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韩泽玉就是好奇问问,他才不花那个冤枉钱。
苏时恩看着凑近自己的某人,心知他又要问些让人郁闷的话题了。
果不其然,韩泽玉用手肘捅捅老公,幸灾乐祸道:“你老爹是不是也买了个员外郎的头衔?”
苏时恩艰难点头,还真被玉哥儿猜对了,他爹还真买过,只不过后来觉得跌份儿,就很少提及了。
之前员外郎的选拔是有条件的,手中也有一部分职权。
后来天下太平,北方也没什么天灾人祸,员外的职能也就变得鸡肋起来。
发展到现在更是有钱就能买,毕竟员外总比乡绅、地主要好听一些。
以韩泽玉现在的资产,完全可以被称为士绅阶层,他要是愿意花那个冤大头的钱,也确实能捞个员外做。
两口子在人群外闲话家常,看起来很是云淡风轻。
人高马大的铁柱挤到前排,他倒是挺着急看结果的。
副榜上没有他认识的人名,不过倒数第二张红榜上倒是看见了两个半生不熟的人。
“青山县云山村,赵岩。”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家主子好像跟这人不对付。
当真是可惜了,你说这人怎么就没上副榜呢?
铁柱叹息着往旁边移动,发现接下来张贴的两张榜单上也没有他认识的人。
顺道一提,白晋言的名字也在赵岩的那张红纸上,只不过他的名字在最上面,比赵岩的名次高。
终于到了备受瞩目的最后一张榜单,众人屏息凝神,期待揭晓本次秋闱的最终排名。
榜上无名的学子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出现在第一张红榜之上。
可是万一呢?万一走了狗屎运,他们的卷子正巧得了阅卷官的青睐……
事实证明,“万一”的情况是存在的,只是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填写榜单之时,都是从第六名开始填写,一直到最后一名,然后再从前五名倒写回第一名。
榜单揭晓的顺序也是这样,将围观群众的期待值拉满,过程相当折磨人。
乡试第六名:青山县苏云松。
众人纷纷道贺,恭喜这位格外年轻的举人老爷。
张耀祖看过了全部名单,心知此次秋闱他定是落榜无疑。
不过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收拾心情,重整旗鼓,下届再战便是。
小舅子的名次这么靠前,对于他来讲也是不小的助力,家人即便是看在妻子娘家得力的份上,也不敢难为他和云竹。
说句很现实的话,就苏云松这个成绩,参加会试也差不了。
他爹不过是个八品学政,如若云松的殿试成绩优异,将来还指不定谁的官职更高呢!
十七岁的举人,真让人羡慕,恐怕这也是本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举人。
“恭喜云松夺得亚魁。”
“自古英雄出少年!”
“谁家的小公子长的这般周正,不知可有婚配?”
苏云松愣愣的看着榜单,耳边都是相熟之人的道贺声。
也有几个不认识的人想“榜下捉婿”。
众人皆是对他交口称赞,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苏云松跟众人还礼之时,第三、四、五名的“经魁”也纷纷揭晓。
这时苏云松才想起来,他似乎没看见大哥的名字。
按理来讲不应该呀!他觉得以大哥的学识,应当不会落榜才是。
“唉?亚元也姓苏,也是青山县的,该不会跟亚魁是亲戚吧!”
苏云松和张耀祖同时朝榜单上看去,第二名的位置赫然写着苏时恩的名字。
青山县苏时恩,还真是他,这名次真是足够颠覆他们认知的。
第218章 光耀门楣
铁柱的大嗓门极具穿透力:“少爷!中了!你中了!”
苏时恩淡定起身,抱起夫郎转了两圈,这么多人围观,不秀个恩爱怪可惜的。
韩泽玉喜极而假泣:“呜呜呜,相公你太棒了,太优秀了,从今后我就从秀才娘子荣升为举人夫人了。”
苏时恩纠正他:“是举人夫郎。”
韩泽玉挥舞着小手帕,沾了沾干涸的眼角,不甚在意道:“那都不重要,我也不是很在乎这些称谓,符号而已。”
苏时恩哼笑:“这功夫不在乎虚名了,三更半夜趴我身上,骗我喊老公的时候,我看某人挺在乎的。”
韩泽玉恼羞成怒,用无情的铁拳捶打了苏时恩的肩膀,之后又若无其事的跑去跟铁柱汇合。
苏时恩揉揉肩膀,无奈的跟在他身后。
自打这俩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抱在一起后,旁人就将目光收了回去。
亚元:苏时恩“pass!
