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儿郎们!”他振臂高呼,声如雷霆,“随我——踏破长城!”
“吼——!”
四十万铁骑齐声应和,声浪排山倒海。大军如洪流倾泻,向南奔腾而去,誓要吞没一切。
第137章
匃奴在小打小闹一直输,被汉军埋着的地雷炸得都有了胆怯,但火药这种东西在于它的未知,真正知道了,它就不可怕了,因为这玩意能杀的人并不比刀枪多。
但这么下去也挺恶心的,冒顿觉得再输下去,他的铁骑都要闻汉旗而逃了,此时的匃奴并没有退路,草原大灾,他们只能去抢掠中原,那里
有丰足的粮食。
所以匈奴发起了总攻,成败在此一举,不能再耗下去了。
漠北草原,寒风如刀,枯草翻飞。匈奴四十万铁骑铺天盖地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冒顿单于立于战车之上,狼头大纛猎猎作响,他目光如鹰隼,扫视着远处的汉军阵线。
“汉军不过十万,今日必破之!”冒顿高举金刀,匈奴骑兵齐声咆哮,声震四野。
对面,魏倩身披赤甲,立于战车之上,神色冷峻。她手中令旗一挥,汉军阵型骤然变换——
他们在外面埋的雷都已经炸完了,这一次战场,要正面对个输赢。
魏倩早已料定匈奴必会以骑兵冲阵,遂使用韩信教她布下的铁壁合围之阵,
班玉领前锋三万强弩手,列三排轮射阵,箭矢如雨。
韩信领中军,五万重甲步兵,长戟如林,盾墙如山。
周勃与灌婴领两翼,各两万轻骑,藏于丘陵之后,待机包抄。
再让一将军压后阵,八千车兵,武刚车连环,由韩信传令,可随时变阵锁敌。
“匈奴善骑射,但破阵必乱。”魏倩与陈平道,“今日,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冒顿单于令旗一挥,他自己一马当先,匈奴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前锋轻骑弯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射向汉军。
“举盾!”魏倩令下,汉军盾墙高举,箭矢叮叮当当砸在铁盾上,伤亡甚微。
匈奴骑兵见箭雨无效,立即变阵,重骑兵持长矛突进,试图撕开汉军防线。
就在匈奴重骑冲至阵前百步时,魏倩令旗再挥——
火攻,汉军弩手换火箭,点燃预埋的地雷,干草,顿时火墙冲天,爆炸开来,匈奴战马惊惶乱窜。导致前排匈奴骑兵冲入暗坑,人马栽倒,后续骑兵收势不及,自相践踏。
而韩信也在此时发力,武刚车突然移动,将匈奴前锋锁入阵中,长戟兵从两侧刺出,匈奴骑兵如困兽般被绞杀。
冒顿见状大怒,亲率金帐卫队冲锋,试图破阵。
魏倩早已盯上冒顿,令精锐弩手集中射击。
“嗖!”一支鸣箭破空,直取冒顿咽喉,冒顿侧身闪避,箭矢擦过脖颈,带起一道血痕。他怒吼着继续冲锋,金刀连斩三名汉卒,但座下战马已被长戟刺穿!
“单于小心!”亲卫大喊,但为时已晚——
汉军校尉周亚夫还是一少年,他率轻骑突袭,一矛刺穿冒顿右肩。冒顿咬牙折断矛杆,反手劈死两名汉军,但失血过多,步履踉跄。
最终,五名汉军长戟手围上,冒顿单于血战不退,直到长戟,终于贯穿他的胸膛。
冒顿单于跪地,金刀拄地,不肯倒下。他望着草原的方向,嘴角溢血,
“长生天——终未佑我——”
风止,云散。
匈奴溃兵如潮水般西逃,而他们的王,永远留在了这片血染的战场上。
这是一场大胜,汉军就这样沸腾了,魏倩握着令旗的手都在颤抖,天知道这场大战她站上指挥台有多紧张。
可她不能不站,她一个三军统帅,这个时候露怯,不是成了笑话吗?
战后魏倩让人收缴匈奴王旗、金刀。清点战果,歼敌七万,俘获三万。
此战后,匈奴元气大伤,魏倩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她赢了这场战胜,仍是叹道,“兵者,凶器也。”
战后魏倩让人开会,所有人的笑意都掩不住,魏倩看着主帐中的众人,笑道,“今日之功,全赖诸将!”
