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她不可能与韩信独处,她很珍惜自己生命,并不想冒一点险。
“是的。”
“为什么呢?”
魏倩想了想,“因为你的守门郎将千里迢迢来长安告你谋反。”
韩信与她的眼睛对上,“不,魏相,我是问,为什么是你告我谋反?是因为我让人上魏府问询吗?”
他很平静,在府中宅了一个月,他消沉下来,也冷静下来。
魏倩看着他,她觉得韩信这人缺有人与他讲道理,于是她掰碎了与他说。
“韩信,你这个人实在太过于自我,也太过于不知世事。”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我都不懂你为什么要来提亲,难道我会放着丞相不当,去楚国给你当王后,成为你的踏脚石吗?”
韩信有些生气,“我没有这么想,你在汉国当丞相,是臣子,可来楚国当王后,难道不是当家做主吗?”
魏倩笑了起来,“韩信,陛下在给你们封王前,给了一纸诏书,封我为魏王,享有魏国。可我拒了,当着他面烧毁了那诏书,我连魏王都不想当,我怎么会去楚国当王后呢?”
她看着怔愣当场的韩信,“我并不觉得当臣子有什么不好,我俯仰无愧于天地,君王视我如手足,黎民视我为亲朋,我带着魏家拾阶而上,青史留我姓我名。这难道不比当一个史书连名字都只能留下模糊不清的王后好吗?更何况,韩信,你连一个臣子都当不好,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当君王呢?楚国你治了吗?插手得进去吗?”
“你觉得陛下老了,今后必定是你的天下,可是韩信,你打下天下,然后呢?你约束得了功臣吗?满足得了文臣吗?能让百家心服吗?救得了黎民吗?处理得了每个人的权欲心绪吗?能让上下一心,内外尽服吗?你不能,你甚至连一开始帮你的萧何都能断了来往。”
“然后你得了天下,又稳不住天下,只能如秦皇项羽一样,谁不服就杀谁,杀得天下人头滚滚,战场绵延无穷无尽,然后死在战场之上。你甚至没有秦皇的名正言顺,没有项羽的正大光明。韩信,你如何得这天下?你只会把天下拖入地狱。”
“我不会反!你们凭什么人人皆言我韩信狼子野心,必反!凭什么!”韩信大喊了起来,他听不下去,他不背这名。
魏倩也不生气,她很是平静,“因为你招兵买马,陈兵出入,收留逆党。还是诸侯王,一如当年汉王整顿兵马剑指项羽时,你一模一样。你不反,你做这样的姿态做什么?为了耍脾气闹别扭吗?”
韩信被魏倩的话噎得一时语塞,脸色涨红,拳头紧握,却又无力反驳。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低声道,“我没有反!如果我要反,我根本不会逼杀钟离眜,陛
下都来楚地了,我发兵岂不是更快?”
魏倩就是因为这样才无奈,“韩信,你与逆党抱怨,听他劝反,还商量起来了,并且开始了准备行动,你只是没在最后关头下决定,既然不下决定,前面的准备行动是什么?是威胁吗?让陛下还你兵权?可你是楚王,分庭抗礼后,怎么拿汉国的兵权?”
