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静谧竹林里,李宝福吃薛屏的馒头,薛屏吃他的板栗,说:“去年你住三里村的堂哥不是想给你过个孩子吗?你咋不答应?”
李宝福说:“他是孩子太多养不起才想给我,而且我和庄生哥商量过,以后不一定非得有孩子。有了孩子得天天为孩子操心,我带过两侄儿几天都累得慌,别说带一辈子。”
薛屏却道:“养孩子都这样的。”说着他神神秘秘地低声问:“你和庄生整日腻着不无趣吗?”
无趣吗?
李宝福觉得这日子一点都不无趣,日间两人一起下地干活,虽说是赵庄生干重活,李宝福坐在小凳上锄草、播种、陪赵庄生说话,但也是一起的;吃完午饭,抱在一起睡一觉起来继续干活,织布的织布、挑粪的挑粪,虽是各司其职,却共为家庭。
到了晚间床帐一放,昏天黑地来几次。
这长夜漫漫,庄稼汉浑身都是力气,好起来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好些次李宝福都累得快晕过去,而赵庄生还沉浸其中。
到最后,已累得没力气的李宝福瞌睡也就来了,等赵庄生把自己擦洗干净就寻到他怀里抱着自家男人睡了。
翌日晨起,亦如昨日生活。
李宝福:“不过屏哥,你这两年跟蟠哥倒是很少吵架了。”
也很少挨打了。
“我那是大度不跟他吵,”薛屏将板栗咬得咔咔响,“无趣?我跟他过那日子不是无趣,是毫无生机!你是没瞧见他,整日不是说我播种时节不对就是说我插秧没对,就连我扫个地他都要骂大半天。”
李宝福:“他说你是为你好,他要是不在意你,才不会跟你说这些。”
薛屏“唔”了声,正色道:“这个也是,他这个人就是木讷嘴硬。”
李宝福颔首,接着薛屏又道:“庄生也呆呆木木的,你不觉得他无趣吗?”
李宝福瞥了眼薛屏,说:“庄生哥才不呆呢。”
薛屏“哟”了声,戏谑道:“真假的?”
李宝福眉心微挑,不置可否。
薛屏用肩膀撞了下李宝福,说:“你俩是他主动还是你主动?”
李宝福道:“肯定是他啊。”
薛屏吃吃笑道:“他花样多吗?”
李宝福摇摇头,说:“床上事不就那几样吗?还有什么玩法?”
“话不能这么说,”薛屏说,“有可多玩的了,什么地方都能玩。”
李宝福好奇地打量薛屏,说:“什么好玩的?给我说说。”
说起这个,那饱览群书的薛屏就有的是经验,当即忘了挖笋事跟好徒弟李宝福传授起来。
李宝福听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听见两人今夏午后还滚自家油菜地,说:“不热吗?”
“热!但很刺激。”薛屏说,“不过有蚊子咬屁股。许蟠没被咬,我倒是被咬了好几个包。”
“谁让你屁股露在外面,”李宝福郁闷道,“之前有次我也是,蚊子就就咬我,都不咬庄生哥。”
在地里干事,李宝福有过很多次,但都是早春时节,油菜花开得正艳时。在那金黄的油菜花田深处,李宝福修长笔直的腿挂在赵庄生精壮结实的臂弯里晃动。
两人大汗淋漓,李宝福憋不住声只得低声呜咽,赵庄生怕他声喊大了就捂着他嘴,哄道:“马上就好,宝福别哭。”
“没咬前面就不错了,”薛屏说,“但那蚊子实在毒,我屁股上的包三天不散,害我被许蟠嘲笑好久呢。”
李宝福:“……”
两人又叽叽咕咕聊了许久,其中薛屏还给李宝福传授了不少经验,听得李宝福是想立即回家把赵庄生拉上床试一试。
两人坐在竹林里嘀咕,薛屏简直是深谙此道,然李宝福却什么都不知道,在薛屏的传授下他又接受了不少新鲜事物。
到得最后,薛屏瞧暖阳出来,才发觉这次来的要事,忙带上李宝福挖笋去了。
可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闲聊,冬笋没挖到几个,只得一人割了一背篓牛草、一捆柴回去。
午后出发,日头快落山时两人方回到村里。
但在经过杨二家时,见杨家门口闹哄哄的围着不少人,院里还有争吵声。
李宝福不对别人家事有兴趣,可薛屏是个喜欢瞧热闹的,拉着他就靠了过去。
“三婶,这咋了?”薛屏问。
“哎哟!屏儿啊。”三婶惊了下,随即摇头怅然道,“这玉娘子又生了个女儿,杨常说不如扔了,杨二和沈玉就闹呗。”
李宝福和薛屏倏然一愣。
李宝福踮脚往里看,只见院里披头散发的沈玉抱着才出生的女儿抽泣,她身边站着无措的大女儿,孩子身前是如山般的父亲杨二。
“第三个还是女儿,你是不是存心克我们家的?”杨母指着沈玉骂,“当年花那么多钱把你娶进门,连个蛋都不会下!我们杨家的香火都被你断了!”
