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相怎么回事,她自己也是女子,怎么对女子这般恶毒,这些事在今天都不可能发生,怎么会发生在两千年后,你们不敢骂,我敢骂,她就是恶毒!]
  [你叫嚣什么!我没说魏相当政处事不公,我说她写故事恶毒,写女子不是祸水就是裹脚,写男子不是反骨就是英雄,这还不恶毒吗?她自己活得舒坦,怎么笔下女子那么凄惨!]
  [可魏相并没有说这是对的,两千年后,他们因愚昧而积贫积弱,周边小国都可以来欺凌,泱泱大国,还得去小国军校,军校,兵也,兵法还得跟别人学,这不正是他们的愚昧酿下的苦果吗?你不能光看见不好的点,后人们意识到错误,在改变,在看我们现在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
  [对啊,这故事也可以看作警示,只是一个故事罢了,大家看了觉得不对,以后肯定不能这样办,哪个女子傻到自缚双脚呢?孱弱的母亲,能生出强壮的孩儿吗?这故事里的后人太无知了。]
  魏倩把纸往脸上一蒙,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才继续看,后来看到一句。
  [民主自由是什么?]
  [应该是陆永熹追求的人人平等,没有奴隶婢妾的世界。]
  [那个陆永熹是墨家人啊,墨家也不行啊,天天在那吹,两千年后还是没进展。]
  魏倩想了想,她看到的,都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说的话。
  这个时代很割裂的,思想在迸发,先进的特别先进,但落后的是绝大多数,他们连姓氏都没有,木讷不能言,甚至都不能被称为百姓,而是黔首。
  她吐出一口气,将这些评论放书桌抽屉里,她觉得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她去放入什么革命思想,她只需要让更多人识字读书。
  这个世界的人们,日后会自己写出他们的最优解。当人人识字,他们的后人自然也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面想管束思想,独尊儒术,就不可能发生。
  不过她确实欠女读者一个大女主故事,给人平平心气,看给孩子们委屈得。
  于是魏倩复制粘贴花木兰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花木兰,忠孝两全的大女主。
  她背得印象最深的古文。
  她在木兰诗下赋上了解说,说了女子拥有力量的重要性,这个时代的壮妇肯定理解。还解释裹脚带来的后果,命运不由人,会被人如何磋磨。
  权力不是靠当权者的赐予,她们紧紧握着主动权,她们识字,做活,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没有哪个时代可以压迫她们。
  在人人不识字的时候,可以加强君权,在人人识字的时候,怎么加强呢?
  世家也无法形成,百家思想活跃的,当政的好处就在这,他们可以尽情活跃,抢弟子,辩论,直到几十年后拥有话语权,上面的皇帝也撼动不了。
  其实汉朝的皇帝也都是第一次当皇帝,他们并
  不是很懂君权怎么玩,所以被外戚被权臣操控,到后世人口多了,朝堂各司其职,权力就会被稀释得更厉害。
  日后活不下去造反不会是一群吃不饱饭的黔首造反,而是有头脑的读书人,他们会找自己领袖,愚昧才会被人操控,博学可不会。
  她不知道以后让人人识字,是打开潘多拉魔盒,还是打开启蒙运动,但她觉得,人只要不是傻子,就会在困难面前想办法应对。更何况外面土地很辽阔,树挪死人挪活,她这辈子到了老年可能有机会出海看看。
  很多时候这片土地的人很迷恋故土,他们从不看别人的地盘,就在自个家互相伤害,当他们发现外面的资源同样辽阔时,混不下去就带人出去,然后再来竞争。
  一如如今的诸侯们为了抢人留人,就是得割自己的血,弄盐弄矿给百姓福利。
  这个地方只要儒术,那墨农可以带人去其他地方发展,依落叶归根富贵还乡的想法,回来就得抽统治者一顿,说,我墨/医家,哪里比不上儒家。
  越封闭越落后,只要让他们封闭不了就好了,到了人人有思想,能当上统治者的,决对不是傻子,看刘盈就知道了,哪怕他不被她欺负,也会被他妈欺负,就是没有吕后,朝臣也可以玩弄他于鼓掌之间。
  她确实不做不错,可大权在握,又年轻力壮错了也能弥补的时候,她若选择什么都不做,到了老年无能为力时,她会抱撼而终的。
  下次有机会再给他们写个好玩的,过两天她又得上朝了,太后要办事,只要不涉及她,她避一避锋芒。
  毕竟太后要办事得她点头,她大改咸阳也得太后点头,她俩互扛上,那还玩什么?那不给史书留笑话吗?
