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5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娘,您可真是的,那么浓烈的香味,我若非是无法,真的是掩鼻而过。”锦娘不爱太馥郁的香味。
  罗玉娥偏还搬了一盆三角梅在锦娘绣屋,还道:“你看这样多好看啊。”
  母女二人说笑着,一抹春光从窗棂里晒了进来,暖洋洋的。
  如此,她又画了一套春衫,春衫要薄,最好是用罗做,桃红的薄衫,水仙绿的丝裙,在薄衫上绣宝相花暗纹,显得更大气些。宋人特别喜欢在领抹处下功夫,锦娘这次却只是掐了一下白牙,却在桃红衫子背后绣上相应的桃花,腰带处做了桃花花苞做系带。
  这套衣裳废了锦娘不少功夫,头一日穿上之后,还梳了双髻,两边插从树上剪下的真桃花两三朵,中间则买了一簇桃花像生花的绢花。
  “姑娘若是天上的仙女,那必须是桃花仙子了。”阿盈笑道。
  锦娘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若是真的有人买,那才是最好的。”
  春衫的订单超出预料,锦娘用笔正在记:“城西米铺的梁娘子要一套、会仙楼住在天字号的客商要一套还有……”
  总共要做四套,一套四贯,成本三贯,四套就是赚十三贯。
  以锦娘这么快的手速,也差不多得十二日,毕竟绣花也很需要功夫的,但同时还得推陈出新,故而,她在做这一套的时候,想下一套春衫怎么设计。
  正拿着画笔在想的时候,就见陈小郎跑进来道:“姑娘,不好了,那边王家的绸缎庄竟然也新雇了绣娘做衣裳,好些人在那里选了尺头缎子后,就直接在那儿做。您这边刚推出春衫,她那边出的衫子跟您的非常像,但是她们只要一贯就买一套。”
  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这种跟风的,还能利用别人的创意打低价。
  “所以咱们都得推陈出新,这几套卖完,我还有别的衫子,有本事她全部跟着学啊,她们有这个手艺么?”这也是锦娘一开始定位在中阶价格之上,不走低价的原因。
  她进的罗是两贯一匹的,完全不褪色的,那边舍得用这么好的料子么?
  陈小郎道:“是啊,她们还说送帕子呢,买一贯以上的都送帕子,真的是无耻,完全照着咱们做。”
  当即,锦娘又大大的写了八个字让陈小郎放外面。
  同行莫入,面斥不雅。
  大抵是这般刺激,锦娘还真的有了创意,第二套她打算用银红缎子做抹胸,水红薄罗大袖衫子,底下却配着白色纱裙绣零星大红蛱蝶,外面罩一件白色半臂纱衣。
  高贵典雅却又飘逸空灵,有红色,但红色只是点缀。
  她赶工把衣裳做好之后,亲自把线头剪了,又让阿盈熨烫好,次日让陈小郎挨家挨户按照地址送上门去。
  送完之后,锦娘开始把新的春衫换上,戴上她的鱼枕冠,这件衣裳非常适合戴冠,戴上冠子简直自带气质。
  阿盈在前面拿图册介绍时,客人还在犹豫,倒是锦娘一出来,人家就立马要下定。
  “不知这套多少银钱?”
  “您看您要什么料子的,我这一套的纱是织金纱,若是要一样的,这套的料子加工钱至少得五十贯,但若是换成绉纱,三十六贯,若换成春纱,就二十五贯。不过,提醒您,若是用太差的纱,就没有这种笼星罩月之感。”锦娘笑道。
  那人道:“那我换成一般的纱,二十五贯全部包含在内,是吧?”
  “没错,布料钱和丝线的钱我们就全部包了。阿盈,把绉纱给这位客人看一下。”锦娘如是道。
  那人道:“多久能做好?”
  “正常半个月左右,您可以留下地址,我让人送府上去。”锦娘道。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付,锦娘倒也不勉强,这个价钱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付的起的。
  陈小郎很快进来道:“姑娘,我看她往王记绸缎庄去了。”
  “让她去吧。”锦娘并不是很担心。
  “万一她又学咱们的衣裳怎么办?”陈小郎愁道。
  锦娘笑道:“我就是知道她们有这招,所以故意把价钱抬的很高,这件衣裳我实际上卖十贯就好。”
  王记绸缎庄那边自以为打探到了价钱,王记的掌柜道:“那魏娘子定价太高了,咱们定个十五贯,肯定有赚头。”
  王记请个六位绣匠,工钱普遍都是一个月四贯的,她们不眠不休的赶制十套出来了,反正魏娘子店小,但绣铺颇有名气,设计出来的衣裳都很畅销,王记当然也不是只抄锦娘一个的,前面绣巷的鬓云楼更是王记模仿的素材库。
  鬓云楼原先是卖假髻的,经营不善后,其妻开始卖绣品,行首请大家见面的时候,当时还特地介绍过。
  锦娘当然还另外又设计了一套,藕荷色的抹胸,珍珠白的纱制百迭裙,又搭配上松花色折枝桃花纹两破的褙子,掐上粉白的牙子,更是素净典雅。
  至于之前做的那套红的,被韩国公家的娘子来相国寺游玩时,逛到这里,为家里的两位小娘子一人定了一套。
  王记的十套却无人问津,阿盈不懂:“他的比咱们的便宜,为何一套都没卖出去呢?”
