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时恩不操心别人的前途,他就操心自己的。
  新科状元,进士及第,翰林院修纂,从六品。
  新科榜眼和探花也是入职翰林院,不过是正七品编修。
  苏时恩这个二甲传胪竟也入了翰林院,得了个编修的职位。
  众人羡慕不已,这是赶上皇帝心情好了,这种待遇可不是每届都有的。
  之前也有过这种先例,因此也没人提出质疑。
  这次可真是货真价实的金榜题名了。
  文科金榜挂在永宁门左侧,武科金榜挂在永宁门右侧,张贴三天后才会取下来存档。
  明日的琼林宴,皇帝会亲临,会跟新科进士聊上一聊。
  而新科进士们要在状元郎的带领下上表谢恩。
  每次上表之前,三鼎甲都要前往上一届的状元处请教谢表的写法,并赠送给他五十两银子表示感谢。
  苏时恩略感欣慰,其实考第四也挺好的,最起码能省钱。
  韩泽玉在家待不住,吃过午饭就跑来找铁柱汇合。
  永宁门外开始张贴金榜,众人待官兵离去后,全都涌过去看榜。
  当在第四名的位置看到苏时恩的名字时,韩泽玉没有激动的蹦起来,而是深刻的反省,他真没给嘴开过光,只是不知道相公会不会相信。
  第247章 高光时刻
  三鼎甲的人生高光时刻即将来临,那便是风光无限的跨马游街。
  这项活动跟苏时恩无关,他也乐得清闲自在。
  新科进士出了宫门就直奔金榜而去,他们要去看看自己的名字。
  虽比不上三鼎甲的风光无限,但金榜题名也是他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这也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时刻。
  苏时恩没去凑热闹,虽然他的名字也只被唱了一遍,但官职都到手了,金口玉言的总不能收回去。
  宫门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过苏时恩依旧在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家马车的位置。
  原因无他,玉哥儿踩着铁柱的肩膀,这俩人加起来比皇宫的围墙都要高。
  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下,主仆二人硬生生的创造出一块真空地带。
  周围的人尽可能远离这两位神经病,扶都不扶一下,万一掉下来可别砸到他们。
  韩泽玉这一百多斤的体重,对于铁柱来讲就是毛毛雨,还没有他平日里训练用的杠铃重呢!
  对此韩泽玉是非常满意的,不用扶,坚决不用扶,他就是如此的身轻如燕。
  苏时恩将帽子拿在手里,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韩泽玉晃动双臂,来了个立定跳远。
  苏时恩摆出弓步,张开双臂,稳稳的接住砸过来的某人,咳都没咳一声。
  呦吼~进步神速,不枉费他多年来的悉心教导。
  韩泽玉喜出望外:“小郎君~恭喜你金榜题名呀!”
  苏时恩从善如流:“小夫郎~感谢你金口玉言呀!”
  韩泽玉……
  他就知道会这样,狗男人记性太好了。
  苏云松出了宫门就去看金榜,第二十六名,挺好的,这样他就可以入翰林院学习了。
  正好大哥在翰林院做编修,还能有个照应。
  大哥真厉害,只是他人呢?不会直接回家了吧?
  不过想想他跟大嫂之间那腻腻歪歪的劲头,还真有这种可能。
  苏云松一边走还在一边想,娘亲说晚成亲好,怕他耽误学业,还说大哥是恋爱脑。
  可经过他几年来的观察,大哥的学业是一点儿都没耽误,反倒是异军突起,越战越勇。
  难道恋爱脑特别擅长学习?不不不,他大哥的情况一定是个例。
  苏时恩好奇,玉哥儿在干嘛?为什么还不走?
  韩泽玉震惊:“你不等等云松吗?好歹是你弟弟,未来三年还得经常见面呢!”
  苏时恩眯眼,他家玉哥儿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是想笼络人心吗?应当不至于。
  “你跟我说说,怎么突然想起关心云松了?”
  韩泽玉给出官方回答:“因为长嫂如母,你看我身上有没有散发出母性的光辉?”
  苏时恩……我看个六呀!
  这时苏云松即将挤出人群,被眼尖的韩泽玉注意到了。
  几步跑上前,冲进人群,伸出胳膊,一把薅住苏云松的衣领,把人拎了出来。
  苏云松活了十八年,第一次感受到鞋底冒火星子的感觉,毫不夸张的讲,脚尖都发烫了。
  这力道,真、真刺激呀!