周勃领着次子周亚夫哈哈大笑,今天周亚夫可太给他长脸了。“大将军过誉,实乃皆赖大将军的兵器火药与统帅啊。”
他们在寒喧中落座,在一片兴高喜悦中,魏倩与他们道,“此番大胜,我们要痛打落水狗,我已让人联系匃奴部族,可以归顺汉庭,他们在草原受灾,没有粮食,没有牛羊,是没有反抗于地的,只要他们献出左贤王与右贤王的脑袋。”
韩信也是意气风发,“我们可以在大雪前突袭过去,饮马瀚海,让匃奴失了王庭。再怀柔于匃奴平民,释放匃奴奴隶,将草原一统,没有匃奴,顺势就将西域收入囊中。”
沈寂皱了皱眉,“收入囊中我们也没人去治理啊?”
魏倩笑了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草原广袤,匈奴虽败,但若治理不当,不出十年,又会有新的冒顿崛起。”
她的声音清越,“我们当分而治之,以胡制胡,匈奴部族众多,并非铁板一块。”魏倩看着王帐地图,指尖划过漠北草原,“左贤王部与右贤王部素来不和,我们可以扶持亲汉部落,选择几个较小的匈奴部族首领,赐予汉印、粮草,让他们替汉庭管理草原。”
“再要分化贵族权力,要求归顺的匈奴贵族送子弟入长安为侍子,实为质子。”
“挑拨内部矛盾,暗中资助较弱部落对抗强部,使其互相消耗。”
韩信点头,“妙啊,不愧是魏相,这可真够阴的,比陈平还狠,如此一来,匈奴人自己就会内斗,无力南侵。”
然后魏倩的笑容就僵在脸上,与陈平一同看向他,韩信对上他们的目光很疑惑,他说的不是大实话吗?
魏倩磨牙,“陈公是足智多谋。”
陈平点头,“魏帅是有勇有谋。”
众人:6。
魏倩咳了咳,不理他继续道,“我们要对他们经济掌控,断其根基。”
沈寂沉吟,“草原人逐水草而居,若想长治久安,需控制其命脉。”
魏倩笑着应了,“正是。我们可以垄断盐铁贸易,在边境设立互市,但严格管控盐、铁、茶叶的流通,使匈奴依赖汉庭供给。”
“要以粮换马,用粮食收购匈奴战马,既削弱其骑兵实力,又可充实汉军马场。还要限制牧区,划定放牧界限,越界者视为叛逆,联合其他部落共讨之。”
最后她说出绝杀计,“我们要用汉文化同化,潜移默化匃奴人。”
“武力征服只能一时,文化浸润方能长久。我们要在长安设立草原学堂,让匃奴贵族送子女前来,但限制人数。教匈奴贵族子弟汉字、汉礼,数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将以汉化为荣。”
“还有通婚政策,鼓励汉人与匈奴人联姻,所生子女可获汉籍。派遣方士入草原,将长生天信仰与汉地神祇融合。”
魏倩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最狠的计策,这样可以使匈奴人,过几十年直接变为汉人。
她继续道,“我们要用军事威慑,韩将军,你有什么建议?”
韩信想了想,“魏相想法很好,但兵强马壮才通威慑,我还需建立三大要塞。”
“设都督府,驻精兵三万,震慑漠北。再设燕然都护府,控制西域商道。最重要的是设瀚海烽燧线,每隔百里设烽火台,匈奴异动,顷刻可知。这样方可让魏相的谋有用武之地。”
众人皆夸矣,韩信在军事上的天才,是真的非常天才。
对于方才沈寂说的无人治理的担忧,魏倩成竹在胸,“西域不用直接统治,只需屯田养兵,在轮台、楼兰等地设军屯,汉军且耕且守。册封城主,承认当地统治者地位,但必须接受汉印绶。”
“我们以上都是为了丝绸之路,所以要把控全局,将西域商人纳入官方贸易体系,利尽则自来。”
帐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魏倩说完便目光灼灼看着帐下将军与谋臣,她的话语坚定,“十年之后,草原上将再无持刀南望的匈奴,只有为汉廷牧马的顺民。”
魏倩话音方落,帐内先是一静,继而爆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陈平率先起身,长揖一礼,“魏帅此策,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分化匈奴、垄断盐铁、文化浸润,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已成老将军的周勃抚掌大笑,声如洪钟,“老夫征战半生,今日方知何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魏帅不仅善战,更善治,此等韬略,纵是淮阴侯,也要叹服!”说着,还朝韩信的方向瞥了一眼,似有调侃之意。
韩信不以为忤,反而朗声笑道,“周将军此言不虚!魏相之谋,已非单纯的兵家之道,而是囊括经
济、文化、外交的王道。假以时日,西域诸国必如百川归海,心甘情愿臣服我大汉!”
班玉激动得面色涨红,她真为魏相高兴,“妙啊!以商道控西域,以学堂化胡虏,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当年管仲治齐,也不过是以盐铁之利称霸诸侯。魏帅此计若能施行,十年之后,草原上的匈奴孩童恐怕都要争诵《论语》了!”
