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身后老宦官垂首不语。
戚夫人转身,裙角扫过青石板上的落花,“你说——太子能吗?”
戚夫人寝殿里,熏香袅袅。戚夫人将儿子搂在怀中,指尖梳理着他柔软的发丝。
“如意,今日太傅夸你了?”
小皇子兴奋地点头,“太傅说儿臣比太子哥哥聪慧!”
戚夫人指尖一顿,随即微笑,“那如意想不想……以后住在未央宫正殿?”
“正殿不是父皇住的吗?”
“是啊。”戚夫人望着烛火轻笑,“但你父皇说过——此子类我。”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至。
御史大夫周昌最先察觉异样。
“陛下近日……”他在宫门廊下拦住下朝的魏倩,花白胡须颤抖,“频频召见戚夫人母子。”
魏倩望向宣室殿方向,或许刘邦正抱着刘如意骑马玩。
“周大夫,为何与我说?”
老臣突然跪下重重叩首,“请丞相保全太子!”
青石板上水花四溅,混着老人压抑的哽咽。
魏倩人都麻了,将他扶起,一言不发的离开了,太子哪需要她去保全,吕后哪是省油的灯。只是这两年,吕家越发放肆了,刘邦如梗在喉,觉得太子上位,他的天下跟帮吕家打的有什么区别?
他想起了吕公的相面,再想吕家如今的作为,他遍体生寒,他不可避免的阴谋论了,这就更导致如今局面。
魏倩直接回府,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事太过于危险,魏倩不敢与其他人说,哪怕是南仲,但她需要外置大脑,于是她找上了盖公。
盖公与魏倩下棋,她执黑,盖公执白。
棋盘上星位已定,黑白交错间,杀机暗藏。盖公落下一子,忽然道,“丞相心不静。”
魏倩盯着棋盘,指尖的黑子迟迟未落,“先生觉得,这局棋该如何破?”
盖公捋须,目光深远,“棋局如朝局,进退之间,自有其道。”
他缓缓落下一枚白子,封住黑棋气口,“有时候,不动——便是最好的动。”
魏倩一怔,随即苦笑,“可如今风雨欲来,如何能独善其身?”
盖公抬眸,苍老的眼中锐利,“皇后自有她的手段。而陛下……”他顿了顿,“陛下终究是陛下。”
魏倩已经能闻弦琴而知雅意了,这起因是吕家越线,让刘邦感受到威胁,他已年老,这威胁让他如梗在喉,吐不出,咽不下。
而太子仁弱,这样的太子可预见的在母亲手里过不了一招,刘邦识人很准,他想到了吕太公的相面。
他又联想到一些很不好的事情,比如田氏代齐。
这是吕后可以做到的事情,史上吕家甚至为此努力,她杀了许多刘家人,可是在不引起动荡的情况下,杀完是不可能的。
刘家人数太多了。
吕后称制,要还政于刘氏她有太多不甘,因为刘盈死了,活着的子嗣又幼,极幼,到了吕后死时才四岁。
刘家里没有她的血脉,对于大权在握的她自然不甘心,但她是个有理智且爱民的人。
吕家人觉得她可以做到偷天换日,于是放肆起来,但是这般江山必要留血,那些跟着刘帮打天下的功臣们与诸侯王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大哥死了听大嫂的,没说大嫂把大哥全家灭族了他们还干看着吧?
现代人往往被春秋笔法认为,刘邦是个市井流氓,是小人。
但古代人可不是这般认为,从东汉匃奴非要姓刘,认刘邦当祖宗,宋后突厥非要姓刘,认刘邦当祖宗,后族姓萧,认萧何当祖宗来看。
古代是真心实意认为刘邦是千古英雄,自家祖宗不能望其项背的那种。
后世都如此,更别说当代,汉初的这个时间轴。吕家这么想纯粹是发癫,然后,他们被吕后亲手献祭了。
真正的献祭,那时的吕家已被权欲冲昏头脑,没有看见吕后眼中的不忍。
吕家如果篡汉,那么汉室江山分崩离析只在瞬间,所有人都会沸反,小人得志不是这般得志的。
不反难道他们要跪在这群小人的殿陛之下?他们配吗?
