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二天韩泽玉教娘亲烤蛋糕,赵氏看的认真,步骤她都画了下来,自己能看懂就行。
韩泽玉教她学习阿拉伯数字,这样方便她记录用料跟配比。
像赵氏这样识字不多的人,反而更容易接受新鲜的知识,因为她可以省去矫正和认知偏差的问题。
苏时恩也来偷师学艺,被韩泽玉逮个正着,韩老师要求某人缴纳旁听费。
某人特别识趣的献上亲亲一枚,换来韩老师羞涩的铁拳攻击。
赵氏懒得抬头,这都快半年了,热乎劲儿应当是过不去了,不过小两口如胶似漆的也挺好,就是有点儿“扰民”。
铁柱被委以重任,带着新鲜出炉的蛋糕,快马加鞭的赶往省城,在保证自己安危的前提下,让林景尽快品尝到韩记的新品。
铁柱坐过主子驾驶的马车,那一路的风驰电掣很是让人神往。
第一次独立出门办差的铁柱兴奋异常,他还发现自己的骑术竟然还不错,就好像以前经常骑马一样,可他在苏府也没骑过马呀!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
韩泽玉决定多做几炉蛋糕,去苏府过年的时候带上一些,这也算是一份礼物。
说起礼物,韩泽玉想起一件事,苏云竹不是说要定亲嘛,怎么突然没了动静?
这个苏时恩还真知道一些,跟苏云竹定亲的是张家嫡次子,他家是正经的书香门第,跟京中的三品大员是同支的亲戚。
这次新年,听闻那位大人的家眷要返乡祭祖,敬告祖先,一行人会途经青山县。
韩泽玉了然,这是想等那位夫人来撑个场面,因此将订婚日期延后,又重新挑选了吉日。
果不其然,在真正的利益面前,众人所推崇的黄道吉日都得为其让步。
铁柱一路上都没怎么休息,终于在城门即将关闭之前又再次踏上了省城的土地。
马都快累死了,这主仆俩从来都不干人事儿,那么厉害你们就自己走着来,骑我做什么?
焖子说的没错,给他们家当牲口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第105章 在苏府过年
苏王氏看着笑意盈盈的韩泽玉,感觉头又疼了,她是真的不想看见这人。
韩泽玉不以为意,你们喜不喜欢我没关系,我喜欢你们就成。
他可喜欢去苏府了,要不是碍于分了家,他特别愿意天天来,既能体现出他的孝心,又能顺道打秋风,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苏时恩发现自从跳出苏家这个牢笼后,再看原来的生活环境也不会觉得压抑,就比如说现在。
苏云竹不愿意搭理他们,过来问了声好,就回自己院子里绣婚服去了。
苏云松在家过年,见到大哥自然得主动过来问好,本以为礼貌的寒暄几句就可以,没想到苏时恩拉着他聊起了学业。
苏时恩的脸皮厚度不断提升,逮住人哪有不问的道理,别看云松年纪小,人家是正八经的尖子生,学习成绩遥遥领先。
院士发榜后,苏时恩一直处于“辍学”状态,虽然靠着强大的自制力在家自学,但闭门造车不可取,缺少交流学问的对象。
再加上他最近沉迷于话本创作,《慕青传》的下册即将完结,创作效率十分惊人。
韩泽玉担心他写话本把脑子给写傻了,于是特意叮嘱苏时恩要可劲儿的薅羊毛,一对一的课外辅导,而且还是免费的,此等羊毛不薅白不薅。
苏时恩主打一个听劝,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认认真真的跟尖子生弟弟探讨起来。
苏云松自认为不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可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大哥谦逊有礼的来找他讨教学问,提出的问题也颇有深度,二人竟然相谈甚欢,聊的颇为投契。
苏大老爷看的连连点头,虽然他也听不明白二人讨论的是什么,不过这兄友弟恭的场景还是颇让人感到欣慰的。
作为一家之主,甭管哪个孩子能出人头地,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苏家又不是官宦人家,也不是非得要打压庶子。
很显然苏王氏不这么想,她很看不惯苏时恩耽误儿子的时间,不过见云松脸上洋溢着笑容,想到那两口子用完饭就会离开,便也没说些扫兴的话。
可韩泽玉能让她轻易如愿吗?
