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6 第47节
“真的啊。那可太好了。”老太太高兴不已。
虽然她更希望考上大学的是国梁,不过眼下就两孩子跟着美华,都出息了她也高兴。
“哎,眨巴眼就过去好几个月了。想见他们估摸着得等过年了。”
老太太摇摇头又有些伤感。
陈大舅笑着安慰道:“那是以前,咱们家现在不是买车了嘛,等放寒假了就把两孩子接回来,方便得很。”
“到时候我去接人。”陈继勇跟着点点头。
他们能这么说她当然是高兴的,老太太笑笑摇头:“还是算了,美华要忙着做生意呢,真放假了国梁燕春也不小了能给她帮把手。我这老婆子吃好喝好没啥可惦记的,反正过年也能见着。”
她说完又看向满桌的烧鸭卤肉:“老大,给你大伯家送只脆皮烧鸭过去,让你大伯家也尝尝鲜。美华离婚的时候,你堂兄弟他们也帮着出了不少力。”
“成。”
陈大舅笑着应下,提上脆皮烧鸭盛了点酱就去了他大伯家。
陈家大伯儿子多,现在基本不用他下地干活了。
他到的时候,陈大伯正叼着烟锅子坐院子里编竹筐。
“大伯,忙啊?”
陈大伯抬头见是他,笑了笑:“家里箩筐坏了,编个新的。坐。”
屋内的陈大伯娘听着声音出来,热络道:“继伟来了啊,快坐……哎呀,来就来了,咋还端了东西过来,你看你这……”
“这不是去城里了嘛,美华新捣鼓出来的吃食,让带回来尝尝鲜,我给大伯送只尝尝。”
陈大舅笑说着把手里的脆皮烧鸭递了过去。
“美华管这叫脆皮烧鸭,这个是酱……一个卤水咸味儿的,一个酸甜的酸梅酱,把烧鸭切了蘸着吃就成。”
“这……”
大伯母迟疑着看向还在编箩筐的陈大伯。
她不知道该不该收,这么一直鸭子应该也要不少钱。
陈大伯顿了顿,摆摆手:“孩子们的心意,收下吧。”
又看向陈大舅:“美华在城里还好吧?”
“都挺好的,两孩子在学校读书,她自己也有事忙活。”
“那就好。”陈大伯点点头。
“苦日子算是过去了,以后可都得好好的。你们兄弟姐妹几个互相帮衬着,你爸在地下,才能安心。”
“哎。”陈大舅笑着应声。
“还有你家那拖开机,挺好的。买了车就得好好干事,把日子过红火起来,至于李发财那种没憋着好屁的人,不用理会……”
陈大舅耐心听着。
两人闲聊一阵,陈大舅就回去了。
“继伟回去了啊?”陈家大伯娘出来的时候没见人问了一句。
“回了。”
“继伟还挺懂事知道惦记你这个大伯,哎你说……”
“人家懂事,你可别不知分寸,继伟家可不欠咱们家的。”
“你说什么呢。”陈大伯娘白了他一眼。
“都是亲戚我还能做什么不好的事,我就想说问他忙不忙的过来,又是种地又是养鸡鸭的,要是忙不过来让家里几个去帮把手,我说什么了我。再说了都是自家兄弟,咱们家这些年也没少帮衬他家……”
大伯娘心虚嘀咕一阵。
陈大伯没理她,她什么心思他不用猜都知道,但亲戚不是这么处的。
他摇摇头有些替自己那个早早没了的弟弟高兴。
他弟这一支看着是要起来了。
挺好的!
——
不过一天的工夫,关于陈家靠养殖鸡鸭挣钱,买了拖拉机的消息几乎席卷了十里八村。陈家再次成了大家伙茶余饭后的谈资,只不过这次不再是什么难听的闲话,而是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不少人也跟着开始养殖,养鸡养鸭的风气从陈家村辐射开,附近村子听说了也有不少人也起了心思。
第二天,陈大舅他们就开着拖拉机把新一批出栏的鸡鸭拉走。
村民们看着他们一车车拉出去,去的时候车后边垒得高高的,回来时已经卖空。大家伙看着更是心动眼热。
胆子大的跟着养了不少,胆子小的也比往年多养了十来只。
日子恢复以往。
陈美华每天卤肉店家里两地跑。
很快就到了十六号,她生日那天。
忙了一天,天擦黑了,台面上卤菜也都卖空了还没见两孩子来,陈美华也没多想只以为今天又轮到两人中谁值日了,姐弟两现在不在一个班,轮值日的时候也不一样,陈美华跟他们说好了,谁值日了另一个放学了也得等着一起回来。
陈美华收拾干净,锁了门回家。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些昏黑了。
“妈,生日快乐,天天开心。”
陈美华推开门就看到姐弟俩捧着蛋糕站在那里。
生日?
