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等哪天武举考试去掉了文科的笔试环节,他就努力一把,考个武状元回来光宗耀祖。
第476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
由韩大师进行场外指导,何梦莹亲手炒制的火锅底料香气四溢,勾的人食欲大动。
尽管大家都吃的斯哈斯哈,满头大汗,但依旧给予了高度评价。
辣的过瘾,麻的恰到好处,二八酱香醇,红油看起来也格外诱人。
韩泽玉的计划是开一家生产火锅底料的作坊,只招收男工。
再跟林雪合伙办一个蜀锦作坊,只招收女工。
昨日经历了苏时恩的冷嘲热讽,韩泽玉决定将蜀锦作坊做大做强,直接改成一站式包分配的“织染技校”。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技校的校长也是校长。
届时通过县衙招募技艺熟练的绣娘,再邀请蜀锦世家的后人担任技术指导。
民间选拔可以在蚕桑之乡张贴告示,招募擅长刺绣的妇人或世家女子。
学徒就招十二到十六岁,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一定要家世清白,由族人作保,再签个长期合约。
在他们那个年代,这种形式叫做定向培养,跳槽违约是要赔钱的。
学徒拜师行礼后,第一年做理线、分丝等杂活儿,第二年学习基础针法。
第三年进入半工半读环节,先从简单的绣品开始,再逐渐加深难度。
从招生到入学,从实习到就业,他们“织染技校”都给包了。
他韩泽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不求扬名立万,只求积德行善。
哎妈呀!不行了,他先把自己给感动坏了。
苏时恩淡定的伸出筷子,精准的夹起两片羊肉,放在了玉哥儿碗里。
吃吧,多吃一些,吃饱了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韩泽玉表示有被感动到,原来相公也在默默支持他。
苏时恩表示并没有,他还能不了解枕边人?积德行善的前提是他得赚到盆满钵满。
人都是得寸进尺的,刚刚有被安慰到的韩泽玉,又立马投以了嫌弃的小眼神。
为什么不吹凉,那样就能直接喂进他嘴里,他只要张张嘴……
yue~
这画面比火锅汤底还油腻,有点儿恶心,韩泽玉自己都没抗住。
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韩泽玉被相公搀扶着回到卧房,心有戚戚焉。
“泽苍跟泽礼就交给你了,明天我跟小雪去规划场地。”
“泽礼的伴读也跟着一起学吗?他的水平可比投机取巧的泽苍强多了。”
说谁投机取巧呢?这话韩泽玉可就不爱听了,那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他要是能考上秀才,就当送他一场机缘又何妨?”
苏时恩觉得他家玉哥儿的格局越来越大了,说起话来也是禅意十足。
韩泽玉不负众望的再次开口:“他的卖身契被我藏哪儿了?是不是跟铁柱的定亲文书放一块儿了?得闲了我得找一找。”
苏时恩肃然起敬:“现在就要还给他吗?是不是早了些?他才十六七岁,若是太早脱离掌控,万一被有心之人收买,他会不会反水?”
韩泽玉古怪的看了某人一眼,心道:“你们读书人的弯弯绕真复杂,心眼儿多的像筛子一样。”
苏时恩愣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道:“怎么了?是我格局小了吗?我只是觉得等咱们在蜀州站住脚后,再放他自由比较稳妥。”
韩泽玉眨眨眼,理所当然道:“你想什么呢?我就是想看看那人的卖身契。之后好估个价,让他把自己赎回去,这不是咱家的惯例吗?这才过去几年啊?你怎么就忘本了?”
苏时恩真想自抽嘴巴,对于出门不捡钱都算丢的玉哥儿来讲,他怎么可能吃亏呢?
想想周易、铁柱、杨婉、丁香、罗英……
哪个不是花钱把自赎出去的?
他确实忘本了,真是吃一百颗豆不嫌腥,不长记性!