这人有媳妇了,看那小手绢挥舞的,妖里妖气的样子,一定不好相处。
这功夫解元的名字已然揭晓,罗清文,苏云松的大师兄。
苏时恩对这人的名字有印象,之前过年的时候,苏云松也跟他提起过此人。
出身书香世家,妥妥的名门望族,三岁启蒙,五岁便可识千字。
之所以压到上一届才参加县试,那是因为人家目的明确,奔着小三元去的。
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第一者,皆称为案首。
一人连得三次案首,即被称为小三元。
现在罗清文又中了解元,难道他还想中个大三元,拿下本朝历史上的第一个“六元”不成?
众人心里如何作想并不重要,反正面上都得恭维几句。
罗清文表现的很谦逊,还带着苏云松认识同届的举人,这以后很有可能都是官场上的人脉。
苏云松倒是也领情,只是他觉得有些别扭。
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有时候他能明显感觉到罗师兄对他的不喜。
可他似乎又在维持着某种假象,就比如说现在,跟不认识的人结交,还要小心应对层出不穷的邀约。
他不喜欢这些交际和应酬,他只想好好读书,然后考进翰林院,一辈子跟书本古籍打交道。
就在这时,“妖娆妩媚”的大嫂如同救世主般闪耀登场,一把将他拉出人群。
“别聊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爹娘还在老家等着,做晚辈的别让他们苦等。”
苏云松分得清好赖,连忙打蛇随棍上,一边附和着大嫂的话,一边跟众人礼貌道别。
罗清文几不可查的蹙了下眉,面上还是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
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小可怜,韩泽玉连忙将小手绢塞了回去。
怕被人误会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天地良心,他这可是剧情需要。
苏云松身边一如既往的带着两名小厮和一位中年车夫。
这都是苏王氏派来保护苏云松的,其实也算是变相的管控。
不过苏云松不在意,他们这些外人也不会多嘴说什么。
万一苏王氏觉得他们是在挑拨离间母子情,那他们多冤枉啊!
乡试发榜后,随即会举办一场鹿鸣宴。
府尹大人亲自主持鹿鸣宴,邀请本次的新科举人参加。
主持和参与过本次乡试的一众官员也悉数到场。
苏云松学聪明了,这次他入场后就调换了座位,理由是他是亚魁,坐在解元旁边不合适。
苏时恩也以兄长的身份夸奖他懂规矩。
鹿鸣宴对于各位新进举人来讲非常重要,罗清文也不想因小失大。
苏时恩无所畏惧,忽略掉苏云松的暗示,他就稳稳当当的坐在罗清文身边。
亚元挨着解元,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情。
除了必要的应酬外,罗清文就没见苏时恩的嘴停过,你是来拓展人脉的,还是来吃回本的?
话说这种人是怎么考中亚元的?难道他的文章和本人的秉性相差甚远吗?
苏时恩吃的不算多,只不过是昨晚体力活儿做多了,有些累而已。
他看这席上的菜色还挺补的,就没忍住多吃了几口,看某人那没见过世面的无知嘴脸。
鹿鸣宴后休息一晚,一行人启程返乡。
金宝儿还特别应景的送了一面锦旗给苏时恩。
这锦旗是她们店里的新产品,正好借着秋闱发榜的契机,让新鲜出炉的亚元替他们打个广告。
待几人回到青山县的时候,发现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议论秋闱新进的举人老爷。
苏家真是深藏不露,三年前一举拿下两个秀才名额。
想不到短短三年之后,两名举人老爷横空出世,苏府本就豪富,这下更是改换了门庭。
要苏时恩说,改换门庭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那需要几辈人的积累。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苏员外那样为了争夺家产不择手段,亲戚间弄的老死不相往来。
这情况靠谁改换门庭?靠他家苏老员外吗?