“整天念这些烦不烦?!”杨二怒道,“男女不都是杨家的种吗?一个小娃娃能吃多少米?养着就养着呗!”
“孙子我什么东西不给?但将来是别家人的丫头,也值得我好米好肉喂着?”杨父呸了声,随即朝院外一指,说:“杨子嵩。我们家没儿子是要戳脊梁骨,被人笑话的,将来老了都没给你送终!”
听得此话,杨二怒气更上一层,抓起墙边的锄头指着院外一群人,红着眼喝道:“谁!你们谁看不起我?要笑话我?!”
锄头挥来,站圈里面的人顿时哎哟一声跳开。李宝福亦被薛屏拉得后退几步。
几位叔伯讪道:“哎哟!子嵩,谁笑话你啊?我家里还不是三个丫头,孩子都一样。”
“就是就是!子嵩啊,把锄头放下,谁会说这些?”
“我说杨常老弟,孩子也是你亲孙女,投胎到你家也是有缘,就养着吧。”
见杨二双眼猩红,怒气冲冲的样子,谁也不敢火上浇油,众人忙说没人这样说。
但杨父杨母不干了,杨父指着杨二鼻子骂他不孝,沈玉没用,大孙女是个讨债鬼。杨母坐在地上哭天喊地说杨二夫妻不孝顺,要断杨家的根,对不起列祖列宗。
杨二挡着父母的骂声,死也不松锄头。
众人看不下去,都去劝杨父杨母。
也在这时,李宝福瞧陈璋他娘也在,她劝在地上撒泼的杨母:“我说他娘,孙女就孙女嘛。要不了几年能织布又能做活,多好多贴心。”
杨母甩开陈母的手,咬着牙骂:“你个嘴巴恶的老娼妇!你有孙子大屁股翘上天,当然不懂我家痛了?前两年老大媳妇没给你生陈荣的时候,你当着面骂人家是没出息的。现在还好意思来劝我?”
被骂的陈母脸一红,当即哈了声叉腰和杨母对骂起来。
陈母骂杨母偷菜偷东西,杨母骂陈母有几个臭钱了不起,表面善良,背地里却把三个孙女骂的跟狗一样。
顿时院里吵成一团糟,唾沫星子横飞。
李宝福想帮杨二,却被薛屏拦住:“这时候你上去说话,小心被一锄头砸死。”
吵架往往死劝架的,李宝福叹了口气,只见这架势,杨二是要跟杨父闹掰了。
杨家的几位长辈叔伯都劝杨常和杨二,可杨二不松口。当年生二闺女他不在,老两口把孩子弄没了,如今这个怎么都不行。
眼见陈母和杨母已互揪着头发厮打起来时,村长一家才急匆匆赶到。
一村之长到底有威信,大吼几句,院里霎时就静了。
村长见院里那几圈人,挥手道:“别看了。回家做饭奶娃娃去,整天瞎凑热闹!”
村长几个儿子媳妇儿也劝着说:“叔婶们快回去吧。”
村长发话,热闹也瞧得差不多,李宝福才被薛屏带走。
路上,薛屏叹道:“这杨二是个男人,居然跟他老子对着干。”
李宝福点头,薛屏又道:“我说老杨叔也是,他不是还有个儿子吗?非盯着杨二干嘛。”
四年前,杨母又生了个比杨二小十七岁的弟弟,沈玉的日子好过些许,但免不了要同时带女儿和小叔子。
待回到家,赵庄生已从地里回来,正在洗菜。
“怎么了?”赵庄生见李宝福神色怏怏的,倒出冬笋问。
李宝福将杨家事说了,赵庄生沉吟道:“生儿生女天注定,哪能怪女人?”
杨家这事闹得很大,杨家族叔们都来指责杨二不孝顺。
杨二却说:“我哪里不孝顺?是不给爹娘吃还是不给爹娘穿?他们有儿子——我五弟!将来养大了照样给他们传宗接代。”
说到最后,杨二气急了,跟父母分了家。
但说是分家,杨二连个小草屋都没有,他只好把沈玉母女送回娘家。在自家牛棚里住了半个月,期间杨二借了钱在老屋不远的地方搭了间草屋过日子。
这事一出,不少人都觉得杨二是个有骨气会疼人的,可有人觉得杨二不孝顺,都不孝敬父母。但渐渐地村里也没这些声音,只因谁说杨二,杨二就提着锄头去砸这家人的门。
李宝福说:“他是孩子太多养不起才想给我,而且我和庄生哥商量过,以后不一定非得有孩子。有了孩子得天天为孩子操心,我带过两侄儿几天都累得慌,别说带一辈子。”
薛屏却道:“养孩子都这样的。”说着他神神秘秘地低声问:“你和庄生整日腻着不无趣吗?”