如同功臣们觉得戚夫人不配一样,吕家人坐上皇位,他们直接会掀桌,不带半分犹豫,谁不掀会被笑话死。
吕后不可能让这样的事发生,但那个时候,刘邦的子嗣里,没有能当大任者,文帝以前装得太懦弱了,他八岁入代国,跪地而行,就这般,谁会看得上他。
吕后没将他放在眼里,他逃过一劫,在吕后的政治生涯里,苟活了下来。
可刘盈摆烂,自己玩死了自己,一下子就把母亲推到风口浪尖,那时的江山飘摇,她扶幼帝,她看着功臣们如狼一样的野心,不加遮掩的。
她为了巩固权位,她无人可用,原先的朝堂要职,没有一个吕家人,吕家人猖狂,也祸害不了太多。
但这时就变了,吕家人实在太差,差到能听懂吕后话的,只有她妹妹。
这样的小人猖狂之后,当然是人人恨,但那时吕后不在乎了,她将吕家人推到他们接不下来的高位,光封王就封了五个,就是在献祭这些人了。
吕雉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她爱民如子,她在位期间,朝堂疯是疯了点,但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其田。
她一边要权力,一边要天下太平,能献祭的,只有那些做着春秋大梦的吕家人了,他们真的想代刘。
吕后的政治嗅觉何其敏锐,最后摆了他们一道,吕后只肯称制,就是不往前迈一步。老板不进步,他们怎么进步,都到这个关头了,你说你是高皇后?
吕后入了长陵的当晚,吕家人就被清洗了,也因为文帝的懦弱,功臣们觉得他好拿捏,居然秘密通知他来,只通知他一个。
皇位从天而降,但明显是个烂摊子,文帝不背这锅。
文帝到了长安再三拒之,功臣再三要求,最后文帝还是不去,皇位上还有小皇帝呢,于是僵持到另一个皇子过来,宰了小皇帝,然后功臣们说他造反,把他踢下去。
然后求文帝上去了,结果傻眼了,你不好糊弄啊?
这就是吕后后期,因为她的功绩太突出,她几乎是献祭了自己家来保住了刘氏江山,所以她入本纪,无人质疑。
没有她,刘氏江山早被功臣们连合刘姓诸侯王啃完了。
二世而亡妥妥的。
刘邦也知道,此时只有吕后能守住自己的江山,但吕家人都野心写在脑门上的样子,让他恨得日夜难宁。
吕泽死后,吕家就没正常人了。
他们小人得志,他
们无能,偏偏要张狂,要大权,在吕家这种操作下,刘邦再三贬斥吕家,朝堂他们一分权都无有了。
吕后此时就是光杆司令,她的羽翼渐丰,但羽翼被斥没了。
刘邦可以做到废太子了,这才是可怕的,吕后手里的牌,都不能拿出来,否则更会被刘邦猜忌。
他们夫妻二人就是剑拔弩张了,到了这般关头,刘邦这人,说他是政治动物,他又有温情。
比如他对韩信,每次刚开始恨得想他死,过两天气消又想到人的好。他对吕雉也是如此,他知道她的野心能力,彭越就是最好的试卷,她给刘邦秀了自己的肌肉。
你的江山,我可以。
刘邦也认她可以,但不认吕家啊,他每次想废太子,又下不了决心,太子守不住江山,但皇后可以。
所以当戚夫人跳出来,要如意当太子,他真的动了这念头,所以任戚夫人去挑衅皇后,看她能做到哪一步,看朝臣的站队。
而此时,魏倩就面临这样的朝局。
毁灭吧。
戚夫人到底是怎么敢的?
彭越那些肉酱就是少给她送了一瓶,对一个来求她的故交,都能剁碎的人,她到底是吃了哪个熊心豹子胆。
敢去这么招惹,当她的仇人的!
魏倩简直不能理解,勇还是戚夫人勇,整个朝堂对吕后惧怕无比,只有她,敢去这么狠的结下死仇。
戚夫人眼中,她儿子离皇位只有,——这个距离,一步之遥。
事实上她儿子离皇位,——————∞天涯海角的距离。
如意才六岁啊,她怎么敢的?!
魏倩想不通,她更心疼自己,周昌跪求她,如果她不帮忙,吕后会怎么想?
啊?!
她帮忙现老板会怎么想?!
啊——
她简直想仰天长啸,立刻告老还乡。
魏倩看着这盘棋局,“盖公,我只是下不了决心罢了。”
如果她为自保,占了太子,其实很伤刘邦,毕竟萧何,张良,陈平,与功臣,看似中立,其实都站吕后,此时只有一个韩信,站在了刘邦身后,他一人,可抵千军。
他们站吕后是只能活到吕后朝,她不是啊,明显她的未来还很长。
她为刘邦出谋划策,但她也是刘邦一手扶持的,如果她站了皇后,且不说刘邦怎么看她,就是吕后要怎么看她?