苏万里不知道自己正被长子狠狠吐槽,自打接到消息后,他就亢奋的睡不着觉。
苏时恩看着凑近自己的某人,心知他又要问些让人郁闷的话题了。
果不其然,韩泽玉用手肘捅捅老公,幸灾乐祸道:“你老爹是不是也买了个员外郎的头衔?”
苏时恩艰难点头,还真被玉哥儿猜对了,他爹还真买过,只不过后来觉得跌份儿,就很少提及了。
之前员外郎的选拔是有条件的,手中也有一部分职权。
后来天下太平,北方也没什么天灾人祸,员外的职能也就变得鸡肋起来。
发展到现在更是有钱就能买,毕竟员外总比乡绅、地主要好听一些。
以韩泽玉现在的资产,完全可以被称为士绅阶层,他要是愿意花那个冤大头的钱,也确实能捞个员外做。
两口子在人群外闲话家常,看起来很是云淡风轻。
人高马大的铁柱挤到前排,他倒是挺着急看结果的。
副榜上没有他认识的人名,不过倒数第二张红榜上倒是看见了两个半生不熟的人。
“青山县云山村,赵岩。”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家主子好像跟这人不对付。
当真是可惜了,你说这人怎么就没上副榜呢?
铁柱叹息着往旁边移动,发现接下来张贴的两张榜单上也没有他认识的人。
顺道一提,白晋言的名字也在赵岩的那张红纸上,只不过他的名字在最上面,比赵岩的名次高。
终于到了备受瞩目的最后一张榜单,众人屏息凝神,期待揭晓本次秋闱的最终排名。
榜上无名的学子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出现在第一张红榜之上。
可是万一呢?万一走了狗屎运,他们的卷子正巧得了阅卷官的青睐……
事实证明,“万一”的情况是存在的,只是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填写榜单之时,都是从第六名开始填写,一直到最后一名,然后再从前五名倒写回第一名。
榜单揭晓的顺序也是这样,将围观群众的期待值拉满,过程相当折磨人。
乡试第六名:青山县苏云松。
众人纷纷道贺,恭喜这位格外年轻的举人老爷。
张耀祖看过了全部名单,心知此次秋闱他定是落榜无疑。
不过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收拾心情,重整旗鼓,下届再战便是。
小舅子的名次这么靠前,对于他来讲也是不小的助力,家人即便是看在妻子娘家得力的份上,也不敢难为他和云竹。
说句很现实的话,就苏云松这个成绩,参加会试也差不了。
他爹不过是个八品学政,如若云松的殿试成绩优异,将来还指不定谁的官职更高呢!
十七岁的举人,真让人羡慕,恐怕这也是本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举人。
“恭喜云松夺得亚魁。”
“自古英雄出少年!”
“谁家的小公子长的这般周正,不知可有婚配?”
苏云松愣愣的看着榜单,耳边都是相熟之人的道贺声。
也有几个不认识的人想“榜下捉婿”。
众人皆是对他交口称赞,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苏云松跟众人还礼之时,第三、四、五名的“经魁”也纷纷揭晓。
这时苏云松才想起来,他似乎没看见大哥的名字。
按理来讲不应该呀!他觉得以大哥的学识,应当不会落榜才是。
“唉?亚元也姓苏,也是青山县的,该不会跟亚魁是亲戚吧!”
苏云松和张耀祖同时朝榜单上看去,第二名的位置赫然写着苏时恩的名字。
青山县苏时恩,还真是他,这名次真是足够颠覆他们认知的。
第218章 光耀门楣
铁柱的大嗓门极具穿透力:“少爷!中了!你中了!”
苏时恩淡定起身,抱起夫郎转了两圈,这么多人围观,不秀个恩爱怪可惜的。
韩泽玉喜极而假泣:“呜呜呜,相公你太棒了,太优秀了,从今后我就从秀才娘子荣升为举人夫人了。”
苏时恩纠正他:“是举人夫郎。”
韩泽玉挥舞着小手帕,沾了沾干涸的眼角,不甚在意道:“那都不重要,我也不是很在乎这些称谓,符号而已。”
苏时恩哼笑:“这功夫不在乎虚名了,三更半夜趴我身上,骗我喊老公的时候,我看某人挺在乎的。”
韩泽玉恼羞成怒,用无情的铁拳捶打了苏时恩的肩膀,之后又若无其事的跑去跟铁柱汇合。
苏时恩揉揉肩膀,无奈的跟在他身后。
自打这俩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抱在一起后,旁人就将目光收了回去。
亚元:苏时恩“pass!