  “傻丫头,你也说了他要卖便宜才行,但是我这一套是做给那些能戴的起冠子的人穿的,他那边的受众就是觉得再好看也不会买,即便他卖十贯人家也不会买。而我这里原本来的就都是小有资产的,这个价钱大概咬咬牙也就买了,所以,我就是给他个教训。”锦娘如此道。
  据说王记这十件衣裳一直挂着,反正也无人买。
  王记的东家不仅不反思自己全盘照抄,反而压低绣娘们的工钱,从四贯压到一贯,也是听的锦娘目瞪口呆了。
  锦娘这里虽然不似别的绣楼那样客似云来,但是客户粘性很高,可能就是那种她们不知道穿什么衣裳的时候,就过来自己这里,选的衣裳总是不会出错的。
  就像现在白娘子又过来了,她是一位官家娘子,父亲任通判,听闻刚从外地回来,据她母亲白夫人暗自抱怨,说她爹太过耿直,导致家中寒薄。
  而白娘子已经过了及笄之年,还未许婚,却需要衣裳妆点。锦娘这里价钱适中,衣裳又精细,很适合她这般精打细算的官家娘子。
  穿在锦娘身上松花色的这套衣裳,她竟然要直接买过去。
  “魏小娘子,我明日急着过去,我们俩身形差不多,就把你身上的衣裳脱下来给我吧。”白娘子道。
  锦娘只好作价把这一套以六贯全部卖给她了,包括从抹胸、褙子、裙子一整套都给她了。
  这一套绣花不多,价钱也不贵,看起来白娘子也十分满意。
  从魏家绣铺出来,白娘子和她娘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白夫人道:“你爹和刘计相是同年,幸而刘家请咱们过去,我听刘夫人那个说法,似乎是想与你说一门亲事。”
  白娘子害羞一笑。
  锦娘则筹算了一番,二月已经是过了二十六日了,还有两日这个月就过完了,这个月成衣全部卖完,赚了三十九贯。
  如此,只有三十三贯,她才终于把嫁妆银五百贯赚到手了。
  还有两日没想到她曾经在锦绣阁的那些成件,陶掌柜盘货时发现都有人买了,一共送了四贯过来。
  锦娘笑道:“我发现我每次在凑整钱的时候,总会有点运气。”
  阿盈则道:“哪里是什么运气啊,我还看您完全是挣辛苦钱,这么多日,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不说了,别人那么多辛苦的人,也未必有我赚的多呢。好了,咱们俩去绣嫁妆,我记得帐子我还没怎么绣呢,算了就把别人看的见的地方绣点。”锦娘觉得她跟厨师们差不多,为别人做衣裳尽心尽力,对自己懒得做。
  却说刘夫人新得了几盆名贵的花,请关系不错的诰命们往来,蒋氏带着四姑娘还有儿媳张氏一道过去,四姑娘马上就要远嫁,老太太想让她跟着蒋氏出来,也是多认识一些人,日后对丈夫仕途有帮助。
  哪里知晓四姑娘见到了白娘子,听人介绍她才愕然,这白氏原本应该是蒋羡之妻,书中说蒋晏蒋羡兄弟二人不和,皆因白、许二人妯娌不和,导致兄弟阋墙,然而后来蒋晏成了名臣,蒋羡成了奸臣。
  可这辈子蒋羡已经定亲,白氏再无瓜葛了。
  人生之际遇倒是真的很难说。
  锦娘也在感叹,人生真是世事难料,正如素来还算恩爱的冯胜和荣娘夫妇竟然要和离了。
  第59章
  罗玉娥和魏雄作为荣娘仅存的长辈, 还得过去帮忙主张一二,却说罗玉娥原本脾气比较暴烈,但是听他们俩各自分说, 也是为难。
  荣娘说她发现冯胜和她吵架几次之后, 就想让媒婆寻下家,还找的都是官家娘子,冯胜则说荣娘和赁在她们家住的一个小吏眉来眼去, 情投意合。
  罗玉娥想的却是自家女儿, 她女儿成婚在即,若是被爆出堂姐和离, 女儿名声也会受损,更何况素来人都是劝和不劝离的。
  于是, 她也只好拿出杀手锏:“你们俩作父母的倒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麟哥儿和官哥儿怎么办?冯姑爷, 你平日见识比我大, 我大道理不懂,只知道这人心隔肚皮,后娘能对隔了肚皮的好吗?荣娘, 我也说你一句, 你平日为人甚是热心,太热心了也就没个分寸,你爹娘已经去了,世上与你血脉最亲的就是你两个儿子,你也舍得他们?”
