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的政令畅通无阻,她在朝堂如鱼得水,只因为老板老了她就要换新老板,此时的吕后会得意,那吕后老的时候呢?
  她怎么办?
  她怎么平复一个多疑的太后?
  而周昌那一跪,把她陷入了一种两难困境,她恨得牙痒痒。
  她都看周易入道了,能不能放过出家人?
  盖公叹了口气,“魏相心如明镜,何必自扰?有时候,说话是门学问,你直白的说,比拐弯抹角有用,你本就没有站队,怕什么站队之事呢?”
  第97章
  魏倩开始装死,对万事充耳不闻,除了朝政,天家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办吧。
  从钟离眜下场可知,疏不间亲,她终于只是朝臣,插手天家夫妻事做什么?
  更何况刘邦想废太子,并没有单纯喜欢如意,这中间事复杂着呢,刘吕两家掰扯不清的,这种复杂的事,不适合她这种简单的人。
  但很多事情不是她想避开就避开的,而且刘邦扶持谁不好,扶持戚姫,这两夫妻不就是欺负戚姬蠢吗?
  看薄姫,她除了去跟皇后请安,就没有任何存在感。
  魏倩又开始了除了上朝办事就不出门的岁月,不开宴会,也不去参加宴会,谁来邀请都拒绝。
  但人这么闲下来很颓废,魏倩觉得如今的气氛太严肃了,需要一些娱乐来缓冲一下,都是一家人,干嘛苦大仇深的呢?
  魏倩决定在家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写点吸人眼球的东西,转移转移注意力。
  魏倩决定写小说,这个不需要诗词才华,她直接用大白话就好,反正她写的没韵脚的东西多了去了。
  既然要转移注意力,自然要写点炸裂的故事,有什么比野史小说更让人炸裂的呢?
  人都是活在现实里的,现实有太多苦闷,就得看看不切实际的东西。
  暮色如砚台中化开的陈墨,一寸寸浸染着窗棂外的天空。魏倩独坐窗前,一豆灯火在她手边摇曳,将她的侧影投在雪白的宣纸上,与那些未干的墨迹重叠交融。
  窗外,一株老树正值花期,月光筛过层层叠叠的花瓣,夜风拂过时,便有花瓣簌簌飘落,有几片沾着露水的竟穿过半开的窗扉,悄然停驻在魏倩的袖口。她也不拂去,任那带着春寒的花瓣在上面洇开小小的湿痕。
  笔锋在纸上沙沙游走,像春蚕啃食桑叶般细密急促。
  她写的是烽火戏诸侯,这个时候是不知道这个故事的,这并不是历史,是后人杜撰的故事。
  对于这个时代,唯一的故事是牛郎织女的地方,任何喜闻乐见的故事,在这里都可以流行起来,引发震动。
  而且她所熟知的小说,都是明清的,时代不同,那个年代的小说,放到汉初,其实没有什么代入感,但是战国就不一样了,离得不远,但也不近,旧贵族都不成气候,造起谣来没有压力。
  【这是一个发生在东周战国的故事。】
  姒阳初见那女子时,渭水正泛着血色。
  太阳沉沉坠入大河,将河面染成赤红。他本为巫祝寻药引而来,此时丛林很深,草木疯长,他只得用木棍扫荡开一条路,却在芦苇丛中看见一截苍白的腕子——像未及染色的素缯,突兀地横在淤泥与水草之间。
  姒阳心中大惊失色,以为这里有尸体,这河水离他的村庄很近,如果有尸体,村里人喝了这河水,就会生病。
  他咬牙想了想,如果是尸体,不要害怕,烧了就好,免得出现祸事。
  姒阳涉水而去,拨开芦苇的手被锋利的叶缘割出血痕。女子半浸在水中,玄色深衣破损处露出凝脂般的肌肤。最触目惊心的是她颈间一道淤痕,似被人用绳索狠狠勒过。
  当姒阳将她翻过来时,呼吸为之一窒。女子面上沾着泥污,却掩不住那惊心动魄的轮廓。尤其是此刻她突然睁开的眼睛——如寒潭映月,清冷得让人心惊。
  姒阳大骇,这——这居然还活着?
  “犬戎——屠了城——”女子声音嘶哑,看着他,如山林的山鬼,又似水里的幽魂,就不似世间人,她指尖抠进姒阳臂膀,“全死了,”
  他听闻犬戎,才回了魂,他有些害怕的看着这美人,她实在过于诡异,可是他看着她的美貌,这世间无人会对她下死手的美貌,他也是个俗人,他下不了手。
  眼看着天要黑了,如果在最后一缕光芒消失时没有回到村子,他也会有危险,他咬咬牙,将她背了起来。
  姒阳背她回村后,这女子方才像受了重伤,可是这会却又能坐起来,没有被襦,她坐在火堆旁取暖,火光映着她的脸如梦似幻。
  老巫祝盯着女子看了许久,露出一种他看不懂的眼神,突然伏地大拜,“此女有后妃之相!”