“吼——!”
四十万铁骑齐声应和,声浪排山倒海。大军如洪流倾泻,向南奔腾而去,誓要吞没一切。
第137章
匃奴在小打小闹一直输,被汉军埋着的地雷炸得都有了胆怯,但火药这种东西在于它的未知,真正知道了,它就不可怕了,因为这玩意能杀的人并不比刀枪多。
但这么下去也挺恶心的,冒顿觉得再输下去,他的铁骑都要闻汉旗而逃了,此时的匃奴并没有退路,草原大灾,他们只能去抢掠中原,那里
有丰足的粮食。
所以匈奴发起了总攻,成败在此一举,不能再耗下去了。
漠北草原,寒风如刀,枯草翻飞。匈奴四十万铁骑铺天盖地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冒顿单于立于战车之上,狼头大纛猎猎作响,他目光如鹰隼,扫视着远处的汉军阵线。
“汉军不过十万,今日必破之!”冒顿高举金刀,匈奴骑兵齐声咆哮,声震四野。
对面,魏倩身披赤甲,立于战车之上,神色冷峻。她手中令旗一挥,汉军阵型骤然变换——
他们在外面埋的雷都已经炸完了,这一次战场,要正面对个输赢。
魏倩早已料定匈奴必会以骑兵冲阵,遂使用韩信教她布下的铁壁合围之阵,
班玉领前锋三万强弩手,列三排轮射阵,箭矢如雨。
韩信领中军,五万重甲步兵,长戟如林,盾墙如山。
周勃与灌婴领两翼,各两万轻骑,藏于丘陵之后,待机包抄。
再让一将军压后阵,八千车兵,武刚车连环,由韩信传令,可随时变阵锁敌。
“匈奴善骑射,但破阵必乱。”魏倩与陈平道,“今日,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冒顿单于令旗一挥,他自己一马当先,匈奴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前锋轻骑弯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射向汉军。
“举盾!”魏倩令下,汉军盾墙高举,箭矢叮叮当当砸在铁盾上,伤亡甚微。
匈奴骑兵见箭雨无效,立即变阵,重骑兵持长矛突进,试图撕开汉军防线。
就在匈奴重骑冲至阵前百步时,魏倩令旗再挥——
火攻,汉军弩手换火箭,点燃预埋的地雷,干草,顿时火墙冲天,爆炸开来,匈奴战马惊惶乱窜。导致前排匈奴骑兵冲入暗坑,人马栽倒,后续骑兵收势不及,自相践踏。
而韩信也在此时发力,武刚车突然移动,将匈奴前锋锁入阵中,长戟兵从两侧刺出,匈奴骑兵如困兽般被绞杀。
冒顿见状大怒,亲率金帐卫队冲锋,试图破阵。
魏倩早已盯上冒顿,令精锐弩手集中射击。
“嗖!”一支鸣箭破空,直取冒顿咽喉,冒顿侧身闪避,箭矢擦过脖颈,带起一道血痕。他怒吼着继续冲锋,金刀连斩三名汉卒,但座下战马已被长戟刺穿!
“单于小心!”亲卫大喊,但为时已晚——
汉军校尉周亚夫还是一少年,他率轻骑突袭,一矛刺穿冒顿右肩。冒顿咬牙折断矛杆,反手劈死两名汉军,但失血过多,步履踉跄。
最终,五名汉军长戟手围上,冒顿单于血战不退,直到长戟,终于贯穿他的胸膛。
冒顿单于跪地,金刀拄地,不肯倒下。他望着草原的方向,嘴角溢血,
“长生天——终未佑我——”
风止,云散。
匈奴溃兵如潮水般西逃,而他们的王,永远留在了这片血染的战场上。
这是一场大胜,汉军就这样沸腾了,魏倩握着令旗的手都在颤抖,天知道这场大战她站上指挥台有多紧张。
可她不能不站,她一个三军统帅,这个时候露怯,不是成了笑话吗?
战后魏倩让人收缴匈奴王旗、金刀。清点战果,歼敌七万,俘获三万。
此战后,匈奴元气大伤,魏倩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她赢了这场战胜,仍是叹道,“兵者,凶器也。”
战后魏倩让人开会,所有人的笑意都掩不住,魏倩看着主帐中的众人,笑道,“今日之功,全赖诸将!”
