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给得太少,又怕被盘剥,没有保障,当然不愿去忙活,她的治下百姓可积极了。
  他们说的一加再加,魏倩看来,咦,你们还能再抠一点吗?
  这可是王朝初年,机会都很多,百姓都不愿意动,这事只能从诸侯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大家其实都是自治,人家没犯法,去人家的地方指手画脚就不礼貌了,所以魏倩从来不管。但是人都是往好的方面学,诸侯现在不肯出利,让利于民,他们是没有看到真正的繁华,当咸阳当大梁转起来了。
  从税收可以看收入,钱财不动人心,只能说明钱财不够多,当看到足够富的时候,还是可以效仿的富,没有人会不动心。
  那个时候不用魏倩说,他们自己会来求指教,而发展需要读书,需要墨农。
  墨农都是你想要我的武功,就必须要我的思想。你不要我的思想,就休想拿走我的武功,除非钱给够。
  而今墨家的思想,也没有那么偏激了,他们综合了一下,毕竟科举考试,也是要考综合的。
  所以诸侯要发展,那么知识的能量就会洒下去,要改变一张画好的纸很难,但在一片空白的纸上做画却很容易。
  百家争鸣,他们自己会揉杂出一种他们的思想,都是教化万民,分什么高低贵贱?
  她并不需要去刻意教什么,她只需要做好自己,人是会学习的动物,她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这个时代的,那么就应该让这个时代自己去探索,她只需要把握住权力,不引发战争,不兴刀兵,就够了。
  生产力的提高注定会带来思想上的提高,也注定会带来人权。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百家争鸣,有竞争才有突破,生产力或思想有突破才能面对这地球上轮回的灾难。
  不然每一次乱世就像一次末日,无休无止。只有他们自己去选择,去努力,上位者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公正。
  其他的事情,百姓自己能活好,怎么活,都是自由。
  毕竟汉初是没有文字狱的,大家思想都很活跃,也很喜欢谈论辩论。
  汉武帝能够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原本也是那个时候百家都不行了,不然不可能那么顺利,在汉初就扶持起来,只取他们好的部分用于治国平天下。
  细枝末节他们自己去争去吵,朝庭只需要看,不要让邪教发展起来,那种提倡人殉,祭祀活人的,求长生不老的,这种东西,大力打击还得宣传科学,墨家喜欢干这种事,让他们去。
  汉武就需要用科学就给他洗洗脑,实在太迷信了,一个娃娃就能引发血流成河。
  等以后她做一堆布娃娃,还做晴天娃娃,再做漂亮玩偶。
  那么大个人了,怎么还怕娃娃?魏倩磨着牙想,怎么也得让汉武的童年被娃娃淹没。
  这么想着,魏倩的干劲就起来了,咸阳,也可以纸醉金迷嘛!
  保证就算让秦始皇醒过来,都认不出,那是咸阳。
  要引导他们往高雅的玩,别以后娱乐只想到青楼,这种东西,汉初是比较隐晦的,越到后面讲究贞洁,反而越正大光明开妓院,男权社会永远左右互搏。
  当生产力上来了,女官女将多了,纺织业,各行各业的女性进场了,什么青楼,敢开女人就敢扬,骂都得骂到死。
  这些东西每个时代都不能扫开,但正大光明摆出来,和地下阴暗角落存活,是不一样的,正大光明摆出来就代表,合法。
  这就太恐怖了。
  话语权掌握在劳动者的手上,生产力薄弱,产出越少,越没有话语权,百姓越如草芥,这是没办法的事。
  魏倩兴致勃勃选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剧本,准备找文人编剧打磨,嗯,第一场戏,就演赵氏孤儿吧。
  不过魏倩也很好奇,今天是她那个古穿今故事发行的时候,很好奇这个时代的人看这个故事是怎么想的。
  于是她拉着张不疑,两个人并没有带任何部曲,乔装打扮去逛酒楼。
  各大酒楼一楼都有个辩台,让学子们去当扛精用的,辩论嘛。
  但明显今天没人去辩论,大家讨论得很兴奋,魏相
  继哪吒之后,就没有再写过什么东西了,突然写出这么奇怪的,很多人没看懂,但依旧很好奇。
  所以酒楼上讨论得很欢,魏倩还让其他人去其他的酒楼,把人家的议论抄写下来,她要看,她可好奇了。
  写其他故事的时候,她并没有这个爱好,但民国这个不一样,里面的观点都非常新。
  让魏倩没想到的是,她听到的第一句就是。
  “两千年后,还有奴隶吗?”
