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6 第2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应该就是……”
  几人闲谈着走远。
  那大婶同他们分开后,扭头回了娘家,她得回去跟她弟说说这个事,要是点头了她也好帮着张罗起来。等人嫁进她娘家了,钱还能跑得了?到时候她这个媒人兼姑姐开口了,怎么也能借个千八百花花。她一点都不担心陈美华会不答应,就她现在这个烂糟糟的名声还拖着两个拖油瓶,有人要那都是烧高香了。
  她弟可没孩子拖累,跟头婚差不了多少,陈美华嫁过去那都是占大便宜了。
  ——
  陈美华被刘红霞挤兑走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
  刘红霞知道的时候心里痛快极了,幸灾乐祸的结果就是扯到了脸上的伤,疼得她嘶嘶的直抽气!
  她还没高兴一会儿,心情又阴郁下来。
  不对啊,陈美华走了,那不是说她这顿打要白挨了?
  这么一想,她心里就更不爽了。
  尤其是因为昨天的事她男人现在还跟她生气,说话都不带搭理的。
  “都赖陈美华那个骚狐狸……”
  刘红霞咬牙切齿骂了一句,可她再不痛快也无济于事。陈美华把她家搅和乱了拍拍屁股搬走了,她现在就是想去找茬都没地儿去。跟人打听了一圈也没人知道陈美华搬哪里去了,唯一知道的就是陈家人,就陈家那副想生撕了她的样子,她也没傻到自己送上门去给陈家人骂。
  火撒不出去,她心里憋屈得不行,回到家还要看李向东的脸色,顿时心火直冒,大声嚷嚷着要回娘家,李向东跟没听见一样,刘红霞下不了台,恼羞成怒真回了娘家。
  —
  另一边,陈继勇也载着他们抵达了位于市里的小院。
  “就是这儿啊?”陈大舅跳下拖拉机打量着这座小院,心里很是大吃了一惊,因为这院子出乎预料的好,比老二家住的宿舍楼房还好,也比他想象的大许多。
  陈大舅皱眉,这么好的一座院子,应该要不少钱吧。
  “就是这儿。”陈美华点点头。
  陈小舅也觉得不错,夸道:“你这小院还真挺不错!”
  “进来吧。”陈美华把门上挂的锁开了,推开门招呼他们进去。
  国梁率先跑了进去,一边跑一边喊:“妈,妈,这个院子跟我昨晚上梦到的一样大,哇啊,真的有口井……”
  他咋咋呼呼跑了过去,抓着压杆兴奋的压起来。
  井水哗啦啦流了出来。
  他把脑袋挨了过去,直接拿嘴接水喝,直接湿了一脸。
  “别喝生水,会拉肚子的。”陈美华笑着斥了一句。
  “哦,嘿嘿……还挺好喝的……”
  他咂咂嘴傻笑到。
  陈美华摇摇头,指挥他干活:“桶在哪儿,你帮妈压一桶水!”
  “好的,交给我。”郑国梁拍着胸脯保证,屁颠颠的拿了桶放到接水口,哼哧哼哧的压了起来,咧着嘴笑,显然乐在其中。
  东西很快搬完。
  陈继勇灌了口井水解渴后,打了声招呼就往外走,他得再回去一趟把家里其他人都载过来。搬新家还是要热闹些好,他姐刚搬过来且以后就他们娘三住着,得让街坊四邻知道他们家人多,要欺生也得先掂量掂量。
  “还记得路怎么走没?”陈美华喊住他问道!
  “放心,好认得很,进了城一条路直走,到了百货大楼再走两路口拐个弯可不就到了。”
  陈继勇说完笑着朝他们摆了摆手,就开着拖拉机回去了。
  ……
  小院里东西很齐全,值钱的前房主已经搬走,剩下的半卖半送给了她。
  买下房子的那天她就已经全部清理过,用不着的都扔了,用得上的全部擦拭清洗了一遍。现在只要把刚搬过来的行李整理一下就可以了,倒也不费什么事儿。
  收拾的差不多,陈美华到厨房引燃蜂窝煤,打算烧点热水。
  “妈,这是什么啊?黑不溜秋的!”
  郑国梁小跟屁虫一样跟在她后边,她停下后他就蹲在哪里指着蜂窝煤一脸好奇。
  毕竟是到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喜悦过后他心里也生出了不安,跟着她会让他安心一些。就连大一些的郑燕春也是如此,她虽然没有跟着她,但她的眼睛却是追着她走的,想来应该也是不安的。陈美华没有不耐烦,而是温声给他们解惑:“煤球,以后煮饭烧水就用这个。”
  “燕春,你也过来学一下怎么烧煤球,以后妈忙不过来的时候,你们得帮忙看着点。”
  “哎~”被叫到的燕春耳根红扑扑的有些激动。
  看着黑梭梭的煤球,郑燕春怀疑道:“这东西……真能烧熟饭?”
  “当然可以。”陈美华把锅里加满水盖上盖子!
  “城里人都烧这个。”
  她说着看向陈大舅:“大哥,我带你们看看房子吧。”
  “那感情好,城里的房子太干净了,院子里还种了花花草草,我都不敢乱碰!”陈大舅有些感慨,城里跟他们乡下太不一样,人不一样,房子不一样,还有打街上一望,全是骑着自行车的。那自行车多的,跟不要钱一样,他们村总共也没几辆自行车。
  燕春蹲在煤炉前没动。
  陈美华朝她招了招手:“燕春你蹲哪干嘛,快来!”