“韩信,你从来只自我的想你自己的委屈,你的赫赫战功,在功劳没开始分的时候抢走一个最好的封国,楚地富裕。你想过你手下将军吗?想过萧何吗?想过我的新政一直按郡县制走的吗?你没有想过,也不曾多看一眼,你抢走了偌大的楚,我的新政也濒临崩盘,过去的辛劳差点成云烟,你手下的功臣只能分边角料,萧何跟着你玩心跳,生怕因你反搭了自家进去。”
“韩信,我魏府三族百余人口,我能拿他们的命跟着你玩游戏吗?与你绝交不是我太绝情,而是你太吓人。人活这世上,不是只能封王才是完美人生,你少年得志,26岁立下不世之功,后人会铭记,史书会将为你大书特书。你造反人证物证罪证确凿,纵使满朝文武无一人求情,陛下不也是找理由将你放了吗?给你在朝堂留了位子,在长安留了最好的府宅。”
“他对你不够好吗?满朝对你不够敬重吗?大将军,我言尽于此,望你珍重。”
说完魏倩便带着盖公走了,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听不听是韩信的事,她肯说的这么细,全是以前相处得还不错,而韩信纯粹是没有教过他。
他年少就成了孤儿,也就没人教他为人处世,童年少年全是难堪的记忆,他知道别人对他好,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报。
越是与他关系亲近,他便越是折腾那人,他想从对方容忍度里,感受爱意,因为他极度缺爱,他便需要去别人那里汲取,源源不断的汲取。
可他汹涌的感情只在他自己那旋转,半点也不表达出来,因为光填自己都填不满,怎么给别人,这就是自我,不是他自私,只是他贫瘠,他需要别人源源不断滋养他。
所有人受不了他,而刘邦与他关系好是因为,刘邦是一个感情极为充沛的人,他不介意对任何人表现他的感情,他会深情并茂的拉着子房的手吹彩虹屁,他会惯着陈平的任性,他对每个沛县兄弟情深义重,对亲人不啬于给于最好的,哪怕是对他很不好的二嫂,他只是给人儿子起了个开玩笑的封号,刮羹侯。对后妃也是如此,反正不亏待,偏爱谁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会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你对我好给你个好名,对我不好给你个恶名,但总归是给了,侯的待遇是一样的。他不看别人的眼光,他喜欢成熟的,就后妃全是寡妇。哪怕是他年少的时候,也只与姐姐勾搭。
他与李世民一样,童年都是幸福的,他行三,刘老太公惯着他与幺子,他们一个年少仗剑骑马行天下,一个千里迢迢去大儒名下求学,他在沛县那小地方,是数一数二的快意人,自小在小伙伴羡慕追捧的眼神里长大,形成爱臭屁吹牛的模样。加上他长得好,谁见了都说是大贵之相,龙准而龙颜,运气也好,去哪酒楼哪酒楼生意爆满,老板年底就给他把账抹了,觉得他还是多来好,就当广告费了。
可是说他人生是畅快淋漓的,他少年去追信陵君,发现已经过世了就被张耳收为小弟,回沛县不想干活,就捞个亭长当当,类似于现代村长,官小也有下属,比百姓强。他打天下谋士们都奔涌而来,去晚了就挤不进去了,他嘻笑怒骂,怎么开心怎么来,大不了人惹急了道个歉,反正他脸皮厚。
童年少年的幸福治愈一生,反之需要一生去治愈童年。
魏倩在现代,童年不惨也不幸福,全是满满当当的学习课表,补习课表,家里不富裕,父母只催她上进,她弟弟也是,为了他们读书咬牙去市里买学区房,还房贷,余下的钱也都砸着给他们补习。
读书两字惯彻她现代人生,中考要考重点高中,不然人生就毁了,高考要考重点大学,不然人生就毁了,她不是个聪明人,所以她只能一遍遍刷题,比别人更努力。
她到了秦末,原身的记忆让她破防,忽视贯穿童年,不缺衣少食,但目不识丁,她都为原身委屈。如果是灵魂互换,只能希望原主能吸收得了她从小考到大的知识,幸好是毕业了,不然一个学术造假她是躲不了。
她并没有充沛的感情,她能心平气和与韩信相处,但给予不了对方想要的感情。她还得从张不疑那,从父母亲人,从君王同僚,从朋友下属那汲取情绪价值,从百姓推崇的眼里感受存在的意义。
她没有韩信那么极端缺失,但依旧缺失,她能理解韩信,因为她也缺,她不会像韩信那般作为,因为她懂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有来有往,你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
她从不吝啬付出。
盖公陪着她走在长安的街市上,颇有些感慨,“我年少做梦时,也没有想过天下会有这般畅快的模样。”
“畅快?”
盖公点头,他的声音有些悠长,“你还小,不知以前人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做错了什么,触犯了什么,甚至不敢大声说话。我提剑走过,心里都憋闷,以为人间就是这样。魏相啊,原来人间不是这样。”
第79章
七月初,天禄阁与石渠阁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魏倩早早安排好了府中的事务,带着丞相府上下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骊山。这次团建,她不仅带了张不疑与府中的官员,还特意邀请了盖公、南仲等几位心腹,甚至连平日里忙碌的萧何也被她硬拉了过来。
一行人骑马乘车,沿着官道向骊山进发。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气氛轻松愉快。魏倩骑着汗血马,身着一袭轻便的青衣,头戴帷帽,遮住了夏日的骄阳。她时不时与身旁的盖公、南仲等人谈笑风生,偶尔还回头看看后面的队伍,确保大家都跟得上。
到了骊山脚下,众人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山间绿树成荫,泉水潺潺,清风徐来,带着一丝凉意,瞬间驱散了夏日的酷暑。魏倩深吸一口气,笑道,“果然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是的。”
“为什么呢?”
