黏糊糊的白粥想喝,看着戗面馒头也想吃,他犹豫片刻决定都尝尝,“妈妈,这个馒头您跟谁学的啊?”扯一层馒头塞嘴里,“您做饭越来越好吃。”
“赵大妈的女儿在城里买了房,不再租咱家的房子。”
张怀民不禁问:“不回东北了?”
“那边也有很多人下岗,肉眼可见越来越不行,虽然她丈夫不太想留在首都,可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买了一套房。听赵大妈说,等孩子成家立业,他们就回东北。黑土地养人,赵大妈觉着回去也挺好。”苏笑笑言归正传,“现在住在我们家的也是一对夫妻,只做馒头包子。因为她做的好,经常车到胡同口就卖光了。”
团团:“他们教的你啊?”
“可能听谁聊过我和你爸工作好,不至于下海跟她抢生意,上次我去收房租,找她买几个馒头,她没要钱,听我说离得远没时间过来就教我怎么做。”
张怀民:“回头给人减——”
“你打住啊。”苏笑笑不禁开口,“公是公私是私。我跟他们说了,院子里可以种菜,随便种。他们一年到头省下的菜钱也够咱们一家买馒头。”
团团点头:“爸爸,您多大了啊?还不知道钱和感情不能混为一谈。亏您还是局长。”
苏笑笑:“所以他是副局长。”
张怀民好气又好笑:“你们娘俩有必要这么埋汰我吗?”
苏笑笑:“我是提醒你。你这几年是关键期。爸之前说的话,你最好听进去。”
团团很好奇:“什么话?”
不适合让儿子知道。苏笑笑胡扯:“国际班列那事。你爷爷在报纸上看到——”
张怀民气笑了:“哪个领导的父亲是老百姓?”
“领导的儿子鲍参翅肚,当爹娘的清粥小菜,多得很!”
张怀民把菜捞出来:“您老有事没事?有
事说事,没事请回!”
第148章 有失身份朋友没了您不伤心?
老张差点忘了正事:“我记得笑笑的二伯——笑笑在家吧?”
苏笑笑从厨房出来,老张看到她手上全是面,就问:“和面呢?我记得你俩说过,笑笑,你二伯这两年赚了不少钱,就是北上倒货。他没事吧?”
苏笑笑:“在医院养着呢。那么大年龄,挨了一刀,够呛。”
“这么严重?我们是不是要买点东西——”
苏笑笑打断:“不用!怀民跟他们说过好几次车上乱,小富即安,他们嫌怀民管得宽。前些天出事想起来我们,怀民第一时间联系铁路公安,又去村里找人,已经很对得起他们。”
“你不去看看?”
苏笑笑:“二伯的俩闺女和儿媳妇不喜欢我,嫌我脾气大,仗着上过大学喜欢自作主张,我跟二伯一家几年没来往了。”
这些事以前苏笑笑没跟老张提过,这几年年年都能收到村里的洋槐花、香椿芽等土特产,有的时候还有几个大鹅蛋,老张以为是刘家三兄弟给的,忍不住关心他们,所以在报纸上看到国际班列上的客人被抢,女同志还被强女干,他意识到事情很严重才那么着急。
老张看看儿媳妇又看看儿子:“我跟你妈说就当不知道?那回头碰到笑笑的小婶,人家会不会嫌我们没良心?”
苏笑笑:“我小婶也不搭理我二伯一家。我大姑去上坟都是去大伯家。大伯不在家也是去小婶家。”
老张:“就因为这两年赚了点钱?”
苏笑笑摇摇头:“可不是一点。一家买了三四套房子,跟我们这些穷坐班的不是一个阶层的,用他们的话说,剩的饭菜都比我们过年吃的好,跟我们打交道有失身份!”
老张被她阴阳怪气的话逗笑了:“你俩心里有数我就不管了。”
苏笑笑:“妈做饭了吗?”
“王芳快做好了。”老张拿着报纸背着手回去。
刘二伯这事也给苏笑笑上了一课,让苏笑笑再次谨记财不外露。
周六下午团团回来,苏笑笑把这事告诉他。团团难以置信:“现在的人这么猖狂?”
苏笑笑点头:“所以你坐公交车的时候路见不平,一定先保护好自己再出言相助。坏人有可能是孕妇,有可能是被父母教坏的小孩,也有可能是变老的坏人。不能因为老幼就放松警惕。”
“如果我被坏人缠上,我该说我爸是公安局长吗?”
苏笑笑摇头:“如果被老头缠上,你就给他磕一个,说爷爷我只想上学,或者你几天没吃饭了,要比他惨。是孕妇,你就说,姐姐,我不再管你和姐夫的事,也不会报警说你生孩子拿去卖钱。如果是小孩,就说是你弟弟妹妹。路人会管闲事,但不会管家事。他们潜意识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多说几句就会里外不是人。”
团团朝他爸看去。
张怀民:“别看我。论歪门邪道,你妈是我师傅。苏笑笑,你别瞪我,先前那个经济案,你胡扯钱藏在粪坑里。我跟外地同事提一句,人家根据你的思路,不久前查贪官的时候在牛棚里挖出一箱赃款。”
团团诧异:“妈妈这么厉害?您是看了多少地摊文学?不是,那些贪官的智商,怎么跟地摊文学一个水平啊?”
