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墙角处的一扇窗户被推开,铁柱将脑袋从窗口伸了进来,惊喜道:“哎呀周大人!您也看着呢?您等等我,咱俩一起探讨探讨,我马上就进来。”
周易一脸生无可恋,他想说你别进来了,直接下衙去找你家韩哥、苏哥复命去吧!
这都是些什么人吶?
招数老不老?
老,但架不住它管用。
你说你气不气?真是太损了。
铁柱惊喜的声音由远及近,最终在周易的耳边响起。
“周大人,您说那罗家多惨吶!说句家破人亡都不为过。”
“还有那兵部侍郎宁远晨,他家的事就没人管管吗?”
“还有最近屡遭弹劾的苑马寺少卿,他家那房子怎么就说塌就塌呢?”
这问题周易一个都不想回答,他们调查的可真够全面的。
除了城郊马场跟御马监,算是都被他们给串连起来了。
周易隐隐有种预感,再这么继续下去,这三人的调查进度一定会赶在他们前面,并且保持遥遥领先。
“周大人您说句话呀!罗英他不可怜吗?”
周易想说你先可怜可怜我吧!我都快失业了。
话未出口,周易猛的反应过来,惊讶道:“你刚刚说罗英,你从哪里知道这个名字的?”
铁柱指了指桌上的卷宗,想说是从这上面知道的。
周易抓起卷宗,快速的阅读一遍。
罗庆桓的案子被定性为意外身亡,因此大理寺并未受理,只是有一份存档的卷宗。
卷宗上只有罗庆桓的官职、生卒年、死因、死状、案发地点、报案人等基本信息。
以及有关罗婉晴的跳河记录。
卷宗里提及父女二人一死一疯的结论,但罗夫人和罗英的名字只是被一笔带过。
“你为何觉得罗英可怜?你见过他吗?”
铁柱心道他连罗英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上哪见过本人去呀!
韩泽玉让他有机会就提一下罗英的名字,看看周易有什么反应。
铁柱觉得这都是小事儿,顺道就试探了,结果周易的反应竟然这么大。
呜呜呜,主子你又害我,以后我不给你养老了。
铁柱也只敢在心里叫嚣几句,当着某人的面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周易穷追不舍,势要刨根问底拦不住。
铁柱是真不知道,被问的急了,脑海中灵光一闪,索性破罐子破摔。
“你去问我家少爷,问我韩哥也行,欺负老实人算什么本事?我要、我要告诉铁将军,你打压下属。”
周易……
告诉铁将军他倒是不怕,可去问韩泽玉,他又不敢。
难道要去问苏时恩吗?
算了,欠钱的是孙子,他还是低调一些吧!
憋屈的周易赶忙进宫面圣,将韩泽玉授意铁柱调查罗庆桓几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报告给皇上。
“期间他提到了罗英的名字,可微臣查看过卷宗,上面并没有提及罗英的处境,罗英失踪月余,臣等一直未能找到他的下落。”
周易的表情一言难尽,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确实挺没用的。
担心打草惊蛇,调查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效率太低了。
皇帝沉吟半晌,悠悠道:“你说罗英会不会也在韩泽玉手里?”
也在?
周易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陛下的意思是说罗英的处境也跟骜野一样。
难不成韩泽玉指使铁柱来透露信息,目地是为了让他们出钱赎人?
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是干不出这种事来,可若是那个爱财如命的活土匪……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又默契的移开了视线。
囊中羞涩的滋味儿不好受啊!
