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都说水滴石穿,等到真正能改变人心的时候,孩子们的眼泪也该哭干了吧。
“老师,供养自己儿女上学读书是义务还是责任?
我常觉社会是一报还一报。不会把自己的该履行的事,当成一个威胁。只要某个举动一不顺心,就拿他们该履行的事当做威胁。
我常以为所有人都是一个个体,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未来也不决定于任何一个人。但他们总觉得我永远都是他们的附属品。无论他怎么做,都是正确的。只要我还是一天他们的孩子,那么我的事情无论他们怎么干涉都是正确的。我们永远不会脱离他们的轨道,我们只能围绕着他们自转。
我常觉读书是我的出路,他们却觉得读书是桎梏。拿着他们应该履行的事作为威胁,让我离不开他们的轨道。语言是尖刺,刺穿一个普通孩子的心。让她终身都带着痕迹。那是我是他们附属品的证明。
我常觉经历过时间沉淀的语言,往往都是慈祥的母亲。但现实恰恰相反,我常觉真的是我常觉。那只是我接受过教育之后,被洗礼的思想,并不是现实。我终究还是他们的附属品,我不是独立的个体,我的思想却成了我的桎梏。
他们塑造了我的脊柱,教我怎么直立行走。却不让我挺起腰杆子直视他们的眼睛。那是不被允许的,我必须要在他们的阴影之下。弯曲着自己的尊严,因为那是他们自以为的权利。也是他们以为的义务与责任。
我不想要眼泪成为我的武器,但我还能用什么做武器呢?用我的思想?那好像不堪一击。在屈辱与压迫之下,我只有软弱的眼泪。
我们都是被压断脊梁骨的坏苹果。”
语言和文字一样很强大,听着少女的话。顾月疏愣神了片刻。
她一时不知如何去回答她。
“珠雨,你是独立自由的,你也应该是这样。眼泪并不软弱,她只是太温柔了。眼泪是你迎来春天的契机,眼泪证明你有思想。你为自己砸下土地的泪水,会在来年春天发出新芽。你也会如新芽一般茁壮成长。人要往好处想,生活才会慢慢变好。别哭了,你和老师说说发生什么事了?”
“我父亲不让我读书……他总拿这个威胁我。他不想让我读大学,说他供不起。可是我可以自己赚钱的。他可以让我自力更生,可以让我自己为读书想办法,我不会生气,我不会有异议。因为我成年了。但是他不可以歇斯底里的说他供不起我读书了,让我不读书了。他怎么不让我现在嫁人?他怎么不让我去死?”
亭子外是湍流不息的河流,为大地带来生机与生命。亭子里是少女滔滔不绝的眼泪。灰色的天际似乎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
这里的雨可真多啊。可能也是因为这里的眼泪太多了吧。
“周珠雨你要顽强,你要不败。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你不要成为死潭,你要成为河流。只有成为河流,你才能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别样的生机。”
“顾老师对不起。刚开始对你的态度很不好。因为我很喜欢星慕,看到她对你的喜欢胜过我,我心里有种别样的情绪,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去缓解。但这股情绪我越去压抑它,它却越发的汹涌。”
“我当然明白啊,没关系的。我不是从来没怪过你吗?那次集体放学我也确实有点不妥,因为那天天气太热,我也有点水土不服,导致我火气有些重,老师也和你道歉。我一直都明白,以后不管是什么。只要这种情绪再次膨胀,比起压抑你更需要去缓解它。”
周珠雨吐出来一口气,心底无边的乌云被她吐出,随着人间的清风消散的无影无踪。
“珠雨!”