无趣吗?
李宝福觉得这日子一点都不无趣,日间两人一起下地干活,虽说是赵庄生干重活,李宝福坐在小凳上锄草、播种、陪赵庄生说话,但也是一起的;吃完午饭,抱在一起睡一觉起来继续干活,织布的织布、挑粪的挑粪,虽是各司其职,却共为家庭。
到了晚间床帐一放,昏天黑地来几次。
这长夜漫漫,庄稼汉浑身都是力气,好起来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好些次李宝福都累得快晕过去,而赵庄生还沉浸其中。
到最后,已累得没力气的李宝福瞌睡也就来了,等赵庄生把自己擦洗干净就寻到他怀里抱着自家男人睡了。
翌日晨起,亦如昨日生活。
李宝福:“不过屏哥,你这两年跟蟠哥倒是很少吵架了。”
也很少挨打了。
“我那是大度不跟他吵,”薛屏将板栗咬得咔咔响,“无趣?我跟他过那日子不是无趣,是毫无生机!你是没瞧见他,整日不是说我播种时节不对就是说我插秧没对,就连我扫个地他都要骂大半天。”
李宝福:“他说你是为你好,他要是不在意你,才不会跟你说这些。”
薛屏“唔”了声,正色道:“这个也是,他这个人就是木讷嘴硬。”
李宝福颔首,接着薛屏又道:“庄生也呆呆木木的,你不觉得他无趣吗?”
李宝福瞥了眼薛屏,说:“庄生哥才不呆呢。”
薛屏“哟”了声,戏谑道:“真假的?”
李宝福眉心微挑,不置可否。
薛屏用肩膀撞了下李宝福,说:“你俩是他主动还是你主动?”
李宝福道:“肯定是他啊。”
薛屏吃吃笑道:“他花样多吗?”
李宝福摇摇头,说:“床上事不就那几样吗?还有什么玩法?”
“话不能这么说,”薛屏说,“有可多玩的了,什么地方都能玩。”
李宝福好奇地打量薛屏,说:“什么好玩的?给我说说。”
说起这个,那饱览群书的薛屏就有的是经验,当即忘了挖笋事跟好徒弟李宝福传授起来。
李宝福听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听见两人今夏午后还滚自家油菜地,说:“不热吗?”
“热!但很刺激。”薛屏说,“不过有蚊子咬屁股。许蟠没被咬,我倒是被咬了好几个包。”
“谁让你屁股露在外面,”李宝福郁闷道,“之前有次我也是,蚊子就就咬我,都不咬庄生哥。”
在地里干事,李宝福有过很多次,但都是早春时节,油菜花开得正艳时。在那金黄的油菜花田深处,李宝福修长笔直的腿挂在赵庄生精壮结实的臂弯里晃动。
两人大汗淋漓,李宝福憋不住声只得低声呜咽,赵庄生怕他声喊大了就捂着他嘴,哄道:“马上就好,宝福别哭。”
“没咬前面就不错了,”薛屏说,“但那蚊子实在毒,我屁股上的包三天不散,害我被许蟠嘲笑好久呢。”
李宝福:“……”
两人又叽叽咕咕聊了许久,其中薛屏还给李宝福传授了不少经验,听得李宝福是想立即回家把赵庄生拉上床试一试。
两人坐在竹林里嘀咕,薛屏简直是深谙此道,然李宝福却什么都不知道,在薛屏的传授下他又接受了不少新鲜事物。
到得最后,薛屏瞧暖阳出来,才发觉这次来的要事,忙带上李宝福挖笋去了。
可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闲聊,冬笋没挖到几个,只得一人割了一背篓牛草、一捆柴回去。
午后出发,日头快落山时两人方回到村里。
但在经过杨二家时,见杨家门口闹哄哄的围着不少人,院里还有争吵声。
李宝福不对别人家事有兴趣,可薛屏是个喜欢瞧热闹的,拉着他就靠了过去。
“三婶,这咋了?”薛屏问。
“哎哟!屏儿啊。”三婶惊了下,随即摇头怅然道,“这玉娘子又生了个女儿,杨常说不如扔了,杨二和沈玉就闹呗。”
李宝福和薛屏倏然一愣。
李宝福踮脚往里看,只见院里披头散发的沈玉抱着才出生的女儿抽泣,她身边站着无措的大女儿,孩子身前是如山般的父亲杨二。
“第三个还是女儿,你是不是存心克我们家的?”杨母指着沈玉骂,“当年花那么多钱把你娶进门,连个蛋都不会下!我们杨家的香火都被你断了!”