苏笑笑去厨房做饭。
团团拉住她:“妈妈,你说会不会有坏人用你刚才说的那些招数?”
“可能。比如偷孩子的,你觉着她抱孩子的姿势不对,不太像小孩的亲人,你上前询问,她就会说孩子病了等着去医院,然后撒泼打滚反过来怪你是人贩/子。”
团团:“我该怎么做?”
苏笑笑:“年龄大的喊姨,年轻的喊姐姐,老年人喊奶奶,比如对奶奶说,我知道我爸爸不该找小三,生下私生子,可你也不能一声不响抱走。无论怎么说都是我亲弟弟。你说的跟真的一样,路人糊涂了,你再说找公安评理,她一害怕就会露出马脚。”
“跟她攀关系就对了?”
苏笑笑点头:“年轻女子你就说你妹或者你姐姐要跟人私奔。如果有人把年轻女孩往车上拽,说他是女孩的家人,你就说你是她对象,她肚子里怀了你的孩子,这样拽她很危险,会流产。反正记住一点,不能跟他讲道理。他们会准备很多话术,但不会准备这种。因为家事没法讲道理,他们没法准备标准的话术模版。”
张怀民啧一声:“小苏,老苏——”
苏笑笑朝他身上捶一拳。小苏同志乐了:“活该!”
张怀民抬腿朝小苏屁股上踹一脚。本以为离得远很安全的团团往前踉跄几步还没反应过来。苏笑笑吓一跳,担心他双膝跪地,慌忙抓住团团。
团团回过神,一脸无语:“——是不是你亲生的?”
“亲生的才不用担心打坏了负刑事责任。”张怀民拽着苏笑笑的手,“做饭去,我饿了。”
团团翻个白眼,幼稚鬼!
真该让公安民警和犯罪分子看看,这就是主抓刑侦案件的张局!
团团不知道许小军在不在首都,苏笑笑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就没有准备他的饭菜。
第二天苏笑笑休息,起个大早去菜市场买肉,从菜市场出来乡下农户也进城了,苏笑笑到路边买最新鲜的水果。
水果递到苏笑笑手里,常年买菜做饭的她瞬间发现重量不对。苏笑笑看着菜农说道:“你知道我在哪儿上班吗?”
菜农以为苏笑笑同他闲聊:“您的气质一看就是领导。”
“对,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苏笑笑说出来对方没有反应过来,她掂量一下水果,对方明白过来,以为苏笑笑骗他,大言不惭地说:“巧了,我平时在工商局上班,早上出来摆摊赚点外快。”
“团团妈,聊什么呢?”
苏笑笑家隔壁大姐也出来买菜,因为星期天不着急做饭上班,看到苏笑笑就走过来同她闲聊。苏笑笑看着农户摇摇头,然后扭脸问,“大姐,您知不知道团团爸在哪儿上班?”
“睡糊涂了吧?公安局啊。”大姐一脸奇怪。
菜农脸色骤变,低声爆一句国骂。苏笑笑看过去,他慌忙小心赔笑:“这,大姐以后常来啊。”一手抓仨两手抓六个杏塞食品袋里。
邻居大姐见状张张口,却不知该说什么,她和苏笑笑当了多年邻居,偷偷看到过苏笑笑大晚上的把整箱整箱的茅台往外推,今天怎么突然占小摊贩的便宜。难道真没睡醒,梦游出来买菜。
苏笑笑看着脸色精彩的邻居大姐失笑:“我买三斤水果,他少我半斤!”
邻居大姐顿时敢长舒一口气,她就说吗,苏笑笑的格局不至于什么便宜都占,“年轻人,这就是你的不对。”
“我,我这不是不知道这位大姐的爱人——”
苏笑笑打断:“我爱人是谁,是干什么的,跟你缺斤短两有关系吗?我爱人是领导,你不敢缺斤短两,普通市民就可以骗?你也不想想是领导多还是普通市民多。领导家十口人,天天找你买菜,你能赚多少钱?支持你生意的还是普通人。你这样干不光坑了我们,也把路边摆摊这条路走死了。”
邻居大姐瞬间明白她的意思:“可不是吗。我们找你们买菜图便宜。现在你三斤少给半斤,算起来不比菜市场便宜,菜市场农药残留超标,我们至少知道找谁。找你买菜不便宜,你卖完蹬着车子走了,我们吃坏肚子都不知道找谁,图什么?”
“是是是,您二位教训的是。”菜农连连点头。
苏笑笑看出他的敷衍,心里可能还在想,哪来的两个神经病,真能多管闲事。苏笑笑扫一眼他旁边卖菜的,“再让我发现你们缺斤短两,我就找街道,说你们在这里影响我们出行,还乱扔垃圾。街道要不出面把诸位请走,以后你们的东西我全包!”