苏时恩痛定思痛,化悲愤为力量,给几人上课时更是全神贯注,干货满满。
林雪出门时探头看了一眼,被浓浓的学习氛围所震撼。
幸好她哥考中了,身为商贾,有个秀才功名足够用了。
她哥说还得多谢玉哥儿赐下秘籍,助他了却多年夙愿。
话说那本《童生试速通秘籍》卖的可真好啊!销量仅次于清白先生的话本。
说起清白先生,就不得不提起在成亲之前,大嫂送给她一摞绘本,说是给她做启蒙教学之用。
故事倒是很有趣,可那些画面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强了,也不知道清白先生是何许人也……
韩泽玉坐上马车,好奇的问林雪在想什么。
林雪没防备,脱口而出:“在想大嫂送给我的绘本。”
韩泽玉翻个白眼,金宝儿这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时刻不忘好物分享。
“宝儿看的都不是好书,你别被她带偏了。”
林雪脸一红,迟疑道:“那位誓要留清白在……”
“咳咳咳!”
韩泽玉似乎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咳的惊天地泣鬼神。
林雪吓了一跳,赶忙给玉哥儿拍背。
韩泽玉摆摆手,示意自己没问题。
天啦噜,扔出去的回旋镖,兜兜转转,终究是扎在了自己的膝盖上。
之后的路途比较平静,韩泽玉时不时的给小雪介绍这边的情况。
织染作坊的选址要靠近蚕桑产地,且需要临近的水源,用于染色跟处理生丝。
为了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销售,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交通便不便利没关系,毕竟韩泽玉可以自己铺路。
林雪还在感叹,这看起来破败的地方,土路竟十分平坦,一路行来,也没感到颠簸。
韩泽玉教林雪看图纸,他们的蜀锦织染作坊分为五大区域:织造区、染色与晾晒区、仓储区、绣娘的工作区域、以及能生火做饭的住宿区域。
林雪带来了四台大型的提花织机,正好摆放在织造区域。
染色区因为有异味,所以需要远离居住区,还要配置染缸和晾晒架。
绣娘工作的区域需要采光充足的房间。
韩泽玉还是打算镶几扇琉璃天窗,再加上原有的大窗户,基本可以满足采光需求。
还要配备绣架、针线、纺车、晾架、图册等,这些林雪都有准备,她外公帮的忙。
韩泽玉感慨,还得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皇商于家的人脉关系在商界可以算是手眼通天了。
第477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织染工坊跟底料作坊的主体框架就完成了。
又过了三天,正式上房梁、装门窗、布置各类织机跟器具。
底料作坊比织染工坊的面积小上一些,位置也有些距离,不用提供住宿,管理起来更加方便。
这两处工坊都是在荒地之上拔地而起的。
建筑风格朴实无华,灰噗噗的围墙足有三米高,依旧是韩泽玉最喜欢的坚固堡垒风。
相较于底料作坊的大平层,织染工坊就是清一色的二层小楼,看起来别致又气派。
这就是门面,招工的金字招牌,别说在这里做工,就算只是来当学徒,也会觉得倍儿有面子。
韩泽玉先将围墙建起来,再一点点完善里面的结构。
苏时恩来参观过一次,正巧赶上韩泽玉在砌灶台。
那速度、那手法、那技术,主打一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苏时恩看的眼晕,摆摆手说要回去,韩泽玉想叉腰表示不满,可手上还有泥巴。
就地取材,随手一甩,想不到却被早有防备的苏时恩躲了过去。
苏时恩心有戚戚焉,好险,差点儿被甩了一身泥点子。
好啊!我不是你最爱的小宝贝了,韩泽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苏时恩觉得大事不妙,转身想逃,可惜为时晚矣。
韩泽玉用土做了把圈椅,撞向苏时恩的腿弯,迫使他坐在椅子上。
接下来苏时恩就非自愿的,体会了一把秋名山车神级待遇。
一路风驰电掣,闪转腾挪,感受着速度与激情。
苏时恩还没来得及晕车,就被韩某人的紧急剎车甩了出去。
韩泽玉将人稳稳接住,一脸骄傲道:“是不是跟我在一起后,每天都有新鲜感?”
老夫老妻,七年之痒神马的,肯定不存在,他韩泽玉的魅力永不掉线。
苏时恩欲哭无泪,他不想尝鲜,太刺激了对心脏不好。
“等你老了,我就用这个方法带你出门遛弯儿,多拉风呀,保证回头率超高!”
拉风?汝听,人言否?
苏时恩在小本本上又重重的记上一笔,在他苍老之前,记得给玉哥儿养两条大狗,让他自己拉着狗出去疯吧!
苏时恩觉得当务之急,是要阻止某人继续抽疯的热情,遂一脸严肃道:“你说你有这份热情,用在升级上不好吗?”
