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8章
  巴蜀这些地方,难攻也易攻,如果巴蜀人拒绝,这辈子也难走进去,别说统治,但巴蜀人心所向,他们会自己把人引进来,让原先的统治者滚蛋,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所以刘邦入巴蜀这么顺利,纯粹是巴蜀汉中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是他的天命之地,历史有些上天安排的巧合,而被天时地利人和推着走的人,被称为天命之子,顺天而为,一切顺遂,逆天而行,就是如诸葛亮那般的强人,又是发明又是改进武器,也无能为力。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现代年轻人也渐渐喜欢拜神转运,当起势时什么都很顺利。
  国运气数这东西,玄之又玄,刘邦明显占了这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是楚汉每个人的写照。
  刘邦将巴蜀交给魏倩派来的陈适与沈寂,他们当地方官,沈寂虽然是女子,但在蜀地这地方挺合适,他们都是墨家能人,而巴蜀这两地方因为地势,最需要墨家机关与墨家匠人。
  陈适与沈寂也很开心,他们成了巴蜀的地方长官,那很多墨家子弟就有地方去了,学堂也能夹带私货,可以多招收一些弟子了,墨家不至于就此没落。
  巴蜀有人管,刘邦就带着张良陈平郦食其回来了,汉中地他交给心腹,这地方过于重要,他必须握在掌中。
  一路来了魏地,得知魏倩与韩信争吵的事,还有一群人来为蒯通叫屈的人,宋庄与钱棠甚至抓到了欲杀魏倩的刺客,是蒯通的手下,为旧主复仇,便更是仔细。
  魏倩并不在乎,她养了这么久的部曲,贴身保镖都有百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况且她嘴这么毒,行事任意妄为,自然得为防刺杀做准备。她是女子,又登高位,她得民心,又有学识,还不好骗。
  蒯通来了直接死她手上,天下敬重她的百姓不计其数,可嫉恨的人也不计其数,武则天当年多少骂声与刺杀下毒。她这算什么,她都没想到居然到了现在才有人想弄死她,还是为了蒯通这种巧言令色之人。
  当刘邦得知这事,对蒯通亲朋下了通杀令,斩草要除根,否则这事就有殃灾,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虽然他也不认同蒯通因为说了句相背的话魏倩就杀了他,但是杀都杀了,还是杀利索点,现在他们能逃其他地方,等他统一天下,自然无这些人的喘息之地。
  不过他还真没看到过魏倩杀人,平日里魏倩都是怎么仁慈怎么来,虽知文人相轻,嫉恨于她,但在刘邦印象里,她一直斯文仁义且锦衣富贵,百姓爱戴的。
  他先去看了韩信,昨晚韩信喝多了,今日天光大亮还躲着,酒坛倒在地上,酒水浸入泥里。韩信这副模样刘邦也不生气,毕竟他看战报,韩信拿下魏地比他想的还快,将军能打胜仗,那其他就不是事。
  韩信迷迷糊糊翻身皱了皱眉,刘邦帮他倒了杯热水,他眼睛睁开一条缝见到刘邦,惊得坐起来,刘邦安抚的拍了拍他后背,喂他喝点水,“将军莫慌,先喝杯水醒醒酒。”
  韩信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头痛欲裂的脑子也回了点神,“谢汉王,臣昨日——”
  “无妨,将军平魏立了大功,寡人给你记着。喝些小酒,无妨。”
  刘邦对韩信一番劝慰,便离开了中军大帐,韩信也洗漱打理起来。
  刘邦又去了魏倩那,没有朝会,魏倩也刚起不久,喝着茶醒神,看见刘邦来了,先祝贺他拿下了巴蜀汉中。刘邦很是高兴,不过他们说上几句,刘邦想起事了。
  “你跟那个说客计较什么,找人打走便是,他哪值得你给自己惹一身骚。”
  “许是那天气性上来了,事多听得烦。”
  刘邦点点头,那倒也是,都有暴躁的时候,只能怪那蒯通不长眼。“下回注意些,这些日子魏相身边别离了人。”
  “臣知了。”
  “不过魏相的三个锦囊当真绝了,寡人离开时黔首们还拦着路,与他们再三保证已是汉地,约法三章才离去的。寡人给你记一大功,等过些日子便与你封赏,这魏地我骑于马上看了看,很是不错,日后用来做你的封地,亦是全了魏国旧地。”
  魏倩与刘邦的眼睛对上,他的眼中确实是喜悦之情,他刚得了千里之地,巴蜀与汉中,又得魏地。此时的刘邦很大方,历史上他也是边打边封王,比如张耳的赵王,彭越的梁王,只是得了天下后,才发现统一的天下又被自己分出去了。
  税虽然收得上来,但是百姓又不认汉了,统一得没有意义,只能又自己再打一遍,典型的给自己挖坑。
  魏倩让所有人都出去,此时的帐里不会有第三双耳朵。“汉王为什么要打天下?”
