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大夫沉吟须臾,又写了张方子递给药童,说:“照这个抓点,孕妇多休息,别累着。”
李宝福拉了下赵庄生的袖子,想让他坐下也看看,奈何赵庄生甩开袖子,敛眉示意他别闹。
李宝福跟赵庄生道谢离开,适才拿药方的药童已几下包好药和补品,怕两人分不清写上多和宝区分。
药童道:“郎君,一共六百九十三文。”
李宝福从布包里拿出钱袋,翻开黑布露出钱袋,仔细地数好钱给了药童。
离开时,李宝福朝屏风边说:“王叔,我走了。”
里面看病的王大夫应声:“成!你路上慢点。”
出了药堂,已过正午时分,两人便选择去集市吃午饭。
食肆大多临江而建,坐在二楼窗边可见远处卸货的商船。夏风扑来时,还带着股鱼虾味。
两人早饭吃得早,一上午东奔西跑的,赵庄生便点了两碗面线糊,怕两人不够又点了盘七返膏,想着李宝福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又点了道补气的桃花鳜鱼,李宝福看这份鱼卖二十二文忙说不要。
博士笑吟吟道:“咱们家这鱼是每天早上从晋江里捞上来的,新鲜得很,保证两位郎君吃完还想来。”
李宝福摸着布包里剩下的三百来文,想着每次出门钱都会不会花多了?
“在想什么?”赵庄生倒了碗铁观音的茶沫子说。
“钱够吗?”李宝福问。
赵庄生答道:“买完酱醋鸡鸭,我这儿还剩六十文,够给今日饭钱了。”
“鸡苗和鸭苗多少钱?”李宝福瞧着背篓里毛茸茸的小鸡和青头鸭,伸手摸了摸。
“买了十只鸡,共五文钱。青头鸭苗一文钱一个,我买了八个。”赵庄生说,“等四姐生了,这鸭和鸡正好送去给她补身子。”
李宝福算了下方才点的那几样菜,光是桃花鳜鱼二十二文就能抵两碗面线糊,实在费钱。
可等这鱼上了,李宝福又觉得钱乃身外之物。
鳜鱼肥嫩醇厚,鱼肉犹如蒜瓣,吸满原鱼汤的鲜美。这菜中桃花乃是用虾球炸了猪油做的,浸满油香的虾球摆在淋了浓芡的鳜鱼边。
一口下去,咸香碰撞,鱼肉软嫩脆弹,李宝福感觉一上午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而那面线糊是用浓浓的猪骨汤打底,用猪油划开,以猪肝、醋肉、猪大肠、鲜虾为浇头淋在细腻的面线上,撒上一把葱花香味扑鼻,这也是泉安百姓最常见的吃法。
李宝福见赵庄生那碗面线糊浇头没他的多,只有个孤零零的鸡蛋,就把自己碗里的挑给他。赵庄生想躲,但端着碗不好避,两人你来我往差点在桌上打起来。
还是博士端来最后的七返膏和解腻的藿菜汤,两人才结束。
李宝福咬了口抹满油膏的软面团,再来筷鲜香鳜鱼,望着不远处人头攒动的晋江边,见几只青雀盘旋柳树做窝,觉着日子还不错。
饭吃了五十七文,赵庄生数钱结账时,李宝福虽有些心疼,但看桌上都空了的瓷盘觉得这钱花得也值。
吃完饭,离回村还有一个时辰,赵庄生让博士添了壶茶,两人坐在二楼窗边喝茶远眺那玉带般的晋江碧空。
“你身上还剩多少钱?”李宝福发觉今日看病的一贯钱没用完,还剩点,能买匹棉布做几身衣裳。
“三十来文。”赵庄生说,“怎么了?”
“我想买匹棉布回去做身新衣服。”李宝福要是说想给赵庄生买,这人肯定不答应,但若是为自己,他从不会拒绝。
果然赵庄生立即答应。
李宝福买了匹一尺八宽,四十尺来长的棉布共四百二十文,能做两身衣裳。
买完布,两人沿着江边集市慢慢走回去。
“要不再去逛逛?”赵庄生说。
“不想走了。”李宝福鲜少出门走路,一上午除了卖鸡蛋和吃饭时没怎么休息过,现下已差不多掉在赵庄生肩上了。
赵庄生看李宝福恹恹的,就背着他走,将背篓背在身前。
已是午后,货船上的人都在吃饭歇息,集市人也散了不少,两人沿着江边逛。
李宝福看着背篓叽叽喳喳的鸡鸭们,说:“它们长得还挺好看。”
赵庄生前后虽都背着东西,但脚步却十分稳当,他嗯了声不说话。
李宝福本想夸赵庄生鸡鸭挑得好,可一看人又闷起来也不知说啥好,便趴在他背上,两只手从他肩处懒懒垂下,抓着背篓边缘。
江风带着股淡淡的腥味,李宝福被那群小鸡鸭闹得烦,见四周没什么人看过来,就贴近赵庄生耳边说:“待会儿回去你还是走路吗?”