魏倩想了想,“因为你的守门郎将千里迢迢来长安告你谋反。”
韩信与她的眼睛对上,“不,魏相,我是问,为什么是你告我谋反?是因为我让人上魏府问询吗?”
他很平静,在府中宅了一个月,他消沉下来,也冷静下来。
魏倩看着他,她觉得韩信这人缺有人与他讲道理,于是她掰碎了与他说。
“韩信,你这个人实在太过于自我,也太过于不知世事。”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我都不懂你为什么要来提亲,难道我会放着丞相不当,去楚国给你当王后,成为你的踏脚石吗?”
韩信有些生气,“我没有这么想,你在汉国当丞相,是臣子,可来楚国当王后,难道不是当家做主吗?”
魏倩笑了起来,“韩信,陛下在给你们封王前,给了一纸诏书,封我为魏王,享有魏国。可我拒了,当着他面烧毁了那诏书,我连魏王都不想当,我怎么会去楚国当王后呢?”
她看着怔愣当场的韩信,“我并不觉得当臣子有什么不好,我俯仰无愧于天地,君王视我如手足,黎民视我为亲朋,我带着魏家拾阶而上,青史留我姓我名。这难道不比当一个史书连名字都只能留下模糊不清的王后好吗?更何况,韩信,你连一个臣子都当不好,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当君王呢?楚国你治了吗?插手得进去吗?”
“你觉得陛下老了,今后必定是你的天下,可是韩信,你打下天下,然后呢?你约束得了功臣吗?满足得了文臣吗?能让百家心服吗?救得了黎民吗?处理得了每个人的权欲心绪吗?能让上下一心,内外尽服吗?你不能,你甚至连一开始帮你的萧何都能断了来往。”
“然后你得了天下,又稳不住天下,只能如秦皇项羽一样,谁不服就杀谁,杀得天下人头滚滚,战场绵延无穷无尽,然后死在战场之上。你甚至没有秦皇的名正言顺,没有项羽的正大光明。韩信,你如何得这天下?你只会把天下拖入地狱。”
“我不会反!你们凭什么人人皆言我韩信狼子野心,必反!凭什么!”韩信大喊了起来,他听不下去,他不背这名。
魏倩也不生气,她很是平静,“因为你招兵买马,陈兵出入,收留逆党。还是诸侯王,一如当年汉王整顿兵马剑指项羽时,你一模一样。你不反,你做这样的姿态做什么?为了耍脾气闹别扭吗?”
韩信被魏倩的话噎得一时语塞,脸色涨红,拳头紧握,却又无力反驳。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低声道,“我没有反!如果我要反,我根本不会逼杀钟离眜,陛
下都来楚地了,我发兵岂不是更快?”
魏倩就是因为这样才无奈,“韩信,你与逆党抱怨,听他劝反,还商量起来了,并且开始了准备行动,你只是没在最后关头下决定,既然不下决定,前面的准备行动是什么?是威胁吗?让陛下还你兵权?可你是楚王,分庭抗礼后,怎么拿汉国的兵权?”
“韩信,你从来只自我的想你自己的委屈,你的赫赫战功,在功劳没开始分的时候抢走一个最好的封国,楚地富裕。你想过你手下将军吗?想过萧何吗?想过我的新政一直按郡县制走的吗?你没有想过,也不曾多看一眼,你抢走了偌大的楚,我的新政也濒临崩盘,过去的辛劳差点成云烟,你手下的功臣只能分边角料,萧何跟着你玩心跳,生怕因你反搭了自家进去。”
“韩信,我魏府三族百余人口,我能拿他们的命跟着你玩游戏吗?与你绝交不是我太绝情,而是你太吓人。人活这世上,不是只能封王才是完美人生,你少年得志,26岁立下不世之功,后人会铭记,史书会将为你大书特书。你造反人证物证罪证确凿,纵使满朝文武无一人求情,陛下不也是找理由将你放了吗?给你在朝堂留了位子,在长安留了最好的府宅。”
“他对你不够好吗?满朝对你不够敬重吗?大将军,我言尽于此,望你珍重。”
说完魏倩便带着盖公走了,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听不听是韩信的事,她肯说的这么细,全是以前相处得还不错,而韩信纯粹是没有教过他。
他年少就成了孤儿,也就没人教他为人处世,童年少年全是难堪的记忆,他知道别人对他好,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报。
越是与他关系亲近,他便越是折腾那人,他想从对方容忍度里,感受爱意,因为他极度缺爱,他便需要去别人那里汲取,源源不断的汲取。
可他汹涌的感情只在他自己那旋转,半点也不表达出来,因为光填自己都填不满,怎么给别人,这就是自我,不是他自私,只是他贫瘠,他需要别人源源不断滋养他。