第476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
由韩大师进行场外指导,何梦莹亲手炒制的火锅底料香气四溢,勾的人食欲大动。
尽管大家都吃的斯哈斯哈,满头大汗,但依旧给予了高度评价。
辣的过瘾,麻的恰到好处,二八酱香醇,红油看起来也格外诱人。
韩泽玉的计划是开一家生产火锅底料的作坊,只招收男工。
再跟林雪合伙办一个蜀锦作坊,只招收女工。
昨日经历了苏时恩的冷嘲热讽,韩泽玉决定将蜀锦作坊做大做强,直接改成一站式包分配的“织染技校”。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技校的校长也是校长。
届时通过县衙招募技艺熟练的绣娘,再邀请蜀锦世家的后人担任技术指导。
民间选拔可以在蚕桑之乡张贴告示,招募擅长刺绣的妇人或世家女子。
学徒就招十二到十六岁,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一定要家世清白,由族人作保,再签个长期合约。
在他们那个年代,这种形式叫做定向培养,跳槽违约是要赔钱的。
学徒拜师行礼后,第一年做理线、分丝等杂活儿,第二年学习基础针法。
第三年进入半工半读环节,先从简单的绣品开始,再逐渐加深难度。
从招生到入学,从实习到就业,他们“织染技校”都给包了。
他韩泽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不求扬名立万,只求积德行善。
哎妈呀!不行了,他先把自己给感动坏了。
苏时恩淡定的伸出筷子,精准的夹起两片羊肉,放在了玉哥儿碗里。
吃吧,多吃一些,吃饱了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韩泽玉表示有被感动到,原来相公也在默默支持他。
苏时恩表示并没有,他还能不了解枕边人?积德行善的前提是他得赚到盆满钵满。
人都是得寸进尺的,刚刚有被安慰到的韩泽玉,又立马投以了嫌弃的小眼神。
为什么不吹凉,那样就能直接喂进他嘴里,他只要张张嘴……
yue~
这画面比火锅汤底还油腻,有点儿恶心,韩泽玉自己都没抗住。
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韩泽玉被相公搀扶着回到卧房,心有戚戚焉。
“泽苍跟泽礼就交给你了,明天我跟小雪去规划场地。”
“泽礼的伴读也跟着一起学吗?他的水平可比投机取巧的泽苍强多了。”
说谁投机取巧呢?这话韩泽玉可就不爱听了,那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他要是能考上秀才,就当送他一场机缘又何妨?”
苏时恩觉得他家玉哥儿的格局越来越大了,说起话来也是禅意十足。
韩泽玉不负众望的再次开口:“他的卖身契被我藏哪儿了?是不是跟铁柱的定亲文书放一块儿了?得闲了我得找一找。”
苏时恩肃然起敬:“现在就要还给他吗?是不是早了些?他才十六七岁,若是太早脱离掌控,万一被有心之人收买,他会不会反水?”
韩泽玉古怪的看了某人一眼,心道:“你们读书人的弯弯绕真复杂,心眼儿多的像筛子一样。”
苏时恩愣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道:“怎么了?是我格局小了吗?我只是觉得等咱们在蜀州站住脚后,再放他自由比较稳妥。”
韩泽玉眨眨眼,理所当然道:“你想什么呢?我就是想看看那人的卖身契。之后好估个价,让他把自己赎回去,这不是咱家的惯例吗?这才过去几年啊?你怎么就忘本了?”
苏时恩真想自抽嘴巴,对于出门不捡钱都算丢的玉哥儿来讲,他怎么可能吃亏呢?
想想周易、铁柱、杨婉、丁香、罗英……
哪个不是花钱把自赎出去的?
他确实忘本了,真是吃一百颗豆不嫌腥,不长记性!