李宝福说话时音放得缓,贴着耳边,丝丝痒痒的挠着心,赵庄生登时脸就红了。
“庄生哥……”李宝福音拖长许多,几乎要吻上那发红的耳垂,“问你呢。”
昨夜才经肌肤上的缠绵交合,赵庄生可受不了这样的唤,他稍偏了下头,垫在李宝福屁股下的手朝上一打,说:“别闹我,小心把你摔着。”
被赵庄生打屁股这事李宝福没少经历,只当无所谓,朝赵庄生吹了口气,说:“快跟我说嘛,怎么不理我?”
“走路。”赵庄生脚步有些虚浮了,赶忙回道,“别戏弄我,掉江里可不好。”
李宝福懒散地“哦”了一声,手指头去戳叠在最上面的鸡仔,漫不经心道:“哥,我跟你的鸡掉江里你救谁?”
赵庄生:“……”
“救鸡。”
“为什么?”李宝福撇嘴,连带着脚也不高兴地荡了两下,“那你应跟鸡做契兄弟。”
赵庄生偏头亲了亲李宝福微撅起的嘴,说:“你不是会水吗?”
李宝福拧着眉朝赵庄生噗了一下,漠然道:“用你说。”
“当然救你。”赵庄生嘴角微微勾起,听得此话,李宝福心情好了些,但很快又听他自顾自道:“不然日后见了爹娘,我对不起他们。”
李宝福脸色一沉烦得很,改用双手不停去轻戳赵庄生的耳朵。赵庄生呼吸急促起来,背着李宝福上了数步台阶,脚步都有点虚,朝城门走,温和道:“真别闹,回家了哥让你收拾。”
李宝福嘿嘿一笑,趴在赵庄生背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等李宝福再次醒来,已是在回村路上,他仍睡在赵庄生背上。见四周景色,发现已离尚书村不远,赵庄生胸前背篓也不见,赶忙跳下地,说:“背篓呢?”
赵庄生擦去额间的汗,说:“我给李婶了,她坐牛车走前头。”
李宝福给赵庄生擦汗,说:“你怎么不叫醒我?这一路走回来累都累死了。”
“你又不重,慢慢走天黑前也能回去。”赵庄生俊朗面容含着笑,热汗带起的红透过肌肤浮现在他脸上,红衬的像杜鹃花。
山风一吹,将李宝福那点瞌睡吹没了,他勾着赵庄生的手指往家走。
赵庄生平日沉默寡言,李宝福也少说话,毕竟跟赵庄生说话,他也只会用“好”、“知道了”回答,久而久之,李宝福也懒得问。
回家路上,李宝福百无聊赖便采了鲜花编成环戴在赵庄生头上,赵庄生唇角微微翘起,牵着他的手往村里走。
要进村时,赵庄生把花环取下。
李宝福和赵庄生去时李婶正在院里喂他们买回来的鸡,说:“回来了?”
李宝福点头道:“有劳李婶了。”
赵庄生说:“麻烦李婶还帮我们背回来。”
李婶说:“二郎接的我,又没事。”接着她看赵庄生手里拿着个花环,打趣道:“哎哟,宝囝你要谢庄生把你背回来,还要给他编个花环啊。”
闽方方言,其地用囝称儿,囡称女。
赵庄生脸蓦地一红,急忙鸡鸭和花环放在背篓里背好,说:“他随便做的。”
李宝福说:“谢谢二哥了。”
李婶瞥了眼背篓里的布,说:“没多大事,不过宝囝啊,过段日子我家收稻能不能让庄生来帮一下,婶子给你们做饭做衣服。”
李婶家农活重孩子多,男人又是个不省事的,为此这收稻、油菜等大事都是邻里能帮的就帮一下。以前李全在时也经常帮着,后来便是赵庄生接过这担子。
所以李婶才对李宝福好得没话说,平日有个什么吃的都送李宝福尝尝。
“婶儿你这话说的,”李宝福笑着说,“就算你不开口,庄生哥也该来帮你。不过衣服我哥他会做,就不麻烦你了。只要到时婶儿你多做一碗蟛蜞酥送我们就行。”
李婶怕说下去,两人争起来,就说:“我知道你爱吃我做的,蟛蜞酥和咸鸭蛋肯定少不了,衣服做不过来就给婶儿,婶儿乐意。”
李宝福笑着点点头,出门前,他把赵庄生买的一包梅子、两包小糕点留给李婶的几个孙儿,趁她时没注意拉着赵庄生跑了。
第6章
待两人回到家,躲云后许久的太阳也露了出来。李宝福和赵庄生先去看了遍蚕,一筐一筐细看有无生病才放心。
李宝福拉了下赵庄生的袖子,想让他坐下也看看,奈何赵庄生甩开袖子,敛眉示意他别闹。
李宝福跟赵庄生道谢离开,适才拿药方的药童已几下包好药和补品,怕两人分不清写上多和宝区分。
药童道:“郎君,一共六百九十三文。”
李宝福从布包里拿出钱袋,翻开黑布露出钱袋,仔细地数好钱给了药童。
离开时,李宝福朝屏风边说:“王叔,我走了。”
里面看病的王大夫应声:“成!你路上慢点。”
出了药堂,已过正午时分,两人便选择去集市吃午饭。
食肆大多临江而建,坐在二楼窗边可见远处卸货的商船。夏风扑来时,还带着股鱼虾味。
两人早饭吃得早,一上午东奔西跑的,赵庄生便点了两碗面线糊,怕两人不够又点了盘七返膏,想着李宝福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又点了道补气的桃花鳜鱼,李宝福看这份鱼卖二十二文忙说不要。
博士笑吟吟道:“咱们家这鱼是每天早上从晋江里捞上来的,新鲜得很,保证两位郎君吃完还想来。”
李宝福摸着布包里剩下的三百来文,想着每次出门钱都会不会花多了?