  冯胜则道:“二叔母, 我不求官家娘子, 只求妻子深明大义。荣娘总是对孩子太过宽容,她没有赚过一文钱,不懂汴京立住脚有多难。”
  “你总是这样, 难道一口气就能吃个大胖子?麟哥儿是读书的料子,官哥儿却身体弱,总不能不管不顾的都要他读书吧。”荣娘也是针尖麦芒根本不让。
  其实自从他得了一回病,就能感觉荣娘对他不耐烦了,冯胜便有了意动,而荣娘也从那个鳏夫小吏那里寻到了慰藉……
  罗玉娥也是过来人,夫妇二人最艰难的时候反而很容易齐心协力,一旦日子过好了,都有选择了,就开始都找下家了。
  看着两人吵起来了,罗玉娥也是扶额。
  其实若非是真的决定和离了,荣娘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丑事告诉外人,二叔和二叔母本来就和她不是很亲近的关系。
  罗玉娥夫妇见她们都僵持着,只能先带荣娘回家暂且住上一晚,否则她们自己都得耗在这里,明日还得起早床,顺便也是想让荣娘冷静一二。
  她们回来的时候,锦娘刚刚和客人聊天,眉飞色舞的:“您看,您要是不加披帛呢,就比较呆板,就只是一条裙子而已,但如果加了披帛,整个人就会更有一种飘逸之感。您可以不用我家的披帛,您自家如果有相似的,就用您那个就好,如此还能省钱。”
  那客人还握着锦娘的手道:“太谢谢你们了,今儿又帮我梳头发,又帮我搭配衣裳。正好我家有一条鹅黄色的披帛……”
  “那建议您换成白色的,您看这么多钱的衣裳都付了,因为一件披帛,反而犹豫了。若不然,您再回去找找,一定要白色的。”锦娘道。
  客人一想也是,也下了决心:“那我就定一条披帛吧。”
  锦娘笑道:“成,一件抹胸,一件窄袖褙子,一条百褶裙,再加一条披帛,绣花八处,抹胸给您用的是鹦鹉玉兰图,褙子的领抹处绣同色的鹦鹉玉兰,布料都是用最上等,如此,一共二十贯,一共二十天左右来拿。”
  客人爽快的付了钱,锦娘开了货单给她,又笑道:“您可要把货单收好,我们认单不认人的。”
  ……
  荣娘在一旁看,才知道锦娘做生意其实也挺厉害的,表面上以退为进,其实步步紧逼,终于完成一大单的生意。
  锦娘本来守了一日都没什么生意,没想到现成的,来了个大主顾。
  再看荣娘回来了,她也听说了荣娘的事情,也不问她们是不是真的和离,只道:“姐姐要和离可以,可你和离之后住哪儿?吃哪儿?还有你还这般年轻,你若再嫁,那嫁妆又怎么分?这些可想好了。”
  荣娘一时语塞。
  她们姊妹二人如今共同睡在一张床上,荣娘看锦娘的梳妆台上又摆了个螺钿的奁盒,箱笼又放了几箱在地上。
  故而,她问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妹妹准备了多少嫁妆?”
  锦娘倒是不避讳:“总得凑三十六抬过去,再过些日子我的家俬就得再送一幅来,还有四季衣裳、布匹、瓷器、珠宝、竹器好些呢,都是我自个儿准备的。其实还差好些呢,我也只能多做活儿了。”
  “这般多……”荣娘咋舌。
  锦娘笑道:“大姐姐,嫁妆也是我的底气啊,而且都是我自个儿赚的。这也是我问你,和离之后的准备啊?”
  “我,我其实也没想太好。”荣娘只是不爱冯胜了,但别的都没想过。
  锦娘叹了一口气:“大姐姐,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你就说我吧,如今是要成婚了,可若是将来夫妻感情不好,我总还有我自己的产业铺子,便是自己单独养孩子都完全可以,离了谁都能活。可你怎么办?那个小吏都三十了,还赁你家的屋子住,即便他人再好,可贫贱夫妻百事哀,总会有许多问题。你若不想好自己将来准备做什么,换个男人也肯定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的。”
  这么深远的问题,荣娘从来没想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她有些迷糊了:“可我不像你,还会绣花,我什么都不会啊?”
  “胡说,您哪里什么都不会啊,你饭不就做的挺好吃的么?你还会做胭脂呢。”锦娘说到这里还一笑。
  荣娘一会儿觉得自己想自立自强,一会儿又泄气,迷迷糊糊的。
  在北宋讲女性独立,锦娘也只能点到为止,毕竟就是二十一世纪也不少女人很难独立。但至少能够让她想清楚自己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