戚夫人转身,裙角扫过青石板上的落花,“你说——太子能吗?”
戚夫人寝殿里,熏香袅袅。戚夫人将儿子搂在怀中,指尖梳理着他柔软的发丝。
“如意,今日太傅夸你了?”
小皇子兴奋地点头,“太傅说儿臣比太子哥哥聪慧!”
戚夫人指尖一顿,随即微笑,“那如意想不想……以后住在未央宫正殿?”
“正殿不是父皇住的吗?”
“是啊。”戚夫人望着烛火轻笑,“但你父皇说过——此子类我。”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至。
御史大夫周昌最先察觉异样。
“陛下近日……”他在宫门廊下拦住下朝的魏倩,花白胡须颤抖,“频频召见戚夫人母子。”
魏倩望向宣室殿方向,或许刘邦正抱着刘如意骑马玩。
“周大夫,为何与我说?”
老臣突然跪下重重叩首,“请丞相保全太子!”
青石板上水花四溅,混着老人压抑的哽咽。
魏倩人都麻了,将他扶起,一言不发的离开了,太子哪需要她去保全,吕后哪是省油的灯。只是这两年,吕家越发放肆了,刘邦如梗在喉,觉得太子上位,他的天下跟帮吕家打的有什么区别?
他想起了吕公的相面,再想吕家如今的作为,他遍体生寒,他不可避免的阴谋论了,这就更导致如今局面。
魏倩直接回府,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事太过于危险,魏倩不敢与其他人说,哪怕是南仲,但她需要外置大脑,于是她找上了盖公。
盖公与魏倩下棋,她执黑,盖公执白。
棋盘上星位已定,黑白交错间,杀机暗藏。盖公落下一子,忽然道,“丞相心不静。”
魏倩盯着棋盘,指尖的黑子迟迟未落,“先生觉得,这局棋该如何破?”
盖公捋须,目光深远,“棋局如朝局,进退之间,自有其道。”
他缓缓落下一枚白子,封住黑棋气口,“有时候,不动——便是最好的动。”
魏倩一怔,随即苦笑,“可如今风雨欲来,如何能独善其身?”
盖公抬眸,苍老的眼中锐利,“皇后自有她的手段。而陛下……”他顿了顿,“陛下终究是陛下。”
魏倩已经能闻弦琴而知雅意了,这起因是吕家越线,让刘邦感受到威胁,他已年老,这威胁让他如梗在喉,吐不出,咽不下。
而太子仁弱,这样的太子可预见的在母亲手里过不了一招,刘邦识人很准,他想到了吕太公的相面。
他又联想到一些很不好的事情,比如田氏代齐。
这是吕后可以做到的事情,史上吕家甚至为此努力,她杀了许多刘家人,可是在不引起动荡的情况下,杀完是不可能的。
刘家人数太多了。
吕后称制,要还政于刘氏她有太多不甘,因为刘盈死了,活着的子嗣又幼,极幼,到了吕后死时才四岁。
刘家里没有她的血脉,对于大权在握的她自然不甘心,但她是个有理智且爱民的人。
吕家人觉得她可以做到偷天换日,于是放肆起来,但是这般江山必要留血,那些跟着刘帮打天下的功臣们与诸侯王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大哥死了听大嫂的,没说大嫂把大哥全家灭族了他们还干看着吧?
现代人往往被春秋笔法认为,刘邦是个市井流氓,是小人。
但古代人可不是这般认为,从东汉匃奴非要姓刘,认刘邦当祖宗,宋后突厥非要姓刘,认刘邦当祖宗,后族姓萧,认萧何当祖宗来看。
古代是真心实意认为刘邦是千古英雄,自家祖宗不能望其项背的那种。
后世都如此,更别说当代,汉初的这个时间轴。吕家这么想纯粹是发癫,然后,他们被吕后亲手献祭了。
真正的献祭,那时的吕家已被权欲冲昏头脑,没有看见吕后眼中的不忍。
吕家如果篡汉,那么汉室江山分崩离析只在瞬间,所有人都会沸反,小人得志不是这般得志的。
不反难道他们要跪在这群小人的殿陛之下?他们配吗?