  美人听了没有丝毫波动,只觉得困乏,姒阳想着她重伤,便带她去木屋休息。
  当夜,他睡不着,月色非常明亮,姒阳蹲在火塘边煎药。父亲因谏周王修德政被囚于镐京大狱已三月有余。药罐咕嘟作响,他突然想起白日老巫祝的话,一个念头如野火燎原。
  他这般想着,面色也变得不可琢磨。
  “你要献我于周王?”
  美人漂渺的声音传来,姒阳惊得摔了药勺。女子不知何时醒了,正倚在门边看他。月光从茅檐缝隙漏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美得不像俗世人,他一直不敢问她的身世,因着私心,且当她是个凡人。
  “我父被囚...”姒阳喉结滚动,“而周王好美色...”
  女子笑了,那是姒阳第一次见她笑,唇角勾起时,左颊现出个小小的涡。
  “好。”她说,“我名褒姒。”
  赴镐京那日,秋雨绵绵。姒阳用全部家当换了辆牛车,铺了最软的茅草。褒姒裹着他母亲的旧葛衣,安静得像尊玉人。行至崤山遇雨,他们宿在废弃的烽燧里。
  姒阳生起火,看褒姒在火光中梳发。她的头发像鸦羽般黑亮,逶迤在地上如同流淌的夜色。
  此时的他没有一开始的害怕,这美人纵使是山中精怪,也实在无害。
  只安静的美丽着。
  “你真美。”话一出口姒阳就红了脸,“像...像
  《诗经》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褒姒忽然转头看他,眼中跳动着两簇小小的火焰。她又笑了,这次连眼睛都弯起来。姒阳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却不知是因为那笑容,还是因为明日就要将她送入王宫。
  他想,只是周天子的富贵,才能养得起这般美人,而他只能让她穿着旧衣裳。
  她注定是天上月,落入平常百姓家,那人承受不住,就会带来灾祸。
  他不去想老巫祝眼中奇怪的情绪,老巫祝明明厌周室,那日为何伏地大拜?
  他不想去想,他只想救回他的父亲。
  周王宫比姒阳想象的还要宏伟。九重台阶上,着玄端冕服的周天子像尊漆黑的神像。姒阳伏在丹墀,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罪臣之子姒阳,献美人以求父赦...”
  周天子从他们进来的那刻,就落在了褒姒的身上,看着她盈盈一握的身姿,当即就惊为天人。
  “女子抬头。”
  幽王的声音意外地年轻。姒阳抬眼,看见君王已离座而下,十二旒玉冕叮当作响。他的目光死死黏在褒姒身上,连呼吸都停滞了。
  那日,姒阳父亲被释归家。而褒姒留在王宫,受封为妃。
  姒阳有些怅然若失,那般的女子,确实只有天子才能将她捧起。
  再见到褒姒已是次年春祭,姒阳因父亲官复原职得以随行入宫。章华台上,褒姒着鞠衣翟纹,玉组佩叮咚。她比初见时丰腴了些,却像被抽走了魂魄——尤其是那双眼睛,曾经映着渭水月光的眼睛,如今如同两潭死水。
  她清冷冷的看过来,姒阳忙低下了头。
  幽王正命乐师奏新曲,虢石父等谄臣在一旁凑趣。姒阳看见君王不时凑到褒姒耳边说话,她却连睫毛都不曾颤动。
  “褒夫人不笑久矣。”带路的小寺人低语,“大王悬赏千金求逗笑之法...”
  姒阳想起烽燧里那个笑容,胸口突然发闷。离宫时他回头望,见褒姒独立高台,风吹起她素纱的衣袂,仿佛随时会羽化登仙。
  后来姒阳常在父亲朝议时听闻宫闱之事,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裂帛千匹。又废申后,黜太子,最后竟在骊山点燃烽火——
  ——
  魏倩写到此戛然而止,第一幕已经结束,这是一个很方便舞台剧的故事,在太子之争她不能站队,却不能不表态,那以这故事来以古为鉴,最好不过。
  魏倩将此投给张不疑的报社,于是两日后报社的一块版面,有了一个魏倩的投稿,新的写作形势让天下大惊。
  未央宫前殿,晨钟刚歇,群臣肃立。
  魏倩闭目坐于自己的位子上,她这段时日上朝,为了不痛苦面具,就干脆闭目养神,不发一言了。
  刘邦高坐龙椅,面色沉郁,目光扫过阶下诸臣,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似在思量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