  只可惜他不认识一位名叫林景的奸商,不然二人还可以交流交流经验。
  毕竟当年碧云峰初见之时,林景险些保不住自己的脚后跟。
  “哎呦,云松啊,我跟你哥等你半天了,你是不是看金榜去了?你可真有出息,小小年纪金榜题名,自古英雄出少年……”
  苏时恩不忍心继续听下去,玉哥儿开始夸人,保准没安好心。
  虽说他不喜苏王氏,但他跟苏云松还真没什么矛盾,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面,想产生矛盾都难。
  拍了下东张西望的铁柱,苏时恩不厚道的套路傻小子。
  “玉哥儿对云松挺上心的,也对,毕竟是二甲进士,看来你和赵峋的地位不保了。”
  铁柱一向对于自己的“弟位”看的相当重,哪里经得起如此挑拨。
  当即有理有据的反驳道:“才没有呢!主子说二少爷跟我一样缺心,啊不对,是跟我一样憨厚,容易背黑锅,到时候你俩都在翰林院,怕他连累你。”
  苏时恩回过头,看了眼白衣飘飘的韩泽玉,嘴角微抽,果然还是原本那个白切黑的你。
  再看看被夸到手足无措的傻弟弟,苏时恩突然觉得这小子也挺无辜的。
  高高兴兴的去酒楼吃饭,等待上菜的功夫,一甲三人途经此处,韩泽玉跟铁柱趴在窗边看热闹。
  状元郎稍显文弱,二十四岁,已经是孩子他爹了,直接pass。
  榜眼大哥成熟稳重,三十七岁,再过两年就能当爷爷了,这个也pass。
  探花郎面如冠玉,有几丝英武之气,十九岁尚未婚配,这也得pass。
  铁柱知道主子口中的“怕撕”是淘汰的意思,可为啥探花郎也要淘汰?
  韩泽玉啧啧两声,怜悯的看着铁柱:“你猜他各方面条件都那么好,为何十九岁还没婚配?这一看就是等着被赐婚的。”
  主仆俩旁若无人的对着新科三鼎甲评头论足,把苏云松听的一愣一愣的。
  苏时恩淡定干饭,多吃多练才能有好身材,不然抱不动夫郎。
  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对于他得了官职一事,他更觉得皇上是别有所图了。
  可具体图他什么呢?图他殿试策论写的足够无耻,还是图他看起来顺眼?总不能图他写的话本畅销吧?
  算了,估计皇上都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儿,话说他也算是“二进宫”的人了,依旧没能窥见皇上的龙颜。
  包括苏云松在内,没被分配官职的二甲、三甲进士,需要再次参加朝考。
  选出成绩优异者,才能进入翰林院的庶常馆进行为期三年的深造。
  最终经过散馆考核后,择优录为庶吉士。
  考上庶吉士就意味着可以留任翰林院,考核不过关的则会被安排到其他六部或地方上任职。
  也就是说皇上的一句话,就让苏时恩少奋斗了三年。
  就冲这一点,夫夫二人就在心里给皇上发了一张好人卡。
  还没正式接触,皇帝的头顶就被贴了一张大大的标签“慧眼识珠的明君”。
  明君此刻正在召见铁东铭和周易。
  想不到事情过去了三年,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转机。
  快让朕听听,那位高人是何来历,能否为朕所用?
  第248章 琼林宴
  殿试发榜后,皇帝赐宴庆贺,文科的地点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也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圣地。
  武科的“会武宴”则是在兵部举行,但皇帝同样需要亲临现场。
  昨日陛下会见了铁将军和周大人后,心情格外的好。
  效率奇高的批改完奏折,手又不自觉的翻开了那本《原夏纪年》。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竟是捧着话本乐出了声。
  他这一笑不要紧,把近身伺候的王公公都吓了一跳。
  心里嘀咕:“不至于吧?就是些线索,还没确认就高兴成这样啦?”
  陛下的快乐你不懂,他老人家正沉浸在“自己为何如此英明?”的困惑之中。
  看看镜中的自己,夸赞道:“你可真是太有远见了。”
  琼林苑里很热闹,毕竟乾坤已定,再没必要防备彼此。
  同榜录取的皆为“同年”,在座的都是人脉,以后说不准能求到谁头上。
  机会难得,还是多多交流吧,争取给彼此留下个好的印象。
  皇帝陛下亲临琼林宴,简单讲了几句便进入到了下一环节,开宴。
  苏时恩十分期待这一环节,皇上果然英明,一点儿废话都没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