苏时恩痛定思痛,化悲愤为力量,给几人上课时更是全神贯注,干货满满。
林雪出门时探头看了一眼,被浓浓的学习氛围所震撼。
幸好她哥考中了,身为商贾,有个秀才功名足够用了。
她哥说还得多谢玉哥儿赐下秘籍,助他了却多年夙愿。
话说那本《童生试速通秘籍》卖的可真好啊!销量仅次于清白先生的话本。
说起清白先生,就不得不提起在成亲之前,大嫂送给她一摞绘本,说是给她做启蒙教学之用。
故事倒是很有趣,可那些画面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强了,也不知道清白先生是何许人也……
韩泽玉坐上马车,好奇的问林雪在想什么。
林雪没防备,脱口而出:“在想大嫂送给我的绘本。”
韩泽玉翻个白眼,金宝儿这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时刻不忘好物分享。
“宝儿看的都不是好书,你别被她带偏了。”
林雪脸一红,迟疑道:“那位誓要留清白在……”
“咳咳咳!”
韩泽玉似乎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咳的惊天地泣鬼神。
林雪吓了一跳,赶忙给玉哥儿拍背。
韩泽玉摆摆手,示意自己没问题。
天啦噜,扔出去的回旋镖,兜兜转转,终究是扎在了自己的膝盖上。
之后的路途比较平静,韩泽玉时不时的给小雪介绍这边的情况。
织染作坊的选址要靠近蚕桑产地,且需要临近的水源,用于染色跟处理生丝。
为了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销售,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交通便不便利没关系,毕竟韩泽玉可以自己铺路。
林雪还在感叹,这看起来破败的地方,土路竟十分平坦,一路行来,也没感到颠簸。
韩泽玉教林雪看图纸,他们的蜀锦织染作坊分为五大区域:织造区、染色与晾晒区、仓储区、绣娘的工作区域、以及能生火做饭的住宿区域。
林雪带来了四台大型的提花织机,正好摆放在织造区域。
染色区因为有异味,所以需要远离居住区,还要配置染缸和晾晒架。
绣娘工作的区域需要采光充足的房间。
韩泽玉还是打算镶几扇琉璃天窗,再加上原有的大窗户,基本可以满足采光需求。
还要配备绣架、针线、纺车、晾架、图册等,这些林雪都有准备,她外公帮的忙。
韩泽玉感慨,还得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皇商于家的人脉关系在商界可以算是手眼通天了。
第477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织染工坊跟底料作坊的主体框架就完成了。
又过了三天,正式上房梁、装门窗、布置各类织机跟器具。
底料作坊比织染工坊的面积小上一些,位置也有些距离,不用提供住宿,管理起来更加方便。
这两处工坊都是在荒地之上拔地而起的。
建筑风格朴实无华,灰噗噗的围墙足有三米高,依旧是韩泽玉最喜欢的坚固堡垒风。
相较于底料作坊的大平层,织染工坊就是清一色的二层小楼,看起来别致又气派。
这就是门面,招工的金字招牌,别说在这里做工,就算只是来当学徒,也会觉得倍儿有面子。
韩泽玉先将围墙建起来,再一点点完善里面的结构。
苏时恩来参观过一次,正巧赶上韩泽玉在砌灶台。
那速度、那手法、那技术,主打一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苏时恩看的眼晕,摆摆手说要回去,韩泽玉想叉腰表示不满,可手上还有泥巴。
就地取材,随手一甩,想不到却被早有防备的苏时恩躲了过去。
苏时恩心有戚戚焉,好险,差点儿被甩了一身泥点子。
好啊!我不是你最爱的小宝贝了,韩泽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苏时恩觉得大事不妙,转身想逃,可惜为时晚矣。
韩泽玉用土做了把圈椅,撞向苏时恩的腿弯,迫使他坐在椅子上。
接下来苏时恩就非自愿的,体会了一把秋名山车神级待遇。
一路风驰电掣,闪转腾挪,感受着速度与激情。
苏时恩还没来得及晕车,就被韩某人的紧急剎车甩了出去。
韩泽玉将人稳稳接住,一脸骄傲道:“是不是跟我在一起后,每天都有新鲜感?”
老夫老妻,七年之痒神马的,肯定不存在,他韩泽玉的魅力永不掉线。
苏时恩欲哭无泪,他不想尝鲜,太刺激了对心脏不好。
“等你老了,我就用这个方法带你出门遛弯儿,多拉风呀,保证回头率超高!”
拉风?汝听,人言否?
苏时恩在小本本上又重重的记上一笔,在他苍老之前,记得给玉哥儿养两条大狗,让他自己拉着狗出去疯吧!
苏时恩觉得当务之急,是要阻止某人继续抽疯的热情,遂一脸严肃道:“你说你有这份热情,用在升级上不好吗?”