  “为什么女子被看了脚就失去了清白?别说两千年后,两千年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对呀,为什么两千年后女子进学校仿佛很先进一样?故事里为什么说是先进思想?”他们现在女官女吏也有不少啊,家里的婆娘多凶悍啊。
  “也许魏相魇着了?”
  “可能是,不然为什么好端端的自废双脚?那怎么干活?那不得饿死?那他们被夷族欺凌不是很正常?这都不能算坐以待毙了吧?这是自废武功给人砍呀。”
  “女子被父母自废双脚,那全部劳力都加在男子身上,互相折磨,导致佑大的国积贫积弱不见黎明,这是谁脑瓜子想出来的?还让外族占了江山,想出这主意的,吹捧小脚的,就是个汉奸!”
  “这故事还很真,后人都这么蠢的吗?”
  “可能是没读书?”
  “哎呦,那还是要读点书。”
  “一看就是读书人搞的,说不准就是儒家,尤其是鲁儒,他们最喜欢给人定规矩了,早说他们治国不行,还非不服,晦气。”
  有人皱眉看他们,“一看你们就不好好看故事,明明写了那个时代是什么外族执政的,外族嘛,肯定对咱们汉人很狠的。”
  “好啊!我早说了,匈奴人就得打死!”
  “不过这陆永熹还是条汉子,被欺负了,就得去战场上打回去,不然不得被欺负死,他们外族屠城抢掠从不眨眼。”
  “对,唉,后人两千年是怎么混的?”
  “你那么真情实感的干啥?这一看就是个假故事啊,魏相心情不好,写个添堵的不很正常吗?再说,都写出来后果了,再干的不是蠢就是坏!”
  “那也是。”
  后来他们歪了楼,魏倩也就回去了,回到府里,张不疑看她好像不高兴的样子。
  “安歌,怎么了?”
  “你看我新写的故事了吗?”
  听到这冷不丁的话,张不疑想了想,“看了,但这故事太假了,哪有那么吓人的地方?女子为什么会被要求裹脚啊,更何况全天下的女子?敢说这个要求的,肯定会被人打死的,天子也不行啊。”
  他想了想,“更何况百家不都说,未来会天下大同吗?怎么被救了还得给人为奴为婢?救人不是应该的吗?不管是秦律还是汉律,见死不救犯法呀,奴籍不是这样来的,因饥饿者卖身为奴都释为平民,她爹是大官,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哪个千金女郎不是鼻孔长天上?
  “更何况那个女子还是他的恩人之女,那就更应该了,那个女孩子是不是傻了?”
  “安歌,没事的,虽然这个故事写得不好,比起前面两个来说,有点假,但我还是喜欢看安歌写的。”
  魏倩懂了,后世的逻辑,对不上此世的逻辑,毕竟这个时代,见皇帝都是不跪的。
  王政君嫁一个死一个,嫁了五次死了五个丈夫,不是克夫,是天命贵人,凡夫俗子没有福气,她就得嫁皇帝才行。
  就好像现代看一篇名人写的未来文,女子被圈养在家,还被人砍脚,不砍她脚就是对她恩重如山了,现代人会骂那个作者到死。
  骂死了都得继续骂。
  都畅想两千年后了,就不能想点好的。
  第114章
  可是那是真实发生的,魏倩觉得不是她视而不见这个时空就不会发生,因为世人就是喜欢得寸进尺,试探底线,她在等故事发酵,然后再细写缘由。
  将一切摊开说了,玩的就是阳谋,后人若有人还敢这么干,刚有火苗就得被人骂死。
  古代人也是畅想未来的,但他们喜欢问月,唐代有杂文流传下来,在当时肯定是火的,大概是说有读书人在山上迷路,然后遇见了穿奇怪衣服的人,想问路,那个人说他也不知道,他是住月亮上的,他们八千户在上面修月亮,他过来歇歇脚。
  唉,思想到底是怎么越来越落后的?
  明朝的生产力手工业,已经很厉害了,还有玉米番薯高产量粮食,但统治者却捡起了人殉,而民众是麻木的。
  淦!她怎么能成落后的代名词!她改天给他们写个科幻!
  魏倩翻看着他们在各大酒楼边听边写的评论,这些评论,如当头一棒,敲在她的头上。
  魏倩有些哑然,她甚至还看见有偏激的女子骂她,也有女子反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