两兄弟热聊一上午,吃了一顿气氛融洽的午饭,紧接着又聊了一下午,苏府众人又坐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饭。
苏云竹疑惑的看向母亲,意思很明显,这两口子怎么还在?她中午特意没过来主院吃饭,没想到晚上还是同了桌。
苏王氏也想知道,府里的饭菜就这么好吃吗?没分家之前也没见他们如此热络。
眼瞅着再留下去就要吃宵夜了,苏王氏连忙吩咐管家给准备礼物,准备车马,快将二人送回去。
“天色不早了,太晚回去也不安全,再过几天云竹定亲,你们不还得回来嘛!兄弟之间有什么话也不是一天能讲完的,下次接着聊也是一样的。玉哥儿呀!我跟老爷准备了礼物,你带回去转交给你爹娘,替我们问声好。”
韩泽玉识趣的拽过意犹未尽的相公,今天这羊毛薅的可以了,咱们见好就收,下次再继续。
“谢过老爷夫人,我跟相公就先回了,不打扰大家休息。”
这两口子终于走了,苏王氏松了口气,心疼的让儿子早点儿休息。
满载而归的夫夫二人倒是不觉得累,这个级别的家庭聚会就是洒洒水,不足为惧。
苏时恩也惊奇的发现,经历过玉哥儿全方位的摧残,他现在应对这些事情也变得游刃有余起来,好似从前的枷锁全部碎掉了。
韩泽玉想起中午就离开的大姐一家,觉得那个王通有些不知所谓。
三个读书人凑在一起,两个秀才讨论学问,他好歹也是个童生,即便是插不进话,旁听总也能有些收获吧!
可结果呢?人家发现无法参与群聊就自行退了群,然后主动加入到了女眷这边的聊天群。
还美其名曰想陪着妻子,可韩泽玉也没见他有多关心大姐,反倒是跟苏王氏和苏云竹聊的挺投契,颇有些巴结的意味。
苏时恩也注意到了王通,此人有些志大才疏,又不想踏踏实实的学习,学问倒是还可以,再努力几年,三十岁之前考个秀才也不是没希望。
不要觉得考秀才很容易,无数读书人在这道门坎上卡了几十年,天赋、努力、运气,缺一不可。
至于韩泽玉为什么没有讽刺王通,官方理由是他不想让大姐难做。
非官方理由是觉得大家都是上门打秋风的,没必要互相伤害。
不过以苏时恩对他的了解,玉哥儿就是懒得管闲事,可能也跟大姐“窝藏”奶娘跟杨婉的事情有关。
韩泽玉一开始还是挺喜欢苏时念的,性格温婉的大美人,收药材的时候也没刻意压价,是个很有诚信的商家。
现在也绝对算不上讨厌,就是当普通亲戚处着,她要是有困难,他和相公也不会袖手旁观。
其实在吃午饭的时候,韩泽玉状似无意的问起了用不用请个奶娘照顾她,当时被她含混了过去。
韩泽玉确实不喜欢多管闲事,可苏时念作为苏时恩的姐姐,且现在还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因此他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苏时念。
不是为了刁难她,而是为了让她觉得为难,进而将奶娘跟杨婉打发掉,不然她迟早得吃亏。
……
第二日,苏王氏听着儿子嘶哑的声音,心疼的叮嘱他多喝水,胖大海也泡上两朵,昨天说了那么多的话,这两天就歇歇嗓子吧!
苏云松不好意思的笑笑,昨天确实话说多了,不过聊的很尽兴。
他在省城那边的书院被当成小师弟,师兄们聊的一些话题他也插不上嘴。
能分在一个班的学生,成绩肯定也相差无几,他在那边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向他请教学问,且能跟他认真讨论的,这种体验很新鲜。
他也知道娘亲跟姐姐不喜欢大哥,以后他会注意分寸,听说大哥考进了洛祈书院,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书信交流。
苏王氏在叮嘱下人要伺候好少爷的饮食,尽快将嗓子养好。
幸亏她不知道苏云松的想法,不然非得杀去云山村质问苏时恩,是不是故意引导她儿子不学好?
第106章 苏云竹的未婚夫
铁柱平安归来,大过年的不仅带回来了林母的谢礼,还顺便把人家的点心师傅给带了回来。
原因是林景吃了蛋糕后,顿时惊为天人,这绵密的口感,香甜的味道,尤其是它可可爱爱的造型,无不让人感到新奇。
林母品尝过后更是喜欢得紧,立马招来铺子里的老师傅,看他能不能看明白韩泽玉给的蛋糕方子。
老师傅皱眉,看倒是能看懂,可这分批次打发是如何操作的?翻拌、消泡又是何意?