这人有媳妇了,看那小手绢挥舞的,妖里妖气的样子,一定不好相处。
这功夫解元的名字已然揭晓,罗清文,苏云松的大师兄。
苏时恩对这人的名字有印象,之前过年的时候,苏云松也跟他提起过此人。
出身书香世家,妥妥的名门望族,三岁启蒙,五岁便可识千字。
之所以压到上一届才参加县试,那是因为人家目的明确,奔着小三元去的。
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第一者,皆称为案首。
一人连得三次案首,即被称为小三元。
现在罗清文又中了解元,难道他还想中个大三元,拿下本朝历史上的第一个“六元”不成?
众人心里如何作想并不重要,反正面上都得恭维几句。
罗清文表现的很谦逊,还带着苏云松认识同届的举人,这以后很有可能都是官场上的人脉。
苏云松倒是也领情,只是他觉得有些别扭。
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有时候他能明显感觉到罗师兄对他的不喜。
可他似乎又在维持着某种假象,就比如说现在,跟不认识的人结交,还要小心应对层出不穷的邀约。
他不喜欢这些交际和应酬,他只想好好读书,然后考进翰林院,一辈子跟书本古籍打交道。
就在这时,“妖娆妩媚”的大嫂如同救世主般闪耀登场,一把将他拉出人群。
“别聊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爹娘还在老家等着,做晚辈的别让他们苦等。”
苏云松分得清好赖,连忙打蛇随棍上,一边附和着大嫂的话,一边跟众人礼貌道别。
罗清文几不可查的蹙了下眉,面上还是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
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小可怜,韩泽玉连忙将小手绢塞了回去。
怕被人误会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天地良心,他这可是剧情需要。
苏云松身边一如既往的带着两名小厮和一位中年车夫。
这都是苏王氏派来保护苏云松的,其实也算是变相的管控。
不过苏云松不在意,他们这些外人也不会多嘴说什么。
万一苏王氏觉得他们是在挑拨离间母子情,那他们多冤枉啊!
乡试发榜后,随即会举办一场鹿鸣宴。
府尹大人亲自主持鹿鸣宴,邀请本次的新科举人参加。
主持和参与过本次乡试的一众官员也悉数到场。
苏云松学聪明了,这次他入场后就调换了座位,理由是他是亚魁,坐在解元旁边不合适。
苏时恩也以兄长的身份夸奖他懂规矩。
鹿鸣宴对于各位新进举人来讲非常重要,罗清文也不想因小失大。
苏时恩无所畏惧,忽略掉苏云松的暗示,他就稳稳当当的坐在罗清文身边。
亚元挨着解元,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情。
除了必要的应酬外,罗清文就没见苏时恩的嘴停过,你是来拓展人脉的,还是来吃回本的?
话说这种人是怎么考中亚元的?难道他的文章和本人的秉性相差甚远吗?
苏时恩吃的不算多,只不过是昨晚体力活儿做多了,有些累而已。
他看这席上的菜色还挺补的,就没忍住多吃了几口,看某人那没见过世面的无知嘴脸。
鹿鸣宴后休息一晚,一行人启程返乡。
金宝儿还特别应景的送了一面锦旗给苏时恩。
这锦旗是她们店里的新产品,正好借着秋闱发榜的契机,让新鲜出炉的亚元替他们打个广告。
待几人回到青山县的时候,发现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议论秋闱新进的举人老爷。
苏家真是深藏不露,三年前一举拿下两个秀才名额。
想不到短短三年之后,两名举人老爷横空出世,苏府本就豪富,这下更是改换了门庭。
要苏时恩说,改换门庭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那需要几辈人的积累。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苏员外那样为了争夺家产不择手段,亲戚间弄的老死不相往来。
这情况靠谁改换门庭?靠他家苏老员外吗?
苏万里不知道自己正被长子狠狠吐槽,自打接到消息后,他就亢奋的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