少女抬起了头,是她的母亲撑着伞来找她了。
这里的少年少女们本该生长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可却被环境束缚。故事相同,经历相同,伤口相同。这怎么能孕育出一个鲜活的个体。
“去吧,你的河流来了。”
给你带来希望与生机的河流。
顾月疏看着少女有些狼狈的跑了出去,紧紧的与自己的母亲相拥。心底也弥漫出了眼泪。
她的眼泪从不向外渗透,总是在心里淅沥沥地下着。这也导致她内里总是发霉腐烂。她只好让自己变成太阳去晒干内里难闻的气息。好让内里的腐烂诗篇,重新生根发芽。
周珠雨走后这片小世界安静了下来。雪已经化开了。竹子再现它的翠绿,可很多的竹子都被这场雪压弯了脊背摇摇欲坠。但是没关系等到春天,等春天来了。它就会好起来了。
溪水绕翠竹,细雨配芳草。亭里有别诗,独自醉景中。
雨越下越大,寂寥的景色与悲寂的往事,变成绸布捂住了她的口鼻让她很窒息。唯一能让她呼吸的眼泪却被她死死压在心中。
她是在爱中成长,可沉默的爱总让她抗拒。
沉默的爱,是春夜里微不足道的细雨。人在沉睡中往往察觉不到。
要等到第二天早晨,花朵绽放身体时挂着的清清露水,鲜草重现曾经翠绿的色彩和山间弥漫着遮住它的脸庞的雾气时。
我们才会得知春雨来过了。每次察觉,春雨已过,只留人来回味。
可是春朝本就湿漉漉的,或许总有一两个人觉得春雨从未来过。
而顾月疏则是那个从未察觉到春雨的。
但好在她有哥哥有爷爷奶奶,沉默的爱多,响亮的爱也多。
这两种爱维持着她现如今的模样。
不过父母永远是她心中的一根倒刺。不碰它很痛,碰它却更痛。
她其实一生已经很顺遂了,可是人总贪心。她平日热烈向上,积极乐观。但她是个诗人。因此闲时又喜忧愁,诗人不备忧愁,那么她的诗就缺少美感了。
应了她哥哥的话,在这待久了真的会被同化。她似乎比从前更多愁善感了。但好在就算是现在的她还是乐比忧多。
“老师。”
声音像一把利刃划破她寂寥的绸布,将她从窒息之中解救过来。
“下雨了,听说你在这。我怕你没伞。”
你的河流也来了。
作者有话说:
其实还记得剧情的会发现,就是有三个人的故事很像。但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本质,她们三个却又各不相同。被贫困与家庭牵制,现在就要辍学嫁人的萧凡和放不下身段,对未来迷茫到失去生的希望的安生,还有就是能够独立出去,但是家人把责任当威胁命令一个人成为附属品的周珠雨(其实周父能供,周珠雨的家庭说不上多富有,但也绝对不贫穷。她父亲五十多岁了,身体确实也不行了。平时对她也很好,但是只要周珠雨一点不顺她的心,他就会拿读书当做威胁,歇斯底里。我觉得很多孩子也都是受不住的。她们不知道这句是真,还是那句假,说出口的话要么是治愈人心的,要么是伤害人心的。不要忽视语言的力量。这种环境下生长出的孩子也大多敏感,自卑。倒不如说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都会自卑。)一个落后的地方写不出千篇一律的故事。但每个人伤疤的样子都各不相同,我也想将每个人的伤疤都记录下来。
第34章 不见春
人老了,就是能感受到生命力渐渐的流逝。与她恰恰相反的则是少女生命力的渐渐显露。
黄依红她总是在这小镇子里,找她从来不费劲,她仿佛扎根在此,可她一生都在流浪。
她从没依靠,像扎根大地的树木,被束缚脚跟但她的精神与灵魂总随风摇晃。
她想像风一样自由,可是不行。但她的子孙一定可以。随风去往更肥沃更明亮更广阔的土地。
她从始至终都信任着她的女儿与孙女,将信念寄托给她们,让她们存世有望,能干出一点自认为的大事就好,无需顾忌他人评价。
她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在暗淡,她什么都不怕,她只怕她不懂爱的女儿和渴望爱的孙女。
怕女儿和孙女从此少了一个栖息地,能够为她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她怕先是她,再是星慕,随后是雅妍。
顾月疏是个很好的人,她在国庆假期的末尾赶到了家,之前从电话沟通都足以让她十分欣赏她。
现在见到了更是如此。
清风晨露画中仙,风雨途中闻此人。
几回周转窥荧光,应是春阳照人间。
这是黄依红对她的评价。
她没有多高的学历,但见识不浅。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
早早出门闯荡,草草结了婚。中年得女后,丈夫不幸去世。
她也不是个好母亲。漠视女儿的需求,轻视爱的重要性。最后她的女儿走了她的老路。
她幡然醒悟,却又无可奈何。教育是一个多重要的东西,作为孩子人生当中第一位老师她太不称职了。
不过,她在暮年成为了一个好奶奶。教育的闭环太可怕了。
她只能担起教育的担子。
她因为太多的漂泊,生命变得格外脆弱。她认为最可怕的对于爱的表达方式是隐藏。
“老师,供养自己儿女上学读书是义务还是责任?