用词专业且深奥,想必一定是位在甜点之道有着独特见解的老师傅。
韩泽玉教她学习阿拉伯数字,这样方便她记录用料跟配比。
像赵氏这样识字不多的人,反而更容易接受新鲜的知识,因为她可以省去矫正和认知偏差的问题。
苏时恩也来偷师学艺,被韩泽玉逮个正着,韩老师要求某人缴纳旁听费。
某人特别识趣的献上亲亲一枚,换来韩老师羞涩的铁拳攻击。
赵氏懒得抬头,这都快半年了,热乎劲儿应当是过不去了,不过小两口如胶似漆的也挺好,就是有点儿“扰民”。
铁柱被委以重任,带着新鲜出炉的蛋糕,快马加鞭的赶往省城,在保证自己安危的前提下,让林景尽快品尝到韩记的新品。
铁柱坐过主子驾驶的马车,那一路的风驰电掣很是让人神往。
第一次独立出门办差的铁柱兴奋异常,他还发现自己的骑术竟然还不错,就好像以前经常骑马一样,可他在苏府也没骑过马呀!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
韩泽玉决定多做几炉蛋糕,去苏府过年的时候带上一些,这也算是一份礼物。
说起礼物,韩泽玉想起一件事,苏云竹不是说要定亲嘛,怎么突然没了动静?
这个苏时恩还真知道一些,跟苏云竹定亲的是张家嫡次子,他家是正经的书香门第,跟京中的三品大员是同支的亲戚。
这次新年,听闻那位大人的家眷要返乡祭祖,敬告祖先,一行人会途经青山县。
韩泽玉了然,这是想等那位夫人来撑个场面,因此将订婚日期延后,又重新挑选了吉日。
果不其然,在真正的利益面前,众人所推崇的黄道吉日都得为其让步。
铁柱一路上都没怎么休息,终于在城门即将关闭之前又再次踏上了省城的土地。
马都快累死了,这主仆俩从来都不干人事儿,那么厉害你们就自己走着来,骑我做什么?
焖子说的没错,给他们家当牲口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第105章 在苏府过年
苏王氏看着笑意盈盈的韩泽玉,感觉头又疼了,她是真的不想看见这人。
韩泽玉不以为意,你们喜不喜欢我没关系,我喜欢你们就成。
他可喜欢去苏府了,要不是碍于分了家,他特别愿意天天来,既能体现出他的孝心,又能顺道打秋风,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苏时恩发现自从跳出苏家这个牢笼后,再看原来的生活环境也不会觉得压抑,就比如说现在。
苏云竹不愿意搭理他们,过来问了声好,就回自己院子里绣婚服去了。
苏云松在家过年,见到大哥自然得主动过来问好,本以为礼貌的寒暄几句就可以,没想到苏时恩拉着他聊起了学业。
苏时恩的脸皮厚度不断提升,逮住人哪有不问的道理,别看云松年纪小,人家是正八经的尖子生,学习成绩遥遥领先。
院士发榜后,苏时恩一直处于“辍学”状态,虽然靠着强大的自制力在家自学,但闭门造车不可取,缺少交流学问的对象。
再加上他最近沉迷于话本创作,《慕青传》的下册即将完结,创作效率十分惊人。
韩泽玉担心他写话本把脑子给写傻了,于是特意叮嘱苏时恩要可劲儿的薅羊毛,一对一的课外辅导,而且还是免费的,此等羊毛不薅白不薅。
苏时恩主打一个听劝,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认认真真的跟尖子生弟弟探讨起来。
苏云松自认为不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可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大哥谦逊有礼的来找他讨教学问,提出的问题也颇有深度,二人竟然相谈甚欢,聊的颇为投契。
苏大老爷看的连连点头,虽然他也听不明白二人讨论的是什么,不过这兄友弟恭的场景还是颇让人感到欣慰的。
作为一家之主,甭管哪个孩子能出人头地,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苏家又不是官宦人家,也不是非得要打压庶子。
很显然苏王氏不这么想,她很看不惯苏时恩耽误儿子的时间,不过见云松脸上洋溢着笑容,想到那两口子用完饭就会离开,便也没说些扫兴的话。
可韩泽玉能让她轻易如愿吗?