所有人受不了他,而刘邦与他关系好是因为,刘邦是一个感情极为充沛的人,他不介意对任何人表现他的感情,他会深情并茂的拉着子房的手吹彩虹屁,他会惯着陈平的任性,他对每个沛县兄弟情深义重,对亲人不啬于给于最好的,哪怕是对他很不好的二嫂,他只是给人儿子起了个开玩笑的封号,刮羹侯。对后妃也是如此,反正不亏待,偏爱谁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会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你对我好给你个好名,对我不好给你个恶名,但总归是给了,侯的待遇是一样的。他不看别人的眼光,他喜欢成熟的,就后妃全是寡妇。哪怕是他年少的时候,也只与姐姐勾搭。
他与李世民一样,童年都是幸福的,他行三,刘老太公惯着他与幺子,他们一个年少仗剑骑马行天下,一个千里迢迢去大儒名下求学,他在沛县那小地方,是数一数二的快意人,自小在小伙伴羡慕追捧的眼神里长大,形成爱臭屁吹牛的模样。加上他长得好,谁见了都说是大贵之相,龙准而龙颜,运气也好,去哪酒楼哪酒楼生意爆满,老板年底就给他把账抹了,觉得他还是多来好,就当广告费了。
可是说他人生是畅快淋漓的,他少年去追信陵君,发现已经过世了就被张耳收为小弟,回沛县不想干活,就捞个亭长当当,类似于现代村长,官小也有下属,比百姓强。他打天下谋士们都奔涌而来,去晚了就挤不进去了,他嘻笑怒骂,怎么开心怎么来,大不了人惹急了道个歉,反正他脸皮厚。
童年少年的幸福治愈一生,反之需要一生去治愈童年。
魏倩在现代,童年不惨也不幸福,全是满满当当的学习课表,补习课表,家里不富裕,父母只催她上进,她弟弟也是,为了他们读书咬牙去市里买学区房,还房贷,余下的钱也都砸着给他们补习。
读书两字惯彻她现代人生,中考要考重点高中,不然人生就毁了,高考要考重点大学,不然人生就毁了,她不是个聪明人,所以她只能一遍遍刷题,比别人更努力。
她到了秦末,原身的记忆让她破防,忽视贯穿童年,不缺衣少食,但目不识丁,她都为原身委屈。如果是灵魂互换,只能希望原主能吸收得了她从小考到大的知识,幸好是毕业了,不然一个学术造假她是躲不了。
她并没有充沛的感情,她能心平气和与韩信相处,但给予不了对方想要的感情。她还得从张不疑那,从父母亲人,从君王同僚,从朋友下属那汲取情绪价值,从百姓推崇的眼里感受存在的意义。
她没有韩信那么极端缺失,但依旧缺失,她能理解韩信,因为她也缺,她不会像韩信那般作为,因为她懂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有来有往,你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
她从不吝啬付出。
盖公陪着她走在长安的街市上,颇有些感慨,“我年少做梦时,也没有想过天下会有这般畅快的模样。”
“畅快?”
盖公点头,他的声音有些悠长,“你还小,不知以前人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做错了什么,触犯了什么,甚至不敢大声说话。我提剑走过,心里都憋闷,以为人间就是这样。魏相啊,原来人间不是这样。”
第79章
七月初,天禄阁与石渠阁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魏倩早早安排好了府中的事务,带着丞相府上下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骊山。这次团建,她不仅带了张不疑与府中的官员,还特意邀请了盖公、南仲等几位心腹,甚至连平日里忙碌的萧何也被她硬拉了过来。
一行人骑马乘车,沿着官道向骊山进发。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气氛轻松愉快。魏倩骑着汗血马,身着一袭轻便的青衣,头戴帷帽,遮住了夏日的骄阳。她时不时与身旁的盖公、南仲等人谈笑风生,偶尔还回头看看后面的队伍,确保大家都跟得上。
到了骊山脚下,众人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山间绿树成荫,泉水潺潺,清风徐来,带着一丝凉意,瞬间驱散了夏日的酷暑。魏倩深吸一口气,笑道,“果然是个避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