是了,今天阴历十六,她的生日。
陈美华恍然想起。
烛光映衬下的两张笑脸,看得陈美华眼眶一热,禁不住哽咽道:“你们……”
“妈,你不高兴吗?”
姐弟俩看她那样儿有些忐忑。
“没有……”陈美华笑笑,伸手擦了擦眼角。
“妈高兴,特别高兴。”
被在乎的人惦记关心的滋味儿如何能不好?
“我们也高兴。”国梁咧着嘴嘿嘿一笑。
陈美华合上院门带着他们回到屋里。
“你们怎么知道今天是妈生日的?”陈美华有些诧异。
“国梁问了大舅,大舅说的。”
陈美华摸摸国梁的后脑勺。
国梁傻笑一阵:“我同桌小胖他妈妈过生日,我就想着给妈也过就偷偷问了大舅。二姐给你买了蛋糕,这是我给妈的礼物,妈你过生日高兴吗?”
“高兴着呢。”
她接过礼物笑了笑又道:“谢谢燕春,谢谢国梁,谢谢你们给妈准备了生日。妈很高兴,特别特别的高兴。以后每年你们过生日咱们都一起过,妈的生日你们俩的生日,都过,好不好。”
“嗯嗯。”姐弟俩眼睛一亮,打心底期盼起来。
他们觉得过生日的感觉挺好的。
吹了蜡烛分了蛋糕,姐弟俩头一回吃蛋糕早就馋得不行,尤其是国梁这会儿已经眯着眼睛吃得开心。
陈美华看着他们,自己也吃了蛋糕,心里也甜得很。
她伸手替燕春把额前的头发勾到耳朵后,轻笑道:“蛋糕很好吃,妈很喜欢你的礼物。”
燕春笑弯了眼,看得出她也很高兴。
国梁见她被夸了,连忙道:“妈,我的礼物也可好了。”
“你的妈也喜欢……”她一边说着一边拆开他用牛皮纸包了一圈的礼物。
一个雕花木盒子,看着挺精致。
陈美华眉头微微皱起,打开了盒子,也看到了里边放着的镯子,模样款式跟她以前戴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
“这镯子,你哪儿来的?”
她拿着镯子询问到。
且不说跟她之前那个想象,这么一个玉镯也不是一个小孩子能拿出来的。
“……妈?”
国梁愣了愣,有些不明白她怎么突然不开心了。
燕春也放下了手里没吃完的蛋糕。
“妈,怎么了?”