“在想什么?”赵庄生倒了碗铁观音的茶沫子说。
“钱够吗?”李宝福问。
赵庄生答道:“买完酱醋鸡鸭,我这儿还剩六十文,够给今日饭钱了。”
“鸡苗和鸭苗多少钱?”李宝福瞧着背篓里毛茸茸的小鸡和青头鸭,伸手摸了摸。
“买了十只鸡,共五文钱。青头鸭苗一文钱一个,我买了八个。”赵庄生说,“等四姐生了,这鸭和鸡正好送去给她补身子。”
李宝福算了下方才点的那几样菜,光是桃花鳜鱼二十二文就能抵两碗面线糊,实在费钱。
可等这鱼上了,李宝福又觉得钱乃身外之物。
鳜鱼肥嫩醇厚,鱼肉犹如蒜瓣,吸满原鱼汤的鲜美。这菜中桃花乃是用虾球炸了猪油做的,浸满油香的虾球摆在淋了浓芡的鳜鱼边。
一口下去,咸香碰撞,鱼肉软嫩脆弹,李宝福感觉一上午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而那面线糊是用浓浓的猪骨汤打底,用猪油划开,以猪肝、醋肉、猪大肠、鲜虾为浇头淋在细腻的面线上,撒上一把葱花香味扑鼻,这也是泉安百姓最常见的吃法。
李宝福见赵庄生那碗面线糊浇头没他的多,只有个孤零零的鸡蛋,就把自己碗里的挑给他。赵庄生想躲,但端着碗不好避,两人你来我往差点在桌上打起来。
还是博士端来最后的七返膏和解腻的藿菜汤,两人才结束。
李宝福咬了口抹满油膏的软面团,再来筷鲜香鳜鱼,望着不远处人头攒动的晋江边,见几只青雀盘旋柳树做窝,觉着日子还不错。
饭吃了五十七文,赵庄生数钱结账时,李宝福虽有些心疼,但看桌上都空了的瓷盘觉得这钱花得也值。
吃完饭,离回村还有一个时辰,赵庄生让博士添了壶茶,两人坐在二楼窗边喝茶远眺那玉带般的晋江碧空。
“你身上还剩多少钱?”李宝福发觉今日看病的一贯钱没用完,还剩点,能买匹棉布做几身衣裳。
“三十来文。”赵庄生说,“怎么了?”
“我想买匹棉布回去做身新衣服。”李宝福要是说想给赵庄生买,这人肯定不答应,但若是为自己,他从不会拒绝。
果然赵庄生立即答应。
李宝福买了匹一尺八宽,四十尺来长的棉布共四百二十文,能做两身衣裳。
买完布,两人沿着江边集市慢慢走回去。
“要不再去逛逛?”赵庄生说。
“不想走了。”李宝福鲜少出门走路,一上午除了卖鸡蛋和吃饭时没怎么休息过,现下已差不多掉在赵庄生肩上了。
赵庄生看李宝福恹恹的,就背着他走,将背篓背在身前。
已是午后,货船上的人都在吃饭歇息,集市人也散了不少,两人沿着江边逛。
李宝福看着背篓叽叽喳喳的鸡鸭们,说:“它们长得还挺好看。”
赵庄生前后虽都背着东西,但脚步却十分稳当,他嗯了声不说话。
李宝福本想夸赵庄生鸡鸭挑得好,可一看人又闷起来也不知说啥好,便趴在他背上,两只手从他肩处懒懒垂下,抓着背篓边缘。
江风带着股淡淡的腥味,李宝福被那群小鸡鸭闹得烦,见四周没什么人看过来,就贴近赵庄生耳边说:“待会儿回去你还是走路吗?”