邻居大姐适时打圆场,“好了,消消气,该做饭了。”
苏笑笑先付的钱,否则就不要了,因此听了邻居的话她可以直接走掉。
卖菜的叫住苏笑笑的邻居:“大姐,您等一下,刚才那大姐的丈夫真是公安?”
邻居大姐很多年前就被张怀民叮嘱过,不要说他的具体工作。再加上胡同里的房子门头乍一看差不多,邻居大姐也怕不法分子找张怀民报复结果误入她家,于是说:“你看她的气质像一般人的老婆吗?”
苏笑笑穿着单鞋连衣裙,因为早上天凉,上面还套个薄外套,头发随意盘起来,跟很多家庭主妇没两样。问题是她皮肤白皙,身材很好,神色不紧不慢,一看就没吃过生活的苦。
这几年不是这个工厂裁员就是那个工厂倒闭,这种大环境下苏笑笑还跟养尊处优似的,说明不是她家世了得,就是丈夫厉害。如果只是她本人精明能干,哪怕她是首都首富也能看出疲惫。
卖菜的小贩讪笑着:“好像也是。嗳,大姐,您看要点啥?”
邻居大姐本来想买玉米,现在改了主意,她摇了摇头:“我还是去菜市场看看吧。反正不忙,多走几十米就到了。”
大姐走远,卖菜的就瞪卖水果的。卖水果的很委屈:“我哪知道她掂量一下就知道少半斤。”
“你三斤少半斤,谁掂量不出来?她幸好买三斤,要是买十斤只有八斤,人都不跟你废话,直接找街道。”卖菜的人很生气,”
我卖了那多年都只敢用九两称。回回还送人家一点小菜。你是真贪!”
苏笑笑要再给那些小贩一次机会,所以在胡同口遇到街坊也没说路边缺斤短两。不过经常买菜的都不傻。像罗翠红还弄一把秤,以前是防止菜市场的人不诚实,这几年闲着无聊,无论买菜还是买肉和水果,她回到家都会秤一下。
路边摆摊的那些人也就骗骗年轻人。好在很少有年轻人一早出来买菜。
张怀民接过她手里的肉就发现她神色不对:“谁惹苏主任生气了?”
苏笑笑看着水果说:“遇到八两秤了。”
张怀民拎一下:“四斤给你三斤?”
“三斤少半斤。你拎着差不多三斤是他被我拆穿后又给我半斤杏。”苏笑笑摇头,“才几年啊,就忘了一开始摆摊多么小心谨慎,恐怕被打成投机打吧。”
张怀民:“人都健忘。以后去菜市场。”
“去菜市场。不想再找不痛快。”苏笑笑把水果放堂屋就去做饭。
平时早上苏笑笑懒得做饭,更别说炒菜。苏笑笑估计团团的专业以后可能一走就是两三年了无音讯,趁着他还能经常回来,尽量让他吃美。
苏笑笑把两个鸡腿剔下来,鸡腿肉切小块备用。张怀民洗一把小葱,苏笑笑加鸡蛋和面摊煎饼,想想煎饼可以夹菜,她又炒个素菜。
主食是白粥和馒头。
看起来很麻烦,因为有张怀民打下手,也就半个多小时,七点半就吃早饭了。
团团看着黏糊糊的白粥想喝,看着戗面馒头也想吃,他犹豫片刻决定都尝尝,“妈妈,这个馒头您跟谁学的啊?”扯一层馒头塞嘴里,“您做饭越来越好吃。”
“赵大妈的女儿在城里买了房,不再租咱家的房子。”
张怀民不禁问:“不回东北了?”
“那边也有很多人下岗,肉眼可见越来越不行,虽然她丈夫不太想留在首都,可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买了一套房。听赵大妈说,等孩子成家立业,他们就回东北。黑土地养人,赵大妈觉着回去也挺好。”苏笑笑言归正传,“现在住在我们家的也是一对夫妻,只做馒头包子。因为她做的好,经常车到胡同口就卖光了。”
团团:“他们教的你啊?”
“可能听谁聊过我和你爸工作好,不至于下海跟她抢生意,上次我去收房租,找她买几个馒头,她没要钱,听我说离得远没时间过来就教我怎么做。”
张怀民:“回头给人减——”
“你打住啊。”苏笑笑不禁开口,“公是公私是私。我跟他们说了,院子里可以种菜,随便种。他们一年到头省下的菜钱也够咱们一家买馒头。”
团团点头:“爸爸,您多大了啊?还不知道钱和感情不能混为一谈。亏您还是局长。”
苏笑笑:“所以他是副局长。”
张怀民好气又好笑:“你们娘俩有必要这么埋汰我吗?”
苏笑笑:“我是提醒你。你这几年是关键期。爸之前说的话,你最好听进去。”
团团很好奇:“什么话?”
不适合让儿子知道。苏笑笑胡扯:“国际班列那事。你爷爷在报纸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