  “得看着火。”虽然很想去但她还是摇了摇头。
  “煤炉不用添柴,不用一直盯着。快来。”
  “哦。”
  自己好像闹了笑话,燕春蔫蔫的低着头朝他们去。
  “不懂就问,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如果不懂还要装懂,那才是不好!”陈美华温声道。
  她的声音太温柔,郑燕春不由自主放松下来,她弯着眉眼点点头:“嗯,我知道了。我以后遇着不会的就问,绝对不会不懂装懂。”
  陈美华笑了笑。
  她带着陈大舅还有俩孩子把整个小院都看了一遍:“屋子挺多,还有间书房。以后大哥你们来城里了,就住家里。”
  这话,陈大舅听了心里舒坦。
  玩笑一般打趣道:“这话我可当真了,到时候三天两头往你这跑,你可别撵我。”
  “哪儿能啊,我住家里你跟大嫂不也没撵我,得闲了就来玩,想住多久住多久。”
  郑国梁高兴道:“大舅,你记得带表哥他们一起来,我屋子大睡得下。”
  “好,带他们一起。”
  陈大舅摸了摸他后脑勺,朗笑应下。
  第28章 忽悠[捉虫]
  中午随意吃了点东西后,陈美华锁了门,打算带着他们出去逛了一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城里就是不一样,房子挨着房子,巷子通着巷子,四通八达的感觉看着都差不多,你说你怎么就那么快把路认清了呢。”
  走了一圈下来,陈大舅感慨万千。
  陈美华笑说:“多走几回你们也都能记清楚!”
  “妈,你说你要做小生意,是像他们一样吗?”郑燕春扯了扯她的手,看着街头的摊贩问道。
  “差不多。”
  “你要摆摊做买卖?”陈大舅有些诧异,他还以为她是打算去找活做好养家糊口,没想到她竟然打的这个主意。
  “有这个打算。”陈美华没有否认。
  陈大舅皱起眉头,在他看来摆摊做买卖太不稳定,压根就不是什么正经活,做亏了还得赔钱。而且他们家几代贫农也没出过什么买卖人,那里懂得如何做买卖才能不赔钱,再说了做买卖要有货,他们又搞不到货。没有货,这买卖要怎么做?
  “还是找个正经事干吧,苦点累点都行,好歹有个保障。你做买卖能挣什么钱,说不准哪天又要抓人,到时候……”陈大舅一想到她有可能被抓紧去,语气顿时严肃起来:”不行,你绝对不能摆摊。万一被抓了,你让两孩子怎么办?”
  郑国梁被他的严肃吓到,一脸着急的拉着她的手:“谁要抓我妈?”
  “别怕,没人抓我。你舅跟你开玩笑呢。”陈美华轻轻的拍拍他的头安抚到。
  她说罢看向陈大舅,正色道:“大哥,时代已经变了。”
  “改革开放到现在有几个年头了,真要抓早就抓了,不会等到现在。郑大伟就是在外边做买卖才挣了那么多钱。最开始的时候街上只有零星几个人摆,现在陆陆续续多了不少,摆摊如果真的挣不到钱,他们为什么会出来摆摊做买卖?”
  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敢做出改变。
  因为大家都认为摆摊做买卖是不务正业的人才干的事。
  于是,在绝大多数人鄙夷闲话的时候,那些尝到了甜头的摆摊人闷声发财成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而等到下岗潮来临,大家反应过来的再去摆摊做买卖已经错过了最好挣钱,竞争压力最小的时期。陈美华懂得不多,但她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
  可以说是见证了时代奇迹,但她也是错过了好时代的人。
  既然老天给了机会,她怎么也要把握住。
  “……”
  陈大舅看着叫卖的摊贩,看着路边经过的人停下在摊子上挑选东西,看着他们你来我往的杀价,他沉默许久。
  真的不挣钱吗?他在心里问道。
  挣多挣少不知道,但肯定是挣的,要是不挣这些人肯定不会出来摆。
  他叹了口气:“人家能出来摆摊,要么是能找来货,要么就是有手艺傍身,咱们农村人就会种地不会别的。至于郑大伟,你忘了啊?他以前在跟车队干活的,满世界乱跑,他能找来货卖不稀奇。咱们可不行,干不来那事儿……”
  “谁说咱们农村人没东西卖?”陈美华笑着打断他的话。
  她掰着指头数给他看:“家里养的鸡、鸭,鸡蛋,鸭蛋,地里的粮食,菜地的菜,山里的山货……这些都是能拿出来卖的。”
  数了挺多,但还是没能把陈大舅说服,陈大舅打击道:“卖是能卖,可那才多少东西。鸡蛋鸭蛋那都是攒着卖的,一两个月才有那么一篮子,自家再吃点就不剩了,能卖多少?”
  “一家的不够,一村的呢?十里八村的呢?”
  “这……”陈大舅迟疑了,有些被她这个想法震惊到。
  一家一个月一篮子蛋,村里五十多户人家,基本上每家都养了鸡鸭,那就是五十多篮子的蛋,一篮子大概七八十个蛋,如果附近村子的鸡蛋都收拢过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