两兄弟热聊一上午,吃了一顿气氛融洽的午饭,紧接着又聊了一下午,苏府众人又坐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饭。
苏云竹疑惑的看向母亲,意思很明显,这两口子怎么还在?她中午特意没过来主院吃饭,没想到晚上还是同了桌。
苏王氏也想知道,府里的饭菜就这么好吃吗?没分家之前也没见他们如此热络。
眼瞅着再留下去就要吃宵夜了,苏王氏连忙吩咐管家给准备礼物,准备车马,快将二人送回去。
“天色不早了,太晚回去也不安全,再过几天云竹定亲,你们不还得回来嘛!兄弟之间有什么话也不是一天能讲完的,下次接着聊也是一样的。玉哥儿呀!我跟老爷准备了礼物,你带回去转交给你爹娘,替我们问声好。”
韩泽玉识趣的拽过意犹未尽的相公,今天这羊毛薅的可以了,咱们见好就收,下次再继续。
“谢过老爷夫人,我跟相公就先回了,不打扰大家休息。”
这两口子终于走了,苏王氏松了口气,心疼的让儿子早点儿休息。
满载而归的夫夫二人倒是不觉得累,这个级别的家庭聚会就是洒洒水,不足为惧。
苏时恩也惊奇的发现,经历过玉哥儿全方位的摧残,他现在应对这些事情也变得游刃有余起来,好似从前的枷锁全部碎掉了。
韩泽玉想起中午就离开的大姐一家,觉得那个王通有些不知所谓。
三个读书人凑在一起,两个秀才讨论学问,他好歹也是个童生,即便是插不进话,旁听总也能有些收获吧!
可结果呢?人家发现无法参与群聊就自行退了群,然后主动加入到了女眷这边的聊天群。
还美其名曰想陪着妻子,可韩泽玉也没见他有多关心大姐,反倒是跟苏王氏和苏云竹聊的挺投契,颇有些巴结的意味。
苏时恩也注意到了王通,此人有些志大才疏,又不想踏踏实实的学习,学问倒是还可以,再努力几年,三十岁之前考个秀才也不是没希望。
不要觉得考秀才很容易,无数读书人在这道门坎上卡了几十年,天赋、努力、运气,缺一不可。
至于韩泽玉为什么没有讽刺王通,官方理由是他不想让大姐难做。
非官方理由是觉得大家都是上门打秋风的,没必要互相伤害。
不过以苏时恩对他的了解,玉哥儿就是懒得管闲事,可能也跟大姐“窝藏”奶娘跟杨婉的事情有关。
韩泽玉一开始还是挺喜欢苏时念的,性格温婉的大美人,收药材的时候也没刻意压价,是个很有诚信的商家。
现在也绝对算不上讨厌,就是当普通亲戚处着,她要是有困难,他和相公也不会袖手旁观。
其实在吃午饭的时候,韩泽玉状似无意的问起了用不用请个奶娘照顾她,当时被她含混了过去。
韩泽玉确实不喜欢多管闲事,可苏时念作为苏时恩的姐姐,且现在还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因此他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苏时念。
不是为了刁难她,而是为了让她觉得为难,进而将奶娘跟杨婉打发掉,不然她迟早得吃亏。
……
第二日,苏王氏听着儿子嘶哑的声音,心疼的叮嘱他多喝水,胖大海也泡上两朵,昨天说了那么多的话,这两天就歇歇嗓子吧!
苏云松不好意思的笑笑,昨天确实话说多了,不过聊的很尽兴。
他在省城那边的书院被当成小师弟,师兄们聊的一些话题他也插不上嘴。
能分在一个班的学生,成绩肯定也相差无几,他在那边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向他请教学问,且能跟他认真讨论的,这种体验很新鲜。
他也知道娘亲跟姐姐不喜欢大哥,以后他会注意分寸,听说大哥考进了洛祈书院,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书信交流。
苏王氏在叮嘱下人要伺候好少爷的饮食,尽快将嗓子养好。
幸亏她不知道苏云松的想法,不然非得杀去云山村质问苏时恩,是不是故意引导她儿子不学好?
第106章 苏云竹的未婚夫
铁柱平安归来,大过年的不仅带回来了林母的谢礼,还顺便把人家的点心师傅给带了回来。
原因是林景吃了蛋糕后,顿时惊为天人,这绵密的口感,香甜的味道,尤其是它可可爱爱的造型,无不让人感到新奇。
林母品尝过后更是喜欢得紧,立马招来铺子里的老师傅,看他能不能看明白韩泽玉给的蛋糕方子。
老师傅皱眉,看倒是能看懂,可这分批次打发是如何操作的?翻拌、消泡又是何意?
用词专业且深奥,想必一定是位在甜点之道有着独特见解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