李宝福说话时音放得缓,贴着耳边,丝丝痒痒的挠着心,赵庄生登时脸就红了。
“庄生哥……”李宝福音拖长许多,几乎要吻上那发红的耳垂,“问你呢。”
昨夜才经肌肤上的缠绵交合,赵庄生可受不了这样的唤,他稍偏了下头,垫在李宝福屁股下的手朝上一打,说:“别闹我,小心把你摔着。”
被赵庄生打屁股这事李宝福没少经历,只当无所谓,朝赵庄生吹了口气,说:“快跟我说嘛,怎么不理我?”
“走路。”赵庄生脚步有些虚浮了,赶忙回道,“别戏弄我,掉江里可不好。”
李宝福懒散地“哦”了一声,手指头去戳叠在最上面的鸡仔,漫不经心道:“哥,我跟你的鸡掉江里你救谁?”
赵庄生:“……”
“救鸡。”
“为什么?”李宝福撇嘴,连带着脚也不高兴地荡了两下,“那你应跟鸡做契兄弟。”
赵庄生偏头亲了亲李宝福微撅起的嘴,说:“你不是会水吗?”
李宝福拧着眉朝赵庄生噗了一下,漠然道:“用你说。”
“当然救你。”赵庄生嘴角微微勾起,听得此话,李宝福心情好了些,但很快又听他自顾自道:“不然日后见了爹娘,我对不起他们。”
李宝福脸色一沉烦得很,改用双手不停去轻戳赵庄生的耳朵。赵庄生呼吸急促起来,背着李宝福上了数步台阶,脚步都有点虚,朝城门走,温和道:“真别闹,回家了哥让你收拾。”
李宝福嘿嘿一笑,趴在赵庄生背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等李宝福再次醒来,已是在回村路上,他仍睡在赵庄生背上。见四周景色,发现已离尚书村不远,赵庄生胸前背篓也不见,赶忙跳下地,说:“背篓呢?”
赵庄生擦去额间的汗,说:“我给李婶了,她坐牛车走前头。”
李宝福给赵庄生擦汗,说:“你怎么不叫醒我?这一路走回来累都累死了。”
“你又不重,慢慢走天黑前也能回去。”赵庄生俊朗面容含着笑,热汗带起的红透过肌肤浮现在他脸上,红衬的像杜鹃花。
山风一吹,将李宝福那点瞌睡吹没了,他勾着赵庄生的手指往家走。
赵庄生平日沉默寡言,李宝福也少说话,毕竟跟赵庄生说话,他也只会用“好”、“知道了”回答,久而久之,李宝福也懒得问。
回家路上,李宝福百无聊赖便采了鲜花编成环戴在赵庄生头上,赵庄生唇角微微翘起,牵着他的手往村里走。
要进村时,赵庄生把花环取下。
李宝福和赵庄生去时李婶正在院里喂他们买回来的鸡,说:“回来了?”
李宝福点头道:“有劳李婶了。”
赵庄生说:“麻烦李婶还帮我们背回来。”
李婶说:“二郎接的我,又没事。”接着她看赵庄生手里拿着个花环,打趣道:“哎哟,宝囝你要谢庄生把你背回来,还要给他编个花环啊。”
闽方方言,其地用囝称儿,囡称女。
赵庄生脸蓦地一红,急忙鸡鸭和花环放在背篓里背好,说:“他随便做的。”
李宝福说:“谢谢二哥了。”
李婶瞥了眼背篓里的布,说:“没多大事,不过宝囝啊,过段日子我家收稻能不能让庄生来帮一下,婶子给你们做饭做衣服。”
李婶家农活重孩子多,男人又是个不省事的,为此这收稻、油菜等大事都是邻里能帮的就帮一下。以前李全在时也经常帮着,后来便是赵庄生接过这担子。
所以李婶才对李宝福好得没话说,平日有个什么吃的都送李宝福尝尝。
“婶儿你这话说的,”李宝福笑着说,“就算你不开口,庄生哥也该来帮你。不过衣服我哥他会做,就不麻烦你了。只要到时婶儿你多做一碗蟛蜞酥送我们就行。”
李婶怕说下去,两人争起来,就说:“我知道你爱吃我做的,蟛蜞酥和咸鸭蛋肯定少不了,衣服做不过来就给婶儿,婶儿乐意。”
李宝福笑着点点头,出门前,他把赵庄生买的一包梅子、两包小糕点留给李婶的几个孙儿,趁她时没注意拉着赵庄生跑了。
第6章
待两人回到家,躲云后许久的太阳也露了出来。李宝福和赵庄生先去看了遍蚕,一筐一筐细看有无生病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