我常觉社会是一报还一报。不会把自己的该履行的事,当成一个威胁。只要某个举动一不顺心,就拿他们该履行的事当做威胁。
我常以为所有人都是一个个体,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未来也不决定于任何一个人。但他们总觉得我永远都是他们的附属品。无论他怎么做,都是正确的。只要我还是一天他们的孩子,那么我的事情无论他们怎么干涉都是正确的。我们永远不会脱离他们的轨道,我们只能围绕着他们自转。
我常觉读书是我的出路,他们却觉得读书是桎梏。拿着他们应该履行的事作为威胁,让我离不开他们的轨道。语言是尖刺,刺穿一个普通孩子的心。让她终身都带着痕迹。那是我是他们附属品的证明。
我常觉经历过时间沉淀的语言,往往都是慈祥的母亲。但现实恰恰相反,我常觉真的是我常觉。那只是我接受过教育之后,被洗礼的思想,并不是现实。我终究还是他们的附属品,我不是独立的个体,我的思想却成了我的桎梏。
他们塑造了我的脊柱,教我怎么直立行走。却不让我挺起腰杆子直视他们的眼睛。那是不被允许的,我必须要在他们的阴影之下。弯曲着自己的尊严,因为那是他们自以为的权利。也是他们以为的义务与责任。
我不想要眼泪成为我的武器,但我还能用什么做武器呢?用我的思想?那好像不堪一击。在屈辱与压迫之下,我只有软弱的眼泪。
我们都是被压断脊梁骨的坏苹果。”
语言和文字一样很强大,听着少女的话。顾月疏愣神了片刻。
她一时不知如何去回答她。
“珠雨,你是独立自由的,你也应该是这样。眼泪并不软弱,她只是太温柔了。眼泪是你迎来春天的契机,眼泪证明你有思想。你为自己砸下土地的泪水,会在来年春天发出新芽。你也会如新芽一般茁壮成长。人要往好处想,生活才会慢慢变好。别哭了,你和老师说说发生什么事了?”
“我父亲不让我读书……他总拿这个威胁我。他不想让我读大学,说他供不起。可是我可以自己赚钱的。他可以让我自力更生,可以让我自己为读书想办法,我不会生气,我不会有异议。因为我成年了。但是他不可以歇斯底里的说他供不起我读书了,让我不读书了。他怎么不让我现在嫁人?他怎么不让我去死?”
亭子外是湍流不息的河流,为大地带来生机与生命。亭子里是少女滔滔不绝的眼泪。灰色的天际似乎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
这里的雨可真多啊。可能也是因为这里的眼泪太多了吧。
“周珠雨你要顽强,你要不败。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你不要成为死潭,你要成为河流。只有成为河流,你才能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别样的生机。”
“顾老师对不起。刚开始对你的态度很不好。因为我很喜欢星慕,看到她对你的喜欢胜过我,我心里有种别样的情绪,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去缓解。但这股情绪我越去压抑它,它却越发的汹涌。”
“我当然明白啊,没关系的。我不是从来没怪过你吗?那次集体放学我也确实有点不妥,因为那天天气太热,我也有点水土不服,导致我火气有些重,老师也和你道歉。我一直都明白,以后不管是什么。只要这种情绪再次膨胀,比起压抑你更需要去缓解它。”
周珠雨吐出来一口气,心底无边的乌云被她吐出,随着人间的清风消散的无影无踪。
“珠雨!”