“国梁,妈问你镯子哪儿的?”陈美华看着国梁一脸严肃。
“顾叔会这个,我请顾叔帮我雕的。妈你以前套手里那圈圈不是坏了嘛!我看顾叔家堆着的石头挺好看的,顾叔又会雕我就给他打扫卫生帮他干活,让他帮你雕一个……”国梁摸摸头有些慌。
他忙站起来看着她,神情忐忑:“妈,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国梁人小不懂玉石的价格,只以为是好看的石头。
陈美华也明白这点,所以其实不是特别生气,但有些道理该让他知道还是得教,她拉着他坐下。
“妈,就是块石头……”
燕春怕她生气,忙帮着解释说情。
“这不是普通的石头。”陈美华看着她俩耐着性子到。
“这叫玉,妈虽然不懂玉。但是妈卖一百只烧鸭也不一定能买这么个镯子。另外,你顾叔有那也是他的,咱们跟他非亲非故只是邻居,怎么能问别人要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就算是亲戚,咱们也不能仗着关系好就问人伸手讨要,占人便宜。这是不对的。”
陈美华语重心长说着。
姐弟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知道了。”
虽然她更希望考上大学的是国梁,不过眼下就两孩子跟着美华,都出息了她也高兴。
“哎,眨巴眼就过去好几个月了。想见他们估摸着得等过年了。”
老太太摇摇头又有些伤感。
陈大舅笑着安慰道:“那是以前,咱们家现在不是买车了嘛,等放寒假了就把两孩子接回来,方便得很。”
“到时候我去接人。”陈继勇跟着点点头。
他们能这么说她当然是高兴的,老太太笑笑摇头:“还是算了,美华要忙着做生意呢,真放假了国梁燕春也不小了能给她帮把手。我这老婆子吃好喝好没啥可惦记的,反正过年也能见着。”
她说完又看向满桌的烧鸭卤肉:“老大,给你大伯家送只脆皮烧鸭过去,让你大伯家也尝尝鲜。美华离婚的时候,你堂兄弟他们也帮着出了不少力。”
“成。”
陈大舅笑着应下,提上脆皮烧鸭盛了点酱就去了他大伯家。
陈家大伯儿子多,现在基本不用他下地干活了。
他到的时候,陈大伯正叼着烟锅子坐院子里编竹筐。
“大伯,忙啊?”
陈大伯抬头见是他,笑了笑:“家里箩筐坏了,编个新的。坐。”
屋内的陈大伯娘听着声音出来,热络道:“继伟来了啊,快坐……哎呀,来就来了,咋还端了东西过来,你看你这……”
“这不是去城里了嘛,美华新捣鼓出来的吃食,让带回来尝尝鲜,我给大伯送只尝尝。”
陈大舅笑说着把手里的脆皮烧鸭递了过去。
“美华管这叫脆皮烧鸭,这个是酱……一个卤水咸味儿的,一个酸甜的酸梅酱,把烧鸭切了蘸着吃就成。”
“这……”
大伯母迟疑着看向还在编箩筐的陈大伯。
她不知道该不该收,这么一直鸭子应该也要不少钱。
陈大伯顿了顿,摆摆手:“孩子们的心意,收下吧。”
又看向陈大舅:“美华在城里还好吧?”
“都挺好的,两孩子在学校读书,她自己也有事忙活。”
“那就好。”陈大伯点点头。
“苦日子算是过去了,以后可都得好好的。你们兄弟姐妹几个互相帮衬着,你爸在地下,才能安心。”
“哎。”陈大舅笑着应声。
“还有你家那拖开机,挺好的。买了车就得好好干事,把日子过红火起来,至于李发财那种没憋着好屁的人,不用理会……”
陈大舅耐心听着。
两人闲聊一阵,陈大舅就回去了。
“继伟回去了啊?”陈家大伯娘出来的时候没见人问了一句。
“回了。”
“继伟还挺懂事知道惦记你这个大伯,哎你说……”
“人家懂事,你可别不知分寸,继伟家可不欠咱们家的。”
“你说什么呢。”陈大伯娘白了他一眼。
“都是亲戚我还能做什么不好的事,我就想说问他忙不忙的过来,又是种地又是养鸡鸭的,要是忙不过来让家里几个去帮把手,我说什么了我。再说了都是自家兄弟,咱们家这些年也没少帮衬他家……”
大伯娘心虚嘀咕一阵。
陈大伯没理她,她什么心思他不用猜都知道,但亲戚不是这么处的。
他摇摇头有些替自己那个早早没了的弟弟高兴。
他弟这一支看着是要起来了。
挺好的!
——
不过一天的工夫,关于陈家靠养殖鸡鸭挣钱,买了拖拉机的消息几乎席卷了十里八村。陈家再次成了大家伙茶余饭后的谈资,只不过这次不再是什么难听的闲话,而是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不少人也跟着开始养殖,养鸡养鸭的风气从陈家村辐射开,附近村子听说了也有不少人也起了心思。
第二天,陈大舅他们就开着拖拉机把新一批出栏的鸡鸭拉走。
村民们看着他们一车车拉出去,去的时候车后边垒得高高的,回来时已经卖空。大家伙看着更是心动眼热。
胆子大的跟着养了不少,胆子小的也比往年多养了十来只。
日子恢复以往。
陈美华每天卤肉店家里两地跑。
很快就到了十六号,她生日那天。
忙了一天,天擦黑了,台面上卤菜也都卖空了还没见两孩子来,陈美华也没多想只以为今天又轮到两人中谁值日了,姐弟两现在不在一个班,轮值日的时候也不一样,陈美华跟他们说好了,谁值日了另一个放学了也得等着一起回来。
陈美华收拾干净,锁了门回家。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些昏黑了。
“妈,生日快乐,天天开心。”
陈美华推开门就看到姐弟俩捧着蛋糕站在那里。
生日?
