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16章 推迟发榜时间
  甭管名次如何,韩泽苍考中了秀才是不争的事实,他也立马荣升为老韩家的最高学历持有者。
  这光宗耀祖的好事儿,必须得跟家人分享。
  风风火火的回到店里,韩泽苍骄傲的跟爹娘宣布喜讯。
  韩诚和赵氏都傻了眼,三年前还是个失业下岗的书童,三年后,摇身一变,就变成秀才公啦?
  这还是他们的傻儿子吗?别是被人掉包了吧!
  站得笔直的韩泽苍还在等待爹娘的夸奖,结果这两口子竟然十分默契的朝他伸出手。
  韩泽苍郁闷道:“爹,娘,你们扒拉我做什么?我是你们如假包换的二儿子。”
  赵氏愣了一下,随即抱住儿子激动的落泪,太好了,孩子们都有了出路,真是太好了。
  韩诚也在偷偷抹眼泪,他家臭小子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虽然不如他哥厉害,但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名,能免除徭役和赋税的功名。
  本来韩泽苍还跟爹娘一起抱头痛哭,听到最后那句话,他突然眼前一亮,瞬间止住了眼泪。
  对呀!以后他就不用交钱抵徭役了,又能省下一大笔开支。
  虽然他不擅长开源,但他很会节流。
  韩泽玉对此嗤之以鼻,这个不求上进的臭小子。
  韩泽苍跟老爹回乡祭祖,其余的人继续坚守岗位。
  ……
  王通回到家后,整个人恍恍惚惚的,寒窗苦读十五载,比不上半路出家学了三年的,这还有天理吗?
  是那小子天赋异禀,还是自己压根儿就不适合读书?可他这个年纪,不读书又能做什么?
  苏时念见他这个样子,不用问都知道又是名落孙山了。
  无奈的叹口气,功名哪是那么好考的,多少人到老都没考过那个院试。
  王通喃喃道:“韩泽玉的弟弟中了秀才,他才学了三年多,为什么他能考中?”
  苏时念闻言也诧异了,那孩子她见过,好像才十七岁。
  弟弟是十八岁考中的秀才,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距离乡试发榜还有几天时间,韩泽玉敬业了一回,去农场转了转。
  “小齐呀,干嘛去了?半天没看见你人影。”
  叶齐有些尴尬,他刚刚去办了点私事,想不到就被东家抓了个正着。
  想了想接下来要做的事,叶齐一咬牙,决定跟东家摊牌。
  韩泽玉故作惊讶的问叶齐是不是有困难?还是说到了年纪要回老家成亲啦?
  叶齐“啊?”了一声,不知道话题走向怎么就扯到成亲上去了。
  韩泽玉看他的表情不似作伪,心知他跟叶辰应当不是情侣关系。
  但不管是不是,既然牵扯到了麻烦中,那他还是尽早抽身为妙。
  假意做了一番挽留,韩泽玉最终忍痛放人,别的不说,叶齐在管理药园这方面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一通表演做下来,整的叶齐还挺不好意思,韩东家真是大好人,当初自己还怀疑他、防备他,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韩.伪君子.泽玉,不舍的给他结了工钱,双方也算是好聚好散。
  不管小齐跟那个百翠楼的叶辰是什么关系,反正都是有故事又麻烦缠身的人。
  穿越前有一个无耻的理论: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韩泽玉想不到自己也有用到这一招的时候。
  唉~终究是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了万恶的资本家,必须要狠狠唾弃,深刻反省!
  九月初,夫夫二人动身前往省城,等待发榜的消息。
  乡试发的榜单称为“乙榜”,也被称做“桂榜”。
  榜上有名者皆为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做“春闱”,依旧是三场考试,每场考三天的模式。
  苏时恩适应良好,坚持九天七夜完全不成问题。
  想不到在发榜之前,林景和金宝儿的车队先回来了。
  几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主要是听林景讲述京城的繁华,期间金宝儿也跟着补充了几句。
  林景让她去拿礼物,这活儿金宝儿愿意做,于是乐颠颠的离开了花厅。
  韩泽玉催促林景:“快说快说,我走了之后有什么热闹事?”