如同功臣们觉得戚夫人不配一样,吕家人坐上皇位,他们直接会掀桌,不带半分犹豫,谁不掀会被笑话死。
吕后不可能让这样的事发生,但那个时候,刘邦的子嗣里,没有能当大任者,文帝以前装得太懦弱了,他八岁入代国,跪地而行,就这般,谁会看得上他。
吕后没将他放在眼里,他逃过一劫,在吕后的政治生涯里,苟活了下来。
可刘盈摆烂,自己玩死了自己,一下子就把母亲推到风口浪尖,那时的江山飘摇,她扶幼帝,她看着功臣们如狼一样的野心,不加遮掩的。
她为了巩固权位,她无人可用,原先的朝堂要职,没有一个吕家人,吕家人猖狂,也祸害不了太多。
但这时就变了,吕家人实在太差,差到能听懂吕后话的,只有她妹妹。
这样的小人猖狂之后,当然是人人恨,但那时吕后不在乎了,她将吕家人推到他们接不下来的高位,光封王就封了五个,就是在献祭这些人了。
吕雉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她爱民如子,她在位期间,朝堂疯是疯了点,但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其田。
她一边要权力,一边要天下太平,能献祭的,只有那些做着春秋大梦的吕家人了,他们真的想代刘。
吕后的政治嗅觉何其敏锐,最后摆了他们一道,吕后只肯称制,就是不往前迈一步。老板不进步,他们怎么进步,都到这个关头了,你说你是高皇后?
吕后入了长陵的当晚,吕家人就被清洗了,也因为文帝的懦弱,功臣们觉得他好拿捏,居然秘密通知他来,只通知他一个。
皇位从天而降,但明显是个烂摊子,文帝不背这锅。
文帝到了长安再三拒之,功臣再三要求,最后文帝还是不去,皇位上还有小皇帝呢,于是僵持到另一个皇子过来,宰了小皇帝,然后功臣们说他造反,把他踢下去。
然后求文帝上去了,结果傻眼了,你不好糊弄啊?
这就是吕后后期,因为她的功绩太突出,她几乎是献祭了自己家来保住了刘氏江山,所以她入本纪,无人质疑。
没有她,刘氏江山早被功臣们连合刘姓诸侯王啃完了。
二世而亡妥妥的。
刘邦也知道,此时只有吕后能守住自己的江山,但吕家人都野心写在脑门上的样子,让他恨得日夜难宁。
吕泽死后,吕家就没正常人了。
他们小人得志,他
们无能,偏偏要张狂,要大权,在吕家这种操作下,刘邦再三贬斥吕家,朝堂他们一分权都无有了。
吕后此时就是光杆司令,她的羽翼渐丰,但羽翼被斥没了。
刘邦可以做到废太子了,这才是可怕的,吕后手里的牌,都不能拿出来,否则更会被刘邦猜忌。
他们夫妻二人就是剑拔弩张了,到了这般关头,刘邦这人,说他是政治动物,他又有温情。
比如他对韩信,每次刚开始恨得想他死,过两天气消又想到人的好。他对吕雉也是如此,他知道她的野心能力,彭越就是最好的试卷,她给刘邦秀了自己的肌肉。
你的江山,我可以。
刘邦也认她可以,但不认吕家啊,他每次想废太子,又下不了决心,太子守不住江山,但皇后可以。
所以当戚夫人跳出来,要如意当太子,他真的动了这念头,所以任戚夫人去挑衅皇后,看她能做到哪一步,看朝臣的站队。
而此时,魏倩就面临这样的朝局。
毁灭吧。
戚夫人到底是怎么敢的?
彭越那些肉酱就是少给她送了一瓶,对一个来求她的故交,都能剁碎的人,她到底是吃了哪个熊心豹子胆。
敢去这么招惹,当她的仇人的!
魏倩简直不能理解,勇还是戚夫人勇,整个朝堂对吕后惧怕无比,只有她,敢去这么狠的结下死仇。
戚夫人眼中,她儿子离皇位只有,——这个距离,一步之遥。
事实上她儿子离皇位,——————∞天涯海角的距离。
如意才六岁啊,她怎么敢的?!
魏倩想不通,她更心疼自己,周昌跪求她,如果她不帮忙,吕后会怎么想?
啊?!
她帮忙现老板会怎么想?!
啊——
她简直想仰天长啸,立刻告老还乡。
魏倩看着这盘棋局,“盖公,我只是下不了决心罢了。”
如果她为自保,占了太子,其实很伤刘邦,毕竟萧何,张良,陈平,与功臣,看似中立,其实都站吕后,此时只有一个韩信,站在了刘邦身后,他一人,可抵千军。
他们站吕后是只能活到吕后朝,她不是啊,明显她的未来还很长。
她为刘邦出谋划策,但她也是刘邦一手扶持的,如果她站了皇后,且不说刘邦怎么看她,就是吕后要怎么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