周勃领着次子周亚夫哈哈大笑,今天周亚夫可太给他长脸了。“大将军过誉,实乃皆赖大将军的兵器火药与统帅啊。”
他们在寒喧中落座,在一片兴高喜悦中,魏倩与他们道,“此番大胜,我们要痛打落水狗,我已让人联系匃奴部族,可以归顺汉庭,他们在草原受灾,没有粮食,没有牛羊,是没有反抗于地的,只要他们献出左贤王与右贤王的脑袋。”
韩信也是意气风发,“我们可以在大雪前突袭过去,饮马瀚海,让匃奴失了王庭。再怀柔于匃奴平民,释放匃奴奴隶,将草原一统,没有匃奴,顺势就将西域收入囊中。”
沈寂皱了皱眉,“收入囊中我们也没人去治理啊?”
魏倩笑了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草原广袤,匈奴虽败,但若治理不当,不出十年,又会有新的冒顿崛起。”
她的声音清越,“我们当分而治之,以胡制胡,匈奴部族众多,并非铁板一块。”魏倩看着王帐地图,指尖划过漠北草原,“左贤王部与右贤王部素来不和,我们可以扶持亲汉部落,选择几个较小的匈奴部族首领,赐予汉印、粮草,让他们替汉庭管理草原。”
“再要分化贵族权力,要求归顺的匈奴贵族送子弟入长安为侍子,实为质子。”
“挑拨内部矛盾,暗中资助较弱部落对抗强部,使其互相消耗。”
韩信点头,“妙啊,不愧是魏相,这可真够阴的,比陈平还狠,如此一来,匈奴人自己就会内斗,无力南侵。”
然后魏倩的笑容就僵在脸上,与陈平一同看向他,韩信对上他们的目光很疑惑,他说的不是大实话吗?
魏倩磨牙,“陈公是足智多谋。”
陈平点头,“魏帅是有勇有谋。”
众人:6。
魏倩咳了咳,不理他继续道,“我们要对他们经济掌控,断其根基。”
沈寂沉吟,“草原人逐水草而居,若想长治久安,需控制其命脉。”
魏倩笑着应了,“正是。我们可以垄断盐铁贸易,在边境设立互市,但严格管控盐、铁、茶叶的流通,使匈奴依赖汉庭供给。”
“要以粮换马,用粮食收购匈奴战马,既削弱其骑兵实力,又可充实汉军马场。还要限制牧区,划定放牧界限,越界者视为叛逆,联合其他部落共讨之。”
最后她说出绝杀计,“我们要用汉文化同化,潜移默化匃奴人。”
“武力征服只能一时,文化浸润方能长久。我们要在长安设立草原学堂,让匃奴贵族送子女前来,但限制人数。教匈奴贵族子弟汉字、汉礼,数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将以汉化为荣。”
“还有通婚政策,鼓励汉人与匈奴人联姻,所生子女可获汉籍。派遣方士入草原,将长生天信仰与汉地神祇融合。”
魏倩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最狠的计策,这样可以使匈奴人,过几十年直接变为汉人。
她继续道,“我们要用军事威慑,韩将军,你有什么建议?”
韩信想了想,“魏相想法很好,但兵强马壮才通威慑,我还需建立三大要塞。”
“设都督府,驻精兵三万,震慑漠北。再设燕然都护府,控制西域商道。最重要的是设瀚海烽燧线,每隔百里设烽火台,匈奴异动,顷刻可知。这样方可让魏相的谋有用武之地。”
众人皆夸矣,韩信在军事上的天才,是真的非常天才。
对于方才沈寂说的无人治理的担忧,魏倩成竹在胸,“西域不用直接统治,只需屯田养兵,在轮台、楼兰等地设军屯,汉军且耕且守。册封城主,承认当地统治者地位,但必须接受汉印绶。”
“我们以上都是为了丝绸之路,所以要把控全局,将西域商人纳入官方贸易体系,利尽则自来。”
帐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魏倩说完便目光灼灼看着帐下将军与谋臣,她的话语坚定,“十年之后,草原上将再无持刀南望的匈奴,只有为汉廷牧马的顺民。”
魏倩话音方落,帐内先是一静,继而爆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陈平率先起身,长揖一礼,“魏帅此策,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分化匈奴、垄断盐铁、文化浸润,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已成老将军的周勃抚掌大笑,声如洪钟,“老夫征战半生,今日方知何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魏帅不仅善战,更善治,此等韬略,纵是淮阴侯,也要叹服!”说着,还朝韩信的方向瞥了一眼,似有调侃之意。
韩信不以为忤,反而朗声笑道,“周将军此言不虚!魏相之谋,已非单纯的兵家之道,而是囊括经
济、文化、外交的王道。假以时日,西域诸国必如百川归海,心甘情愿臣服我大汉!”
班玉激动得面色涨红,她真为魏相高兴,“妙啊!以商道控西域,以学堂化胡虏,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当年管仲治齐,也不过是以盐铁之利称霸诸侯。魏帅此计若能施行,十年之后,草原上的匈奴孩童恐怕都要争诵《论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