要不说还得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做事果决,来了个一石二鸟的计策。
罗庆桓的死跟那个利益链条关系密切。
之前韩泽玉参加比赛,庞家那个老东西故意打出低分恶心人,想必在他心里也是极其厌恶此人的。
那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先把庞云贵给办了。
最关键的是,韩泽玉的欠款就是从庞云贵的不法所得中划出来的。
抄了他的家,既能充盈国库,又能将欠款还清,只能说庞云贵死的不冤。
皇上这边的调查结果认为罗庆桓的死跟马政贪腐案有关。
可实际上他的死是宁远晨造成的,不过这也没什么冲突,算是意外的殊途同归了。
皇帝陛下有旨,宣苑马寺少卿庞云贵进宫。
彼时先他一步等在宫内的丁御史已经当面上交了第四份奏折,坚定不移的弹劾苑马寺少卿贪赃枉法。
别看贪赃枉法的罪名很重,但它却是弹劾官员的万金油借口,但凡当官的,就没有经得起查的。
尤其是官位高的,越高越怕查,孝敬收的多了,保不齐就在哪里出了纰漏。
皇上心里跟明镜似的,水至清则无鱼,端看他想不想查你。
第353章 庞少卿停职
丁御史呈上弹劾奏折,经过内阁审核后,最终交由皇帝批复。
皇上若是认为被弹劾的官员没有问题,便会将折子打回去,或者留中不发。
丁御史在朝会上弹劾一次,后又接连上了三道奏折,皇上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一旦皇帝陛下松口,进入到调查取证环节,那么被弹劾的苑马寺少卿就算是离下台不远了。
轻则罚款、降职、革职。
重则抄家、流放、监禁、甚至是砍头。
在公,接连遭遇弹劾。
在私,家中祸事不断。
庞少卿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忙到晕头转向,但事情似乎并没有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因为庞云贵接到皇上宣召,让他进宫奏对。
这一流程是针对被弹劾的罪名,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庞云贵稳定心神,示意管家给传旨太监塞个荷包。
他去换上官服,去去就来。
小太监收了辛苦费,对于庞少卿的请求也未多加置喙。
这一态度让庞云贵稍稍松了口气,看来圣上并未要求他“即刻”进宫,想必事情也没有他想的那般糟糕。
钦天监监正拿到退回来的奏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蒋大人,昨晚乌云遮月,想必是观测到的星象不够准确。”
蒋大人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道完了,圣意体察的不到位,必须重新观测。
见蒋大人诚惶诚恐的接过奏折,王公公好心提点一二。
“都这个时辰了,想必庞少卿也该接到传召,进宫奏对才是。”
蒋大人心头一动,忙拱手作揖道:“王公公且慢,请稍等片刻。”
蒋大人回到桌旁,拿起未干的毛笔,重新草拟奏折。
等到晚上夜观星象,明天再重新上折子,黄花菜都凉透了。
这种时刻必须上强度,定要在庞少卿入宫之前将奏折补上。
丁御史那个老家伙太鸡贼了,论政治敏锐度,他还真是自叹不如。
二人资历相当,甚至他还要虚长两岁,可人家就是四品官,他才混到正五品。
可钦天监最大的官职就是正五品监正,蒋大人觉得自己就是黄连水抹脑门儿,苦到头了。
王公公捧着怎么折都有面儿的奏章,一路上快步疾行,力求将纸上的墨迹吹干。
从宫外赶来的庞少卿终究是慢了一步,本就对他不利的局势,现在更加是雪上加霜。
对于丁御史弹劾他的罪名,庞云贵肯定是不能承认的,但也不好全盘否认。
比如说御下不严,看管不力,运输马匹的过程中损坏农田,这些不痛不痒的罪名还是要认下的。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谁都不肯让步。
皇上也没开口,兀自撵动着手中的珠串,心情颇佳的看着两人的表演。
论嘴上功夫,丁御史绝对是个中翘楚,根本没在怕的。
凭借绝佳的记忆力,超强的逻辑思维,善于抓住对手话里的漏洞等优势。
再加之三寸不烂之舌的辅助,直把对方辩友气到脸色发白,问到神智混乱,喷到怀疑人生。
这优秀的专业素养,不得不让人为之深深叹服。
若是这老家伙平时也能如此体察圣意,让他再多干几年也不是不行。
短暂休战后,皇上轻飘飘的扔下两本奏折,示意庞云贵打开看看。
旁云贵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小心翼翼的拾起地上的奏折。
一本是监察御史从特殊渠道递上来的罪证。
庞云贵的脸色越发惨白,豆大的汗珠自脸颊滑落。
颤抖着手翻开第二本奏折,钦天监监正的大印明晃晃的盖在奏折之上。
庞云贵摇摇欲坠,心如死灰。
原来丁御史弹劾他只是一个由头,皇上的手里早已拿捏着他的罪证。
钦天监的奏折则是皇上的授意,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周易一脸生无可恋,他想说你别进来了,直接下衙去找你家韩哥、苏哥复命去吧!