  林景也相当配合,神秘兮兮道:“你走后没几天,京城里就开始盘查外来人口了,我们都被查了两遍。”
  “后来呢?”韩泽玉心虚,问话稍显底气不足。
  林景没听出来,依旧讲着他知道、而在场的恩公两口子和大舅哥都不知道的八卦。
  “前不久内务府总管被斩首了,当时好多人跑去看热闹,之后外公说京城不太平,再加上马上就要举行秋闱考试,就带着我们先回来了。”
  韩泽玉舒了口气,原来那老太监真的死了,明明之前还让他背黑锅来着,这才过去没多久,已经身首异处了。
  见金宝儿亲自抱着几个盒子,一点都不让丫鬟帮忙的样子,就知道盒子里的东西一定是她精心挑选的。
  京城就是购物天堂,金宝儿到了那里就像是老鼠掉进了米缸,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韩泽玉特别捧场,直说她眼光独到,选礼物也是这么有水平,把金宝儿夸的是心花怒放。
  本来嘛!钱都花了,人家大老远的给你带礼物回来,喜不喜欢也得夸上几句。
  林景和金文轩表示学到了,这都是有用的知识。
  苏时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现在赞美人、事、物,那也是张口就来。
  又过了三天,依旧没有任何发榜的消息,一众学子终于坐不住了。
  今年这是怎么回事?考试地点换了,怎么出成绩的时间也换了呢?该不会有什么突发情况吧?
  其实大多数考生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舞弊案,那样他们先前写的考卷将会全部作废。
  好在没让他们等太久,成绩比往届出的晚了三天,但录取名额跟比例倒是没什么改变。
  这次换成韩泽玉紧张兮兮,苏时恩淡定喝茶,反正红榜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
  第217章 年轻的举人
  在发榜前一天,阅卷官会先进行草榜填写,主考官员再根据名次填写拟录取考生的试卷编号。
  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参与考试的官员会集中到内堂,共同检查试卷,核对试卷编号。
  核准无误后,按照录取名次将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填写在草榜上,这就是正式的科举榜单。
  乡试发榜可不像院试那般混乱,张贴榜单之时,会有一队士兵把守,直至三日后将榜单收缴存盘。
  布政使司衙门前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榜单。
  乡试的录取比例相当低,即便苏时恩所在的省份是一个大省,但录取名额也仅有一百零五个。
  像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一省之地仅有四十五个名额。
  而学子众多的江南一带,则是能分到一百六十个举人名额。
  在万众瞩目之下,第一张榜单贴了出来。
  有过秋闱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位置和顺序,张贴出来的一定是副榜。
  副榜的录取规则是每正榜中额五名,设副榜中额一名。
  名字列在副榜上的学子不能参加廷试,但可以参加下科会试。
  大多数考生都不在意这个,那可是举人功名,能在副榜最后一名也是光宗耀祖了。
  你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中了举人后,身份地位都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中举之人在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家中若有财力和门路,便可为其筹谋一二。
  比如说郑毅他老子,就是家族出钱给他捐的九品芝麻官。
  副榜张贴完毕,二十一名考生上榜。
  呼啦啦一群人围过去看榜,人群中立时响起了道贺之声。
  “兄台果真不同凡响!”
  “恭喜高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恭喜恭喜呀!”
  “今朝中榜,他日取仕,自此一飞冲天!”
  “感谢感谢,借您吉言!”
  “吾乃高员外,家有商铺十六间,良田千亩,现小女年芳二八,待字闺中,公子能否过府一叙?”
  韩泽玉抻着脖子看热闹,心情十分激动。
  来了来了,传说中的“榜下捉婿”它来了。
  一边看热闹,一边向夫君请教何为“员外”?
  苏时恩言简意赅道:“员外郎算是个闲职,用银子就能买。”
  韩泽玉听到了更感兴趣的话题,立马就不关注高员外招女婿的事了。
  伸手指指自己,韩泽玉期待道:“我也可以吗?”
  苏时恩还真被问住了,按理来讲是不可以的,不过他的身份是小哥儿,这还真不好说,以前也确实没有这个先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