  花木兰一经面世,立刻畅销,女孩们比她想的更爱这个故事,魏倩路过长安街市时,都听见有人在大声边背边演绎。
  [天子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功成身退,富贵还乡,是国人心里永远的浪漫,从古至今。
  花木兰出场退场都是完美不留遗憾的,那马背上的英姿跃然纸上。
  魏倩看着女孩们的精神气笑了笑,放下了掀开的马车窗帘。
  她们仿佛新时代最耀眼的星星,她们喜欢强大,讨厌孱弱,她们爱英雄,她们更爱自己是那个英雄。
  汉时女子,从来巾帼不让须眉。
  魏伯将歌姫舞姫找齐了,给她送了领事的过来,此女叫陆微之。
  陆微之,本是吴地没落贵族之女,嫁与当时的王族为妾,父亲与丈夫在楚汉相争时战死,家族败落,她被俘虏,后面被放为平民,给予田地,但她一辈子就没干过农活,她也看不上庄稼汉子。
  颜控本控是很难融入底层的,她长得漂亮,当年魏倩在魏国看见她们,让她们入了魏府。她宴会办得很不错,这么多年,够资格来魏府借人办宴的,都是由她带着人去操办的,如今的她三十有二,正是美艳姐姐的模样。
  陆微之自幼聪慧,嗓音清越,又因出身,略通诗赋,她不仅善歌,更精于琴瑟,尤其擅长楚地旧调,每每唱起《九歌》《阳阿》之曲,宾客皆为之倾倒。
  魏倩觉得她表面温婉恭顺,实则心志坚韧,她并不放过进步的机会,琅嬛阁一开,是她主动带着女子们进去当柜员帮忙,她怕宴会少了,魏府就用不上她们了,她们又没签身契,本就是自由人。
  种地实在没那个力气,所以她看到能帮忙,用得上的,都会带着人,因此其他的歌姫舞姫很是信任跟随她。
  陆微之真的让她们挣到了银两,而且全是正当来路,她们不需要卖身卖笑。
  陆微之来到魏府,她为魏相奏琴,指尖轻拨,弦音如珠落玉盘,清冷中带着一丝哀婉,正是楚地旧曲《阳阿》。魏倩驻足听了一会儿,直到最后一个音散去,才抚掌笑道,“好一曲《阳阿》,不过,从今日起,我们要练些不一样的。”
  陆微之抬眸,见来者锦衣华服,眉目间透着几分柔和,于是起身行礼,声音温婉,“微之见过魏相。”
  魏倩摆手,径直走到她面前,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展开铺在案上。陆微之低头看去,只见上面画着一座高台,四周环绕阶梯,台前空出一片场地,形制古怪,不似寻常宴乐之所。
  “这是……?”
  “舞台。”魏倩唇角微扬,“我要建的,不是寻常乐坊,而是能让百人同观、故事成真的剧院。”
  陆微之蹙眉,“百人同观?可贵族宴饮,乐舞皆在席间助兴,何须另设高台?”
  魏倩笑了,“这并不是贵族的宴饮,这是舞台,只为让人更好的看故事。”她指尖点着图纸,“乐舞不止娱宾,更要演故事。比如——”她顿了顿,“《赵氏孤儿》。”
  陆微之一怔。
  《赵氏孤儿》乃春秋旧事,悲壮惨烈,深受众人喜爱,在人们口耳相传中流传,何曾有人将它演出来?
  魏倩看出她的疑惑,继续道,“舞台之上,一人饰程婴,一人饰屠岸贾,再有人扮孤儿、扮门客。台词、动作皆按故事编排,台下观众静坐观之,如临其境。”
  陆微之眸光微动,似有所悟,“魏相是说……像优孟衣冠?”
  “不错,但更精细。”魏倩点头,“优孟扮孙叔敖,不过一人独演,而我想要的是众人同台,各司其职。”
  第115章
  她说着,又取出一卷新书,是这个时代小说家写的,最畅销的一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是《赵氏孤儿》的分段台词。
  “第一场,程婴救孤,需悲怆激昂;第二场,屠岸贾搜府,当剑拔弩张……”魏倩一边说,一边在简上勾画,“舞台两侧设帷幕,可作换景之用,乐师隐于台侧,随情节奏乐。”
  魏倩看她有些迷糊,毕竟是头一次接触这样的剧院,新事物出来,都是一头雾水的,魏倩把人带到后院,那里有一个台子。
  “你就想这旁边都是人在观看,感觉到了吗?”魏倩的声音带着兴奋,“站在这里的人,就是全场目光所聚。这不是乐坊里随意的歌舞,而是要让所有人屏息凝神,看一个完整的故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