少女抬起了头,是她的母亲撑着伞来找她了。
这里的少年少女们本该生长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可却被环境束缚。故事相同,经历相同,伤口相同。这怎么能孕育出一个鲜活的个体。
“去吧,你的河流来了。”
给你带来希望与生机的河流。
顾月疏看着少女有些狼狈的跑了出去,紧紧的与自己的母亲相拥。心底也弥漫出了眼泪。
她的眼泪从不向外渗透,总是在心里淅沥沥地下着。这也导致她内里总是发霉腐烂。她只好让自己变成太阳去晒干内里难闻的气息。好让内里的腐烂诗篇,重新生根发芽。
周珠雨走后这片小世界安静了下来。雪已经化开了。竹子再现它的翠绿,可很多的竹子都被这场雪压弯了脊背摇摇欲坠。但是没关系等到春天,等春天来了。它就会好起来了。
溪水绕翠竹,细雨配芳草。亭里有别诗,独自醉景中。
雨越下越大,寂寥的景色与悲寂的往事,变成绸布捂住了她的口鼻让她很窒息。唯一能让她呼吸的眼泪却被她死死压在心中。
她是在爱中成长,可沉默的爱总让她抗拒。
沉默的爱,是春夜里微不足道的细雨。人在沉睡中往往察觉不到。
要等到第二天早晨,花朵绽放身体时挂着的清清露水,鲜草重现曾经翠绿的色彩和山间弥漫着遮住它的脸庞的雾气时。
我们才会得知春雨来过了。每次察觉,春雨已过,只留人来回味。
可是春朝本就湿漉漉的,或许总有一两个人觉得春雨从未来过。
而顾月疏则是那个从未察觉到春雨的。
但好在她有哥哥有爷爷奶奶,沉默的爱多,响亮的爱也多。
这两种爱维持着她现如今的模样。
不过父母永远是她心中的一根倒刺。不碰它很痛,碰它却更痛。
她其实一生已经很顺遂了,可是人总贪心。她平日热烈向上,积极乐观。但她是个诗人。因此闲时又喜忧愁,诗人不备忧愁,那么她的诗就缺少美感了。
应了她哥哥的话,在这待久了真的会被同化。她似乎比从前更多愁善感了。但好在就算是现在的她还是乐比忧多。
“老师。”
声音像一把利刃划破她寂寥的绸布,将她从窒息之中解救过来。
“下雨了,听说你在这。我怕你没伞。”
你的河流也来了。
作者有话说:
其实还记得剧情的会发现,就是有三个人的故事很像。但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本质,她们三个却又各不相同。被贫困与家庭牵制,现在就要辍学嫁人的萧凡和放不下身段,对未来迷茫到失去生的希望的安生,还有就是能够独立出去,但是家人把责任当威胁命令一个人成为附属品的周珠雨(其实周父能供,周珠雨的家庭说不上多富有,但也绝对不贫穷。她父亲五十多岁了,身体确实也不行了。平时对她也很好,但是只要周珠雨一点不顺她的心,他就会拿读书当做威胁,歇斯底里。我觉得很多孩子也都是受不住的。她们不知道这句是真,还是那句假,说出口的话要么是治愈人心的,要么是伤害人心的。不要忽视语言的力量。这种环境下生长出的孩子也大多敏感,自卑。倒不如说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都会自卑。)一个落后的地方写不出千篇一律的故事。但每个人伤疤的样子都各不相同,我也想将每个人的伤疤都记录下来。
第34章 不见春
人老了,就是能感受到生命力渐渐的流逝。与她恰恰相反的则是少女生命力的渐渐显露。
黄依红她总是在这小镇子里,找她从来不费劲,她仿佛扎根在此,可她一生都在流浪。
她从没依靠,像扎根大地的树木,被束缚脚跟但她的精神与灵魂总随风摇晃。
她想像风一样自由,可是不行。但她的子孙一定可以。随风去往更肥沃更明亮更广阔的土地。
她从始至终都信任着她的女儿与孙女,将信念寄托给她们,让她们存世有望,能干出一点自认为的大事就好,无需顾忌他人评价。
她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在暗淡,她什么都不怕,她只怕她不懂爱的女儿和渴望爱的孙女。
怕女儿和孙女从此少了一个栖息地,能够为她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她怕先是她,再是星慕,随后是雅妍。
顾月疏是个很好的人,她在国庆假期的末尾赶到了家,之前从电话沟通都足以让她十分欣赏她。
现在见到了更是如此。
清风晨露画中仙,风雨途中闻此人。
几回周转窥荧光,应是春阳照人间。
这是黄依红对她的评价。
她没有多高的学历,但见识不浅。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
早早出门闯荡,草草结了婚。中年得女后,丈夫不幸去世。
她也不是个好母亲。漠视女儿的需求,轻视爱的重要性。最后她的女儿走了她的老路。
她幡然醒悟,却又无可奈何。教育是一个多重要的东西,作为孩子人生当中第一位老师她太不称职了。
不过,她在暮年成为了一个好奶奶。教育的闭环太可怕了。
她只能担起教育的担子。
她因为太多的漂泊,生命变得格外脆弱。她认为最可怕的对于爱的表达方式是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