这都是些什么人吶?
招数老不老?
老,但架不住它管用。
你说你气不气?真是太损了。
铁柱惊喜的声音由远及近,最终在周易的耳边响起。
“周大人,您说那罗家多惨吶!说句家破人亡都不为过。”
“还有那兵部侍郎宁远晨,他家的事就没人管管吗?”
“还有最近屡遭弹劾的苑马寺少卿,他家那房子怎么就说塌就塌呢?”
这问题周易一个都不想回答,他们调查的可真够全面的。
除了城郊马场跟御马监,算是都被他们给串连起来了。
周易隐隐有种预感,再这么继续下去,这三人的调查进度一定会赶在他们前面,并且保持遥遥领先。
“周大人您说句话呀!罗英他不可怜吗?”
周易想说你先可怜可怜我吧!我都快失业了。
话未出口,周易猛的反应过来,惊讶道:“你刚刚说罗英,你从哪里知道这个名字的?”
铁柱指了指桌上的卷宗,想说是从这上面知道的。
周易抓起卷宗,快速的阅读一遍。
罗庆桓的案子被定性为意外身亡,因此大理寺并未受理,只是有一份存档的卷宗。
卷宗上只有罗庆桓的官职、生卒年、死因、死状、案发地点、报案人等基本信息。
以及有关罗婉晴的跳河记录。
卷宗里提及父女二人一死一疯的结论,但罗夫人和罗英的名字只是被一笔带过。
“你为何觉得罗英可怜?你见过他吗?”
铁柱心道他连罗英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上哪见过本人去呀!
韩泽玉让他有机会就提一下罗英的名字,看看周易有什么反应。
铁柱觉得这都是小事儿,顺道就试探了,结果周易的反应竟然这么大。
呜呜呜,主子你又害我,以后我不给你养老了。
铁柱也只敢在心里叫嚣几句,当着某人的面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周易穷追不舍,势要刨根问底拦不住。
铁柱是真不知道,被问的急了,脑海中灵光一闪,索性破罐子破摔。
“你去问我家少爷,问我韩哥也行,欺负老实人算什么本事?我要、我要告诉铁将军,你打压下属。”
周易……
告诉铁将军他倒是不怕,可去问韩泽玉,他又不敢。
难道要去问苏时恩吗?
算了,欠钱的是孙子,他还是低调一些吧!
憋屈的周易赶忙进宫面圣,将韩泽玉授意铁柱调查罗庆桓几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报告给皇上。
“期间他提到了罗英的名字,可微臣查看过卷宗,上面并没有提及罗英的处境,罗英失踪月余,臣等一直未能找到他的下落。”
周易的表情一言难尽,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确实挺没用的。
担心打草惊蛇,调查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效率太低了。
皇帝沉吟半晌,悠悠道:“你说罗英会不会也在韩泽玉手里?”
也在?
周易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陛下的意思是说罗英的处境也跟骜野一样。
难不成韩泽玉指使铁柱来透露信息,目地是为了让他们出钱赎人?
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是干不出这种事来,可若是那个爱财如命的活土匪……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又默契的移开了视线。
囊中羞涩的滋味儿不好受啊!