是了,今天阴历十六,她的生日。
陈美华恍然想起。
烛光映衬下的两张笑脸,看得陈美华眼眶一热,禁不住哽咽道:“你们……”
“妈,你不高兴吗?”
姐弟俩看她那样儿有些忐忑。
“没有……”陈美华笑笑,伸手擦了擦眼角。
“妈高兴,特别高兴。”
被在乎的人惦记关心的滋味儿如何能不好?
“我们也高兴。”国梁咧着嘴嘿嘿一笑。
陈美华合上院门带着他们回到屋里。
“你们怎么知道今天是妈生日的?”陈美华有些诧异。
“国梁问了大舅,大舅说的。”
陈美华摸摸国梁的后脑勺。
国梁傻笑一阵:“我同桌小胖他妈妈过生日,我就想着给妈也过就偷偷问了大舅。二姐给你买了蛋糕,这是我给妈的礼物,妈你过生日高兴吗?”
“高兴着呢。”
她接过礼物笑了笑又道:“谢谢燕春,谢谢国梁,谢谢你们给妈准备了生日。妈很高兴,特别特别的高兴。以后每年你们过生日咱们都一起过,妈的生日你们俩的生日,都过,好不好。”
“嗯嗯。”姐弟俩眼睛一亮,打心底期盼起来。
他们觉得过生日的感觉挺好的。
吹了蜡烛分了蛋糕,姐弟俩头一回吃蛋糕早就馋得不行,尤其是国梁这会儿已经眯着眼睛吃得开心。
陈美华看着他们,自己也吃了蛋糕,心里也甜得很。
她伸手替燕春把额前的头发勾到耳朵后,轻笑道:“蛋糕很好吃,妈很喜欢你的礼物。”
燕春笑弯了眼,看得出她也很高兴。
国梁见她被夸了,连忙道:“妈,我的礼物也可好了。”
“你的妈也喜欢……”她一边说着一边拆开他用牛皮纸包了一圈的礼物。
一个雕花木盒子,看着挺精致。
陈美华眉头微微皱起,打开了盒子,也看到了里边放着的镯子,模样款式跟她以前戴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
“这镯子,你哪儿来的?”
她拿着镯子询问到。
且不说跟她之前那个想象,这么一个玉镯也不是一个小孩子能拿出来的。
“……妈?”
国梁愣了愣,有些不明白她怎么突然不开心了。
燕春也放下了手里没吃完的蛋糕。
“妈,怎么了?”
“国梁,妈问你镯子哪儿的?”陈美华看着国梁一脸严肃。
“顾叔会这个,我请顾叔帮我雕的。妈你以前套手里那圈圈不是坏了嘛!我看顾叔家堆着的石头挺好看的,顾叔又会雕我就给他打扫卫生帮他干活,让他帮你雕一个……”国梁摸摸头有些慌。
他忙站起来看着她,神情忐忑:“妈,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国梁人小不懂玉石的价格,只以为是好看的石头。
陈美华也明白这点,所以其实不是特别生气,但有些道理该让他知道还是得教,她拉着他坐下。
“妈,就是块石头……”
燕春怕她生气,忙帮着解释说情。
“这不是普通的石头。”陈美华看着她俩耐着性子到。
“这叫玉,妈虽然不懂玉。但是妈卖一百只烧鸭也不一定能买这么个镯子。另外,你顾叔有那也是他的,咱们跟他非亲非故只是邻居,怎么能问别人要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就算是亲戚,咱们也不能仗着关系好就问人伸手讨要,占人便宜。这是不对的。”
陈美华语重心长说着。
姐弟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