“整天念这些烦不烦?!”杨二怒道,“男女不都是杨家的种吗?一个小娃娃能吃多少米?养着就养着呗!”
“孙子我什么东西不给?但将来是别家人的丫头,也值得我好米好肉喂着?”杨父呸了声,随即朝院外一指,说:“杨子嵩。我们家没儿子是要戳脊梁骨,被人笑话的,将来老了都没给你送终!”
听得此话,杨二怒气更上一层,抓起墙边的锄头指着院外一群人,红着眼喝道:“谁!你们谁看不起我?要笑话我?!”
锄头挥来,站圈里面的人顿时哎哟一声跳开。李宝福亦被薛屏拉得后退几步。
几位叔伯讪道:“哎哟!子嵩,谁笑话你啊?我家里还不是三个丫头,孩子都一样。”
“就是就是!子嵩啊,把锄头放下,谁会说这些?”
“我说杨常老弟,孩子也是你亲孙女,投胎到你家也是有缘,就养着吧。”
见杨二双眼猩红,怒气冲冲的样子,谁也不敢火上浇油,众人忙说没人这样说。
但杨父杨母不干了,杨父指着杨二鼻子骂他不孝,沈玉没用,大孙女是个讨债鬼。杨母坐在地上哭天喊地说杨二夫妻不孝顺,要断杨家的根,对不起列祖列宗。
杨二挡着父母的骂声,死也不松锄头。
众人看不下去,都去劝杨父杨母。
也在这时,李宝福瞧陈璋他娘也在,她劝在地上撒泼的杨母:“我说他娘,孙女就孙女嘛。要不了几年能织布又能做活,多好多贴心。”
杨母甩开陈母的手,咬着牙骂:“你个嘴巴恶的老娼妇!你有孙子大屁股翘上天,当然不懂我家痛了?前两年老大媳妇没给你生陈荣的时候,你当着面骂人家是没出息的。现在还好意思来劝我?”
被骂的陈母脸一红,当即哈了声叉腰和杨母对骂起来。
陈母骂杨母偷菜偷东西,杨母骂陈母有几个臭钱了不起,表面善良,背地里却把三个孙女骂的跟狗一样。
顿时院里吵成一团糟,唾沫星子横飞。
李宝福想帮杨二,却被薛屏拦住:“这时候你上去说话,小心被一锄头砸死。”
吵架往往死劝架的,李宝福叹了口气,只见这架势,杨二是要跟杨父闹掰了。
杨家的几位长辈叔伯都劝杨常和杨二,可杨二不松口。当年生二闺女他不在,老两口把孩子弄没了,如今这个怎么都不行。
眼见陈母和杨母已互揪着头发厮打起来时,村长一家才急匆匆赶到。
一村之长到底有威信,大吼几句,院里霎时就静了。
村长见院里那几圈人,挥手道:“别看了。回家做饭奶娃娃去,整天瞎凑热闹!”
村长几个儿子媳妇儿也劝着说:“叔婶们快回去吧。”
村长发话,热闹也瞧得差不多,李宝福才被薛屏带走。
路上,薛屏叹道:“这杨二是个男人,居然跟他老子对着干。”
李宝福点头,薛屏又道:“我说老杨叔也是,他不是还有个儿子吗?非盯着杨二干嘛。”
四年前,杨母又生了个比杨二小十七岁的弟弟,沈玉的日子好过些许,但免不了要同时带女儿和小叔子。
待回到家,赵庄生已从地里回来,正在洗菜。
“怎么了?”赵庄生见李宝福神色怏怏的,倒出冬笋问。
李宝福将杨家事说了,赵庄生沉吟道:“生儿生女天注定,哪能怪女人?”
杨家这事闹得很大,杨家族叔们都来指责杨二不孝顺。
杨二却说:“我哪里不孝顺?是不给爹娘吃还是不给爹娘穿?他们有儿子——我五弟!将来养大了照样给他们传宗接代。”
说到最后,杨二气急了,跟父母分了家。
但说是分家,杨二连个小草屋都没有,他只好把沈玉母女送回娘家。在自家牛棚里住了半个月,期间杨二借了钱在老屋不远的地方搭了间草屋过日子。
这事一出,不少人都觉得杨二是个有骨气会疼人的,可有人觉得杨二不孝顺,都不孝敬父母。但渐渐地村里也没这些声音,只因谁说杨二,杨二就提着锄头去砸这家人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