要不说还得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做事果决,来了个一石二鸟的计策。
罗庆桓的死跟那个利益链条关系密切。
之前韩泽玉参加比赛,庞家那个老东西故意打出低分恶心人,想必在他心里也是极其厌恶此人的。
那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先把庞云贵给办了。
最关键的是,韩泽玉的欠款就是从庞云贵的不法所得中划出来的。
抄了他的家,既能充盈国库,又能将欠款还清,只能说庞云贵死的不冤。
皇上这边的调查结果认为罗庆桓的死跟马政贪腐案有关。
可实际上他的死是宁远晨造成的,不过这也没什么冲突,算是意外的殊途同归了。
皇帝陛下有旨,宣苑马寺少卿庞云贵进宫。
彼时先他一步等在宫内的丁御史已经当面上交了第四份奏折,坚定不移的弹劾苑马寺少卿贪赃枉法。
别看贪赃枉法的罪名很重,但它却是弹劾官员的万金油借口,但凡当官的,就没有经得起查的。
尤其是官位高的,越高越怕查,孝敬收的多了,保不齐就在哪里出了纰漏。
皇上心里跟明镜似的,水至清则无鱼,端看他想不想查你。
第353章 庞少卿停职
丁御史呈上弹劾奏折,经过内阁审核后,最终交由皇帝批复。
皇上若是认为被弹劾的官员没有问题,便会将折子打回去,或者留中不发。
丁御史在朝会上弹劾一次,后又接连上了三道奏折,皇上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一旦皇帝陛下松口,进入到调查取证环节,那么被弹劾的苑马寺少卿就算是离下台不远了。
轻则罚款、降职、革职。
重则抄家、流放、监禁、甚至是砍头。
在公,接连遭遇弹劾。
在私,家中祸事不断。
庞少卿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忙到晕头转向,但事情似乎并没有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因为庞云贵接到皇上宣召,让他进宫奏对。
这一流程是针对被弹劾的罪名,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庞云贵稳定心神,示意管家给传旨太监塞个荷包。
他去换上官服,去去就来。
小太监收了辛苦费,对于庞少卿的请求也未多加置喙。
这一态度让庞云贵稍稍松了口气,看来圣上并未要求他“即刻”进宫,想必事情也没有他想的那般糟糕。
钦天监监正拿到退回来的奏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蒋大人,昨晚乌云遮月,想必是观测到的星象不够准确。”
蒋大人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道完了,圣意体察的不到位,必须重新观测。
见蒋大人诚惶诚恐的接过奏折,王公公好心提点一二。
“都这个时辰了,想必庞少卿也该接到传召,进宫奏对才是。”
蒋大人心头一动,忙拱手作揖道:“王公公且慢,请稍等片刻。”
蒋大人回到桌旁,拿起未干的毛笔,重新草拟奏折。
等到晚上夜观星象,明天再重新上折子,黄花菜都凉透了。
这种时刻必须上强度,定要在庞少卿入宫之前将奏折补上。
丁御史那个老家伙太鸡贼了,论政治敏锐度,他还真是自叹不如。
二人资历相当,甚至他还要虚长两岁,可人家就是四品官,他才混到正五品。
可钦天监最大的官职就是正五品监正,蒋大人觉得自己就是黄连水抹脑门儿,苦到头了。
王公公捧着怎么折都有面儿的奏章,一路上快步疾行,力求将纸上的墨迹吹干。
从宫外赶来的庞少卿终究是慢了一步,本就对他不利的局势,现在更加是雪上加霜。
对于丁御史弹劾他的罪名,庞云贵肯定是不能承认的,但也不好全盘否认。
比如说御下不严,看管不力,运输马匹的过程中损坏农田,这些不痛不痒的罪名还是要认下的。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谁都不肯让步。
皇上也没开口,兀自撵动着手中的珠串,心情颇佳的看着两人的表演。
论嘴上功夫,丁御史绝对是个中翘楚,根本没在怕的。
凭借绝佳的记忆力,超强的逻辑思维,善于抓住对手话里的漏洞等优势。
再加之三寸不烂之舌的辅助,直把对方辩友气到脸色发白,问到神智混乱,喷到怀疑人生。
这优秀的专业素养,不得不让人为之深深叹服。
若是这老家伙平时也能如此体察圣意,让他再多干几年也不是不行。
短暂休战后,皇上轻飘飘的扔下两本奏折,示意庞云贵打开看看。
旁云贵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小心翼翼的拾起地上的奏折。
一本是监察御史从特殊渠道递上来的罪证。
庞云贵的脸色越发惨白,豆大的汗珠自脸颊滑落。
颤抖着手翻开第二本奏折,钦天监监正的大印明晃晃的盖在奏折之上。
庞云贵摇摇欲坠,心如死灰。
原来丁御史弹劾他只是一个由头,皇上的手里早已拿捏着他的罪证。
钦天监的奏折则是皇上的授意,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