  “自然是为了除暴楚,安定天下。”
  魏倩点点头,“天下安定的前提是统一天下。”
  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是大家都对大周的分封制很是向往,并不认同秦的郡县制,刘邦也只能半分封半郡县,将信将疑的走,发现走不通,才又打了一遍。从分封大功臣变分封宗室与儿子,这种其实没什么变化,后来刘家人也打成一团。
  “可是汉王总想着分封,魏地封了我,那赵地打下来封谁?张耳吗?这样的天下打完了还是个诸王乱世,敢问汉王,那我们打这天下有什么意义?”
  “我知道丞相的意思,可天下豪杰随我打天下,当然是为了分天下,如果将这路堵死了,谁来助之,谁来治理天下?秦五百年都活得好好的,可统一不过十五年,天下皆言,秦亡于此。”
  “秦亡于严刑峻法,亡于
  重徭重税,亡于暴政独裁,独不亡于此。相反,郡县制是天下安定的良药,汉王能得天下,王上加白,为何要分天下?”
  刘邦怔了怔,他也想过如始皇一般统一定国,但他更清楚,正是有秦统一后二世而亡,天下人都对绝对的统一并不认同,天下人认同周室,分封诸侯王。
  “魏相,这天下哪能一意孤行,我们得考虑天下人的所思所想。”
  刘邦建立西汉,是他自己一步步打下来的,所以西汉弃了旧贵族,新贵族都是庶民,阶级也一直是流动的,到了汉武时期,人才来源不限于,养马的,放羊的,养猪的,做买卖的。
  这是因为刘邦带着一群布衣上了牌桌,后来的皇帝拥有选拔的权利,那么是不会让阶级固化来分自己的权。
  而刘秀的东汉,就是一群豪强帮他打下来,从东汉立国的那一刻起,阶级就固化了,他打天下快,是因为他让渡了皇权给豪强。
  后来这些人占领权利,互相勾结打压百姓,封锁了向上之道,成了世家门阀,开始了黑暗时代。
  而刘邦也有他的思维局限,但他很敏锐,这件事错了,他就会去修正,但是用天下做的试验,每试一次战火就重燃一次,魏倩有适合封建社会的标准答案。大明除了对女性丧心病狂外,这主要是朱元璋认知低,连先秦都嫌弃的殉葬都开始了,一半人口开始裹上了脚。
  思想很封闭,但它的制度其实是非常先进的,至少比汉唐宋都强上不少,而且没有儒家主流,百家争鸣的科举,思想上的碰撞,会开出更文明的花。
  “大王,你打下天下,当上皇帝,让天下人过上舒心的日子,这就是天下人的想法。其他野心家若要生事,便是反贼,那便诛之。”
  魏倩在扩张刘邦的皇权欲望,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道理,道理还是天子之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士民之怒,亦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就是这么互相暴力得朴实无华,忠心耿耿那是非常可贵难求的东西。
  “魏相有治国之策?”
  “臣这些日子所写,大王请看,大汉立国后若以儒治家,以法治国,以墨兴国,以农为本,其他百家亦是如此,集百家之长来选拔官吏,让官吏考试绝对的公平公正,那么大汉怎会缺官员治理呢?”
  魏倩将她写的治理体系给了刘邦,这个现在在地盘就实行还是立国后实行,全看他个人意愿。因为基本盘也大了,到了选贤举能的时候了,刘邦的眼光何其毒辣,他自然一眼就看中这东西的价值。
  魏倩看了看他变了的脸色,“大王,若依此执行,日后天下顺者昌,逆者亡,皇权富贵集于一家,不好吗?”
  魏倩给的饼太大,刘邦翻看着她写的东西,看完之后都沉默很久,他眼里有了权欲野心。也有了挣扎。
  “可魏相,你知道商鞅是怎么死的吗?”
  魏倩沉默了,她当然知道,她这是另一种变法,甚至更为疯狂的变法,过于超前的体制,天下人都将重新适应一个新的天下。
  她看着刘邦的眼睛,不畏不惧,她眼底澄澈,自从有了变革的权利,她的理想主义,终究压制了现实。她想往前走,都是在让天下人试制度,为什么不试试她的呢?
  “那么大王,会让我沦为商鞅吗?”
  “不会,”刘邦断然道,他怎会做如此忘恩负义的事?“可是魏相,我比你年长三十多岁,我百年之后,谁能护住你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